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在茂名信宜市

有這樣一位老基層植保人

他三十一年如一日

穿行在信宜的崇山峻嶺中

把最前沿的農業技術帶到田間地頭

他的同事這樣評價他

“不是在下鄉,就是在去下鄉的路上。”

他整日以稻田和果樹為伴

走田頭、進果園、入農企

把青春和汗水奉獻給農技推廣事業

他就是信宜市植保植檢管理站站長黃明華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黃明華

  • 單位:茂名市信宜市植保植檢管理站
  • 職稱:高級農藝師
  • 職務:站長
  • 年齡:54
  • 從事農技推廣服務時間:31年

近年來,信宜三華李已成為當地一塊閃亮的招牌。

從1978年把三華李從翁源縣“抱養回來”,到今天“錢排三華李”成為茂名人引以為豪的品牌,這其中離不開像黃明華這樣的基層植保人付出的心血。

監測蟲情31年,測報準確率超90%

“我是信宜本地人,從華南農業大學昆蟲系畢業後就回到家鄉工作。”1989年,年輕的黃明華因工作調動來到信宜市農作物病蟲測報站,從事病蟲測報工作,這一做就是31年。

水稻是信宜的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害蟲種類多,發生快,如果不能提前預知蟲害發生的種類和時間,蟲害暴發會給水稻產量和品質帶來惡劣的影響,造成嚴重損失。昆蟲系畢業的黃明華是科班出身,對辨認各種害蟲得心應手。然而,想要做好蟲情檢測工作,光在實驗室裡坐著可不行。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下鄉,是黃明華工作的日常。“我們在懷鄉鎮、池洞鎮等好幾個地方建立了蟲情監測點,每隔5天就要進行一次監測。對像荔枝等果樹的害蟲,每隔10天要監測一次。”黃明華介紹,想要做好蟲情監測,既要熟練應用蟲情測報燈等調查工具,更需要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根據收集到蟲子的齡期、數量等對未來蟲情發生趨勢進行判斷。

“通過田間系統調查可以客觀地反映田間病蟲害的發生狀況,這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需要憑藉自己對作物物候期和病蟲害生物學特點的專業技能,結合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種類、發生時期、為害部位,再加上科學的統計分析,才能做出準確的預測預報,更好地指導農民用藥。”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據瞭解,黃明華每年填報病蟲疫情情報72期(332條),每年發出情報達16期以上,測報準確率超90%。同時,單位通過短信、微信公眾號和張貼宣傳資料等措施進行病蟲疫情提醒,每年有20多萬農戶通過雲平臺等途徑收看病蟲疫情情報。及時、精準的蟲情監測預報為農戶適期精準用藥、降低用藥成本、減少生產損失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黃明華等農技員及當地政府的努力下,2017年,信宜市水稻插植面積52.98萬畝,總產24.03萬噸,分別比2016年增長0.6%和1.3%。全市重點建設的10個千畝水稻示範區病蟲害統防統治率達100%。

“綠色防控”推手,讓覆蓋率達30%以上

是什麼讓他堅持31年如一日,認真做好病蟲情監測工作?黃明華說,做好病蟲情測報,不僅能在病蟲害發生時把農民的損失降到最低,還能及時指導群眾有針對性的進行病害防治,減少農民盲目用藥。

信宜的特色水果三華李害蟲種類多,尤其是鑽蛀性害蟲最讓果農頭疼。每當三華李成熟期到來時,許多果農就陷入了噴藥怕農殘,不噴藥怕影響品質的兩難之中。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大力倡導“化肥農藥減量控害”,黃明華也在工作中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希望能切實解決果農的煩惱。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對三華李的不同蟲情需要不同的應對措施,如使用性誘劑誘殺蛀果蟲,通過黃色粘蟲板誘殺桔小實蠅,在害蟲喜歡的食物中加上殺蟲劑進行食誘等。三華李和需要剝皮的柑橘類水果不同,其果皮也能直接食用,因此三華李快成熟時不能噴藥,對害蟲進行綠色防控更為重要。”

為了確保實現農藥減量控害目標,黃明華經常奔走在田間地頭,到當地合作社、種植大戶的果園裡授課,通過以點帶面的示範,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使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0%以上。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深入鄉村、農企、合作社,黃明華和他的團隊免費講授病蟲害防控技術、農藥安全使用、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控害技術,並熱情接待上門諮詢的群眾,解答生產疑難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該團隊近年來每年舉辦技術培訓班20多期,培訓農民2000多人次,示範推廣綠色防控技術1-2項,應用面積39多萬畝,全市年少用農藥112噸,有效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和人民生命安全。

攻關重大病蟲疫情,鍾情技術樂在其中

2013年,信宜市的三華李突發幹腐病,該病在國內尚屬首次出現,一旦發病即導致三華李樹連片枯死,對當地特色水果產業造成打擊。黃明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使災害降到最低,他立即與廣東省農科院植保所聯繫,共同開展三華李幹腐病防控技術研究攻關。

科研從來不是一蹴而至的,一個成功解決方案的推出背後往往是無數次的試錯和漫長的試驗。為了探索防治三華李幹腐病的配方,黃明華開始用各種藥劑進行篩選試驗,這一做就是3年。

“幹腐病對三華李的影響太大了,它是一種能隨水傳播的真菌性病害,染病的果樹會從枝條開始出現病斑,逐漸乾枯,慢慢的整棵樹會完全壞死。我們從最初的7種可能有效的藥劑中,篩選出2種,並探索出最合適的配方和施用時間,有效地遏制三華李幹腐病的發生。”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據瞭解,目前信宜市三華李種植面積已達25.9萬畝,年產值超10億元,地頭收購價從10年前的4.3元/斤升至16元/斤,“行情好的時候價格更高,錢排三華李在水果市場上已經名聲在外。”

除了攻克三華李枯萎病的技術難題,黃明華還先後參與並開展了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香蕉枯萎病、三華李果實蠅、柑桔黃龍病、紅火蟻、百香果花葉病毒病和莖基腐病的防控試驗。

信宜屬廣東省50個山區縣(市)之一,境內七成多是山地,有“八山—水一分田”之稱。作為一個基層植保人,黃明華不怕山高路遠,活躍在田頭。回到家,還有不少農民會給他打來電話,詢問各種技術知識,邀請黃明華到自己的果園進行技術指導。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每年信宜豐收季是黃明華最高興的時候,看著豐收的水稻,碩果累累的三華李,黃明華笑得很燦爛。

黃明華

“每次看到農民又有了好收成,我工作中的那些苦和累就好像一下子都消失了。我喜歡做技術,能通過自己的技術儘可能的解決群眾難題,我的付出就值得!”

在信宜還有許許多多像黃明華這樣的基層植保人,他們幹一行、愛一行,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山區,走田頭,進果園,入農企,把青春和汗水奉獻給農技推廣事業。

大家還知道哪些農技員故事嗎?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給農業君~

廣東十佳最美農技員:信宜三華李美名遠播,他功不可沒!

更多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