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保送,高考705分考入清华,被称为“清华学神”,超牛!

他,叫韩衍隽,当年17岁的他以705分的高考成绩获得安徽高考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随后,大学期间他以20门课程,除了1门98分、4门99分之外,其他学科都是满分的成绩获得清华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被大家称为“清华学神”。

放弃保送,高考705分考入清华,被称为“清华学神”,超牛!

更让人叹服不已的是,韩衍隽一路以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他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从两岁开始就上幼儿园了,刚满五岁的他就进入了一年级学习,年仅14岁的他就进入了高中。在高中期间,他获得了数学国家一等奖和物理国家二等奖,17岁的他就被保送进清华,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参加高考,并且以705分高分荣获了安徽省的理科状元,考入清华电子工程系。在清华期间,除了连续三年获得班级第一外,他还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竞赛中获奖,并发表多篇英文专业论文,取得两项科研专利。

在找寻方向的路上,韩衍隽奉行的是:“大一专心学习,大二尝试科创、科研、双学位,大三定方向”。除了本专业的学习外,他还修读了经济学双学位。“以前我对经济和金融的概念就是钱和银行,我觉得至少我要去接触一下,提高一下我的知识。”于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他后来攻读了经济学。“本科生做多少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尝试过很多东西之后确定自己的方向。”

放弃保送,高考705分考入清华,被称为“清华学神”,超牛!

大三,韩衍隽入选了斯坦福 UGVR 暑期科研项目。斯坦福大学一位终身教授对他这样评价道:韩衍隽已经超出了至今为止我对斯坦福大学里最优秀的高年级博士生的预期。

在做斯坦福 UGVR 暑期科研项目期间,他有幸与清华同门师哥焦剑涛一起做研究,并陆续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众多重量级的论文。其中的一篇论文甚至攻克了困扰该专业学术界由来已久的难题。他将结果投稿至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创造了清华电子系本科生向此刊物投稿的历史;通过一个月的思考,他又解决了新的理论问题并将结果投稿至统计学领域顶级期刊The Annals of Statistics(统计年刊)。

焦剑涛曾说:“这是一个近似理论的问题,我发邮件问全世界顶尖的那群数学家,他们也没有找到答案,他却找到了突破。”

放弃保送,高考705分考入清华,被称为“清华学神”,超牛!

学习上的学霸,可不是像众人眼中所说的“书呆子”那一类型,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清华大学期间,即便是学业繁重,他每天都会在图书馆读书,各类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储备量也是大到惊人。除此之外,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还是清华腰鼓队的副队长。

韩衍隽说,“真正对科技有贡献的人,一定是志向非常远大,非常敢闯的人。”他的目标是,努力成为钱学森先生所描述的大师级人才,通过基础研究探索人类认知的极限,并将理论用于实践来解决人类文明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我会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去攻克人类未解的问题,为文明做贡献,为人类谋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