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是何時開始出現的?

vv我心飛翔vv


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門下的一個綱,其特徵在於雌性有乳腺產生用於餵養幼體的乳汁,大腦中有新皮質,有毛髮或頭髮,以及三個中耳骨。這些特徵使它們與爬行動物和鳥類區別開來。哺乳動物出現在2.01-2.27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現今大約有5450種哺乳動物。 最大的目是齧齒目、翼手目和鼩鼱目,其次是靈長目,鯨偶蹄目(鯨魚和偶蹄類有蹄類動物)和食肉目(貓,狗,海豹等)等。


哺乳動物的起源

合弓類動物(或下孔類動物)是一種包含了哺乳動物及其已滅絕的親緣類型的進化分支,起源於石炭紀的賓夕法尼亞紀(約3.23億至3億年前),它們在那個時候與爬行動物和鳥類支系分離。[頭條·小宇堂—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上圖:合弓類動物典型——異齒龍或帆龍


大約2.52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由幾次脈衝性的滅絕事件積累而形成一個長期事件,結束了肉食性獸孔目動物的主導地位(獸孔目是合弓亞綱的一個目)。在三疊紀早期,大多數大中型陸地食肉動物的生態位在較長時間內(約3500萬年)逐漸被包括鱷形類,翼龍類和恐龍類在內的古龍類替代。


在早侏羅紀期間,哺乳動物從早期哺乳動物形類動物(獸孔目的一部分)進化而來。下面的分支圖將哺乳動物綱作為冠群。

上圖:早侏羅紀期的哺乳形系枝動物(包括非哺乳綱及其他早期哺乳形系枝的品種)

  • Mammaliaformes——哺乳形系枝

  • Morganucodontidae ——摩根錐齒獸目

  • Docodonta——柱齒獸目

  • Haldanodon——新柱齒獸目

  • Mammalia——哺乳綱

  • Australosphenida——原獸亞綱(包括單孔目)

  • Fruitafossor——弗魯塔掘地獸目

  • Multituberculata——多瘤齒獸目

  • Tinodon目

  • Eutriconodonta——真三尖齒獸目(包括戈壁錐齒獸)

  • Trechnotheria——完獸次亞綱(包括真獸亞綱)


真獸亞綱下的胎盤類動物就是現代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始祖。真獸亞綱中最古老的已知化石是小型的中華侏羅獸(Juramaia sinensis),被稱為“中國的侏羅紀母親”,可追溯到1.6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

上圖:中華侏羅獸復原圖,看起來像是尖嘴的小型野豬。


第一隻哺乳動物呢?

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在晚三疊世時期(大約2.25億年前),在獸孔目動物出現4千萬年之後。他們從侏羅紀中期開始發展並佔據了夜間食蟲生態位。 例如,侏羅紀獺形狸尾獸是真正的哺乳動物的近親,它們善於游泳、挖掘和捕魚。這些早期哺乳動物大多數(可能不是全部)都被認為是夜行的(因而現今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一些適應夜間的生理特性),佔典型哺乳動物特徵的大部分。中生代生活的優勢哺乳動物是多瘤齒獸目類、真三尖齒獸類和鼴獸類。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哺乳下綱動物是中國袋獸,發現於中國遼寧省東北部1.25億年前的早白堊世頁岩層,化石几乎完整,包括一簇毛皮和軟組織印記。[頭條·小宇堂—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上圖:中國袋獸化石

上圖:中國袋獸復原圖,看起來就像是尖嘴猴腮的大老鼠。


哺乳動物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化石都發現於中國,請注意上面中國袋獸(晚三疊紀)是早於中華侏羅獸(侏羅紀晚期)的。


小宇堂


我們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哺乳動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我們通常都說哺乳動物是由爬行動物演化而來的,其實更準確的說是由合弓綱下的獸孔目——犬齒獸亞目(Cynodontia)演化來的,這是一群生活在三疊紀時期外形如同狗一樣的生物。

圖注:屬於犬齒獸亞目的Brasilitherium,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犬齒獸亞目的分化,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認為最原始的哺乳動物是生活在距今2.25億年前三疊紀晚期的隱王獸(Adelobasieus),化石發現於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儘管隱王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哺乳動物,但是它被認為是今天所有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或者是共同祖先的近親,代表了最早的哺乳動物形態。

圖注:像老鼠一樣的隱王獸,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已知最早的真獸亞綱哺乳類是發現於中國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的中華侏羅獸(Juramaia sinensis),其生活在距今1.6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地層屬於髫髻山組。侏羅獸的體型非常小,體長只有10釐米,體重13克,和鼩鼱差不多大,它是一種生活在樹上以昆蟲為食的小型動物。儘管侏羅獸非常小,但是它卻是已知最早的真獸亞綱哺乳類,是今天地球上所有真獸亞綱(包括了我們人類)的祖先。

圖注:中華侏羅獸的化石及骨骼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中華侏羅獸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著名主持人大衛·愛登堡手捧著中華侏羅獸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早期化石保存的不完整性,我們推測真正意義上的哺乳動物(真獸亞綱)是在三疊紀晚期至侏羅紀早期出現的,而更原始的單孔類(如現存的鴨嘴獸)和有袋類出現的時間可能會更早,但是不會早於三疊紀中期。

圖注:哺乳動物的演化簡圖,圖片來自網絡



古生物探索



地球上第一批哺乳動物是從脊椎動物群體中進化而來的,在三疊紀和恐龍共存於整個中生代。

直到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才能夠超越它們微小的、顫抖的、像老鼠一樣的祖先形態進化成今天世界上廣泛存在的物種。


這些關於中生代哺乳動物的普遍誤解很容易解釋。從科學角度講,恐龍往往非常非常大,早期哺乳動物往往非常非常小。除了幾個例外,第一批哺乳動物是微小、無害的動物,大小重量與現代小老鼠相當。由於它們的低調姿態,這些難以看見的動物可以以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為食,迅猛龍和霸王龍傾向於忽視它們,它們也可以爬樹或挖穴生存,以避免被更大的鳥腳亞目動物和蜥腳類動物捕食。



第一批哺乳動物的進化

在討論第一批哺乳動物是如何進化的之前,定義哺乳動物與其他動物,尤其是爬行動物的區別是有幫助的。雌性哺乳動物擁有產奶乳腺,它們用乳腺哺育幼仔。所有哺乳動物在其生命週期的至少某些階段都有毛髮,並且都具有溫血代謝能力。關於化石記錄,古生物學家可以通過頭骨和頸骨的形狀,以及哺乳動物內耳中的兩塊小骨頭(在爬行動物中,這些骨頭構成下顎的一部分)來區分祖先哺乳動物和祖先爬行動物。



如上所述,第一批哺乳動物是在三疊紀末期從一群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這種動物是早期出現的“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二疊紀產生了像哺乳動物一樣不可思議的爬行動物:三尖叉齒獸屬和犬頜獸。當它們在侏羅紀中期滅絕時,這些動物已經進化出原始哺乳動物的特徵(皮毛、溫血代謝,甚至可能是胎生),這些特徵在中生代晚期的後代中得到進一步闡述。

可以想象,古生物學家很難區分最後一種高度進化的治療方法和第一種新進化的哺乳動物。晚三疊世脊椎動物,如始帶齒獸、巨佐斯德龍和中國尖齒獸,似乎是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之間的中間“缺失環節”,甚至在侏羅紀早期,小駝獸屬擁有爬行動物的耳朵和顎骨,與此同時,它顯示出哺乳動物的每一個其他跡象(像老鼠一樣的牙齒,幼崽吮吸的習慣)。



如果這看起來令人困惑,請想想現代鴨嘴獸被歸類為哺乳動物,即使它產下爬行動物特徵的軟殼蛋,而不是生下活的幼仔!

第一批哺乳動物的生活方式

中生代哺乳動物最獨特的地方是它們有多小。雖然他們的一些獸孔類祖先達到了令人害怕的規模。例如,晚二疊世巴莫鱷屬大約有一隻大狗那麼大。很少有早期哺乳動物比老鼠大,原因很簡單:恐龍已經成為地球上占主導地位的陸地動物。



對第一批哺乳動物開放的唯一生態位置包括以植物、昆蟲和小蜥蜴為食,夜間狩獵(當食肉恐龍不太活躍時),以及生活在樹上或地下的洞穴裡。早白堊世的始祖獸和晚白堊世的西門塔爾獸在這方面相當典型。



這並不是說所有早期哺乳動物都追求相同的生活方式。例如,北美鼩鼱有一個尖鼻子和鼴鼠一樣的爪子,用來挖昆蟲。晚侏羅世的獺形狸尾獸是為半海洋生活方式而進化的,有著像海狸一樣的長尾巴和流線型身軀。



最近,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哺乳動物譜系中第一個重要的分裂的確鑿化石證據,即胎盤和胎盤之間的分裂。從技術上講,第一種晚三疊世時期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從這些進化而來後來分支成胎盤哺乳動物。

巨型哺乳動物的時代

具幸運的是,在中生代幫助哺乳動物保持低調的相同特徵也讓它們能夠在物種大滅絕中那避免了和恐龍一同滅亡。6500萬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了類似於“核冬天”的全球災難,摧毀了支撐地球的大部分植被,食草恐龍隨後大批滅絕,捕食它們食肉恐龍跟著滅亡。由於體型微小,早期哺乳動物可以靠更少的食物新陳代謝和保溫的皮毛幫助它們在全球氣溫驟降的時代保持溫暖。



恐龍消失後的新生代,哺乳動物可以自由分佈到開放的環境中,在剛開始呈現出爬行動物祖先的一般“形狀”。如長頸鹿在體型上與古代蜥腳類動物比如腕龍屬出奇地相似,其他巨型哺乳動物也遵循類似的進化路線。最重要的是,早期靈長類動物可以自由繁殖,繁殖進化出靈長類的分枝,最終導致現代人類出現。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儘管哺乳動物是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後才崛起的,但在此之前的1.5億年間,哺乳動物一直保持著低調的生存狀態。

每年,新的化石發現都會揭示更多的早期歷史。2001年,研究人員報告稱,1985年在中國發現的一塊化石是一種微小、毛茸茸的動物的遺骸,這種動物是今天活著的哺乳動物的近親,但生活在1.95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

這種小動物被稱為吳氏巨顱獸,它的某些關鍵哺乳動物特徵比之前早了4000萬年

早期真正的哺乳動物是更古老生物的後代,主要是適應夜間活動的以昆蟲為食的小型動物。

它們的體型大小不一,從比大黃蜂大不了多少,到松鼠大小,以避開食肉恐龍。

它們獲得了一些日後哺乳動物的特徵:身體下面的四肢、擴大的大腦、更復雜的生理結構、產奶腺和各種各樣的牙齒——門牙、犬齒、前磨牙和臼齒。

也就是說,今天存在的三種主要哺乳動物的祖先1.95億年前(基本比這更早)已經出現了——單孔目動物(鴨嘴獸和多刺食蟻獸),它們在體外產卵;有袋類動物(袋鼠、負鼠),把幼仔裝在袋子裡;還有胎盤哺乳動物(人、牛、馬),它們在長時間的妊娠期間將胎兒保留在體內。

在新生代早期,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的數量和多樣性激增。在僅僅1000萬年的時間裡,(以地質學的標準來看,這只是短暫的一瞬)大約有130屬(相關物種的類群)進化了出來,包括大約4000個物種。

其中包括第一批完全水生哺乳動物(鯨魚)和飛行哺乳動物(蝙蝠),以及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

物種多樣性突然擴展到新的生活方式被稱為適應性輻射。它發生的一種方式是響應釋放以前佔據的環境區域和角色的事件,為許多適應這些閒置生存空間的新物種讓路。

恐龍的滅絕就是這樣一個重大事件,在一些哺乳動物倖存下來的同時,一個曾經佔統治地位的競爭對手群體也消失了。

但哺乳動物並不是簡單地取代恐龍的生態角色。哺乳動物花了幾百萬年的時間才進化出中等大小的體型,它們所繼承的世界與恐龍統治的世界是不同的。

有新的環境棲息地和新的食物資源可供開發。到白堊紀末期,開花植物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為迅速增長的昆蟲種群提供食物,而昆蟲又成為哺乳動物的另一種優質食物來源,與水果和漿果一起。

新種類的森林出現了,為後來成為樹棲哺乳動物的靈長類動物提供了新的棲息地。靈長類動物最早出現在大約5000萬年前,最終在大約4500萬年後出現了直立行走的原始人,包括我們人類。

今天哺乳動物物種的驚人多樣性部分源於大陸的持續分裂,這始於大約2億年前,並導致不同的大陸板塊分開。在第三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澳大利亞和南美洲與其他大陸隔絕,有袋類哺乳動物在那裡繁盛和多樣化,而胎盤類哺乳動物在其他大陸上扮演著類似的角色。

哺乳動物的故事只是適應性輻射的一個例子,在進化史上,這個過程在大大小小的尺度上一再發生。


怪羅科普


三疊紀末到侏羅紀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