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流亡海外,拿巨资购买一岛命名为“康有为”,现状如何?

宁玉新


康有为(1858~1927)作为清末著名的政治人物至今仍备受争议。有人说他是领导“戊戌变法”力图救国救民的大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利用光绪博取功名的“伪君子”。



很多人对于康有为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戊戌变法”这一政治事件当中,很少人知道,他曾经在外海购置过一座岛,名为“康有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六日,康有为在光绪帝的首肯下领导开展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但由于准备不足,以及急于求成,于当年八月初七便夭折,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也宣告失败,结局便是光绪帝被慈禧太后软禁,“戊戌六君子”也因此被杀,成为了变法的牺牲品。

而作为变法的领导者:康有为,并没有“伏法”,而是逃亡海外,过着“亡命天涯”的日子。



那么他真的是亡命天涯吗?康有为在逃亡几年之后,于1904年来到了瑞典,他在瑞典游览时曾感慨到: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有岛,欲徒宅居之。也就是说,康有为来到瑞典后不久便被此地的人文风景所吸引,并且凭借着他在大清国所办企业所积累的财产,在当地买下了一座岛,或许是因为思念故国,这座小岛的建筑风格与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风格一致,其名也为“康有为岛”。



在岛上居住几年后,或许是由于清朝统治摇摇欲坠,国内政治局势明朗以及思家心切的原因,康有为在1907年离开了自己所购置的“康有为岛”。

时至今日,一百多年过去了,康有为与那个年代的人物以相继离去,但“康有为岛”依旧存在的,只是物是人非罢了,这座小岛如今已被当地政府收购,成为了供人游玩的景点!


旧时楼台月


康有为的人品很不好,不仅贪生怕死,还很贪财好色。而题主说的这个岛,就是康有为用“救皇帝”的钱买的。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夹着尾巴跑了。他的行为刚好和谭嗣同等慷慨就义的壮举形成鲜明对比。康有为先是到日本,后又到加拿大、瑞典、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就是在日本,康有为发表了《奉诏求救文》,号称他有光绪皇帝亲授的“衣带诏”。(跟汉献帝给“国舅”董承衣带诏的故事很像啊。)

然而,事实上,光绪没有给康有为衣带诏!光绪的衣带诏是光绪皇帝在会见杨锐时,写给杨锐的!上面内容是“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等语,跟康有为没有直接关系。康有为以往这些人都死了,没人知道真相。

所以,他才假称自己有衣带诏!真的衣带诏被杨锐的儿子杨庆昶趁扶柩回四川时,带回四川了。这可是光绪皇帝手书,不可能造假。

而当时信息不发达,海外的华人都被康有为骗了。康有为拿着假“衣带诏”,到处招摇撞骗,聚敛钱财!甚至,康有为还伪造和光绪帝合影,骗取大家信任!

而题主说的这个岛,就是康有为在瑞典游玩时买的。据说,康有为当时买岛花了2.8万克朗,另外又花费8000克朗修缮房屋。现在这个岛已经被瑞典政府收回了,康有为的房子也没了。而在瑞典的华人依然习惯称之为“康有为岛”。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公元1898年9月21日,因不满康梁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了历时103天的变法。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经由吴淞、香港碾转逃亡到了日本。


康有为在日本待了半年左右时间内,一直不忘抨击慈禧,比如发表了《奉诏求救文》,首数慈禧太后大罪十条,慈禧自然是看不下去,于是与日本交涉,不准康有为留日。

康有为于是自横滨乘和泉丸渡太平洋离开日本,抵达了加拿大,在温哥华等地区发表了不少慷慨激昂的演说,差不多意思就是皇帝(光绪)圣明,能救中国,可惜被老妖婆(慈禧)给限制,所以希望众华侨能够齐心协力为拯救中国出一份力,而在每次演说前,他自己也是会声明自己是奉了光绪密昭的。慢慢的,他的演说不在单单局限于加拿大,而是世界各地。

康有为在他的演说中将“忠君”和“救国”联系一起,牵动了华人的心,于是在加拿大为主海外地区颇有一些号召力,自己也筹集了一大笔“救国款”。


在他漫游世界各地之时,他曾于1904年,自香港至槟榔屿,再自槟榔屿奔赴欧洲。而在欧洲之时他来到了地处北欧的瑞典,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

在他的游记中他对瑞典不乏赞美之词,即瑞典“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在最后更是提到自己要“欲徒宅居之”。

他也付诸行动了,买下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一座小岛,并在岛上建了中国式的园林,取名“北海草堂”,之后在此居住,当地华人习惯性取其名为康有为岛。


直到1907年,保皇党人在纽约召开大会,康有为立马赶了过去,定名为帝国宪政会,对外则称中华帝国宪政会,而这也是他离开瑞典豪宅的主要原因。

如今这个岛还在,后来瑞典收回,成为了斯德哥尔摩有名的高尚住宅区与著名景点,是富豪们寻求清静与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不过百年前康有为在岛上曾建立的“北海草堂”却被海风给侵蚀的一无所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