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第一股”花落誰家

A股的期貨市場曾一度被束縛,近年來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也並未有純正的期貨公司身影出現。不過,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腳步的加快,監管層對期貨行業的態度也發生了明顯變化。4月21日,證監會副主席在2019第十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暨場外衍生品論壇上明確表態,將推動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A股上市,這也意味著期貨公司A股上市難有望破題。

南華期貨等有望加速上市

在全國100多家期貨公司中,目前還未出現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期貨公司在A股上市。隨著監管層的喊話,期貨公司A股上市有望破冰。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證監會最新發布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發現,目前市場上有南華期貨、瑞達期貨以及弘業期貨(港股03678)等3家期貨公司處於IPO排隊狀態。

具體來看,在這三家企業中,“打響”期貨公司上市第一槍的是瑞達期貨,該公司於2015年3月做了輔導備案登記,開始向A股發起衝擊,之後於當年4月公司招股書便獲得受理。瑞達期貨的上市並非一帆風順,2017年10月該公司IPO曾一度中止審查。根據證監會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瑞達期貨在2017年12月已處於預披露更新狀態。不過,自2017年12月至今,瑞達期貨的IPO進程尚無最新進展。

緊跟瑞達期貨之後的便是南華期貨,公司於2015年4月進行了首發輔導備案登記,擬登陸上交所主板,之後公司招股書於2015年7月被證監會受理,於2017年1月收到了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在2018年4月公司處於已預披露更新狀態。目前南華期貨的IPO進程尚無最新進展。

相比之下,弘業期貨的IPO起步稍晚,2017年才開啟了上市之旅,與瑞達期貨同樣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據瞭解,弘業期貨目前已在港股上市。業內人士指出,若弘業期貨衝擊A股成功,公司有望成為期貨行業內首隻A+H股。從排隊時間來看,最短的弘業期貨IPO排隊時間已超過兩年,而瑞達期貨、南華期貨籌備上市的時間已四年有餘。

在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看來,目前監管層推動,疊加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眾多利好,將會加快推動期貨公司的IPO進程。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分別致電南華期貨、瑞達期貨、弘業期貨進行採訪,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這三家公司電話均未有人接聽。

中國中期衝擊“期貨第一股”

除了上述3家期貨公司處於IPO排隊狀態之外,上市公司中國中期擬購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期貨”)一事也備受市場關注。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併購重組效率顯著提高,中國中期有望衝擊“期貨第一股”。

據瞭解,中國中期在今年1月披露了擬購國際期貨股權的消息,之後A股將迎“期貨第一股”的聲音便不絕於耳。根據中國中期最新披露的重組預案顯示,公司擬向中期集團等7名交易對方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中期集團等7名交易對方所持國際期貨78.45%股權,交易完成後,中國中期將直接及間接持有國際期貨100%股權,但交易對價目前尚未披露。值得一提的是,中期集團目前直接持有中國中期19.44%股份,為中國中期控股股東,所以上述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資料顯示,此次擬購標的國際期貨設立時間為1995年10月,註冊資本為10億元,經營範圍包括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等。而中國中期目前主營業務為汽車服務業務。對於收購國際期貨的目的,中國中期曾表示,2016年及201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3億元、6092.86萬元,主營業務經營情況呈現下滑趨勢。本次交易有利於提高公司資產質量和持續盈利能力。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中國中期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但截至記者發稿前,對方電話並未有人接聽。

除了中國中期之外,市場上還有美爾雅、新湖中寶、五礦資本、弘業股份等期貨概念股。交易行情顯示,在4月19日尾盤相關期貨概念股就出現集體拉昇情形,其中中國中期漲停,美爾雅收漲5.22%,這也讓相關期貨概念股週一的表現引發期待。

利於完善資本市場結構

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真正把期貨公司作為一個金融機構,未來將形成銀行、信託、保險、證券、基金、期貨一個分工明確的資本市場結構,對未來全球化資本市場的開放有更強的抵禦能力。

潘向東表示,目前A股上市期貨公司較少一方面來自公司自身上市條件不具備,另一方面有些期貨公司融資渠道多元化,降低了上市的必要性。“期貨公司難以上市的一個根本原因還是目前我國期貨市場規模較小,主營業務過於單一,資本需求不高等。”

王紅英則認為,期貨公司本身屬於一個小眾的行業,相對比較專業,不太容易被市場投資者理解。這種公司的小眾特性與A股市場公眾性公司在技術層面還是有一些偏差。一旦資本市場出現一些大的變動,如商品價格、股指期貨,可能會因風控管理不到位導致客戶出現穿倉現象,及資本金出現虧空等。

不過,王紅英進一步指出,監管層的表態實際上已經默認現在整個期貨行業在自身的發展當中,相關公司的管理能力在不斷提高,對風險的控制水平在不斷上升,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當中,股民也接受了非常多的風險效益。因此,目前中國金融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快的背景下,只有讓期貨公司上市融資做大做強,才能更好地為實體產業進行服務。否則的話,強監管的背景下,期貨公司沒有接受公眾監督,它就會永遠處在“幼稚期”。

“期貨公司在A股上市較為罕見,但隨著我國衍生產品和金融市場的發展,期貨公司創新業務發展迅速、整合併購需求提升,迫切需要不斷豐富融資手段,提高融資規模,滿足不斷上升的淨資本需求和創新業務發展,但由於缺乏抵押物,期貨公司通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受阻,那麼A股上市直接融資將成為其重要手段。此外,來自海外國際期貨公司競爭壓力也是國內期貨公司A股上市的重要原因。相信此次監管層表態將會實現期貨公司上市破冰,未來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期貨公司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潘向東如是說。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