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里种植茶叶年收入可以达到几十万,为什么很多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呢?

毛佳健


对于提问者,我是想说一句话不知者无畏,种植茶叶收入几十万的茶农到目前为止,我好像只是听说过云南有古树的那些寨子里的农户有,至于其他产区,散户茶农,超过两亩都要请人摘茶叶,更别提能不能卖上十万了?大承包户几十亩茶园的话经营的话,茶叶品质也好,一年利润可以达到这个数字,但是必须保证品质,也就是说承包的茶园环境必须非常不错,那这个少之又少了,一个镇能有十家就不错了,合作社的话如果自己没种植那不符合标题哈,如果是大公司承包几百亩茶园的话,生产便宜茶叶咯,顺带套点国家政策,收入还是可观的,如果单纯茶农家家户户顺便年入几十万那是不可能的


深山茶人小哥


说种植茶叶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可能是少数规模种植的茶叶经营公司。普通茶农生产的鲜茶叶采摘后,大多交给茶叶公司、茶叶合作社加工,收入几万元就算不错了。并不是所有茶叶都能卖上高价,名茶才有优势,并不是所有山场都适合种茶叶,只有高山、海拔高的山场才适合种植茶叶。


种植茶叶年收入几十万元,谁还愿意外出打工呢?外出打工说明土地上刨食吃,行不通!农民靠种植茶叶致富,很难!茶叶受季节性影响很大,有句农谚:“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摘不得”!茶叶一般只有春季采摘,夏茶没人要,所以不摘,秋茶虽然好喝,但不能摘,采摘了会影响下季产量和品质。


茶叶采摘大多采用人工采摘,一个采摘工一天100元,茶叶产值,还不够支付采摘工工钱,种植茶叶赔本赚吆喝!


长江老农


应该说在个别地区的村子里,个别人从事种植茶叶的工作,年收入可能达到几十万元。相对于全国大多数种植茶叶的茶农来说,这样的收入只能说是百分之几,几率很小的。这样,茶区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就是很正常的了,因为达不到理想的收入。本人就是种植茶叶十数年的真正茶农,说几点看法:

一、鲜茶叶价格具有不稳定性,初级农产品价位较低。

一般来说,茶农绝大部分是销售鲜茶叶(芽),由大的或品牌企业收购加工。茶农所得综合利润较低,受经济、市场和收购商影响,每年的行情价位也不一,无法确定稳定或可观的收入。所以茶农所销售的唯一鲜茶叶初级农产品,深受市场供给端等制约。

二、不能达到规模化和设施化生产。

大的茶企或投资商都是规模化和设施化生产,动辄数百数千亩,甚至万亩,具有品牌化运作和市场化销售。茶区建设可以申请到国家农业各项补贴,加之自身的大投入,产出较高,品味高,品牌大,市场综合产值就较大。而处在低层的分散茶农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三、优质产区茶农本身达不到产供销全产业链。

茶农往往都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每家几分地、几亩地,产量非常有限,除非个别土地流转大户。其初级农产品受客观制约,做为有价值的商品,他们只是处于这个产业链的最底端,收入最低。

四、各项投入较大,影响收入。

这几年来,从事各项农业投入较大,无论是水利、肥料还是除菌虫的药物,轮番上长,加之用工价格暴涨,增加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鲜茶叶的利润,一年下来,茶农本身所剩无几。

五、个别茶区因茶叶品种及年限等原因畅销,其它都是大路货,价格平平。

国内除少数具有茶历史文化的产区比较畅销且价格较好外,大多数茶叶产区的茶叶都流于大路货,缺少特点,流于普通,无价格和市场优势,导致以种植、出售鲜茶叶为生的茶农收入平平。

由上可见,一些产区的部分茶农确实能够做到年入几十万元,但大部分产区的茶农还是收入平平,一些年纪稍大的茶农只是在坚守,年轻人只能选择外出务工了。


大义田横


路过的人看不下去了,进来多句嘴,您不是记者接触多了就是某些节目看多了,茶叶产业在很多地区是有不少不错,但是一年十几万基本属于玩笑,比如普通茶,4明前茶一叶一芽一天一个人工采摘4斤,每斤40一天160块,多得也就200块,清明一个节气15天就算天天晴天能采也就2000多,比如一家三口人这一季节多少钱?明后茶,价格就不一样了,一叶一芽25到30,两叶一芽15左右,算一天一个人采两叶一芽10斤只有150块,这个和十几万是不沾边的,一般海拔1200米以上,农历谷雨节到立夏节,基本就是机器采摘普通茶,每斤0.6到1.5之间,一亩地一般可以采摘750公斤,算平均价不超过1500块,算上芽茶一亩茶叶也就两千多块而已。

而茶叶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第一种是,比如微信上卖茶女们的“外公、奶奶”们的茶,卖给别人99`199`299的,其实就是普通茶,好的在产地30一斤,差点的20左右,更有甚者几块一斤。第二种,茶叶经销商中的不法商贩:他们一斤芽茶本来也就200到500之间,换上大红袍、铁观音的外衣,或者自己想个名称炒起来最后贵到怀疑人生,一般他们出售几百块的茶叶基本来说是精加工的的普通茶,真正的芽茶在千元以上甚至几千,最终的结果就是,正规经销商赚不了,生产者只得人力费,消费者花高价买次品,口碑信誉下降,买单的又是茶农,就像某些蔬菜,产地几毛,市场几十,吃的喊贵,卖的喊贱,吃的以为种菜的成了暴发户,种菜的却是两头不讨好还背骂名一个道理,如果您种上几亩茶叶,您就会知道,可以卖十几万的茶叶是什么概念


山野草民62557761226


年入几十万是老板不是茶农。我村里我表叔一年挣六十万光春季三十万我老表一年一百万。茶农如果只是买鲜茶。一点不挣钱,我家大别山区。所以我很清楚。开春时一斤六七十,二三天一个价。六七十。五六十。50.40.30。20.10。十元或者十二持续一周。春尾茶八至六元。夏天五元4元3.5元。3元。秋菜3元2.5元2元而且要求一芽一叶。夏天插秧茶叶跑了会买大茶叶9毛一斤。反正我们这的茶农一年也就七八千到一万。除了化肥,农药还有请人砍茶叶剪茶叶真的不挣多少钱。茶贩子赚钱。春茶一斤五六百七八百,然后三四百春尾也有二三百。夏茶一百多。秋茶一百。茶农一年挣几十万那只有做梦了。


子夜倾城傲无双


茶因各地区土壤环境的不同更因广大茶农制茶时的经验总结而产生了众多不同的成品茶,形成了茶文化。喝茶首选绿茶。绿茶种类也是最多的。著名的有,太平猴魁,西湖龙井,碧螺春,六安瓜片,黄山毛峰,顶谷大方,天柱剑毫,敬亭绿雪,信阳毛尖,万安松萝,金山时雨,涌溪火青,大谷银钩,婺源茗眉,霍山黄芽,千岛玉叶等茶叶产地以皖南山区为最。云烟,贵酒,安徽茶号称中国三大特产。普洱历史以来只作边销茶,主要销售给西藏,青海等游牧民族,因去湿也销东南亚,因普洱品质低下,中原的文人墨客不喜普洱。明朱元璋废砖茶制散茶主销中原,而云南制砖茶是因为便于牧民携带。我记得22岁那年,既1992年去云南采购六堡驼茶,当时的7子饼3.5元一块,还没人要,而那时江南茶区名茶价已经120元,由此可见普洱茶品质的低下。可这几年普洱茶炒上了天。更甚至忽悠广大消费者购买存放(越陈越值钱)晕😵真正的普洱茶是轻度发酵成品后品偿仍带绿茶味,既现在所说的生饼,因(越陈越值钱)的忽悠,产家均都制做熟饼,为了体现是陈饼还向里拼霉变的茶叶,每当看到普洱我心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些黑心的茶商是怎样将这种霉变茶炒上天的,所谓的茶叶故乡,所谓的茶文化,就是这样忽悠的吗?中国人为了钱已经没了底线。就跟炒房一样不顾民生。真不明白消费者放着真正的好茶不喝,确喝陈变甚至霉变的普洱。


用户58902864802


我是霍山黄芽霍山真龙地原生态高山野生茶茶农,自家山场四十来亩,纯手工打草扶育一年几次,只采春茶时间紧还请茶工一天一百多管吃,自已手工制茶,烘培三次,四斤鲜叶制一斤干茶成品,品质好但价格低,成本都难赚,唉











冯宗平原生态茶真龙地


我是湄潭人,看到了主题的提问,也想谈:一点看法。虽说我们湄潭近期的茶业发展很快。并且明前茶芽可做成湄潭翠芽,它还算有名次的。但是它的采摘时间和质量都受限制。我也种有几亩茶山,但我觉得主题是有些出入,实际并没有主题说的那么现实!所以请原谅我直言。


手机用户59653215268


茶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种的,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种的,我其实很想详细的回答大家这个问题,但是提问的人这么片面,我是浙江省松阳县专业种茶,专业加工绿茶香茶的,中国绿茶第一市就在我这里!还请悟空问答工作人员在审核上多多参详!像类似很不专业的问题实在欠妥!


浙江松阳茶农


茶农不赚钱,茶商才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