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劫生辰纲不下蒙汗药,晁盖等人能打赢杨志吗?

王若云


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计策,说实话,吴用用计不见得多么高明,他在之前也做好了不能智取就力劫的打算,可见他也没有百分百把握计策就成功。如果按照吴用开始的计划,他们力劫还真不一定就成功,但是后面公孙胜突然加入,那不管智取还是力劫,那基本上就是万无一失了。

劫生辰纲本来是刘唐起得头,他得知这么一个消息告诉了晁盖,然后呼呼啦联系了吴用,阮氏三兄弟一共六个人,按照初始的计划,顶多再加一个白胜,因为他也是晁盖的老相识。如果吴用的蒙汗药之计成功的话,他们七个人其实也足够了。公孙胜完全是后面自己加进来的,他跟刘唐一样也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想联络晁盖劫生辰纲,公孙胜不仅自己武艺不错,一人轻松干倒十几个庄客,关键他还是个大法师,他之所以有底气找晁盖去劫生辰纲,估计也是仗着自己一身法术,所以他的加入给劫取生辰纲加了道保险,这事基本就稳妥了。


晁盖这一方面有了公孙胜加入,可以说不管智取还是力敌,基本都万无一失,那杨志那面又如何呢。说实话杨志那面的准备真心不咋地。

原来这次押送生辰纲活动是杨志一手安排的,在这之前,上一次生辰纲就被劫了,杨志对此是胆战心惊,因此他想出了自己的方法。他认为上次生辰纲被劫就是因为太招摇了,拉着马车打着招牌,是个人都知道是押运宝贝,所以这次要低调行事。怎么个低调呢,什么车马招牌的全都不要,挑十一个精壮军汉,宝贝挑着担子,打扮成一般行脚商人,以此躲避强盗的打劫。这样的计策看似高明,实际上漏洞百出。

为何呢,像之前是大张旗鼓的押运,还有官兵的招牌,一般都小强盗根本不敢近身,只有大规模的强盗才敢打劫。但是扮作行脚商人,虽然稍微隐蔽一些,但大小强盗都敢来打劫了,而且一行十五个人再怎么隐蔽也隐蔽不掉,一定会被人盯上,伪装不伪装的没有丝毫意义。关键一点,本来生辰纲宝贝是用十个车拉的,可以想象有多重,现在换成十一个军士去挑,那人累也累死了。

杨志这个人吧,只知道满足上头的要求,对下面的人毫不体恤,当时正值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杨志为了安全,不停的催促他们赶路,稍有不从,藤条伺候,要知道那些军士挑着重担,天气又热,哪里走得快。最后累到什么地步呢,就是杨志拿着藤条打他们,也是这个打起来,那个倒下去,这样的队伍别说什么凝聚力了,连一点战斗力都要丧失了。



其实杨志如果跟之前一样,采用马车押运,多增加点人手,同时拿好供给的食物酒水,这样押运的人轻松,可以有充分的精力应对突发事件,安全押运的机会反而会大大增加。上一次生辰纲被劫虽然没有细说,但可以想象主要原因是主帅不给力,主帅一倒手底下人自然就散了。杨志做主帅,首先他个人是十分上心的,而且本事也大,轻易不会倒下,手底下的人有吃有喝,精力充沛,在他领导下小心应敌,如果不考虑公孙胜的法术,等闲强盗绝对劫不了生辰纲。

就这样,杨志生生把十一个精壮的军士折磨的软绵无力,在这种情况下遇见了美酒,他们早就安耐不住了。何况在吴用导演的一番演绎之下,也给他们证实了酒水没有问题,这个时候杨志再不让他们休息补给,估计马上就会爆发内乱了,所以杨志他们中计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还是前面说的,如果是正规的车马补给齐全,他们一行人哪里用得着喝别人的酒水,也就无从中计了。

如果说杨志到最后都下死命令不准随行人员买酒喝,那么当时的情况进行力敌,晁盖一方有个公孙胜,法术一施展,那也是稳赢的局面。就算说公孙胜怕法术太招摇,暴露自己身份,他们真刀真枪的打起来,晁盖一方优势也大。

首先说晁盖或者刘唐,他们也许打不过杨志,但他们中出一个拖住杨志是不成问题的,刘唐对战杨志绝对可以抵挡一阵。吴用和白胜两人武力不高,可以缠住老都管和两个虞侯。剩下晁盖、公孙胜、阮氏三雄对付十一个军士,那晁盖力大无穷,公孙胜剑法高明,阮家兄弟打渔出身,也是狠角色,关键是对手已经完全脱力了,想想看挑着几百斤担子在大热天赶路,没吃没喝,宁愿接受藤条鞭打都站不起来,这样的人哪来战斗力。就算生死关头爆发潜能,那也是强弩之末,挣扎不了几下。十一个精力充沛的军士晁盖他们还有悬念,但是十一个累的半死的军士再打不过,那真是枉称好汉了。到最后就是众人群殴一个精疲力尽的杨志,杨志实力满血也不是刘唐、晁盖二人联手之敌,何况已经脱力了。

不管怎么说,当时生辰纲对晁盖他们都已经是囊中之物了,这笔财富也是日后发展梁山的基础之一,是势在必得的。


一览众河小


在下杨角风给分析一下:

我们先对比双方阵营:

杨志阵营:杨志、十一个厢禁军、两个虞侯、老都管,共十五人

晁盖阵营:刘唐、晁盖、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公孙胜、白胜,共八人

对比来看,杨志的人数几乎是两倍于晁盖等人,但实际上,战斗力并不一定比晁盖等人强!

再对比双方的身体状态:

杨志阵营:劳累奔波,又累又渴,急需休息

晁盖阵营:以逸待劳,养精蓄锐,满身劲无处使

两边的心理状态对比:

杨志阵营:杨志不得人心,只会来硬的,搞得手下怨声载道,已经跟杨志不一条心了。

晁盖阵营:团结一致,有详细的作战计划,如果智取不行,那就强攻,同心协力,一致对外。

这些对比结束以后,假设在面对敌情的时候,杨志阵营能抛去旧的矛盾,团结一致,一致对外,况且他们的身体状况迅速的恢复,那么谁胜谁负呢?

我们一个个的分析,首先,毫无疑问,所有人中武艺最高的就是杨志,晁盖方面能与之战一战的只有赤发鬼刘唐,虽然刘唐曾经战胜过雷横,并被吴用夸奖,且在战雷横之前被吊了一夜。即使这样,他也不是杨志的对手,即使阮家三兄弟同时上,也不见得能制住杨志。

别忘了,杨志还有十一名军士,这些军士还是杨志亲手挑选的,自然武艺高强,要知道这十一名军士挑着担子,两个虞候和都管只是背行李包裹,都累的不行了,可见军士们体力那是相当强的,只要休息一下,状态全满,谅晁盖他们干不过!

再说,杨志他们也不是没有准备,因为出发的时候梁中书就提醒过,黄泥岗比较危险,要注意,杨志他们也不是吃素的,自然会小心,到了这里冷不防杀出八个人,杨志他们自然有心理准备,自然也会迎战。

更重要的是,吴用根本不希望牺牲几名好汉,而杨志这里的军士,这种事情相信进行过训练,不至于死亡一两名以后,丧失战斗力。

杨志要想取胜,只需要照着其中几个比较好对付的干,砍倒两个,其余人自然傻眼,即使逃跑了,从留下的两个人身上也能找到证据,到时候顺藤摸瓜不是问题。

从这方面讲,杨志他们败了无处逃,就是死,晁盖他们败了可以逃,所以战斗意志上讲,杨志阵营要胜过晁盖阵营。

说这么多也没用,万一杨志跟军士直接把吴用和晁盖抓住当人质呢?他们还怎么打?

所以,杨角风认为,如果不是智取,而是硬拼的话,杨志阵营不一定会败哦……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杨角风发作


水浒这部名著,对人物刻划的成功,是为四大名著之首。

智取生辰纲,杨志若没被蒙汗药麻翻,能否敌得过晁盖七人?答案是肯定,杨志对付此七人,完全不在话下。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小说是如何描写杨志出场的:

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托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问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捉条朴刀; 生得七尺五六身材; 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此时残雪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一往一来,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

这段描写,把个杨志威武面貌刻划得传神,须知,林冲为了纳个投名状,已等三日,三日之气,就在杨志跳出来那一刻而迸发,因为关系到林冲能否落脚梁山的生死,林冲以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武艺出手就是死招,一击取命,既可省时(因天色已晚),又可省力(增大获胜机率),偏偏杨志武功不弱,在林教头此等高手杀招下居然撑过四十回不落下风,拼了个旗鼓相当,直至王伦出面喝止方罢手。此战足以得见杨志武艺超群丝毫不逊色林冲,为何?林冲是以杀心之招攻击杨志,杨志却以追回财宝之心奋力相抗,此为心态不一。二人备战也不一,杨志担财帛是为官场生计而去,可说备战准备几乎全无,而林冲奋三日之苦候只为杀人取投名状,其备战之充分可说已达饱和状!以此二种完全不对等状态斗个四十回未果,不能说林冲战力值不如杨志,但杨志武艺分亳不在林冲之下是千真万确!

再看杨志如何杀牛二: 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杨志为何会杀牛二?就因为一个缠字,“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由此而见,杨志的性格有一个很大特点:快刀斩乱麻。一旦遇上有人无理蛮缠,杨志可不管什么罪不将死,只把其拳脚来教训一番不动弹便罢的江湖套路,自顾自地按其自己的规则办事,遇缠者出手就必伤人性命!

以上两处原作描写已为我们铺陈开了杨志其人特点:武艺高强,应变神速,遇到有纠缠者,出手果断,能一刀毙命解决问题的绝无拖泥带水白白消耗时间与体力,也就是说,象杨志这类性格与处事手段的人,放在今天就是特种兵培养的不二人选!

那么,晁盖吴用七人不施计谋霸王硬上弓能否打败杨志得手生辰纲?我的回答是: 绝无可能!

以杨志的武艺与应变之力,他绝无可能与这八人纠缠打斗,最有可能就是几招之内连杀白胜阮氏兄弟,都是一招毙命,不留后手,然后腾出手对付难缠的刘唐与晁盖等人,估记也用不了几个回合就可血溅黄土,所以,这八人不施计谋的话,必然是在找死,且死相一定很惨!




小隋谈历史


肯定打不过,更不敢打。

杨志是水浒中一流高手

名将之后,武举出身,官居制使,杨志算是正统的军班出身,水浒中的一流高手,凡是比他更强的,不是五虎大将级别,也是一方统帅如李成、闻达。

而晁盖一方,陆战与马战,只有三人:晁盖、刘唐与公孙胜。刘唐仅仅与雷横一个级别,晁盖扬名是与村民相争,第一次出战就定生死,武艺明显也不高。

杨志的伙伴虽是以“军汉”称之,也是大名府的正宗军人,所以,从武力上,晁盖团队已不足以一战。

黄泥岗很偏,但晁盖明显不敢明抢

除了是还想继续当庄主,不敢明抢,恐怕也是一没有退路,二没有武力的。

晁家庄的状况还可以从几个层面分析:宋江早已结交江湖人物,但字里行间证明其与晁盖先期并无交往,所以,晁盖才对其通风报信视为盖世之恩。这也证明,晁盖基本算是良民,只是在村民间显示勇武。

公孙胜、刘唐来投,晁盖不认识,更证明晁盖不是真正的江湖人物,与后来的孔家庄、祝家庄、柴家庄、曾家庄、穆家庄,甚至史家庄都本质上不一样。

整个小说的大家庄里,唯有晁家庄有吴用教学存在,说明此地还是文雅和平的去处。吴用可是熟人、至交遍天下,如金大坚、萧让、戴宗等,证明他不是安份的主,但晁盖也不深知他,更证明晁盖是不尚武、不尚匪的。

夺宝之时,没庄客同行,再次证明,晁盖不是惯匪。

因此,晁盖武艺不会好的,甚至不算练武之人。


用户68621085508


打不过,杨志武功是和鲁智深杨志都打平手,碾压索超的人。

七星里面除了刘唐有点战斗力外,其他人基本不够看。而且刘唐也就是比雷横稍微有点优势,还不能真正用武力胜出。所以刘唐比杨志差太远。

要是有两个刘唐还好点,可惜没有,其他人都太水,吴用、晁盖、公孙胜在整个水浒里都没打过单挑的。阮氏三雄水上厉害,陆地上基本被吊打。讲打硬仗哈,你非要说公孙胜祭出个雷把杨志劈死那当我啥都没说。

杨志的手下都是军队里跳出来的精壮,人数又有优势。

杨志一行绝对有能力胜过七星。



横店副导演雨木师兄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很多故事也是脍炙人口,而七星聚义,智劫生辰纲更是人尽皆知。

以晁盖为首的一行七人,用蒙汗药蒙翻了押运生辰纲的杨志一伙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了十万贯生辰纲。

那么要是不借助蒙汗药,晁盖七人能否打赢杨志劫取生辰纲呢?

答案是肯定的,就算不用蒙汗药,晁盖等人也是能够从杨志手中拿到生辰纲。本身吴用也是制定了两手方案,软的不行再来硬的,智取不行咱就强夺。

可能很多读者不相信,虽说七星聚义个个也是英雄好汉,但是比起杨家将后人的青面兽杨志,“正面刚”真的能占到便宜吗?

下面咱来细细分析,话说劫取生辰纲。

这七星是哪七星呢——千佛星晁盖,天剑星阮小二,天罪星阮小五,天败星阮小七,天机星吴用,天异星刘唐,天闲星公孙胜。

在这里面可能有人会问白胜在哪?个人认为白胜根本算不上一个好汉,除去军师吴用这里每一个人战斗力都非常不俗,尤其是晁盖和刘唐二人。

下面挨个细数。

晁盖,人称托塔天王,在这里就得介绍下托塔天王这个外号的由来了。


晁盖本是东溪村的村长,东溪村顾名思义溪流东边的一个村庄,那么溪的西边也有个村庄叫西溪村,这条溪水过往淹死过人,相传里面有河妖水鬼作乱,于是西溪村便请来法师做法事,在河边用青石雕了一座石塔,以求宝塔镇住河妖水鬼。

那这样东溪村就不干了,你那边把河妖水鬼镇住那我这边怎么办?于是作为村长的晁盖,淌水过溪单手托塔,一手持刀将石塔拿到东溪村溪边,西溪村众人目瞪口呆,托塔天王晁盖的名号便由此传开。

仅凭单手托塔这份力气,可不比倒拔垂杨柳的鲁提辖差啊。

当然,在水浒传里晁盖一直没有露这一手,可能这种传说有夸大之嫌。

没关系,赤发鬼刘唐也不是好惹的,他可以从容补刀。

那赤发鬼刘唐在梅寄鹤的《古本水浒传》中,被封为步军五虎将之一,仅次于鲁智深、武松。

在他首次出场之时吊在房梁上一晚上未进粒米,还能把酒足饭饱的雷横打得有性命之忧!



抢劫团队中的阮氏三雄以水上功夫著称,陆战差着意思,但分别对付几个厢禁军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队伍中的入云龙公孙胜是个现象级的存在,这老兄道法高深,只是平时不怎么爱用,不知道是不是跟段誉的六脉神剑路数差不多,但后来运用到战场上,飞沙走石那都是小菜一碟,对于一起抢劫案,实在是杀鸡用了牛刀,不在一个维度,有降维打击的嫌疑。

再说说押运生辰纲一行人,除了青面兽杨志以外,皆是无名小卒。

青面兽杨志虽说身出将门,武艺能跟鲁智深、呼延灼相提并论,相传他是杨家将之后,但相比之刘唐其实是不占压倒性的优势,更何况还有一个托塔天王晁盖在旁边。

虽说杨志为此次押运生辰纲做了十足准备,但是一路上不体谅下属,导致人心不齐,反观晁盖一伙人上下一心,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假使不用蒙汗药,晁盖刘唐二人对上杨志,阮氏三雄对上其余兵卒绰绰有余,公孙胜怪蜀黍旁边连法术都不用动,吴用旁边只管拍掌叫好就行。


不借助蒙汗药,晁盖一伙人是能够打赢杨志并且劫取生辰纲的。

但为什么他们要用下蒙汗药这种下三滥手段呢?

一是这样能够提高行动的成功率,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必要伤亡。

二是防止有人逃脱,走漏他们的身份,带来官府的追捕(虽然猪队友白胜还是走漏了消息)。


历来现实




打不打得赢还不好说,因为晁盖的武力究竟如何还不好考证。单凭生辰纲的价值来看,押送生辰纲的人应该都不是等闲之辈。再看样志,20岁就中了武举,一路做到东京殿司制使官,在校场战平索超,战索超的时候用的不是他的第一武器大刀,而是用的长枪,所以他的实力应该强于索超的。另外就是他能跟林冲战平,这点最能说明杨志的武力之高。

再看晁盖这边,晁盖的武力不好说,且说说其他人,刘唐,本就是个二流步军头领,跟雷横之流的差不多吧。阮氏三雄也只是水上头领,陆战的实力也只能算是二流。白胜、吴用基本忽略不计,公孙胜隐藏实力很强,毕竟法术嘛。



这样看来,晁盖就算赢了,损失也不会小,杨志一个人就可以牵制住刘唐、吴用、白胜、阮氏三雄。其他军汉既然押送生辰纲,也有一定的实力,晁盖、公孙胜不一定打得过。


晓天下历史


我觉得完全可以!

晁盖在七星聚义的第一次碰头会上,就问吴用对生辰纲软取还是硬取?吴用答道: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当打听到杨志运送生辰纲的方式后,晁盖等人相应的采取了“智取”的策略。

如果在黄泥冈上,杨志等人就是不喝下了蒙汗药的酒,那晁盖等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没别的,既然大家对生辰纲志在必得,肯定就是力取了,这应该在吴用的计算之内。只不过众军汉禁不住诱惑,没等用到“力取”,一下就着了“智取”的道儿。

也就是说,吴用也做好了“力取”的准备,他觉得凭借己方八个人的实力完全可以胜出。

这缘于劫宝小组里面里面有一个大boss,一个半人半神的人物,就是“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大家都清楚,那是个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驾驭狮子大象野猪毒蛇的主。显然,他的战斗力和所有肉眼凡胎的人不在一个维度上,有他在,干这件事就等于上了双保险,也给吴用吃了一颗定心丸。

别说杨志是五侯杨令公之孙,中过武举,做过殿帅府的制使,就算他是武状元,比卢俊义还能打,可在公孙胜眼里也是小菜一碟。

更别提那十一名健壮的军汉了,估计不用等公孙胜放狮子,就放几头狼出来也得吓得屁滚尿流的滚下冈来。

那么,如果感觉这样不是一个维度上的战争,胜之不武,把公孙胜排除在外,就等于象棋比赛中让对方“车马炮”三子,还能赢吗?


要是双方在同等状态下硬刚的话,晁盖一方确实有点悬,因为杨志脑子虽然有点不好使,但是身手确实厉害,能分别和鲁大师,呼延灼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负的配置确实够硬,他对付晁盖一方最能打的刘唐绰绰有余,很可能二三十合就能把“赤发鬼”放倒。

那十一名军汉也都是厢禁军中的训练尖子,一对一教训吴学究和白胜可以说手拿把攥,剩下的人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对付“三阮”,晁盖,失去法力的公孙胜等也应该会不落下风,而杨志解决掉刘唐后再过来主打,晁盖等很快就会招架不住。

但是,如果按照当时黄泥冈上的客观情形,晁盖一方就有机会赢了!

当时押送生辰纲的特别行动队队员又热又渴又饿又累,众军汉在上冈子以前都想撂挑子不干了,是老都管答应他们到了冈子上休息,这才卯着劲捱上冈来,我怀疑他们再行进的话都会虚脱,不用打就失去战斗力了。杨志虽然神勇,腹中也是难受,要么他也不会喝最后那半瓢酒,而老都管和两个虞侯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晁盖等人可是体力充沛,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而且分工明确。如果杨志等人就是敬酒不吃非吃罚酒,那么,吴用一看一计不成,立刻用一个眼神启动“力取”计划,八个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同时下家伙,即便杨志神勇也会因反应不及遭了毒手。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杨志一直如祥林嫂一样叨念自己“运蹇时乖”,在黄泥冈上无论他怎样应对都会输,也让他的谶语又应验了一次!


田获三狐


我觉得会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晁盖一方依然会赢,但难以避免发生伤亡。


先看杨志一方的人员和装备

图一:杨志

当日杨志领了,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

1. 战斗人员

领队杨志:在《水浒传》中是杨家将的后人,属于出身将门,后来在水泊梁山坐了第17把交椅,天暗星,步战马战都相当出色(在晁盖等人眼中绝对是个扎手的点子),武器是腰刀加朴刀;

厢禁军:11名正规军的士兵,又是经过一番挑选的,团队配合作战能力不弱,但没有武器(个人理解:朴刀是老都管和2名虞侯所持,军汉挑担子,腾不出手提刀;并且一行十几人,个个持刀,也太过醒目了)。

北宋初中期禁军编制:厢、军、指挥和都。诸军皆分左右厢;按正规编制,一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指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厢设都指挥使、军设都指挥使和都虞候、指挥设指挥使和副指挥使、都设军使(马军)和副兵马使(马军)、都头(步军)和副都头(步军),副兵马使和副都头之下设军头、十将、将虞侯、承局和押官。神宗接受蔡挺建议,行将兵法,以二十五人为一队、一百二十五人为一阵、两千五百人为一将,各路共设有有一百四十三将。每将设正将和副将各一人,下设有部将、队将、押队使臣,又置训练官。


2. 需要保护的

生辰纲:11名军汉每人负担约百斤,重量及价值不用多说;

老都管:梁中书称之为奶公,估计得有60岁开外,是高级仆人(但也不是杨志得罪得起的人物);

2名虞侯:从梁中书嘱咐杨志时,将他们排序在老都管之后,可以看出,这里的虞侯应该是梁中书自己雇佣的待从,而非正式武职,战斗力不会高,甚至不会武功也有可能,拎着把刀只是为了装样子充门面,战斗力不超过普通人(重要性最低,估计死了梁中书也不会有多难过)。


再看晁盖方面

图二:刘唐(这……更像《街霸》里会放电的布兰卡呃)

1. 战斗人员

刘唐:水泊梁山第21把交椅,天异星,是劫生辰纲团队中实力最接近杨志的人

晁盖:东溪村保正,身强力壮,后为水泊梁山第二代首领

三阮:分列水泊梁山第27(天剑星)、29(天罪星)、31(天败星),以水战见长


2. 可能需要保护的

公孙胜:水泊梁山第4把交椅,天闲星,武器为松纹古铜剑,但只负责法术输出(估计这里用不上)

吴用:水泊梁山第3把交椅,天机星,武器是铜链(但双方对砍时,估计这种江湖路数没什么用)

图三:铜链不好找,拿日本传统武器分铜锁代替一下(起码这个比流星锤靠谱)


综合分析

人和:晁盖胜

押送队伍存在着士气问题,不仅是因为杨志的严苛,老都管和虞侯的挑拨。

梁中书道:“恁地时,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杨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

杨志知道厢禁军的斗志方面一直存在问题,因此才决定乔装成行商和脚夫,暗送生辰纲。

反观晁盖方面,七星聚义,外加一个关键人物白胜,大家众志成城要干这一票(感觉这么说有点怪怪的……),有道是财帛动人心,士气高昂的紧,不存在临阵脱逃的问题。


地利:晁盖胜

黄泥冈是个土冈子,上面有松林,地形较为险峻,可以布置疑兵。

顶上万株绿树,根头一派黄沙。
嵯峨浑似老龙形,险峻但闻风雨响。

山边茅草,乱丝丝攒遍地刀鎗;
满地石头,碜可可睡两行虎豹。
休道西川蜀道险,须知此是太行山。


天时:表面双方平手,其实对杨志不利

时值夏天,人人挥汗如雨。但杨志一行人顶着大太阳跋涉而来,体力消耗严重;而晁盖这边则完好以暇,等待对方入圈套。


不稳定因素:杨志的爆发

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就扯破了。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死处。”

杨志是《水浒传》中霉运指数很高的人物,押送花石纲已经失败过一回(10名制使9名成功完成任务,唯独杨志翻了船,这是他最大的心理阴影);过梁山差点被林冲打了劫,穷到卖刀时又因冲动杀人被发配。可以说,这次押送生辰纲,是他以杨家将后人的名誉为赌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的最后一次努力。

如果失败了,活着也和死了差不多。

所以如果他可以对阵晁盖一方,他肯定会玩命。

只可惜,未来的梁山好汉们,没有给他这个杀身成仁的机会。

只留下永远的遗憾(又或许是心已死,活不过来了吧)。

(注:征辽时杨志没有出战。征讨方腊时,刚过长江,杨志便因患病无法随军,留在丹徒县养病,病逝后葬在丹徒县,追谥忠武郎。)




万里长空夜未央


那肯定是打不过的了!然后,笔者的分析理由如下:

(一)意志之内的原因:

(1)按照原著小说的设定,“智取生辰纲”嘛,只能够是智取,不能够强夺。因为此次生辰纲是由杨志押运。

(2)在《水浒传》108将当中,杨志位列于梁山的马军“八彪骑”之一。而“八彪骑”的水平和地位在梁山是仅仅次于,梁山“马军五虎上将”的水平以及地位的。

(3)杨志曾经和林冲、呼延灼等人战成平手过,并且可以说杨志在整部《水浒传》当中,有非常大的隐藏自己实力的嫌疑。此外,包括晁盖等七个人,几乎都是步斗的之士,而不是马上将军。因此,在武功(艺)方面,晁盖等一行七个人与杨志相差很大很大。

(二)意志之外的原因:

(1)晁盖等几个人因为要装扮成客商的模样,所以都没有随身携带有什么兵器,更就不敢去招惹杨志了;

(2)杨志还配备有不少的军健,这些军健平时又都是训练有素的。因此,一旦冲突起来,晁盖他们是毫无胜算的!

(3)此次押送生辰纲的机会,对于杨志而言是非常难得的,杨志一定会非常地珍惜非常地拼命地,这就使得晁盖等人更加没有胜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