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老版水浒,鲁智深打死镇关西,个人感觉是鲁智深的错,你怎么看?

孤独的窝窝头


我也觉得是鲁智深错了!

按照我的思维模式,鲁智深至少有两种以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比三拳打死镇关西要强。


第一种,把金翠莲据为己有,让镇关西知难而退。

鲁智深当时还没有法名,他的在滚滚红尘中被人唤作鲁达,或者尊称为“鲁提辖”,他是老种经略相公身前的红人,目前借调到渭州在小种经略相公府里当差,担任提辖职务。

为什么说他是老钟经略相公面前的红人呢?

有两个依据,一是他原来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麾下的军官,那可是边防军啊!是要时不时的要和西边那些虎狼之师发生些摩擦,打点儿仗的,这种军队相对来说训练任务就比较重,纪律也严明,条件也要艰苦些,另外打仗是件随时可能掉脑袋的事,鲁达虽然勇猛,也不能保证每次征战那么幸运。也就是说,在这种单位待着,风险很大。

而他调到渭州等于来到大后方,虽然渭州离延安也不远,但是战事根本到不了这里,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鲁达等于是从边防军转到了地方武装部,既自由又惬意,看他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撸撸串,喝喝酒,吹吹牛,然后看到不顺眼的人骂两句。老钟经略相公能给他做这种工作调动,说明两人的关系肯定不错,或者是特别欣赏他。

再有一点就是他打死镇关西后,渭州府尹不敢擅自下令捉拿,来到小种经略相公府请示,小种经略相公听完汇报后说:

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提辖。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

这样就等于是先免了鲁达的死罪,明显就是护犊子啊,这样的人不就是两位经略相公身边的红人吗?

如果他此时开开口把金翠莲保下来,对镇关西说,这个妞我看上了,请你郑大官人高抬贵手,饶了她吧!如果他不好意思可以委托个中间人传话给镇关西,要是这样的话,就是再借镇关西几个胆,也不敢和他抢啊,那不是捋虎须的行为吗?没准镇关西听了这样的话,还会送几斤猪头肉过来。


这样,鲁提辖既得了美人,又免了人命官司,多好啊。

第二种,和镇关西谈条件,做他的靠山。

如果鲁达觉得这样做和“半路骑驴”一样,不甚妥当,有辱他一世英名。那他在听完金翠莲的哭诉后,也完全可以不动声色,先把他们安顿下来。

然后呢,让那个店小二晚上把镇关西请到店里来,两人进行密谈。

原则还是不变,金翠莲要保,你放他们父女走。但是呢,大家都是在街面上混的,我也不会不给你个面子,以后在渭州有什么大事小情你可以直接找我,基本都会给你摆平。即使搞不定的,我找小种经略相公说句话总比你要强吧!你也可以扩大产业规模,别光卖猪肉了,餐饮业,娱乐业,甚至房地产业也可以涉足嘛!只要有钱了,那时你想要什么样的妞儿没有呢!

镇关西是个聪明人,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低眉顺眼的亲自动手给鲁提辖剁二十斤臊子。所以他会顺坡下驴,痛痛快快地答应。他也知道,就是不答应鲁提辖也不会给他再加码了。

如果这样的话,鲁达既可以继续悠哉悠哉地在渭州过他的太平日子,又得到了名声,而且每年还会收到一个大大的红包!何乐如而不为呢?

可惜啊可惜,鲁提辖没有我们这么鸡贼,他只有“一根筋”,只认为: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他只相信拳头能够“短平快”的解决问题,见了怂人就压不住火。状元桥下,三拳怼死了镇关西,然后,脸不红心不跳的开始了亡命江湖的日子。


田获三狐


在小说《水浒传》中有这么几位专搞女人的歹人和恶棍:一是西门庆、二是小霸王周通、三是矮脚虎王英、四是双枪将董平!

还有一个就是镇关西郑屠了!

先说西门庆,在《水浒》中说的明明白白:原来只是阳谷县一个破落户财主,就县前开着一个生药铺,从小也是一个奸诈的人,使得些好拳棒,近来爆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


西门庆自然不是什么好鸟,他明知潘金莲是有丈夫的人,就不应该夺人之爱。

但他在整个的引诱潘金莲的过程之中,并没有施行强取豪夺,一是他花了大笔的银两,二来他对潘金莲也用情比较真挚。

况且他还对郓哥不错,有时也比较照顾他,单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应该这样说他是坏人,但还不是最坏的人。

第二个小霸王周通,周通原是占山的草寇,草寇也需要有个女人来温暖生活。

就这样他看上了刘太公的女儿,刘太公自然是不愿意,因此周通来娶亲其实就是强夺。


但周通还是比较讲究礼仪的,他首先按中国的习俗给刘太公下了定礼,如果他不下定礼也是可以强夺的,但他至少还没有这样做。

如果他强娶了刘太公的女儿,至少一定会对她很好,其次是也不会难为刘太公。

第三个是矮脚虎王英,王英显然是没有周通这么多的弯曲,他是见了女人直接就上的那一类,只是苦于清风山下很少有女人路过,好不容易碰到了刘高的媳妇还被宋江给救了,而第二次机会则是还未来得及享受就被燕顺一刀给砍了。


王英虽恶,但是至少在对女人方面还是会认真对待的,只要是这个女人顺从了他,他应该是会对这个女人很好的。

这从以后他和扈三娘的关系中是应该看得出来的。

第四个是双枪将董平,董平应该说不是一个什么好人,但是有一身的本事,并且吹拉弹唱方面也不含糊,其次也可以说是一表人才。

这样的人物配太守的女儿也没有什么不可,书中讲的很明白:他累累使人去提亲,可程万里老贼就是不允!

于是在后来被宋江擒获以后,里应外合破了东昌府,书中交代得很清楚:董平径入府衙抢了这女儿。

至于后来书中并没有交代程姑娘是和董平如何生活的,但至少董平没有在以后的时间里有花边新闻 ,并且两人还有一个儿子董芳。

以上这些人应该说都不是些好人,但有时也表现的可圈可点,那么镇关西郑屠呢?

金翠莲和父母一起来渭州投亲不着,母亲病死,只剩父女二人。

说真的够可怜的了,郑屠是怎样做的呢?

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强行硬报要努作妾。〔明摆着欺压弱小〕

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够坏的了〕

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厉害,将奴家赶了出来,〔把人家白玩了〕

着落店主人家要追要典身钱三千贯,〔他根本就没有给人家〕


父亲懦弱,和他争执不得,他又有钱有势,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哪里讨钱来还他。

郑屠所为,没有一件是轰轰烈烈,但是没有一件不是罪该万死。

人家本已落难之人,咱就不应该再对人家落井下石。

就算是趁火打劫强娶金翠莲,出于良心也得应该给人家一部分钱才对。

如果不给人家钱,咱就应该对人家好一些,因为这毕竟跟强奸差不多少。

如果把人家玩腻了,给人家一少部分盘缠把她赶出门去,让她远走他乡也未尝不可。


如果不给人家钱,把她赶出门去就已经够伤天害理的了,但是郑屠还不罢休。

他还要人家还他的三千贯钱,还有天理没有?

三千贯,如果换做现代概念也至少不低于三十万人民币吧。

就算是一个壮年劳力进厂打工不吃不喝的拼命干,至少也得还四年,更何况是一年迈的老头和体弱的女子。

西门庆、周通、王英和董平虽然可恶,但还远远的达不到郑屠这么坏,鲁智深在桃花山不就是放了周通一马吗!

做人到了这一步,再不死的话真的是天理也不容了,所以郑屠确实是该死。

但是郑屠再坏,并没有触及大宋王朝的法律,不但不能判刑,甚至连拘留都谈不上,并且他的手中有所谓的真凭实据,官府也奈何不得。

基本会肯定的这样说,西门庆、周通、王矮虎和董平遇上金翠莲的话,都不会做出郑屠这种事来!

如果西门庆玩膩了金翠莲,他一定会送她一笔钱让她还乡,更不会逼她要钱!

周通和王矮虎见了金翠莲,一定会把她抢上山去做压寨夫人。但一定会和她白头到老!

至于董平,凭他的身份还不至于逼金翠连为妻!

所以,在整个的《水浒传》中,郑屠是最丧尽天良的一个人,天理也难容!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天理昭彰让他遇到了鲁智深,合该他命绝。

因为他是整个《水浒传》中最该死的人!


东方中华不败


鲁智深也不想打死镇关西的,可是实力不允许呀,鲁智深料不到镇关西外强中干的这么不经打。在原著中是这么写的: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说说这件命案的前因后果

提辖是宋朝军队的武官职称,大概相当于现代部队的班长或排长。鲁提辖没有啥后台,性格上正直,也不想腐败贿赂升职,也就乐得在市井上整天喝喝酒混日子。

一日,鲁智深正与史进、李忠喝酒,喝到一定了境界,三人兴高采烈地讨论武功,哪知隔壁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

鲁智深的牛脾气即时暴发,摔碟摔碗的问了缘由,原来是财主镇关西强媒硬保,要金翠莲作妾。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金金莲身体。


镇关西的原配夫人估计是只母老虎,将金翠莲赶出镇关西家门,还要求归还三千贯。可虚钱实契,金老汉父女哪有钱给,于是被迫在酒肆卖唱偿还所谓的三千贯。

鲁智深听罢,觉得这事简直就是六月飞霜,无法无天,人神共愤,趁着酒劲立马就想去打死镇关西。史进、李忠赶紧劝阻,咱们喝了酒,冲动就是魔鬼,还是明天再去处理。

次日,鲁智深挺细腻的安排好了金老汉父女,然后就去教训镇关西。

鲁智深低估了自己的武力值,高估了镇关西的实力,本来只想痛打教训他的,哪知竟然三拳就打死了。都不知道是鲁智深天生神力,还是镇关西肾虚导致身体不扛打,反正三拳,镇关西向阎罗王报到。


案件分析

法律层面上,镇关西强占民女,虚钱实契,并强求要回不存在的三千贯,有勒索的嫌疑。

鲁智深的作案动机是教训镇关西,但作案事实是失手打死了镇关西,这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

道德上,镇关西是不仁不义,十恶不赦,鲁智深暴力为民除害,维护人间正义。

如果站在法律的公正角度判决,鲁智深肯定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站在道德的层次,鲁智深会受万人爱戴,是正确的。

然而,当时的宋朝,奸臣当道,法理杂乱,法律的执行困难。有钱有势者永远高高在上,可以视法理于无存,底层的强势群体老百姓只能任其鱼肉,申诉无门。

这种情况下,英雄好汉们只能以这种不合法手段维护正义,清除恶霸。

如果当时宋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哪会有这些数不胜数的令人痛恨的悲剧发生。



替天行道大旗

官逼民反,如果宋朝官府能替金老汉父女处理好这事,鲁智深就可以继续上上班,喝喝酒,不用这么操心的最后落草为寇。

不排除梁山好汉中,有滥杀无辜的案例,但也是宋朝当局腐败混乱所造成。

宋江替天行道的大旗,是当时的民心所向。

所以,人间的是非事呀,打打杀杀,错错对对,还是老话说得好:宁当太平犬,不当乱世人。



醉墨客林世伟


电视剧的情节记得不太清了,但是原著看了很多遍。鲁达打死镇关西到底是鲁达一时冲动,还是镇关西罪有应得呢?先来还原一下案发经过:

这天,鲁达和李忠史进在酒吧喝酒,喝的正兴时,隔壁不停传来哭声,大煞风景。鲁达叫来经理:怎么回事,来你这喝酒,不安排人陪酒就算了,咋还陪哭呢?

经理连忙道歉:先生对不起,外面是酒吧的驻唱,不知道今天有贵客,哭声太大吵到您了。

鲁达纳闷:怎么哭得这么伤心,你去把她叫过来。

一会过来两个人,一个少妇,长的一般,边走边擦眼泪,后面跟着一个老头。鲁达问为啥哭的那么伤心。少妇呜咽着说:老家在东京,来这里投亲,没想到亲戚搬走了,母亲病死了,父女俩相依为命。这里有个财主,外号“镇关西”,强迫我做妾,写了个虚钱实契,才三个月就给赶出来了,不但不给礼金,还要赎身钱。他有钱有势,我们惹不起,只好在这里卖唱,来还他钱。这几天生意不好,没有钱还他,不知道他要怎么刁难我们,所以才伤心哭泣。

鲁达问这个“镇关西”是谁,那老头说就是在状元桥卖肉的郑屠。鲁达大怒:我还以为是谁,原来是郑屠,这货是托“小种略相公”的关系,才开了一个肉铺,没想到这么欺负人,等我去打死这货再来喝酒。

李忠史进好不容易才劝住:哥,别生气,咱现在过去是酒后闹事,等明天酒醒了再找他算账。鲁达就把身上的钱都给两父女,让他们明天一早就离开这里。

第二天,鲁达“送走”了父女俩,才来找郑屠。假奉经略相公的命令,几经刁难,郑屠也不好发作,笑问: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这时鲁达也撕下了脸皮:恭喜你答对了。郑屠忍无可忍,双方大打出手,结果郑屠技不如人,被鲁达给打死了。鲁达知道事闹大了,回家收拾收拾,就畏罪潜逃了。

事情的起因,是郑屠霸占民妇,又强要赎身钱,逼得父女无路可走,被鲁达遇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想教训一下郑屠,结果失手将人打死。

鲁达为什么听了父女一面之词,就非要去教训郑屠呢?如果不是史进李忠拉住,当天就过去打人了,是不是太鲁莽了。显然不是,鲁达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父女跑路的时候,害怕店小二拦截,特意在店里做了两个时辰,等父女俩跑远了才离开。到了郑屠那里,也不是上来就发难,而是消遣了一番。打死郑屠后,鲁达心里慌了,但却假意说: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临走时又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边骂边走。

可见,鲁达遇事冷静,不是那种冲动莽撞的人。鲁达之所以听了父女的哭诉就要教训郑屠,是因为鲁达对郑屠是知根知底的,知道他是腌臜泼才,平时就作恶惯了,而且知道他是托关系才开的肉铺,知道他是仗着有后台才胡作非为。而且这个后台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上司“小种经略相公”。如果是别人,鲁达可能会有所顾虑,可是自己的上司,就算出了事也不会闹大,自己的上司怎么也会站在自己的一边,不会去袒护一个市井小人。而且,郑屠仗着有后台,霸占民女,传出去是丢上司的脸,自己替上司教训他,也是维护上司的名声。还有一点,郑屠外号“镇关西”,这个外号太霸道了,平时没少欺压百姓,鲁达不但要替父女俩讨公道,也替被欺压的百姓讨公道。

鲁达教训郑屠,并非要他命,但是不巧,最后一拳打在太阳穴上,这一拳打中死穴,误杀郑屠。鲁达也因为这件事改变了命运,被逼上了梁山。


键圣


其实这个,不是镇关西该打,而是,鲁大提辖想打看下原作吧,鲁达和朋友去酒店吃酒,遇见翠莲父女,因为生意不好,哭将起来,鲁提辖才来问话,说起卖肉的镇关西。这里一个问题,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还真未必,这里只是翠莲一家之言,原告说了,被告一句辩护词没说,到底是谁扯淡,你知道吗?鲁大官人肯定没看见,这是一,二呢,鲁达找上门去,郑屠夫,倒像是个规矩生意人,不想惹事,只想规矩做生意,一看鲁达来,马上出来唱喏打招呼官人好,又叫伙计,拿凳子来,官人请坐。就是被挑衅,切了肉做了臊子,还问,是差人送到府上去?很是客气。倒是鲁提辖,一上们就吆喝,很是粗俗:第一句,外,那个屠夫出来。第二句,不用你等腌臜斯,你给我切。这是上门砸场子呢?


哥是打酱油的路人甲


当然是鲁达犯法杀人。

说一日鲁达出军营遇上九纹龙史进、打虎将李忠,三人便一同在一酒楼喝酒。席间听到一对卖唱父女在隔壁哭,鲁达脾气不好,就大骂起来,小二就解释说:一对父女来投亲,亲没投上盘缠却花光了,于是借了镇关西二十两银子,逾期不还便要讲女儿卖与镇关西当妾。于是,父女二人便卖唱筹钱,但生意不好,想想还不出钱来便要嫁人当妾。鲁达火爆脾气,又爱管闲事,便掏银子给父女,史进也给钱了,就李忠犹犹豫豫的,鲁达便竖起眉毛损了李忠,李忠抹不开脸面只得给了大银一锭。父女哭诉,镇关西派了小厮看着他们,他们走不脱。鲁达便一路打将出去,直奔镇关西的肉铺。那镇关西在这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军镇做买卖,做的就是眼力劲,一看惹祸的苗子鲁达来了,连忙好言好语陪着小心,何耐鲁达成心挑事,于是便打了起来,当然是鲁达打镇关西,结果三拳就打死了人。

事情中有很多疑点。

第一,卖唱父女没钱了,借了镇关西二十两银子,就算一两合现代五百元,那就是一万啊!古代消费水平没有那么高,你借怎么多钱干嘛?

第二,打虎将李忠其实是老江湖,看出事情不对了,不想把钱打水漂,但被鲁达用话激住了,没办法只得掏了银子。

第三,卖唱父女说还不出钱镇关西就要强娶了女儿当妾,那你女儿后来还不是在五台山下当了某大户的妾么?装什么清纯?不就是想骗镇关西的二十两银子要跑,结果被镇关西派人看着么,编了一套说辞,骗的鲁达背了人命债,还给了他们几十两银子。


1314吐槽星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镇关西这厮被打死,算是为民除害,鲁智深做的没错。

鲁智深本来是经略相公手下的军官,也是相公的心腹。因鲁智深武功高超,为人直爽,受到相公的喜爱。

而经略相公是当地的土皇帝,后来鲁智深打死了人,当地知府都不敢随便抓,要报告相公以后才能抓。

可以说,鲁智深背靠相公这棵大树,在当地是很牛的。

后来镇关西对鲁智深很恭敬,其实是畏惧经略相公,而不是怕鲁智深。

而且,鲁智深当时虽然只是个提辖,低级军官,但薪资很高。鲁智深也说了,当时天天大酒大肉。

但此时,鲁智深遇到一件事,就是镇关西霸占金翠莲。

镇关西是当地一个肉铺老板。大家不要小瞧开肉铺的,在宋代也算是商人,破有钱的。

后来石秀和潘公合开肉铺,不到1个月身上就穿了新衣服了。

所以,镇关西也是当地一个有钱的商人,所以才敢于欺负人。

镇关西这厮,是个下三滥。

他看上了美貌的金翠莲,提出3000贯钱买了她做妾,睡了黄花大闺女金翠莲。

3000贯并不少,林冲买了那口宝刀才1000贯。

但镇关西实际没有给钱,先欠着而已。

你有钱买女人,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关键在于,没有几天,镇关西的老婆将金翠莲打出来。

要知道,金翠莲是嫁到你们家做妾的,原则上一辈子都是你们家的人。金翠莲又没有过错,赶出来毫无道理,以后这女人怎么生存?

但更夸张的是,不但将金翠莲赶出来,还要追回3000贯。这本身就是下三滥了。

你睡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处女,睡完了就耍赖一毛不拔,这确实只有地痞流氓才能做得出。

更关键是,当初镇关西根本没给钱,现在金翠莲哪里来3000贯?

这就是等于是郎咸平以前那个官司,睡了空姐还让空姐倒着赔钱给他,真牛逼了。

可以说,镇关西的行为是下三滥的下三滥,被人打死也不算过分。

现在网上有些人说,镇关西可能死冤枉的,金翠莲是在胡说。

但事实上,金翠莲没有胡说。

首先,金翠莲确实和父亲天天在酒店卖唱。

要知道,宋代礼法已经很严格,普通妇女是不能随便见陌生男人的,更别说卖唱。

况且,卖唱又不是卖淫,这能赚几个钱?

如果不是被逼走投无路,怎么可能去做这个?

其次,店小二已经说得很明白。

鲁智深去饭店救金翠莲父女,有这段对话:店小二拦住道:“金公那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小二道:“小人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哩。”鲁提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

看看,店小二已经说明镇关西强迫金翠莲还钱了,这不是金翠莲胡说。

再次,金翠莲父女确实没有收到过钱。

如果他们收到钱,短短三五个月内无论如何不可能挥霍掉3000贯。

大家知道3000贯是什么概念?吴用招待阮家三兄弟大吃了一顿宴席,还花费不到1两银子。

金翠莲如果真的拿到了3000贯,当年又没有汇款一说,只能换成银票之内带在身上。以镇关西的霸道,早就将银票抄走了。

而金翠莲父女只能卖唱,甚至因还钱超期急的直哭,说明他们确实没钱。

所以,镇关西夫妻两人就是个欺凌弱小的下三滥。白睡了一个美貌女孩不算,还要在她身上敲诈巨款。

这种人是标准的社会渣子,被打死了属于为民除害,净化社会。

况且,鲁智深去打镇关西也不是想把他打死,只是打他一顿出出气。

因出手失误,意外将镇关西打死,鲁智深也因此被迫流亡江湖,随后出家。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鲁智深是空手去打镇关西,镇关西却是拿着刀。鲁智深将镇关西3拳打的不能动弹,最多是防卫过当。

需要说明的是,金翠莲父女绝非冷漠的人。

他们当时明明已经逃走,镇关西又被打死,完全可以不管鲁智深。

毕竟,鲁智深打死镇关西是自己误杀,同金翠莲父女没有直接关系。

然而,金翠莲父女还是用尽手段,帮助鲁智深彻底洗白,给他一个很好的前途。

这说明,金翠莲父女是重情义的人。

在当年,鲁智深为僧以后,等于合法洗白了身份,不再畏惧追捕了。

其实直到最后,除了水浒那批人,根本没有人直到鲁智深就是之前打死人的鲁达。

说来说去,就几个字:镇关西该死!


萨沙


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当然是鲁智深的错。

为什么呢?

因为鲁智深也不是个什么好鸟!


鲁智深第一次露面,是与史进相遇。鲁智深见史进“长大魁梧,像条好汉,便来与他施礼。”

鲁智深管史进叫了一声“阿哥”。金圣叹评注说“看得上眼,便叫阿哥,妙绝!”

等见到“打虎将”李忠,便甚是不耐烦。看见李忠才掏出二两来银子,直骂李忠是个“不爽利的人”。却不知这二两银子,李忠需要卖多少艺才能赚到。

鲁智深吃完酒打声招呼就走,也没有给酒钱。可见鲁智深借着“提辖”之名,到处吃着霸王餐。


鲁智深只是在酒店里,听金翠莲父母单方面哭诉,便立刻要去“打死”那个镇关西。当然,这个“打死”并不见得就是真要打死,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第二天鲁智深去找镇关西,把他好一通折腾,故意惹恼镇关西。这一手段,经常见到那些欺行霸市的小哥们在用。等到警察来了,也是你先动手,他们是被迫自卫。


镇关西再怎么牛,也只是个卖肉的老板。鲁智深却是个提辖。所以镇关西“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

真的要杀,何必先用手揪,只需像杨志那般往前一戳就行。


鲁智深却不管,照肚子就是一脚,把镇关西踢倒在地。

这时鲁智深说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得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叫做‘镇关西’!你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看到了吗?鲁智深也叫做“镇关西”。

郑屠也叫作“镇关西”,恰恰冲了鲁智深的名号。


鲁智深在听到金翠莲父女哭诉之后,不经过核实调查,直接就去找镇关西。这说明鲁智深早就想去找镇关西了,金翠莲父女只是个幌子。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就是小哥们寻架。



【每篇文章都是脑中迸出的小火花。】


寄暇学宫


大惠禅师曾点评鲁智深: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使大地变黄金。。。什么意思?即鲁智深不是普通人,是佛。鲁智深圆寂时,曾说过: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那么,爱杀人放火的鲁智深为什么受到各方赞誉呢?以拳打镇关西为例。这镇关西,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黑恶势力,当地一霸。这种人,软的欺,硬的怕,无恶不作,但往往和当地有头有脑的人混的比较好,没有人能把他咋地。。。平江起义,彭德怀在占领乡上粮仓后,将很大一部分粮食分给受灾的穷人。彭有两个亲人,一个很穷,对彭说:做的对,不抢这些地主老财的粮食,大家就得饿死。另一个亲戚,比较富裕,对彭说:人要有志气,你有手有脚,再穷,也不能干杀人放火的事情。。。那时候,彭德怀就明白,世间的事,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角度不一样:。鲁智深没读过什么书,但是,读的是宇宙间的无字天书,也明白。。。镇关西所作所为?罪至死吗?客观讲,放现在,也不至死罪。即便十恶不赦,鲁智深也没有执法权。但问题是,告官无人管,而等到镇关西阴谋得逞,金翠莲又陷入家庭纠纷一案,估计依然生不如死,仍旧无人去管,且肉在案板,刻不容缓。。。怎么办?《水浒传》这部书的精髓在哪?说白了,四个字:替天行道。菩萨降临了,亲自动手。。。你仔细观察鲁智深,其身上有两大优点。一,菩萨心肠。二,霹雳手段。正因为如此,多年后,毛泽东对鲁智深的评价也很高,曾笑着说过:我看鲁智深可以入党。。。





大力牛魔王之龙在天涯


水浒分两个版本。一个是《忠义水浒》,一个是《金本水浒》。金本是金圣叹批改后的水浒,只有七十回,写到梁山泊英雄大排座为止。所说老版水浒,应该说的是影视剧,但书中忠义水浒和金本水浒内容都是一样的。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皆因金翠莲而起。鲁智深一向耿直豪迈,爱打抱不平。路人有难,必定拔刀相助。人世间种得善因,方有闻潮而悟,大笑圆寂的善果。

镇关西强媒硬保,霸占了金翠莲。得势不饶人,反说金老父女欠了三千贯钱。逼得父女俩人在酒楼卖唱。恰逢被鲁智深得知,心中怒起,安顿金老父女,找到镇关西,三拳把他打死。

从当时来说,镇关西不过一介屠夫,杀得一口好猪。说到有钱有势,不过是开了几家猪肉连锁店,当起了老板。这在当地,钱是赚了些。比起西门庆,财力还是差逊不少。但说势力,镇关西是小种经略相公门下的肉铺户,挂了名,沾了官府的光。却得志意满,干起欺负小民善众的事。

鲁智深一听镇关西是名号,以为是挺有来头,后来听说是投托小种经略相公名下。顿时怒向胆边生,恶从心头起。鲁智深出家之前,本来就是经略府门下的提辖。提起这个郑屠,鲁智深当然也是认得。想到一个小小屠夫,竟敢在经略府管辖的地带,干这个强占民女的勾当,传扬出去,岂不是给经略府丢人。作为当地提辖,鲁智深怎能不管?



管有好几种。碰到文官,好打抱不平的,便会好生相劝,做个和事佬,让镇关西卖个人情,放了金老父女。偏偏碰到鲁智深,武官出身。一言不合,自当老拳狠脚。

鲁智深见到镇关西,并没有直接上去单挑。而是选择比较文气的做法。只是让他切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做成臊子。镇关西见到鲁智深,也是毕恭毕敬,不敢冒犯,如愿按实切来。原本一切太平,一场血案渐消弥散。可是,当鲁智深再提出要十斤寸金软骨,这个镇关西就按捺不住了,说你这不是消遣我么。

这里,的确是鲁智深消遣了镇关西。但我觉得消遣得对,谁让你郑屠仗势欺人,强占民女,消遣你一下理所当然。可镇关西情商不高,如果有点情商,细细想来,这样消遣一定事出有因。应该出去,跟鲁智深问询清楚,不看僧面看佛面,都是投托经略府,大家有事好商量。该赔礼就赔礼,该道歉就道歉。说不定这事就说过去了。



可惜了,镇关西没忍住,一听鲁智深说消遣你咋地。心中大怒,不由分说,操刀直奔鲁智深。是镇关西先动的手,不能怪鲁智深不给面子。镇关西若知鲁智深的威名,只怕也会馁怯,不敢上前邀斗。既然被无明业火点燃,冲了出去,被鲁智深打也不冤枉。

本来鲁智深打了第一拳,镇关西连忙求饶也就罢了,偏偏嘴还硬,说打得好。这个比起蒋门神的姿态就差了点,当时武松醉打蒋门神,没打几下,小蒋立马求饶,武松也就没再下手,小命才得以保全。镇关西喊这一声打得好,无非是虎口捋须,给鲁智深传递一个信号:小鲁啊,听说你力大无穷,怎么打人像瘙痒一样呢。



这无形撩惹了鲁智深怒气,不由加大了挥拳的力度,剩下两拳,刚猛强劲。被说镇关西,就是一只大虫也被打死了。

鲁智深当时没想打死镇关西,只是想打一顿为金老父女出个气。没想到,出拳太猛,拳拳直击要害。镇关西禁受不了,就此挂了。这不能怪鲁智深,怪就怪镇关西太横,嘴硬,情商低。所以,打死活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