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一個讓君王從此不早朝的女人

楊玉環,唐代玄宗貴妃,史稱楊貴妃,中國四大美人之一。

民間對於楊玉環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她是個苦命的女人,終身糾纏於皇權男子,服侍了兒子又服侍老子,命不由己。有的說她是禍國殃民的狐狸精,正是因為她,唐玄宗才懈怠治國,導致了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叛亂,使大唐盛世走向了衰亡。

種種說法,不一而足。

那究竟歷史上的楊玉環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奇女子呢?

楊玉環—一個讓君王從此不早朝的女人

身世

楊玉環於開元七年(719年)農曆六月初一生於蜀中官宦世家,一家名門。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

楊玉環天生麗質,自小精通音律、尤擅琵琶,歌舞更是一絕。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述其為: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嫁入皇家

開元二十三年,不到 17歲的楊玉環被玄宗賜給第十八子壽王為妃,與壽王李瑁相守約5年時間。

在嫁給壽王之後,夫妻二人還是幸福甜蜜的,楊玉環原本以為會在壽王府了卻餘生,可沒想到的是,她卻被那個男人看上了。

冊封貴妃

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也是李瑁之母武惠妃逝世。唐玄宗失去所愛,寂寞難填,雖說後宮數千宮娥,卻無一人能入上眼。高力士為討玄宗歡心,竟有悖常倫向玄宗推薦了楊玉環。隨即楊玉環便奉詔入宮,在溫泉宮見得玄宗,玄宗對其一見鍾情。

可父奪子妻,在倫理上終究說不過去,所以唐玄宗便想了一個法子,開元二十八年十月,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入宮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在經過了一番暗度陳倉之後,於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

楊玉環—一個讓君王從此不早朝的女人

三千寵愛集一身

楊玉環初入宮,玄宗變為她修建了專門沐浴用的海棠湯,宮中三千佳麗只有她一人有。

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鬢髮上。玄宗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足見其寵幸之隆。

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自執鞭,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所以荔枝又稱“妃子笑”。

甚至有一次,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孃家。可是,貴妃出宮後,玄宗飲食不進,高力士只得又把她請回來。

楊家親眾皆因其而平步青雲,權傾天下。父兄皆贈高官,堂兄楊國忠給你甚至位及宰相,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

此間風頭,絕無僅有。

楊玉環—一個讓君王從此不早朝的女人

恃寵而驕,禍亂朝野

由於皇恩盛寵,楊玉環恃寵而驕,曾兩次被玄宗遣送回孃家。

天寶五載七月,楊玉環以“妒悍不遜”之罪被玄宗譴歸孃家。

唐玄宗時期專門設了一個職業,叫作“花鳥使”,專管到民間蒐羅美女以充實後宮。楊貴妃對於玄宗有了自己還要和別的女人親熱纏綿非常吃醋,遂與玄宗大吵大鬧。

可唐玄宗畢竟為一國之君,面對楊玉環的斥責,難免顏面掃地,於是便將其遣送回家。可貴妃一走,唐玄宗又感覺空落落的,很快就後悔了。當天晚上,趁著夜色,唐玄宗就派高力士將貴妃從楊家接了回來。

天寶九年,楊貴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孃家。

這一次,不僅因為她的恃寵而驕,還因為楊家在她的庇佑下,飛揚跋扈,無視皇權。

楊家不僅大肆收受賄賂,連皇家人都不放在眼裡,據記載,皇帝的親妹妹在楊貴妃三位姐姐面前都只能讓座而不敢坐;天寶年間,唐玄宗之女信成公主、衛國公主兩家與楊貴妃家發生矛盾,玄宗居然把以前賜給女兒的大內物品追回,信成公主還更倒黴一些,連丈夫獨孤明的官職都丟了。

楊家就是仗著這個貴妃撐腰,幾近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尤其是楊玉環堂兄楊國忠,其位列宰相,身兼40餘職。在位期間,專橫跋扈,任人唯親,禍亂朝野。

唐玄宗也意識到了楊家的飛揚跋扈,這次楊貴妃被遣送回家,就是玄宗對於楊家的一個警告,是玄宗殺雞儆猴的策略。

這招也非常有效,楊家立馬慌了神,安守本分起來。

楊貴妃回家後剪下了自己的一縷頭髮,獻給玄宗。唐玄宗一看到貴妃的青絲,便派高力士將楊貴妃接回了宮。

貴妃的愛情

楊玉環被後世稱道最多的,當屬她與唐玄宗的愛情故事了。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句白居易的千古名句,講的便是二人的愛情故事。

楊玉環對於唐玄宗,雖說可能剛被納入宮的時候是被迫的,但是面對唐玄宗轟轟烈烈的愛,她也無法招架,所以她對唐玄宗是愛的。

而玄宗對於玉環,玄宗作為帝君,為了楊玉環,甚至到了“後宮佳麗皆失色,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他的這份愛,可能更深更沉。

當安史之亂,長安失陷,在馬嵬坡,將士譁變 要殺楊氏一族時,他還極力維護楊玉環,但這次挽救失敗了。從此唐玄宗正式步入暮年,心灰意懶,順水推舟地把帝位讓給兒子,並至死都沒能忘懷楊玉環。

楊玉環—一個讓君王從此不早朝的女人

身死

天寶十四載,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以安天下。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殞。

楊玉環—一個讓君王從此不早朝的女人

楊玉環這一生,雖說對於唐朝進程有一定的影響,但是說她是禍亂唐朝的罪魁禍首,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卻實為過了。她不像武則天這種女人,她作為一個只會吟風弄月的弱女子,絕沒有那種翻江倒海的能力,大唐的衰敗,說到底,還是李隆基自己荒淫無度,縱情聲色而荒廢治國,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才有了後世衰敗,一代不如一代,直至葬送了大好山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