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30多年,带过许多的“差生”,他们更是我的幸福

原题:《带“差生”也快乐》

教书30多年,带过许多的“差生”,他们更是我的幸福

在今天“素质教育”仍只是“瞎叫唤”的时代,大部分中小学老师,教学中事实上都喜欢成绩好的“好学生”,而厌恶成绩差的“差学生”。这是残疾的教育评判人才制度刺激引领推动的结果。这种做法,从发展角度说,对处于不同人生成长阶段的学生和老师都是极端不利的。

我已工作三十多年,门下也出过不少“高徒”(中专热时的中专生及高考录取的本科生)。但毕竟教过的“差生”数量远远大于“好生”。多年来,我总感觉带“好生”产生的快乐也不比带“差生”强。

所谓的“好生”,就是文化课学习优秀,能在考试中考“高分”,眼前和近期能给家长、学校和老师带来“面子”和利益的学生。常态情况下,这部分学生的数量如正放着的金子塔,越向上人数越少;所谓“差生”,相反,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文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但这部分学生是金字塔的向下部分,向下越来越大。

教书30多年,带过许多的“差生”,他们更是我的幸福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建设活动,没有“科学家”不行,但没有“种粮的”,“砌墙的”,“扫马路的”……似乎同样肯定也不行:“科学家”无论如何不能靠吃泥和住露天广场生存。各行各业的人,如果去掉“中国式”的势利等级观念和利益色彩,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动物人”,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你是一位官员,正常官民共处“政治”生态文明的环境下,你就是一个普通的“为人民服务”“发号施令”的劳动者,在法律范围内对群众“发号施令”是你本身应付出的特殊形式的劳动,劳动也充满着艰辛和风险;你是一位扫垃圾的,身穿洁白干净的白大褂,自己身心干净了,通过自己的劳动也使周边环境变得干净了,文化及心理认知正常健康的人们同样也会尊重你。与“官员”比起来,人们又轻看你什么呢?除非认知你的人自觉主动站在仰视的角度和思想存在大量不愿清洗的“龌龊”。

“学习时代”的学生,学习力及学习状况呈阶梯或有层次状态分布,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这是由学生先天遗传素质或后天成长环境的个体差异决定的。“伸手五指不般长”,“林间树叶有不同”……这些是孩子都理解并认为是正确的道理。

自然界的人和物在遵循事理方面是相通的:承认“物”有差别,为什么要“一刀切”地对待“人”呢?

如果承认带学生是有快乐的,我认为带“差生”同样也快乐。

教书30多年,带过许多的“差生”,他们更是我的幸福

三十年前,我带初中课时,曾经历过一件“无头案”:午收季节,一个学生没给我打招呼,开着小四轮把我家的麦场给打好不留姓名就走了(我家有承包地,当时打麦场大部分农户还都用牲畜为动力,小四轮打场脱粒的还很少)。

当时我外出办事去了,父亲硬挽留那个不知名的学生吃饭也没留住。我回来后,父亲把家里遇到了“活雷锋”的事说给我听,我也很纳闷。

后来,因为我所在的乡办高中缺老师,我被调到高中去了。

事情过去好多年,我才侧面地知道那件事是我班的一位成绩差的学生干的。

这个学生是我们班出名的“捣蛋虫”,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脑子特别聪明。后来,初中毕业,“捣蛋虫”就打工去了。现在“混”成了一家小企业的老板。

这是我教过的一个“差生”给我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物”的“收获”,虽然是小事,但“礼轻人意重”,“精神”的快乐远大于“物质”的给予。

直到今天为止,我每天还站讲台上。不知同仁是否感觉到,每天在楼梯口,在校园里去厕所的路上,在大街上……遇到有学生热情打招:“老师好!”的,大部分都是“差生”。这虽然是学生给老师一种形式上微不足道的“精神贿赂”,那也是“施爱”的一种表现,多少能为教学疲惫的老师精神解解乏。总比那些“好生”,见了老师就“头一低”或“脸转一边”,害羞或傲慢地跑开了要强吧!

教书30多年,带过许多的“差生”,他们更是我的幸福

还是在“纸媒”时代,大概是2000年以前,每年一到元旦或春节,我几乎都能收到几封“好生”寄来的“贺年卡”:祝老师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这是当老师的另一种精神收获:我们辛辛苦苦把“好生”送到了天南地北的高等学府,逢年过节,能得到的就是他们几句“千里迢迢”的温暖问候!

我们并不是嫌“好生”“贫嘴”,远走的他们与守巢的我们都是很现实的:鸟飞蓝天,站在地面的我们,只能仰天观看。师生之间已经有了因学生成长产生的美好距离,能得到他们不忘记老师的温暖问候,就已经不错了:我们渴了,学生手里有水,但“远水难解近渴”呀!

同一个母亲生的多个子女,有丑有俊,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但他们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十指连心的母亲哪能有选择地疼孩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