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验之区域协调篇:阔步迈进跨江融合新时代

核心提示

扬州市牢牢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两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宁镇扬同城化和沿江沿河联动发展,以系统化思维、强有力举措、常态化机制推进区域协调,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扬州经验之区域协调篇:阔步迈进跨江融合新时代

扬州市三湾公园一角。

大格局

有效承接中心城市辐射

跨江发展,扬州市以特色对接、错位发展融入上海、苏南经济板块,瞄准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教中心的战略,重点打造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人才实训和产业化基地;紧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动态,抓住苏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

扬州经验之区域协调篇:阔步迈进跨江融合新时代

扬州市古运河畔风光。

跨江融合,扬州市加快宁镇扬一体化步伐,以便民惠民为根本,进一步完善宁镇扬3地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和社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机制;强化与宁镇两地在旅游、科研、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宁扬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仪征—六合353省道沿线健康养老生态休闲带。

在公共服务方面,目前,扬州市民持市民卡赴南京、镇江,不仅能够刷卡乘车,还与当地市民一样享受打八折待遇。在就业方面,宁镇扬建立劳动者就业和人才流动衔接机制,推动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位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无缝对接。在医疗、养老等方面,宁镇扬3地拿出了具体的合作机制。据扬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3地正在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互联互通,并积极开展异地养老合作,探索建立异地养老及优惠互享合作机制。

大交通

优化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

扬州市顺应现代交通高速化、快速化趋势,加快实现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等国家主干线在扬州交会,积极推动北沿江高铁、京沪高铁宁扬联络线规划建设,大力推进京沪高速公路扩容改造、扬溧高速公路扩容改造等工程;加快实施内河船闸扩容改造和航道整治提升工程,建设国际客运码头;实施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扩建和提档升级工程,建设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建成高邮湖西通用机场。

扬州经验之区域协调篇:阔步迈进跨江融合新时代

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一角。

扬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亮点是未来要形成“9631”交通圈,“9”即从扬州乘车90分钟到达长三角中心城市和江苏省内所有设区市;“6”即从扬州乘车60分钟到达南京市和镇江市主城区、主景区和主枢纽;“3”即从扬州中心城区乘车30分钟到达所辖各县(市),从乡镇乘车30分钟到达高铁站;“1”即实现区域交通、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大创新

促进优质产业分工协作

每年的南京软博会,扬州馆都格外抢眼,成为全面展示扬州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果的平台。

扬州经验之区域协调篇:阔步迈进跨江融合新时代

游客在朱自清故居参观。

“扬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这主要得益于宁镇扬一体化的推进。”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南京提出2020年建成国际软件名城,扬州则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基本产业,两市目标一致、相辅相成。近几年,扬州借势借力南京科教资源,先后引进和合作共建各类研究所、研究院51家,取得了丰硕成果。”

扬州市大力实施“12345”创新发展工程,即建设1个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20个特色小镇,打造3个创新板块,每年新开工4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50个重大工业项目。

大生态

彰显优势促进共治共保

扬州市仪征市枣林湾的汉金大道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连接南京的328国道和353省道的中间位置,是跨江融合的重要节点,生态建设给这里的群众带来了福利。

扬州经验之区域协调篇:阔步迈进跨江融合新时代

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三祝庵邻里中心。

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三祝庵邻里中心。

当前,仪征市以汉金大道为中轴线,沿着328国道、353省道实施绿化工程,沿途树木高低错落,风景秀丽,体现出原生态的美。除了种树植草,仪征市还将枣林湾生态园、龙山风景区作为宁扬两市生态一体化的试点,协同开展水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

扬州市坚持绿色发展,精心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积极推动长江岸线保护和沿江低端低效产业有序转移,全面建设百里生态景观带;扎实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加快实施“七河八岛”生态保护工程,全力建设十大生态中心。同时,该市突出人文生态特色,以建设文化强市为出发点,提升名城核心竞争力,在旧城改造中保护文物古迹,在新城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抓紧实施唐子城保护利用、老街道老字号复兴、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利用等重点工程,完善蜀冈—瘦西湖景区,努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记者感言

扬州市未来5年要办的10件大事中有4件涉及区域协调、融合发展,其中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10件大事中的第一件。该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建设为优先”,按照设端点、找节点、划分段的原则,一段段、一截截推进长江保护和治理;以生态公园为支点,加快建设一批大型滨江公园,加强长江与主城区的互联互通;以让市民感受到滨江城市魅力为目的,坚定不移地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树勋/文 杨帆/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