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一、引言:

你見過什麼樣的福建?

是12.4萬平方公里的山巒疊嶂,還是3752公里的波瀾壯闊;

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時光靜好,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乘風破浪;

是重山阻隔了語言的固步自封,還是大洋擋不住閩商的豪情萬丈?

走不完的山,討不盡的海,造就了福建人內斂而又拼搏的性格特徵;得天獨厚的武夷山脈,隔絕了來自中原與外界五千年綿延的紛擾,讓傳統在這裡得以倖存。

真,是這片土地唯一的顏色。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二、苔北:

在福建省會福州市的東方,黃岐半島像一把長槍一樣插入東海,帶著閩人走到了陸地的盡頭;於是人們在這片狹長的海岸邊,壘土築牆,造船織網;自給自足,繁衍生息。

人們在這裡看到馬祖列島,看到巨浪拍擊著的黑色岩石,看到銜著大魚的信天翁,看到望不到邊的連天海面,於是把這裡稱為“天涯海角”。

這裡,就是苔祿鎮的北茭村,俗稱“苔北”。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三、討海人:

北茭的常駐居民不到7000人,大多從事漁業,向海而生。他們在碼頭補充一個月的食物和淡水,然後伴隨著洋流到達幾百海里之外,開始他們的作業。

祖先教會他們如何與風浪搏鬥,如何以入侵者的身份與嬗變的大海交談,再從她手裡帶回應有的獎賞。

但有時候人類和自然的對話會不歡而散,所以他們堅定地信仰著一位叫做媽祖的守護神,當危險來臨時大聲呼喚媽祖,這位寬容的女神便會到來,平息大海的怒火。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每一個船長都有一片熟悉的海域,這個經驗也是上一任船長留下來的,這是一段充滿希望卻又憂心忡忡的旅程。有時候魚群並不會如約而至,或者它們會帶著漁船進入陌生的水域。

8月末,漫長的休漁期結束後,是接連的好天氣,水手們來不及享受豐收的喜悅,便鬆開被海水腐蝕的纜繩,揚起被風暴撕裂的旗幟,開始了下一次的遠行。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四、岸上的居民:

漁家女人不上船,是自古以來的習俗。在手工作坊的時代,越是滿載而歸的漁船,帶回的漁網就越是破損不堪。漁民的女人操持家務以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修補綿延幾里的漁網。

說漁民的女人不解風情,那是因為她們沒有細嫩的腰肢,柔軟如蔥段的雙手,但卻是最懂溫柔的,她們知道怎麼融化海面帶給男人的那種無邊的寂寞。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很多年前,出海的安全係數遠遠低於現在,有些女人的丈夫,就可能就在某一次的出海中葬送了生命。但是幾十年過去了,女人還在那個熟悉的港口,看著熟悉的船隻來來往往,任由海風吹拂臉上新長出的皺紋。

從事修補漁網的工作對她們來說,或許是因為習慣,或許是還沒有放棄等待,直到飛梭在手中握出了年輪,直到桑田變成滄海。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五、山裡人家:

最早的一批居民,把家安在了海邊,依偎在馬頭山腳下;隨著人口的擴張,人們在山上開闢了石階和行道,兩千多幢房屋便依山而建,學會了種植水果和蔬菜。

從山下到山頂約1個小時的路程,在幾千年前沒有貨幣的時候,先民們就在海邊形成了集市,山上的居民每天往返一次,用蔬菜和水果換回其他的生活必須品。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由於古時交通不便,北茭村民們對於陸地的探索,僅僅停留在村子東南方向的北茭鼻前,對於海洋的恐懼遠遠不及層巒疊嶂的深山,和被大型野獸支配的恐懼。

尤其是居住在山頂的人家,固守著生活方式和審美標準,這裡在90年代也成為了福建最後一個小腳女人聚集的村落。而如今91歲獨居纏足老人,據說是北茭最後一位在世的“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逝去的總是一直在逝去,時光如西水東流。漁民們日復一日辛勤地勞作,為的是把孩子們送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北茭小學也沒有了朗朗書聲,只留下了二年三班的黑板報:

“我的家鄉在北茭,天是瓦藍瓦藍的,海是湛藍湛藍的,真是海天一色。海鳥在天空盡情飛翔。柔軟的沙灘鋪滿了貝殼,把沙灘裝扮得五彩繽紛。”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六、路:

進出北茭的道路,蜿蜒而狹窄,註定不是一條很多人走的道路;但就是這樣一條路,驅趕了大山的陰霾,連接了已知與未知。漁家的孩子從此改變了命運,也模糊了歲月的痕跡。

這獨有的的粘稠鄉音,也許在某一天也會徹底打破界限,雖然沒有人能阻止它的發生,但很慶幸在某一天,某個時刻,我作為了一個見證者,出現在了這個地方。

跟我走,去看看世界的盡頭。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去苔北,看看世界的盡頭,和最後一個“三寸金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