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队长刷抖音“抖”出眼熟外卖小哥 一查是8年前绑架案逃犯 外卖企业用工资质审核严格吗?

“今天中午跑了26单,挣了200多……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加油!”就是这样一段话,让这位送外卖的小哥在抖音上火了一把,随即而来的则是民警发现此人并不简单——一查,别说,还真是个逃犯。

以前是明星演唱会时通过大屏幕人脸识别抓逃犯,现在是刷抖音刷出了逃犯,山东菏泽曹县民警杨建生因为火眼金睛火了……

>>火眼金睛

刑警越看越觉得抖音里的外卖小哥眼熟

“孩子用我的手机下载的抖音,当时就是为了放松一下。”4月21日,34岁曹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中队长杨建生在外地出差过程中接受了华商报记者采访,讲述了这次特殊的抓逃经历。

刑警队长刷抖音“抖”出眼熟外卖小哥  一查是8年前绑架案逃犯 外卖企业用工资质审核严格吗?

杨建生刷抖音看到这位快递小哥很眼熟

3月底的一天,刚刚在外地执行一周任务的杨建生返回家中,吃过晚饭后,他打开抖音刷短视频放松一下,却偶然发现了一个外卖小哥发布的视频。视频里,身着黄色外卖工服,戴头盔,手捧刚泡的桶装方便面,这位外卖小哥一脸欣喜——

“今天中午跑了26单,挣了200多,忙到现在才吃饭,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越努力,越幸运,加油!”

刑警队长刷抖音“抖”出眼熟外卖小哥  一查是8年前绑架案逃犯 外卖企业用工资质审核严格吗?

杨建生(右)越看这位快递小哥越像8年前的逃犯

刑警队长刷抖音“抖”出眼熟外卖小哥  一查是8年前绑架案逃犯 外卖企业用工资质审核严格吗?

民警对快递小哥陈某的真实身份展开调查

“这怎么有点像8年前追捕的逃犯陈某呢?”杨建生又反复看了几遍,越看越觉得这个外卖小哥眼熟。做刑警多年,出于职业敏感,抖音里的这位外卖小哥引起了他的极大注意。因为抖音视频是经过了加工处理,有点失真,杨建生保存好视频和相关的截图,第二天拿到刑警大队,与当年的逃犯照片进行比对,基本确认是同一人。

为了最终确认这位外卖小哥就是警方追逃的陈某,杨建生布置民警开始进行仔细调查。“我们通过抖音视频显示的位置等信息展开调查,先是去外卖公司查,得知这个人辞职已经一周,之前他是用别人的身份证注册应聘的。”杨建生和民警们通过陈某的同事了解到,陈某在定陶区摆了一个烧烤摊。根据线索,4月2日,警方在确认摆烧烤摊主确系逃犯陈某后,果断采取行动,在定陶区成功抓获陈某。

>>职业敏感

疑犯体貌特征都印在脑海里

刷个抖音就抓了个逃犯,杨建生说幸运背后也有偶然。“我们当民警的因为平时工作忙,主要是订外卖,所以抖音就给推送了相关的送外卖视频,所以才看到这个外卖小哥。”

另外,也是出于职业习惯和职业敏感,“我们做刑警的,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都很敏感,平常也会不断清逃,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疑犯都印在脑海里。”杨建生介绍,外卖小哥陈某得意忘形,当天不止发了这一个抖音短视频,而是发了好几个短视频,而且还上了热搜,点击率不低。

经过调查,这位外卖小哥真名叫陈某,菏泽市定陶区人,2011年7月在曹县伙同他人参与了一起绑架案。“陈某属于从犯,主要参与绑人,负责向受害人家属索要钱财。案发后十余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抓获到案,且都已判刑,只有陈某一直在逃。”

>>后悔认栽

逃犯发完视频就预感会被抓

另一方面,33岁的陈某供述,自己被抓也是一种幸运的解脱。他向警方交代称:“心里面害怕,外面有点风吹草动就害怕,基本上每天晚上12点之前没睡过,这8年了,包括到现在,我都没好好地睡过觉。”陈某称,逃亡的这8年来,他给人搬过石头,下过矿,刷过盘子,扛过麻袋,也送过外卖,摆过夜摊,整日提心吊胆。不能踏实睡觉,更不敢听到警笛声,现在终于解脱了,不用再过那种东躲西藏的生活。

刑警队长刷抖音“抖”出眼熟外卖小哥  一查是8年前绑架案逃犯 外卖企业用工资质审核严格吗?

陈某落网后供述当时发视频后就预感到会露馅被抓

据了解,逃亡期间陈某结了婚,他说,妻子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还生了孩子,大女儿今年4岁,小女儿刚刚2岁,被抓前,他一直在拼命地给女儿挣奶粉钱。“我想单独给(孩子)存些钱,送外卖挣了有一万块钱,给孩子买奶粉用的。想对我的大闺女和二闺女说,听你妈妈的话,听爷爷奶奶的话,爸爸犯错了,争取好好的改造,出来后再好好地补偿你们。”陈某希望自己能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陈某供述说,当天自己发完视频就后悔了,也曾想删除,因为他预感到自己暴露了,有可能被抓……”杨建生告诉华商报记者。

华商报记者检索发现,刷抖音擒获逃犯,这在国内还尚属首次。杨建生介绍,目前,陈某已被逮捕,案件将移交检察院审理。

>>记者体验

用假身份信息能成功应聘吗?

“哎呀,自己是逃犯还不低调点……”

“外卖人员的审核机制有问题,不看身份证吗?不到公安机关备案吗?细想起来真后怕。”

网友的评论说出了大家的疑惑和担心:外卖、物流快递等行业因其特殊性,流动性比较大,雇工时资格审查的环节可千万不能形同虚设啊。

杨建生表示,他们前往陈某供职的外卖公司调查时证实,陈某使用别人的假身份信息登记注册,不清楚这家外卖公司是否和公安联网备案,其用工资质审核流程是否做到了完备。现在很多外卖、快递企业招聘用工人员需求量大,而且更迭变动频繁,人员流动性大,所以有些企业在用工资质审核方面比较松懈,不重视,这里面的安全隐患较多。

华商报记者检索发现,因为送外卖送快递大都是快递入户,发生相关案件的几率不低:2018年9月,浙江温州一名快递小哥竟然借上门取件之际对女客户实施性侵;2017年6月,北京的王女士因为投诉快递员遭恶意报复,这名快递员强行入室将她打成重伤。2017年10月,某外卖公司送餐员送餐中偷吃客户食品引发社会关注。

日前,华商报记者以应聘骑手的身份咨询一些外卖公司,也切身感受到这些企业用工资质监管方面的漏洞。

记者拨打一些有外卖送餐需求的餐店,得到的答复是:“没啥特别要求,你拿着身份证来就行,待遇面议。”多家公司在用工资质审核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学历不限,你只要跑得勤,服从管理,按时完成取餐送餐的工作就行。”

记者提出,如果身份证丢失,是否可以拿别人的身份证登记一下,得到的答复是“临时可以,但最终还得拿补办的身份证。”

西安一名快递员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如果使用假身份信息核查不严的话,是可以蒙混过去的,因为现在伪造的假身份证很多,所谓核查实际上就是登记,肉眼看一下。曹县这名快递小哥用别人的身份证去登记应聘,显然这家买卖订餐企业在核查中是有漏洞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落实网络订餐平台的主体责任,还应在这一领域引入信用联动执法机制,对商家、平台、送餐员都应引入信用评价体系。

对此,杨建生建议:一是类似外卖、快递等行业招聘员工时,应详细登记身份信息,而且应该到当地公安机关备案;二是涉及本人身份证件照等不一致的情况时,应加大审核。

调查显示,一些大型外卖订餐企业在用工资格审查方面相对比较规范。华商报记者拨打了美团外卖客服,对方表示必须通过公司发送到个人手机上的“专送骑手入职申请通道链接”进行网上填报注册,才能审核。记者提出如果是犯罪前科人员,是否也能凭身份证申报?客服表示:“入职申请里必须要填写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而且这个是和警方联网备案的,如果有前科的话,很快就会被发现。”

>>律师说法

外卖企业对雇用员工个人犯罪记录核查

应该承担最终责任

以前是明星演唱会警方通过大屏幕抓逃犯,现在是刷抖音刷出逃犯,对此,资深刑辩律师曾杰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移动互联网和侦查手段的普及,为警方提供了多种追查嫌疑人的手段,今后类似的新闻会更多。”

曾杰认为,现在警方网上追逃的力度很大,让逃犯无处藏身。“科技手段的进步,会带来警方破案能力、追凶能力的飞跃式提高。比如甘肃白银高承勇案,就是因为警方因个人DNA查询技术的提高直接受益,最终找到了疑犯的蛛丝马迹。另外还有天网系统的普及,网上追逃制度的成熟,都为警方的办案能力带来了质的提高。”

至于现在一些外卖企业用人资质审查几乎形同虚设,对用户带来安全隐患,曾杰提出了自己的防范建议——

第一,刑事犯罪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但是对于出租车、顺风车、外卖企业等,企业要对雇用员工个人犯罪记录的核查,应该承担最终责任,劳动部门和工商部门,对于此类督查不严的企业,要给予重罚。

第二,现在很多企业对犯罪记录的审查,交给了劳动者自己去审查,这样弊端很大。既为劳动者制造了求职障碍,也存在造假风险。因此,不能把资质证明的责任推向所有劳动者,企业要有主动核查的机制,不能因此给劳动者制造求职障碍。当然,这也需要公安部门和劳动部门配合相关企业,给予相关便利。

第三,外卖、顺风车、专车等本身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行业,这些行业本身是合法的,但是企业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要加强监管,比如录音录像,资质审核,乘客和司机权益保护等,不能因噎废食,也无法一蹴而就,更不能推卸责任。

华商报记者 李华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