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寫出來幫你避開寫作中的坑

【文】小小月光

從你點開文章的那一分鐘起,就知道你對寫作有興趣,你熱衷去研究寫作與自媒體獲取收益變現的方法。

恭喜你,未來你將是一個合格的作家,因為成功者喜歡去研究別人失敗的方法,聽別人的故事來感悟自己的人生,避免重走這些彎路,從而使自己走得更穩。

算一算從我開通微信公眾號到今天,已經整整兩年了,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寫出來幫你避開寫作中的坑

一:過於注重文章內容。

沒錯,就是文章內容。很多大咖、前輩都在傳頌一個理論:內容為王、內容就是一切的王道、內容變現……等等云云……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一書中曾經提到這麼一段話:經驗的價值往往被高估了,人老的時候開口講的都是糊塗話。說實在的,經驗確實能教給我們很多的東西,只是這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等到人們獲得智慧的時候,其價值已經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減少了。結果往往是這樣,經驗豐富了,人也餘生無多。經驗和時尚有關,適合某一時代的行為,並不意味著在今天仍然行得通。

一開始我特別的注重內容,白天想著取什麼樣的標題?列什麼樣的結構大綱?晚上的排版改了又改,排好的文章審查了一遍又一遍才按下推送鍵。

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文章的內容上,沒有去考慮平臺的相互發展、賬號運營的質量等等,導致粉絲數量增長不明顯,所謂的內容為王只是一個偽命題。

每一個平臺都有自己的規則,每一個賬號都有自己的賬號權重,一切都要建立在與時俱進的基礎上,上什麼樣的山就要唱什麼樣的歌。

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寫出來幫你避開寫作中的坑

二:過多的註冊自媒體平臺。

進入寫作行業,說不想變現的,都是在自娛自嗨。

我就是奔著掙錢的想法加入寫作大軍的。

剛開始加入自媒體行業的時候,內心無比的激動,以今日頭條為例,我做了這麼一個簡單的計算。

1萬的閱讀量三塊錢,那10個賬號每天發一篇文章就是30塊錢。那10個平臺,100個平臺,豈不是每天會盈利很多?這比打工要強的很多。

於是我噼裡啪啦的註冊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平臺,大到現在的自媒體主流平臺今日頭條,小到現在可能都還沒有收益的美篇、原創基地平臺。

可是我忘記了: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因為精力有限,你不可能每一個平臺都很完整,完美的去弄。而是應該集中精力,主攻一兩個平臺,其他設置關聯同步作為分發,特別推薦頭條號和百家號,頭條號的流量大,百家號的收益單價最高。

我忘記了:不是所有的平臺都會有收益。我認為做什麼都應該能賺到錢,只有賺到錢才能讓我們有動力堅持下去。直到今天為止,有許多部分的自媒體平臺都是沒有直接收益的。剛開始加入寫作後,剛開始做自媒體的小夥伴們,這一點要尤為注意。

我忘記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一個平臺都有自己的規則。而我們做自媒體一文多發,導致不符合一些平臺的調性而文章審核不通過。比如一點資訊是偏向情感類的、百家號偏向情感故事類、東方號注重有深度的社會性問題。

90後作家蘇樂老師在自己的公眾號文章曾建議每一位寫手集中精力深攻一兩個平臺。彪悍一隻貓更提出這樣的一個理論:找到適合自己的細分領域,努力成為該領域的行家,幫助別人解決實際問題,並用心做好傳播工作,實現利他和利己的雙贏。

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寫出來幫你避開寫作中的坑

三:視輕更新頻率與時間。

作為寫作者,想把手上的文章,轉化成真金白銀,日更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很多的公眾號作者都把公眾號當成自己發洩情緒的一個地方,或是一個個人私密日記。我就是屬於後者,三不五天才更新一篇,更新的時間也隨心所欲。像我這樣的狀態把公眾號做成廢號,也是必然。

所以建議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當我們走在寫作的路上時,不管做任何一個平臺都要注重文章的更新頻率及推送的時間。

建議兩天更新一篇,這樣文章比較精準,花一天的時間來找素材,花一天的時間來打磨文章。

文章推送的時間建議是個人所寫的領域來看,有乾貨類的文章就是比較適合早上時間,5:00~6:00時間推送,這段時間是早上學習到黃金時間;情感類的觀點文建立在晚上5:00~6:00時間推送,此時大部分人已完成當天的工作,心情比較放鬆,比較適合愉悅的接受觀點和新生事物;故事類的文章比較適合中午推薦,個人覺得不與其他的號重疊,文章被點開的幾率才會更高。

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寫出來幫你避開寫作中的坑

四:依賴課程。

現在隨著各種寫作訓練營和語音指導課的興起,網絡上隨便一搜就出來一大串的寫作付費免費課程,貌似教寫作的人,比學寫作的人還要多。

有的人一開始寫作完全是不看什麼大神理論,更是不屑於看什麼寫作乾貨。自以為小學初中時作文寫得非常不錯,寫這些公眾號文章啊,自媒體平臺呀,不就是換湯不換藥的事兒。他們自己運營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沒有賺到錢,就開始猛報一大堆系列課程來拯救自己的焦慮。

這樣純粹是為了寫作而報課程,並不是為了學習更多。

作家岡察洛夫說:我只能寫我體驗過的東西,我思考過和感覺過的東西,我愛過的東西,總而言之,我寫我的生活和與之長在一起的東西。

所以我們寫作,更多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缺憾與感受。習得大神的課程只是輔助我們在寫作的路上走得直一些,穩一些而已。過分的依賴寫作課程,只會讓自己在聽完課程之後反而不會下筆了。

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寫出來幫你避開寫作中的坑

五:未定心定向定型。

俗話都說有原則不亂,有計劃不忙,有準備才不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所以寫作一樣,要定心定向定型。

我一開始寫的是隨心所欲的,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性理論。導致自己賬號的定位呀,領域啊,改了又改,自然粉絲粘性不高。

寫作裡的定心定向定型指的是,帳號是攻哪方面的領域?是乾貨類還是觀點文或故事文?文章受眾群體?這些好比樹根與樹幹,決定著這棵樹未來茂盛與否?價值寬不寬廣?

銷售行業裡有句話叫五定人生,即定心、定向、定型、定目標、定計劃。其套用在寫作上也是同個理。

願祝正在寫作路上的你和我,未來一切順心如意。

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寫出來幫你避開寫作中的坑

最後,來回憶下今天分享的主要內容:

1.寫作,不單重內容還要注重運營。

2.寫作,可以多平臺註冊,一文多發 ,東邊不亮西邊亮。但要注意精鑽深耕一兩個主平臺。

3.注重時常更新和粉絲互動。

4.不要過多依賴課程,多反思、多實踐。

5.定心定向定型。

我作廢了一個號,總結出這5個忠告,寫出來幫你避開寫作中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