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安静的离开,这头鲸选择了自爆

很多纪录片都会在介绍某片海域时顺便提一下鲸鱼,它们是海洋里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也是一水的卵生生物中屈指可数的哺乳动物。

不甘心安静的离开,这头鲸选择了自爆

图片来源丨Pinterest

在海洋中,我们相信一切神秘莫测的事情会在人类触及不到的地方悄然发生,也相信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充满奇幻色彩。

所以在鲸鱼爆炸之后,大家掩饰不住心中的震惊,争先恐后一头扎进鲸鱼的深度研究里,企图了解它们的秘密。

不甘心安静的离开,这头鲸选择了自爆

图片来源丨Pixabay

鲸鱼爆炸的事情其实也不罕见。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2004年,我国台湾省,台南市鲸鱼自爆事件。

那头抹香鲸本该作为样本运往研究中心,但在路过夜市时,发生了爆炸,一度引起市民围观,甚至频频登上报纸。

在事发前几天,还珠格格第三部刚上映,禽流感制造的恐慌还萦绕在人们心头,但这则新闻仍然是个深水炸弹,成了一时的热点。

不甘心安静的离开,这头鲸选择了自爆

图片来源丨Pinterest

一般情况下,鱼死后会沉入水底,等内脏腐烂,产生气体时才慢慢浮上来,而等到鱼鳔破裂,又会沉入水底。

鲸鱼身体的密度要比水大,死后基本会下沉,而下沉过程中会遭受食肉型鱼类残食,最终在水底衍化出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温床。这种鲸鱼的下沉被人们称为“鲸落”,也是鲸鱼反哺自然的最终方式。

不甘心安静的离开,这头鲸选择了自爆

图片来源丨Pinterest

而非正常死亡的鲸鱼往往会浮在水面,甚至搁浅。

在长久的漂泊中,它体内的食物跟内脏开始腐烂,因腐烂而生成的大量气体越来越多,其中就有甲烷这种易燃易爆的化学元素。

没有其他鱼的蚕食,鲸鱼的身体继续腐烂,体内储存的气体越来越多,一但外界环境变化,就有可能产生爆炸。

不甘心安静的离开,这头鲸选择了自爆

图片来源丨Unsplash 摄影丨snappyshutters

如果从事海员工作,是有机会见到鲸鱼的,这些庞然大物很多都是在10米左右,它们胃口极大,可以承载一吨重的食物,够上千人饱餐一顿了。

在巨大的腔室中,即使只残留十分之一的食物,它腐烂所产生的甲烷也让人震惊,何况他的内脏也在腐烂,大量的甲烷所带来的杀伤力,足以炸开鲸鱼的皮肉。

不甘心安静的离开,这头鲸选择了自爆

图片来源丨Pinterest

虽然鲸鱼自爆时,气体作用的力都用在炸开皮肉上了,但它爆开后所带来的冲击力还是有些恐怖的。

当初台南市的爆炸就让附近区域满是模糊的血肉,很多路人身上都被鱼血沾满,而附近的建筑上,也溅上发臭的血肉。但大家对搁浅的鲸鱼依然很好奇。

不甘心安静的离开,这头鲸选择了自爆

图片来源丨Pinterest

2014年4月,一头长约25米的蓝鲸在加拿大纽芬兰岛搁浅,它的腹部膨胀成了一个大球,身体越来越臭,很明显是甲烷气体积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有其他因素牵引,就会发生爆炸。

但当地游客并没有意识到鲸鱼爆炸的危险性,不但无视警戒线,还跟鲸鱼近距离合影。如果这事鲸鱼身体爆炸,体内的细菌,腐烂物跟皮肉都四散炸开,那酸爽,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