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水果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以前我丈母孃是做水果生意的,做了也有大概30多年,我本來想去幹的,但是也是因為安逸的生活停滯我的想法。水果生意就靠前面的百分之30的銷售量,因為水果不能存放時間太長,前面百分之30的銷售量大概能賺百分之20左右,後面百分之30大概能賺百分之10,再後面的就不太新鮮 能保本就很不錯了。

做水果一定要因地制宜。

正常來說,水果店的毛利基本上都在30%到50%左右。有的水果店毛利特別高,有的水果店毛利低。之所以價格不同,想必是周邊環境和消費水平的影響。不過,定價不可墨守成規,有時候需要隨機應變。要根據商品的庫存,成本價,質量等隨時進行調整。

有句老話說得好,存在即合理。所以做水果店,一定要多學多看多思考。透過表面看本質。無論價格怎麼浮動,要明白的是定價始終圍繞著成本價和質量來控制的。

季節性較強的商品定價:

這種水果季節性很強,一般來說能佔據門店銷售量50%左右。也被稱為敏感性商品,主要是因為其大量上市被大眾隨意可見,所以不同的水果店不同的價位對受眾影響比較明顯。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有的人一進店就說你們家水果好貴的原因了。因為你的敏感性水果商品定價沒有做好。

敏感性商品的定價好壞與否直接決定了顧客對你們水果店整體價格的衡量。尤其是季節性水果剛上市物以稀為貴的大環境狀態下。所以建議在定價原則上不高於競爭對手,最好採用平進平出的定價策略。比如剛上市的山東櫻桃成本15元1斤,那麼定價原則可以是:

①同質量時:定價略低於市場和競爭對手。質量較好時,定價和市場持平。

②剛上市時:商品取低毛利,甚至負毛利。可以再控制進貨量的時候培育市場佔有率。那麼此時櫻桃可以定價為14.8元1斤或者15.8一斤(每日只採購固定的數量,比如2箱,售完即可。這裡只是舉個栗子,但是一旦對此款產品採用低毛利的時候後期這款水果自然而然就是你的引流款了,後期可以對引流款繼續分級,做出差異化)。

③到旺季時:定價不高於競爭對手,但是要取一定的毛利。前期由於培育了市場佔有率,所以自然而然你的水果銷售就會比較多。這是一個連帶過程。

④到尾季時:商品少,且質量差,定價可以略低於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價格。

常規性的水果定價:

一般來說,常規性的商品多采用以質量取價,比如分級銷售(提升顧客滿意度),比如新鮮度合理漲跌(保質保量)。舉個栗子:早上到了一批新鮮葡萄定價為8.8一斤。到了晚上還有半箱未賣出,這個時候就要及時降價和促銷了。對於這種新鮮度決定質量和價格的產品要學會隨時應變。

不要覺得這個事情是理所當然,其實在很多水果店而言,他們的店長是沒有這種意識的。

而類似於蘋果這樣的水果相對而言就無需這麼採用時效定價的方案了。成本為5元的蘋果,一般來說可以分級銷售,比如小的蘋果5.8一斤,而經過分揀的蘋果質量好且個頭大可以定價為8.8元1斤。當然還可以更高。主要取決於你是幾級分級。一般來說,兩到三級分級銷售足矣。

①引流產品定價:毛利在-5%到15%左右。當然土豪開業的時候是適合負毛利,限量,合理控損。

②主力產品定價:這類產品主要是提高銷量和毛利,走的是以量取利法則。一般毛利在25%到35%左右。在定價上可以靠近競爭對手,做單品促銷的時候可以略降為20%到25%左右。不過做促銷的時候陳列一定是門店的最佳位置。陳列和位置決定了單品能否爆破以及能否提高毛利。

③優質產品定價:這類產品主要是高質量精品類水果,一般來說毛利在35%到45%左右。可以適當漲跌。

以上就是常規性商品定價結構的價格帶。不同的毛利決定了顧客對你水果店的整體印象。

促銷水果的定價:

促銷商品的選款其實是根據很多情況的。一般來說常見的如下方。

①周邊競爭對手創利潤的水果。如果選擇這款水果進行促銷。這個時候定價就要價格稍低或者低價促銷來給自己提高人氣的時候順便打壓對手。

②庫存過大時候。本款水果取低毛利或者負毛利清貨,儘快的減少損失。畢竟能減少損失其實就是賺錢。

③天氣晴轉下雨或者下雨轉晴時候。本促銷款水果定價不高於競爭對手。

④某款水果市場進價保持前一天走低的趨勢。大量進貨,定低價走大流量。這個其實是需要水果店老闆自己的魄力。膽量小的話是沒法做促銷活動的,因為畢竟有些風險。所以對於剛入行未滿一年的新司機,需要多觀察。水果的行情雖然每天都在變,但是從大數據的角度而言,基本上浮動是極具相似的。

根據商品質量定價,同比增高。一來是顧客對價格和產品敏感度不高,再做出一些差異化的話可以銷量是可以提升的。當然你也可以選款促銷。活學活用為主。節日水果的定價就沒有太多的講究了。

現在水果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