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聽有聲書,算不算閱讀?

十八線mama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一種新興的閱讀方式走進了大眾視野,即聽有聲書。微信公眾號、有聲電臺,喜馬拉雅等等,出現了大量的聽書軟件客戶端,因為其不受時間、空間、地點限制,深受廣大群眾喜歡,尤其是對於廣大年輕父母來說,有聲讀物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身心。那麼陪孩子聽有聲書,算不算閱讀呢?

對李女士而言,陪孩子聽有聲書,已經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事。孩子正值小學2年級,老師會經常佈置親子閱讀的作業。然而現實情況,使得李女士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伴孩子閱讀。李女士工作忙碌再加上孩子要上興趣班,很多時候時間上比較衝突,只能利用零碎的時間,如睡前、接送孩子的車上等陪孩子聽有聲書,孩子既可以得到休息,還能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加有助於促進母子關係。
其實小編也是有聲書的支持者,寶寶2歲的時候,爸爸給她買了一個智能機器人,孩子像是發現了新大陸,非常喜歡。空閒的時候陪孩子聽故事、聽唐詩,有時候還跟機器人對話,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對於一點的孩子來說,正處於思維活躍,富於想象的階段。他們對文字的認知能力不強,有聲讀物比起書籍來說,更有吸引力。將成語故事、唐詩宋詞等聲情並茂的講出來,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會更加有畫面感,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同時孩子還能跟著讀,邊聽邊互動,更加容易消化。陪孩子聽有聲書,是一種新的閱讀方式,與枯燥的文字相比有聲書更加形象,通俗易懂。
在聽有聲書日漸流行的同時,很多提倡親子閱讀的人會持有反對意見。確實,對於大一點、認字能力強的孩子來說,聽有聲書無法鍛鍊其閱讀能力。讀書的時候,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停下思考,而聽有聲書的話,沒有時間去思考,無法讓人沉靜下來。另外,很多人會擔憂,常聽有聲書而不閱讀的話,會逐漸缺乏辨識文字的能力,這就好比碼子跟寫字,確實習慣了手機、電腦的拼音打字方式後,有時候提筆反而不會寫字了。
有聲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閱讀時間,卻也減少了閱讀的樂趣;閱讀需要沉下心來去品味書中的味道,卻被快節奏的生活打亂了閱讀的節奏。若是聽有聲書跟閱讀相結合的話,我想會更加有效。既鍛鍊聽力,又鍛鍊閱讀能力,更加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格格親子讀書會,讓孩子形成一生的讀書習慣。 寬度看到全世界,廣度看到五千年! 讓你建立起系統的親子共讀體系!如有任何親子共讀問題,請給格格留言】


格格巫育兒


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孩子們都可以很方便地聽書了。

聽書有一些好處

,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聽,可以出門坐車的時候聽,聽書的對象也很豐富,有很多選擇,內容多是專業播音員錄製,語音清晰,語調生動,孩子從中能獲得很大的愉悅感。

不過呢,聽書的好處再多,也不能替代親子閱讀

閱讀需要運用視覺感官,能看到文字和畫面,可以幫助孩子認字,而且最重要的是,父母陪著孩子一起看書,帶給孩子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聽的對象畢竟是來自第三方,而親子閱讀,是孩子和父母一起的美妙親子時光,父母的語言、表情,對孩子提問的回應,還有雙方的非肢體語言,都會營造一個真實溫暖的氛圍,在孩子與父母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樑。

所以,聽書是閱讀的一種,但是它代替不了閱讀,更代替不了親子閱讀。

……………………………………

Hi,我是一個軍嫂,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因為熱愛與夢想,也成為了一名正面管教講師、二級心理諮詢師,願和你從心理學的角度聊聊育兒。

育兒育己,悅己悅人,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長!


娜娜育兒育己


謝謝你的問題。我的孩子很愛聽有聲書,正好就著這個問題好好思考一番。就從閱讀與聽有聲書的區別來說吧。

感官上的區別。

聽有聲書是用耳朵接受語言信息,而閱讀是用眼睛來接受語言、圖畫等信息,它們傳輸到大腦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也是不一樣的,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對聲音很敏感,有些孩子則對圖畫、文字更感興趣。如果你發現孩子特別喜歡聽有聲書,那就篩選優質的內容讓孩子聽個夠吧。如果你的孩子並不那麼感興趣,就陪他一起聽試試,如果還是不喜歡,就不必勉強。

情感上的區別。

通常來說,我們給孩子聽的有聲書,都是播音員充滿情感的演繹,從這當中孩子不僅會感知語言,更能體驗到情感的變化和張馳。這樣的體驗會激發孩子對語言的興趣,並進入了語言所帶來的情境之中。但是,這樣也會影響孩子對語言的自我感受,因為往往孩子在聽有聲書時的情感是隨播音者的情感而起伏的。

而陪孩子一起閱讀,孩子可能對語言所勾畫的情境沒有那深的體會,但爸媽的全情投入會把孩子引入一個散發著溫暖、愉悅的氣場中去,孩子除了吸收書的內容不部分,而吸收了爸媽的愛和閱讀的美好。當然,這是建立在爸媽全情投入的基礎之上的。

時間上的區別。

聽有聲書是合理利用碎片時間的好方法。特別對孩子來說,父母並不是時時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聽有聲書就是很好一個選擇。孩子不會因為沒有人陪伴而感到無聊,也不會總鬧著要看動畫片、玩手機。

總的來說,聽有聲書是一個很好的、孩子認知語言的方式,是閱讀的一個很好的補充。但還要注意一點,因為在聽有聲書時常常是不回放的,所以在思考度上就較閱讀淺一些,所以,爸媽在選擇有聲書的內容上,可以選擇易懂、有趣的內容而不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內容。


河馬媽媽育兒奇想


其實這個答案算又不算。為什麼算呢?

什麼是有聲書?對於大人來說,這是上下班路上、車上用來打發時間,同時為了讓時間變得有意義一些,用來聽的音頻。而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通過電子產品,發出相關的音頻,通過聲音的方式刺激孩子的聽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環境。雖然語言是豐富的,但是電子產品確是冰冷的,她無法給予孩子更多情感上的關懷。

有聲書本質意義上還是算書,但是這個書不是實物,是通過電子產品滿足的需求,即便電子產品傳出的聲音再有感情,還是不能夠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當然,在給足孩子基本的情感陪伴以後,如果還覺得想要孩子聽有聲書,讓薰陶無處不在,那是可以嘗試的。所以,聽有聲書,算閱讀得一種方式,但是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給孩子正確的陪伴方式,應該是父母每天下班後,晚上七八點鐘,帶著孩子到家裡的閱讀角,安靜的陪孩子讀30分鐘的繪本,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養成習慣。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陪著讀繪本,同時也讓孩子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這樣的方式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另外,對於1歲前的小孩子,有聲書的作用,就是刺激孩子的聽覺,而對於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有聲書在發音、感情方面都非常飽滿,可以彌補父母在讀繪本過程中沒有感情的缺憾。

有聲書,應該是父母沒有精力的前提下,作為補充陪伴孩子的方式,而不應該成為主流的閱讀方式。


做最棒的媽媽


語言的學習氛主要“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其中,主要輸入方式為“聽”和“讀”,主要輸出方式為“說”和“寫”。

個人認為,聽有聲書,雖然和書沾邊,但不屬於傳統閱讀方式,仍然屬於語言學習四個方面中的“聽”,而不是“讀”。

為什麼聽有聲書不能代替傳統閱讀呢?

個人認為:聽書使用耳朵聽,閱讀是用眼睛看,閱讀必須要以識字作為基礎。而聽書,並不能代表孩子已經認字。因此,即使聽再多的書,因為沒有用眼睛看,把聽的聲音和相應的字對應,即使對書聽得滾瓜爛熟,理解的再透徹,聽得水平再高,也不能直接代表孩子認字的水平已經很高了。

但為什麼提倡孩子聽有聲書呢?

首先,有利於學齡前孩子培養語感,為日後的認字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聽書可以利用開車、睡前等時間,可以充分利用時間,潛移默化地利用碎片時間,化整為零,積少成多的進行語言積累。

第三,聽書和一般聽別人聊天是不一樣的。書籍用語一般都很規範,書面化,孩子通過聽書,與日常口語相比,學到的是更高級的詞彙,有利於為日後的閱讀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個人認為,雖然聽有聲書,不能算傳統的閱讀方式。但是,因為其用語規範、便於磨耳朵[培養語感以及對於時間的靈活掌握等優點,仍然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種語言學習的方式。


家有雙語娃


明確的告訴你,不算。閱,是看的意思,讀,是用嘴巴說出來。閱讀是一個從視覺材料中提取信息的過程,主要包括圖片和文字。

聽有聲書,只是依靠耳朵來獲取信息,固然我們能從語氣當中捕捉到緊張、悲傷、喜悅等情感因素,但是故事的場景感和畫面感都是要依靠想象的。

想象源於實際生活。試問一個剛接觸閱讀的孩子。並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也沒有機會從書中獲取大量的生活認知,想象好比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又如何開展呢?

讓孩子聽有聲書,只能作為閱讀的一個補充,建議可以當成睡前故事使用。當然這個有聲書,如果是媽媽自己讀的,那就更好了。


與倆寶共成長


有聲書和電子書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在成人世界裡已經成為人們“快餐”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不能算閱讀。紙媒書籍裡的文字、配圖、裝幀包括紙張等每一個元素都是有著歷史淵源和文化積澱的,這些都會對孩子形成文化滲透。

首先,文字。中國文字是象形字,每一個文字都有其獨特的由來,所以孩子需要對文字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而聽電子書顯然做不到這點。

其次,配圖。紙媒書裡的配圖都是經過編輯精挑細選的,與文字內容相關的圖畫,這些會幫助孩子理解文字內容,並從視覺上給孩子帶來興奮點。

其次,裝幀。紙媒書的裝幀,都是經過專業人士設計而來,這對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

最後,紙張。紙張是書籍的載體,在跟孩子一起翻動紙張的過程中,孩子通過觸及紙張的手感,聽著家長細聲地閱讀,這何嘗不是一幅溫暖的親子畫面。

總之,閱讀享受的是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慢慢品味。有聲書、電子書只能作為傳統閱讀的補充,但絕不可能取代傳統閱讀。尤其在幼兒階段,家長還是要儘可能地親力親為陪孩子一起“讀”書,而非“聽”書。


兜媽有話說


個人認為,有聲書不算閱讀,尤其不能夠算作親子閱讀。有聲書的出現是幫助人們在不方便用眼閱讀時的補充,就像以前廣播,用聲音去觸摸心靈,或是連載故事來引起興趣,所以開車或是深夜才是最集中的傾聽時間。

閱讀的要求是不同的,首先對於孩子來說,圖像色彩的衝擊是最大的,是培養孩子觀察能力,介紹孩子故事情節的很有效幫助,孩子甚至可以從圖片中鍛鍊猜測故事的後續發展。

閱讀能力的培養,除了看圖,還有對文字的積累。親子的共讀,配合指讀,可以幫助孩子增加識字的能力,積累就是潛移默化,一點一滴的功夫。

閱讀愛好的培養,也是需要親子共讀來實現的,帶孩子去探索書中的未知世界,通過個人的閱讀來掌握知識,理解內容,通過父母的解析來培養孩子的性格,教授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這也是親子關係培養的重要時刻。

有聲書只能作為打發行車時的無聊,或是個別特殊情況下休息眼睛安靜下來的小措施,不能稱其為閱讀。


雙手牽兩兒




醬香博物館


當然也算,但這只是閱讀的一部分。和我們說孩子學英語一樣,不能啞巴英語。那麼對於我們的母語來說,更不能只聽不讀不看!

當然,這個也要看孩子年齡,低幼兒童聽為主,看為輔。到了5、6歲甚至更大,就應該看為主聽為輔了。

另外,在有聲書的選擇上也要家長注意,要選那些聽起來有意思的,聲調抑揚頓挫,有感情有情景的有聲書,比如凱叔講故事,我們小時候聽的曹燦爺爺講故事等等,只有這類聲情並茂的有色故事,才能讓孩子的聽,也發揮更好的作用。

我們老大二年級(7歲多)開始讀哈利波特,他們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他能讀的懂?其實沒什麼,就是因為在無意中我找到了一個以評書方式播講的哈利波特的故事的有聲書,他,甚至二寶(當時4歲),都聽的津津有味,入迷的很。當我買來整套哈利波特,他立馬拿起書讀了起來!雖然讀的不是那麼順暢,但有之前聽評書的底子,他都讀明白了,而且記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