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党史1949-1978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开展和曲折前进

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3)

成都党史1949-1978 || 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3)

1965 年,成都东郊工业区已经初具规模,通往东郊的工厂专用铁路也已投入使用。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三线建设”工业布局的设计,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之一,要求建设起国防科技、钢铁、有色金属、燃料动力、机械制造、化学等一批大型工业基地。为了加快“三线建设”的步伐,中央还将沿海和东北等地的重要工厂和科研单位整体或部分搬迁入川。成都市作为四川省会和省内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也成为国家“三线建设”投资的重点城市


成都党史1949-1978 || 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3)


20 世纪 50 年代川剧《望江亭》英文海报


抓住“三线建设”的机遇,成都市先后新建了红光电子管厂、国光电子管厂、新都机械厂、峨眉机械厂、四川第一棉纺织厂、成都无线电一厂、成都锅炉修理厂、四川岷江机床电器厂、成都变压器厂、成都低压开关厂、成都电动机厂等大中型工业项目。机械工业方面,中央为了改变成都民用机械与农用机械工业品种单一,主机与配件不配套的生产结构,从1965 年起,一方面,扩建了成都电线厂、成都电器厂等;另一方面,从1966 年起,陆续从上海、南京、无锡、天津、杭州等地抽调部分技术力量和设备,内迁援建了四川齿轮厂、成都配件厂、宁江机床厂、成都电动机厂、成都锅炉修理厂等一批现代机械工业企业。这些举措,有利于丰富成都市工业生产的门类,加强成都工业建设的规模和实力,促进成都向着现代工业中心城市的发展。

成都党史1949-1978 || 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