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低利润的琴行都是在“挖坑”

故意低利润的琴行都是在“挖坑”


有时候,自己挖的坑,终究需要自己亲手填。很多琴行降低课时费,这样的方法真的有用吗?即使运用这个优惠方法招生,就真的没有给琴行带来不良影响吗?

故意低利润的琴行都是在“挖坑”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一直都在思考,一个琴行通过低收费来吸引消费者,真的好吗?

故意低利润的琴行都是在“挖坑”


之前遇到很多的琴行的老师,很自豪的跟我说:“老师,我附近有些琴行,课时费收的感觉有点高,我作为附近新入驻的琴行,我就将我的课时费降低了,哎呦,效果还真的不错,立马就招到不少的学生了。”还有一个老师是这么跟我说的:“老师,我所在的区域消费水平都不错,最近这里新开了两家琴行,课时费都比我低,于是,我作为这里的‘长老’,自然而然不能输给他们,所以我也降低了课时费,虽然利润少,但是效果不错。”

听完这两位老师的话,笔者心里感慨万千。感觉这两位老师降低课时费的方法来招生,从而减低自己的利润空间,来招生,真的是错误的。或许有些老师会有疑问,怎么可能错误呢?不是起到效果,招到生了吗?老师们,那么你们有没有想到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降低课时费,就意味着降低了自己的利润,那么没有足够的利润,谈何发展和扩大自己的琴行呢?

所以,有的琴行的老师们就这样开始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挖坑了。

故意低利润的琴行都是在“挖坑”


一个琴行,降低课时费,减低乐器价格,希望来增加自己的生源和乐器销售 ,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也会带来一点成果。但是到了最后,你就会发现,没有足够的利润整个琴行经营起来捉襟见肘的,很多活动,很多政策的实施都需要看着办,因为没有过多的资金让琴行“挥霍”了。

笔者在这里打个比方,就拿上文讲到的这两位老师来说,降低课时费,虽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增长琴行的学员。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如同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八卦原理一样,事物都有阴阳两面。琴行通过降低课时费增加了生源,这个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我们就定义于阳面吧,可是这件事情当中的阴面呢?老师们有想象到吗?假设我们琴行办的一对一的课,我们琴行降低了课时费,不仅意味着我们的利润降低,还有任课老师每节课的收费也低了。单单从这两点,我们就能很快的分析出,对琴行内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任课教师课时费少了,积极性与耐心也就少了。

可能老师你会觉得不会啊,怎么能呢?他们的学生也多啦,收入应该是多了,怎么会少积极性和耐心呢?但是老师,你没有想到,学生多,工作量也多了。任课老师会想到,以前学生虽少,但是课时费高,自己也不需要太过劳累,然而现在学生多,课时费也少,虽然一个月算起来好像收入有增加,但是其实也差不多,重要的是,任课老师再也不能细教了,因为后面还有学生排着队呢,只要学生们能快速掌握就行了。这样快速的教学,终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也会慢慢的对所学的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心情。

第二,降低课程费用,琴行利润减少,没有足够资金打造琴行。

降低课时费用,琴行的利润减少,但是琴行的教学成本依然没有降低。这就意味着,琴行不能像之前一样,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一切都只能从简。包括琴行的很多时候想举行活动,但是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举办,只放弃。这样的对琴行的招生,还是表现琴行的实力和知名度都大打折扣。家长会慢慢的觉得,琴行的整体情况都大不如以前,因为当初你降低学费的时候,许多家长就是奔着贪小便宜的心态而来,就想享受150的一节课的服务,而不是享受100元一节课的服务,所以给家长造成的冲击也就大了。

故意低利润的琴行都是在“挖坑”


琴行自己挖的坑,最后还是需要自己来填上。很多时候,琴行以为这样做是薄利多销,学生越多自己就赚得越多。其实并不是这样,“薄利多销”似乎在琴行这方面并不适用,因为我们需要提供的东西太多了,需要做的东西也太多了。比如老师分成,琴行运转,乐器损耗等一些列的东西,运营成本太多。琴行没有利润或者极低的利润终将给自己带来包袱,不能更好,有效的运营琴行。这个时候琴行谈何发展,谈何扩大呢?连举办活动的资金都没有,只会让你琴行一日不如一日,自己挖的坑也终将越来越难以填平。

故意低利润的琴行都是在“挖坑”

我是琴行经营报吕老师,目前我们服务于全国三万余家琴行,琴行经营报,8年琴行专业媒体,目前我们创建了行业内部交流群,经常请一些行大咖,比如2000学生的琴行创业者、200家分店的BOSS、一星期消课7万的老师、一把吉他创业到现在年盈利几百万的梦想导师等等、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申请进群免费学习,申请进群请私信我或者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