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行動上打罵子女,嘴上說著為你好的行為,你怎麼看?

爆慄宇兒


這個問題真是是分情況看的,就像之前有回答說從孩子和家長兩方面分析。

永遠都記住一句話,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兒女。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打罵孩子這種教育方法,決對是錯誤的。他們不止教育不出好孩子,我可以說,他們還會教育出一個逆反心裡特別強的孩子。他們越是打,這個孩子離他們就越遠。現在的孩子們,見的事情多,有些地方可能比大人想的還多。那麼,在孩子學習的同時,家長也需要學習,否則,就永遠跟不上孩子的腳步,這樣就會失去和孩子勾通的機會。

父母方面,這三類父母常打罵孩子

1.懶於和孩子溝通的父母

有的家長屬於沒耐心的一類,你告訴他要溝通,不要用打罵方式教育孩子時,他們自己往往都聽沒耐心聽下去,更難把溝通的方式用在孩子身上。

2.認為打才能立竿見影的父母

有的父母認為,打罵是最簡單有效,立竿見影的方式。通過打罵孩子,輕鬆就發洩了自己的情緒,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滿足了自己的控制慾。

3.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的父母

有的父母往往對情緒的自控力較差,遇到上火的事,不僅對孩子,對工作生活,也常選擇暴躁的處理方式,只顧著自己發洩出來舒服,特別是打罵完孩子,還容易後悔。絕大多數父母本質上確實是抱著為孩子好的立場打罵孩子的,脾氣上來的人,一頓暴揍免不掉。而且有些熊孩子不打不長記性。但筆者認為,父母真的應該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好好分辨自己的打罵行為是否對自己的孩子管用,在適當的時候,例如孩子不聽勸了,不講道理了,再揍不遲。不能一開始不瞭解情況就打罵。




用戶51513573451


這是因為愛而產生的不安和焦慮!

做父母的應時刻告訴自己,這還是一個孩子。

大人覺得簡單的事情,在孩子那裡不一定是簡單的。

行動上的影響勝過批評和指責。

對於一棵小苗,大人除了要澆水、施肥、鬆土,還要等待,等待小苗長大、開花、結果。這個過程,跳不過去,所以要學會等待孩子成長,不要過分焦慮,暴躁。


陪你長大親子時光小站


這個問題分父母和孩子兩個角度來看。

一、父母的角度

行動上打罵子女,嘴上卻說是為你好的父母,他們自身也是被逆天性教育的父母,屬於負人,滿腹怨氣,多有不滿、不平、抱怨、指責,共情能力欠佳。因為缺乏理解、感受他人的能力,所以他們教育子女的方式,常常是宣洩和攻擊。

其實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也是他們自身的痛,他們被狹隘的觀念束縛著,傷人傷己卻不自知。

父母要做的,是學習適合的教育方式,聆聽孩子的想法,跟孩子一起進步。養育沒有回頭路,為孩子改變自我,提升自我。

二、孩子的角度

作為孩子,我們首先,與父母和解。

不論父母怎樣對待我們,和解是第一步,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跟他的天性有關,跟他內心的痛苦有關。可能那是我們無法代為受難的痛苦,我們有多少錢、多大能量、多少成就都無法幫助他解除的痛苦。

我們要做的,除了寬容,還有同情和憐憫,以及力所能及的、正常的、心安理得範圍內的幫助。這個幫助包括忍耐忍受,不要去激發他們的負,幫他減輕痛苦,儘可能的平安平靜。

其次,和自己和解。

以正確的方式處理事情和關係,寬容待自己,寬容待其他人。遵照自己習慣的思維偏好,激發自己的潛能和優勢。


溫暖媽媽小小


每個做父母的打孩子時,基本上都是為孩子好,也有個別的是發洩自己的情緒,為孩子好的是恨鐵不成鋼,不過還是應該以教育為主,講道理,單是,也有一種叫不打不成才的說法。


樂陵西段


父母的打罵都是有點恨鐵不成鋼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打罵孩子之後,小孩心裡會有陰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