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掀翻曹文轩?校园卖书遭遇舆论尴尬

校园童书兜售问题在舆论场中似乎一直是缺席的,如果郑渊洁没有主动拒绝童书作家榜,或许至今也不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

舆情缘起:网民质疑郑渊洁未上榜

4月19日,网友@听风123654 质问郑渊洁:"天天说销量高,为啥最新发布的作家榜连你的名字都没有,你敢回应吗?读者不是傻子"。随后,郑渊洁回复了这条微博,让大家等他上一道"硬菜"。

郑渊洁掀翻曹文轩?校园卖书遭遇舆论尴尬

下午15时许,@郑渊洁 发布长文。他认为中国童书销售市场存在极大泡沫,点名北大教授曹文轩"打着讲课的幌子非法进校兜售童书",并称最能体现图书真实销量的不是图书排行榜,而是税单。

郑渊洁掀翻曹文轩?校园卖书遭遇舆论尴尬

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对事发三日内的数据统计显示,郑渊洁退出中国作家榜相关话题持续发酵,并于20日16时至18时、21日8时至10时两次到达舆情峰值。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曹文轩表示,暂不愿意发声,"让大家去判断吧"。

郑渊洁则隔空喊话,"大家如何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呢?只有曹文轩晒出2700万元上榜收入的税单。也请榜首杨红樱亮出5600万元的税单。坐等。如果二位拿不出税单,没准@国家税务总局 有办法。"

核心传播:主流媒体发挥影响力

郑渊洁掀翻曹文轩?校园卖书遭遇舆论尴尬

@地瓜熊老六 @我是西蒙周 @乔志峰 等黄V在郑渊洁硬刚曹文轩一事上表现地较为活跃,且多持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性。@恶魔奶爸Sam 认为这件事未必和曹文轩老师有关,"出过书的人都知道,图书的营销和销量,跟作家本人关系是不大的";@潦倒文人路边美食达人朱学东 站在郑渊洁一边,"所谓著名童书作家的作品进校园,其实是一种关系营销,是极其恶毒的腐败和祸害"。

但从网民关注度来看,@澎湃新闻 @头条新闻 等蓝V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其中,@澎湃新闻 在微博客类社交平台上发挥核心传播作用,两天内共发布3条关于"校园卖书"的内容,转评赞达3万+,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舆情热度。

舆论争议:郑渊洁曹文轩水火不容?

郑渊洁掀翻曹文轩?校园卖书遭遇舆论尴尬

整体而言,媒体报道评论与网民讨论内容存在一定分歧。媒体评论多以"校园卖书"为落脚点。济南时报《作家"校园卖书"是则"毒童话"》一文认为"公益性的校园演讲沦为商业性的校园卖书,吃相实在是太难看"。马上评《作家进校园,不能借用权力通道"卖书"》一文认为"如果确实相关规定不允许,那不妨严格执行,只能开讲座不许卖书,任何变相的卖书形式都要被禁止。"

网民讨论则主要聚焦在郑渊洁和曹文轩两位作家身上。有网友说"这件事支持郑渊洁",也有部分网友表示,但是曹文轩的书真的好看啊。"救救孩子""利欲熏心""摇钱树""套路太多"等词汇频繁出现在评论当中,负面情绪占据46.7%。

9年前,郑渊洁宣布退出中国作协,郑曹之争由此开始。他在博客中写道:玉树地震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但作协领导曹文轩不在此列,他"在地震发生后对灾区人民表现的非常冷漠,令人失望。我不能与如此'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为伍"。

3年前,郑渊洁又指出作家进入校园兜售童书的问题,并承诺"今后只去学校讲课,绝不进校园卖书。"遗憾的是,这封写给教育部长的信仍未得到正式严肃的答复。

媒体人宋金波的评论一针见血:被郑渊洁直指的作家回应说,"让大家去判断吧"。我是不大以为然的。虽然很有风度,但诸般问题的根源,不就是"大家的判断"其实并没有真正重要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