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炮轰“作家进校园”,看到“恩怨”更要看到“是非”

郑渊洁炮轰“作家进校园”,看到“恩怨”更要看到“是非”


4月19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微博发文,就其未进入2018年度“童书作家榜”一事回应称,是自己主动拒绝入榜,原因在于“童书销售泡沫极大”,且称“有童书作者打着讲课幌子,进入校园向学生兜售童书”。

4月20日下午,郑渊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其了解“童书进校”现象长期存在,有作家、出版方采取其他隐蔽方式强制售书,甚至出现“假签名”。他呼吁社会关注此类现象。

(1)

郑渊洁在微博上直接点名曹文轩,让这场炮轰“童书进校”更充满了火药味”。随即有人指出,郑渊洁与其所批评的童书作者之间有个人恩怨。

“童书作家榜”榜单创始人吴怀尧在其朋友圈也表示,关于郑渊洁和曹文轩的书剑恩仇录内幕,他非当事人不想评论。

对于这件事,我们看到“恩怨”,更应该将关注点聚焦到“是非”;这里的“是非”,显然是郑渊洁批评的“有童书作者打着讲课幌子,进入校园向学生兜售童书”现象。

出版社和童书作者“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增加图书销量,在商言商当然无可厚非。

但正如郑渊洁所称,这类进校签售,更像是出版社、作家与学校三者“合谋”运作,以演讲的形式卖书牟利——这就牵涉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得不被深究和追问。

(2)

郑渊洁认为,“童书作家进校卖书”有三大坏处。

第一,降低国民阅读率。因为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但如果孩子读的第一本书,不是自己选择,或者看了倒胃口,以后可能再也不读书。书卖得好的作家,一般不会去学校,因为去学校讲课也很累。
第二,可能扼杀年轻儿童文学作家的出现。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都是我们这样七老八十的人,为什么?因为学校要邀请有名气的作家,不要年轻作家来讲课。这样年轻作家没人关注,就不能冒尖。
第三,可能腐蚀教师队伍。
出版社现在批发销售童书,价格一般是四一折到四五折之间。全价卖给学生的话,这里面一部分的利润,可能会被学校获取。

延伸来看,郑渊洁的担忧都有道理。

人们关心的,无疑是这种现象对孩子的影响;想知道的,是出版社、作家与学校三者“合谋”运作“童书进校”有多大范围的存在。

(3)

从媒体报道中可知,作家进入校园演讲以达到销售书籍的方式早已成为部分图书从业者的套路。

2013年,时任江苏某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策划负责人曾发文介绍了公司的营销活动。该负责人称,2005年8月,公司策划了一项大型营销活动,提出“校园是书店重要的销售终端”,强调“书店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的重要性。

据其介绍,从2005年开始,公司积极邀请作家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讲述人生、励志故事,教授写作技巧等,并在现场签名售书,“共举办了2000 多场讲座活动,直接拉动销售6000 余万元。”

该负责人坦言,在校园这一细分市场中,“目标读者的数量,目标读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频率以及整个市场容量和规模,均大得惊人。”而且,信息发布、公关的成本基本为零……

现实中,不少家长也多多少少经历过这样被强拉上门“不得不买书”的尴尬事。

(4)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2018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通知提及,要特别关注各类‘进校园’活动有无夹带商业活动等问题,对违规在校园进行商业宣传活动,给学校、教师、学生摊派任何购买、销售任务,给学校、教师、学生分发带有商业广告的物品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从这个意义上说,“童书进校”已经是“进入中小学校园推销商品”,应被明令禁止。

厘清了这个“大是大非”,相关方面显然应该有进一步的积极作为。

尽管有“主动被动”之分,但仅就“第13届作家榜童书作家榜”而言,前十名的童书作家版税便超过两亿元。正如郑渊洁所说,这种“现象长期存在,近来愈演愈烈”,那么,“被侮辱被伤害”的孩子和家长,注定是不计其数。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之下,寄望于出版社、作家与学校三者“合谋”运作“童书进校”收手,恐怕不切实际。

郑渊洁称,规范、净化童书市场“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相关部门如何及时回应和积极作为,比如建立起常态的监管与惩戒机制,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