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读外国名著总觉得索然无味?

抬头望天空触手便可及


外国名著的译文非常重要,读过那么几本,是在学生时代,发觉还真是有“兴趣盎然”与“索然无味”之分。

最晦涩难懂的一本就是《百年孤独》,看了几章没有看下去的欲望,跳跃式的啃完,合上它竟不知所言是什么,真的是“雁过无痕”了。再一本《傲慢与偏见》通篇都是些像对话又不似对话的描述,故事情节平淡,语言苍白无力,人物形象不鲜明生动,确实有点索然无味。类似的还有《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

《飘》却让我百读不厌,每次都被它诙谐的语言逗得哈哈大笑,波澜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单纯而又复杂的内心描写,让你感同身受,恨不能跳进书里和主人公一起“肩并肩”小说对于人物外貌描写和心理变化的描述是最出众的,让人叹服,读来畅快淋漓。《安娜·卡列尼娜》也是部读来欲罢不能的名著,人物形象非常饱满,小说的悲惨结局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兔子的八哥生活


几乎所有老师或学者在推荐读书的时候,都会反复强调我们要多读经过时代挑选、沉淀下来的经典名著,而不是沉迷于感官享受,阅读一些网文爽文,但我们满怀热情地捧起那些被尊为世界名著的书时,往往看不了几页,便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无奈放下了,数次拿起数次无奈放下名著的这个过程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看着诸如豆瓣之类的软件上,很多人评论这本名著有多么多么精彩,意义有多么多么深刻,但自己却怎么也读不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耐心没有毅力,而是有着如下几种原因。

1、 文化语境、思索方式不同造成的隔阂

因为生活的文化语境与长期以来积淀的思维方式不同,我们在阅读一些世界名著时,很难有代入感,这一点我们在阅读一些大部头的外国名著时应该深有体会。尤其是翻译过来的文字,与我们日常学习、接受的阅读习惯差异很大,文笔文风也与现代汉语迥异,这些原因都造成我们在阅读接受上的困难。比如被尊为世界名著的《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灵夜》等作品,大段大段的意识流,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还有很多的词源辨析,如果不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者,恐怕很难有耐心去啃这些名著吧,还有这些经典作品都是作者经过几十年的思索以后沉淀的结果,我们阅读者很难体会到这些伟大作家的深邃思想,读不进去也是情有可原的


2、 社会阅历、欣赏趣味与一些名著有差异

很多被尊为世界名著的书籍的思想很深邃,里面有很多人生哲理与对人世的思辨,如果读者没有一定的阅历和思维方式很难真正品味到其中复杂的思想。很多老师在推荐诸如此类的名著时忽略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接受的可能性,当我们翻开这类名著时,往往会读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明,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也说明这类名著暂时与我们无缘,在这个时间段,这些思想意蕴深厚的名著刺激不了我们的兴奋系统,或许等再过几年,待到某一刻机缘巧合之下,读者重新翻开几年前都不懂的名著时,会发现那些你曾经觉得陌生、有距离感的名著突然之间能够读懂了,这是因为我们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周遭的人世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读这些名著的时候自然就能够进入那个情境了。比如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里面包含了很多佛家哲理,"空了"观,还有很多具有隐喻意味的诗词,人生阅历和文学修养不够的阅读者很难把握到作者在书中寄托的人生哲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暂时性地都不懂这类名著,我们不必苛责自己,只是我们与这类名著的缘分不到。

3、 由于时代变迁与审美差异,与一些名著无法产生共鸣

在世界人类历史上,有很多被尊为世界名著的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在那个时代或许对很多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那个时代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学成就,但是我们现在的读者所处时代的审美风尚与一些名著所盛行的时代有很大距离,所以我们在阅读这类名著的时候,很难产生共鸣。比如很多俄国的大部头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在世界文学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在心里也对这类作品充满着敬重,但是由于时过境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可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想读却读不进去,即使我们运用一些阅读的技术,勾勾画画,整理书籍中的逻辑线索,但还是无法读进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再多一点耐心,既然被很多人尊为世界名著并且经过了时代的检验,这些名著肯定有它自身的价值,只要有不惧困难的勇气和韧劲,相信有一天我们能够理解这些曾经望而生畏的名著。(作者:潇湘雨)


一往文学


谢谢题主的提问。题主提到的现象,我想应该是很多读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趁着回答热度还不太高,斗胆说一下个人对此问题的肤浅理解。

首先,名著与畅销书有所不同,外国名著尤其如此。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外国名著并不是由于受欢迎才成为名著,而一般是由一些专家进行推荐的。评选和推荐名著的人不是出版商,而是思想深刻、学识渊博的文学鉴赏大家。这些大家的鉴赏水平不是一般读者能够企及的,导致很多外国名著有些“曲高和寡”的意味。

其次,外国名著均有其特定背景。这包括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两个方面。每部外国名著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读者也就很难与作品中的人物经历产生共鸣。就拿题主提到的《茶花女》来说吧。这部名著表面看是写了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深刻揭露贵族阶层的虚伪道德。如果对法国七月王朝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有的读者可能读起来会觉得有些枯燥乏味。除此之外,个人体会,如果有机会的话,建议还要了解外国名著作者的生平和他生活的年代,充分了解他的创作动机,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名著。

第三,外国名著“门槛”较高。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说外国名著就比中国名著好,而是因为阅读外国名著对中国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才提到了特定背景的问题,实际上很多读者尤其是很多年轻读者对于外国名著是有畏难情绪甚至抵触情绪的。年轻人(不是指题主哦)阅历尚浅、思想不够丰富是客观因素,但浅尝辄止、肤浅浮躁的读书态度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就像刷抖音习惯了,突然改看话剧,肯定会觉得兴致全无。庸俗文化永远比高雅文化更有市场。有的时候,“容易懂”可能意味着肤浅,艰涩难懂却可能代表着深刻。

第四,翻译水平参差不齐加重了外国名著的索然无味。多数情况下,外国名著的译者并不是文学家。因此也导致外国名著往往有很多种译本。比如,根据朋友推荐,自己第一次读《培根人生论》时,感到读起来很费劲。但换了另外一种译本后,读起来就觉得很受启发。

当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一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不妨先放下,等了解了名著的创作背景等信息后再重新阅读。或者顺其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不断开阔,阅历持续积累,再读起她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读外国名著总觉得索然无味?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语言及生活习俗,我们无法从中切身体会,无法全面深入了解。

1、翻译过来就变味了

文字可以翻译过来,但真正的感受就千差万别了。翻译只是从翻译者的角度来感受,我们是从自己的习惯和见闻中体会,经过两层过度,很难去把握这其中的感情和用意。

翻译者是不能将那些作品完全国有化,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他们只是稍作调整,或是改变语言顺序或是用我们的俗语作引导等等,但终究难以改变文字结构,翻译出来的作品还是要顺着原作者的意识发展。这样无论如何都还是带着外国作者的表达味道,和我们自己平时看到的表达方式就不是一个味。

2、文化、习俗无法感同身受

从你举例的两部作品来说,时代相去甚远,已成历史,要想真正读来产生强烈共鸣,这是难事,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尚且源远流长难以全面掌握,更何况远在千万里的国外。

当然也并不完全是索然无味,这其中一些做法和想法是相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就是不变的,书本里体现出来的我们也能理解和接受,只是书里人物平时的生活习惯和说话方式我们无法感同身受。


梦途客栈


我来简单说一下,外国名著索然无味,有好多原因是因为宗教信仰。茶花女中施展的无非是所谓的魅力,其实还是靠姿色。

中国人读国外名著,索然无味主要是宗教信仰问题。

在初中时,我也曾疑问,苏比怎么会听到教堂的钟声就萌生善意,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天我通读了欧洲史和宗教史,才明白欧洲人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写,因为他们从内心深处就是这么认为的。

欧洲信仰来自耶稣,耶稣出自古希腊,古希腊被古罗马干掉了,可是却奇迹般的信仰了耶稣,并尊为国教。这就没法说理了。后来古罗马也灭亡了,但是由于罗马的原因,耶稣教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并且发扬光大了,而且分为两支:耶稣教和犹太教。原先的希伯来人信耶稣,强调教血统,为以后的多次迫害和希特勒迫害埋下祸根,也是始料未及的,老子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多么睿智!基督教因为保罗教皇的参与而发扬光大,凡是信耶稣就能得永生。从此不再分教徒的种族。

从此,犹太教就变成少数派。

再后来,因为印刷术从中国传到了西方,马丁

.

路德教皇把圣经从希伯来文翻译成英文,告知大众,凡是信教,就可得永生,此为新教。与天主教分庭抗礼,圣经从此被广泛传播。由此,发现了弗吉尼亚州,随后,又诞生了美利坚合众国。

而这些,是中国读者所不了解的,因此,统一归为怪力乱神迷信一类,而一概予以鄙夷唾弃。

虽然,我至今不明白牛顿为何信奉天主教,(可能是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圣经保留了古希腊文明的缘故)但基督教毕竟统一了欧洲,教皇主管天底下的所有宗教事务!这个观点是被认同的。只是新中国不认同而已。因为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强调宗教八大自由(具体内容,百度一下)。

因为这个原因,遇到一些涉宗教问题,往往觉得索然无味。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简单认为欧美人信仰上帝就行了不能简单理解成怪力乱神,一概排斥就行了。毕竟,现在是地球村时代,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月淡风青


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我个人觉得有一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外籍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与中国的差异。甚至某些名著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中国的完全相悖。在中国本来是有情有义的事情,而在很多外国名著中,却被描写成了理所当然,致使中国读者感觉不到情义所在而觉得了无情趣。

(二)人文文化的差异导致外籍名著中的故事结局与我们想象的不相吻合,甚至有天壤之别,致使读者觉的情未到位或者索然无味。比如有一本《桀骜不驯的女性-维格迪丝》,这部书描写的是主人公维格迪丝与里奥特的爱情悲剧故事。本来二人偶遇相爱,海誓山盟,溪间戏水,月下赏云,因一次里奥特没有把持住自己的情感,强行占有了维格迪丝,于是,他们以前的山盟海誓全都化成了维格迪丝的满腔愤怒,而就仅那一次,维格迪丝还怀上了里奥特的儿子。无论里奥特怎样的忏悔,都没有获得维格迪丝的谅解。而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维格迪丝还教育儿子,里奥特就是她一生中最痛恨之人,待儿子十八岁那年让儿子约里奥特决斗,当然儿子并非里奥特的对手,结果是里奥特为了赎罪,竟扑到儿子的剑上以死谢罪了,这可以说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按理说维格迪丝应该翻然悔悟,把以前的彻骨之痛转化成懊悔,甚至郁郁寡欢而死,最起码也得去到以前这个曾深爱自己的人的坟前上个香,这样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而结局却是作者偏偏描写了在里奥特死后,维格迪丝又无虑的生活了十余年,这与中国读者的心里有着极大的落差。我们注重的是主人公的感情结局,而作者注重的是主人公的桀骜不驯,我们认为结局不妥甚至是败笔,而从主题来说,这样更可以扣住《桀骜不驯的女性-维格迪丝》这个主题。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好的爱情悲剧故事,但我们读后总觉得有些失落甚至后悔。究其原因,人文文化的不同使然呀!





梦碎远方


好多回答都说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等等。你想,文学名著,既然流行于当时西方国家,肯定是幽默有趣,脍炙人口。如何读起来味同嚼蜡呢?

你仔细看看翻译者,翻译的年代,答案就出来了。

翻译者现在被称呼为翻译家,好像天一样。其实他们就是常凯申式的翻译家。

上世纪早期出国,国外生活几年,外语从零开始,只有小学水平。中文和外文的驾驭文字水平都是低水平。国外的成语,双关,幽默点,都不懂,生动幽默对白不理解,中文水平也不高。文字干瘪味同嚼蜡,糟蹋了名著。

这些后来的翻译家后来都占了窝,成名成家,有地位,成了文坛霸主。

解放后没有人敢再重新翻译,当时的出版社也不敢给出版。

现在名著也没人读了。


MyTel创客空间2


读一本书与个人的阅历有直接关系!选一本世界名著,如能读懂原文更好。如果是译文,一定要看翻译是谁!我国法文翻译最权威的是,付雷先生。同一部名著,被很多人翻译过,说明白,就是在创作,内容大多是意译,就是译者对作品所产生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理解能力使然。译文的好与坏,完全取绝与译者的文化修为与个人能力!当然,也有读者的个人阅历,及文化修养有关!越是文化阅历浅的人,读名著自然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购买名著一定要看译者是谁,也不要被某些名家所左右。比如巴金(安娜\\卡列尼娜),郭沬若(浮士德),他们年轻时的译文,一般人真的读不下去!我买过一套大部头,《诺贝尔文学奖全集》51册,台湾版。其中很多册是台湾学者翻译的,根本就读不下去!举个现实例子,美国前总统,我们的翻译是理根,台湾是雷根!都是意译,谁更准确?!


用户61455448482


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所描述的时代背景人物故事,与我们21世纪的今天的生活完全都不同!在看世界文学名著之前,我建议大家先把欧州文学史美国文学史,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简编上下卷阅读几遍,深刻的理解了欧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历史,再去阅读名著作者的传记:如《三仲马传》《天才诗人普希金》《司汤达传》《巴尔扎克论文艺》《高尔基论创作》等。培养起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些文学名著能够引导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气质,触摸一个时代的灵魂,从而感悟人生,净化心灵,提升人格境界与提高审美能力!总之,比起渲染欲望的网络小说,这些文学名著能够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过去未来的人生画面,与众多世界文学大家对话!


被动专家


文学或是艺术品它是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产物,如果你没有体验过某种类似的情景或是做过接近的思考,你很难直接通过文字或是画面获得共鸣,最直接例子是学生看鲁迅小说最喜欢故事新编,因为直观,因为漫画感,但深层的东西,比如让他看加缪的局外人或是鼠疫,他没法直接获得作者传达的信息,因为那是一种由复杂的经验提炼出来的表达。所以增加阅历与读书同样重要。既然是名著,就有是名著的道理。高中课本里有《百年孤独》的选节,当时尝试了好几次,实在是没有办法看下去,前段时间忽然想看,就买了书,然后爱不释手,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书,连看三遍。《茶花女》,以前看的时候只追情节,现在才看到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在这么浮躁的社会,需要我们有一颗不浮躁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