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其中的“土”应该怎样解释,整个句子又该如何理解?

wangshuiyiyu


古人的话就那么几个字放在那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

讲一下本人的理解,聊作补充。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出自出自《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对“君子”、“小人”论述颇多,这两句更像是给出了定义。有段时间,有人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的“小人”是指“小孩”,说是“英雄难过家庭美人关”的意思,为孔子歧视女性洗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句话里的“小人”是指“下人”,而后来“小人”就用来通指道德低下,性格反复的人,与道德高尚,言而有信的“君子”相对。

“怀”是思的意思,那么我们大概能得出这一整句话的意思:

“君子思考的是德行,小人思考的私利;君子行事考虑的是规则,小人行事考虑的是如何占便宜。”

为什么把“土”解释为“私利”呢?有的大师解释为故土,故乡,土地,都可以。大抵上小人的心里就是把土地或故乡情结这些私人的东西当做所有的东西来考量,无非就是家长里短,而君子相对而言思考的更多的是道德和行为规范。解释成“私利”主要是和下句相呼应:“小人怀惠”。“惠”,恩惠,利益。

君子是以社会道德公义为准绳,是关注社会民生,并以此为言行的准则;而小人则只是考虑自己的事儿,是否影响个人生活,是否个人利益受损,而置社会公义于不顾。

而这种“乡土”的私利情节,发展到后面就是“乡愿”情节。“乡愿”就是为了利益或者关系,隐瞒真实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做一个只要对自己有利,没有原则,“啥都可以”的老好人。

这种情节是孔子深恶痛绝的。

“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想要准确的理解这句话,还需要联系上下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题主所说,杨伯峻老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解释的“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在意思上是正确的,但可能对于还没吃透《论语》的人来说,仍旧比较含混。下面,我们根据整句话的含义,来一一说明题主的几点疑问:

第一,“土”应该如何解释?“怀土”是乡愁的意思吗?

第二,“小人”应该如何解释?

第三,整个句子应该如何解释?

首先,“土”在此处,是故土、乡土的意思。“怀土”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常见意思,第一是安于所居之处,第二是怀念故土。此处应该采用第一个,也就是安土重迁,安于所居之处,并非乡愁的意思。

其次,在《论语》中,经常有“君子”和“小人”对举的例子,这些“君子”“小人”,都是基于一般人而言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居高位者与无地位者。“君子”可以理解为有远见、有德行的人们,“小人”可以理解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们。在简单意译中,也可以直接称为君子和小人,不作特别解释。

=====

非常感谢大家在评论区的热烈讨论,《论语》中“君子”和“小人”是理解儒家思想的一个关键问题,学界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这里陈述的只是一家之言,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关于这个问题,另外补充几点:《论语》中19次提到“小人”,根据这些对“小人”的描述,可以勾勒出这类人的基本特征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只关心眼前利益,但是并不一定主动地为非作歹,在现代汉语中,更接近“庸众”而非“坏人”。而《论语》中的“君子”,有从位说、从德说两种解释,但我倾向于“君子”作为孔子心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是位、德、才三位一体的,也就是说既有其名位官职,又在自己的位置上展现品德、发挥才能。

=====

第三,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所想的是高尚的德行,而小人安于眼前的故土;君子敬畏国家的法律政令,而小人贪图小恩小惠。进一步解释,就是君子眼界高远,因而为了追随德行,志在四方,心中有明确的道德界限,不会随意逾矩而行;小人目光短浅,因而只安于此时身处的居所,只看中眼前的小利。因此,君子和小人就高下立判了。

希望能够帮助到题主~


薛暖暖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出自《论语·里仁》。原文如下: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一般人把这个“土”理解为乡土,好像有些莫名其妙,理不通啊!

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

这个的确说不通。

其实这里所说的“土”是五行之土。

五行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只有理解了“土”在五行里的真正含义,才能看懂这段话。

说到“五行”,我们又要谈到《易经》。

按照我们的《易经》思想来理解这个世界,世界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用阴阳、用五行全都可以解释,阴阳五行也可以称为“七要”。“阴阳”是两个字,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五行是五个字:木、火、土、金、水。

不管宇宙是如何去变化的,“须一理而融贯”,就是用一个理论就可以融贯一切的变化现象;而这个“理”在哪里呢?真正的“理”就是阴阳五行的相互生克变化。

土为生长万物的要素之一,土代表养育、含吐万物之意。

五行相生中,土生金。

五行中的“土”在术数中也称为“库”,主财,有土即生财之义。

我们来看易经中的“坤”,“坤”字的左边是“土”是大地,右边是“申”。

“申”字是田中的那一竖庄稼,向上可以顺利长干长技,向下可以扎根扎须。

“土”与“申”合起来之意,是大地可以为人类提供种植庄稼树木花草的耕田。

中国自古以来就属于农耕社会。

在中国古代,土地(田地)就是每户家庭的财富基础,就是每个家庭的根本!一般看哪户人家有没有钱就看他家有多少田地。田地越多代表财富越多。

《大学》中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其实《大学》所说的这句话的含义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内在含义是一样的。

而且这里的“怀”切不可用“怀念”解释。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句话简单地解释就是:

一个君子心心念念所想的是如何提升自己内在的品德,

一个小人心心念念所想的是如何增加自己外在的财富;

一个君子心心念念所想的是自己的一言一行如何不违反法律(不犯错),

一个小人心心念念所想的是自己的一言一行如何获得更多实惠(利益)。


大道之光


先说答案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其中的“土”是“舒适之境”的意思。

本句出自《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一句的意思是:

孔子说:君子存其道德,小人沉溺于所处之安;君子畏于法,小人贪于利。


类似含义的句子还有: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小人之辨

这一句写的依然是君子与小人之辨。

儒家所说的君子,通常是指遵循人伦之道的人,这样的人,修身齐家有成,可以担任治国平天下的职责。

儒家所说的小人,通常是未受教化的普通人,这样的人,无需对他们有过高的礼义方面的要求,但通过学习,小人,也可以成为君子。

王夫之认为,人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而心中所向往的,无论是不是已经得到了,或者是不是具有普遍认为的价值,都只是人所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东西。

如果人所向往的东西是这样的,那么虽然经历着不同的境遇,采取了不同的行为方式,但总是会向他所向往的东西而努力。

因此,君子小人之辨,不在于人的行为,而在于人的怀抱。

同样的向往,人都是想实现希望的目标而安其心,但是实现目标的初衷是不同的,这就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比如说,同样希望国泰民安,有人就希望国家长长久久,民族传承不断,有人就只是希望过好自己小家庭的太平日子。

君子行事求心安,是要同于道而有德,合于天伦,极于人伦。如果不这样的话,行事就无据可依,也就无从行事。

而小人求其心安,只是贪图境遇方面的舒适,不能过的舒服就无法自处,又哪里会去尊道贵德呢?

同样的境遇,君子因为合道而心安,小人因为舒适而心安,这就是君子小人的不同。

同样的一件事情,目标相同,而方式不同,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则不然。这就是“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担心自己行为的方式不正,不合天伦,不合人伦,不合法度,担心违背道理而必然受天理、法规的惩罚,虽然不一定会有刑罚加身,但总是会感念到有东西阻止自己走错路。

这里的“刑”更多的是指失道背德而不得长久的天刑,而不是简单的人为律法之刑。

小人则看到好处就冲上前去,即使是极其幸运不可能再侥幸获得的,也只会想到自己还会再获得,而不会考虑到随后而来的惩罚。

正因为君子小人的胸怀不同,君子贵德,未得而求之,得而不失,即使世事变化,依然可以保其身存;

小人怀土,得之恋恋不舍,失之则多怨,步步深陷,迷失其间,遇到世事变化,凶危至矣。

以上。


平凡2850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要想正确理解这句话,首先我们要区分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毕竟在论语中,孔子最为重视君子,把君子人格当成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当然,有了君子就要小人,君子和小人不是在地位上的区别,而是在道德上、眼界上、胸襟上、追求上,在对待正义和利益上,在对待是非成败上的态度上的区别。

比如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遇到事情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小人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君子在对待人生际遇的时候,总是能守住底线,君子固穷而穷则独善其身,而小人就会突破底线而无所不为为非作歹等。君子和小人在对待道义和利益上的立场也是不同的,比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却是利益。遇到问题或者面临选择,君子会首先以道义的标准去衡量;而小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获利,这是君子和小人思考问题或者做选择时的最大区别。

综上所述,君子道德高尚品味高洁追求高远,有大胸襟和大境界,而小人则是目光短浅凡事推之于人,看重利益忽视道义,在人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能守住底线。

好,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这句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句话从字面的意思来说,是君子心怀道德,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有大境界大追求,他追求天下和谐太平,他是怀抱世界的人,而小人则不同了,小人目光短浅,只是紧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怕是一厘米的宅基地也要斤斤计较。


好玩的国学


想要了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首先,要清楚这句古语出自哪里方可使我们更快速寻求到所需要的答案了。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出自《论语》中的里仁篇。这一篇在《论语》整部中占的分量极重。


全篇都集中于“仁”的观点,无不体现出当时孔子对于仁的哲学思考之深入。我们应该都了解过,“仁”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孔子社会理想与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


了解它出处的背景了,理解起来,便轻松许多。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其中的“土”应该怎样解释?


在中华书局版《论语》中,这句话翻译的意思是这样的:“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那么,土,即乡土之意。



但有很多智者反驳,认为这里的土并不是乡土的意思,圣人也是人,也会怀念家乡,不可能说怀念家乡的人就是小人。


站在孔子当时所处的背景分析,用那个时代的眼光去看待孔子说的话,认为大概可以这么理解:


“土”指一种私欲,在古代,谁土地多,谁就有势力,因而,孔子他老人家是不屑于那种小人的,真君子都是以德服人。


详细分析整句话得出详细点的解释应该是:君子为了道德仁义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故土之上,修养不够的人却只顾留恋乡土而不知推行道义。


当然,这里面的分析,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在里面,句子的解释不是百分百的。


24帧半


孔老夫子的那套语录,最忌不联系上下文断章取义。

有一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贼”,让不少人去解释恐怕会有很多有趣的答案。

话题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它的通俗解释是“君子胸怀道德大义,小人物心里心心念念想着的是乡土。”

但是它还有下一句“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刑”,解释为刑法律令没有问题。“惠”,我们有小恩小惠的说法,这个“小人怀惠”的“惠”大致与小恩小惠的惠相近。

好,于是我们联系上下文一起解释就是“君子胸怀道德大义,小人物心心念念想着的是乡土。君子心中放着刑法律令不可越矩,小人心心念念着的是小恩小惠的利益。”


乍一看,没有问题,但是,仔细琢磨我们就会发现,《论语》语录类似这种类比句一般前后都是意义相对的词眼,比如善与恶。显然,这里解释的“道德大义”与“怀念乡土”,“刑法律令”与“小恩小惠”显然并非意义相对的词眼解释。

好,我们再回到《论语》里。《论语》里像是君子,小人这些词出现几十次。但是稍微有点底蕴的人都知道《论语》里的词眼不能望文生义用现代的话来解释,比如我们刚刚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也”的贼如果直接解释为偷东西的窃贼就闹笑话了。


显然,它的本意与窃贼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这里的“小人”我们也不能单纯地解释为“心理阴暗,睚眦必报,手段下作的人。”

论语所有描绘不好的一面都运用比较中庸的思想,这里的“小人”大致是指与“君子”相对的地位、道德与才能都很平庸且胸无大志的人,可以直接理解为小人物。

好,我们再回到原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结合以上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个“土”虽然可以解释为乡土,“惠”也可以解释为小恩小惠,但是它这里面有寓意既没有仔细说出来的话。


《汉书.元帝纪》有“安土重迁”一词,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意轻易迁移。“小人怀土”大致与安土重迁意思接近。所以不能直接理解为怀念乡土那么简单。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布道而不得,难道最终不是因为怀念乡土想要落叶归根回到鲁国的,那他不也是小人了?

所以,“小人怀土”意思应该是“小人物心心念念的是乡土,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安于本分,不愿轻易离开或改变。”

我们再回顾孔子带着七十二贤周游列国布道天下那段经历大致也可以通过“小人怀土”的相对意义知道“君子怀德”的意思:“君子胸怀道德大义,为此不惜胸怀天下乃至周游天下去布行拯救苍生的“大道”以尽这份道德大义。”


我们知道孔子说的一大堆道理,他的弟子都知道他说的就是自己,有一次子贡在听了孔子关于君子三道的论述后直接说“夫子自道也!”。意思是说“这说的就是老师自己啊!”。

所以《论语》的有关“君子”的话,十有八成都是孔子或者他的弟子以孔子为模板说的孔子自己。因此,对于刚刚“君子怀德”的解释也就好理解了。

再说到“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里“君子怀刑”解释为“君子心中怀有刑法律令不可逾越。”

这个“刑”可解释为刑法律令,但是对于“君子”来说更多是把“仁、义、礼、智、信”这些教条原则放在心中,不敢轻易逾越。

“小人怀惠”解释为“小人物看重小恩小惠与眼前的短暂利益,鼠目寸光。”这与上句的“君子怀土”的意义刚好是前后呼应的。

小人物重视小恩小惠与眼前利益,鼠目寸光却并非是触犯刑法律令。所以也可解释“君子怀刑”的“刑”不能简单看成是刑法律令。但是小人物的这种行为则必定会有逾越仁、义、礼、智、信的地方。



好,我们总结一下。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释:君子胸怀道德大义,为此不惜胸怀天下乃至周游天下去布行拯救苍生的“大道”以尽这份道德大义;小人物则心心念念想的是乡土,守着一亩三分地,安于本分,不愿轻易离开或改变。

君子胸怀刑法律令,把仁、义、礼、智、信等教条放在心中不敢轻易逾越;小人物看重小恩小惠,为了眼前的短暂利益,鼠目寸光至逾越仁、义、礼、智、信。”



不书公子


“君子怀德,小人坏土。”出自《论语》全句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首先要看看“德”字,德是道德之德,即自然规律为道,遵守自然规律为德。第二个是“土”,土有三层意思,一是乡土,可扩展为任人唯亲。第二层是金木水火土的土,即土能生金是利益,是唯亲之目的。第三层意思是,土可以掩埋,是鬼,是见不得人的意思。第三个是“刑” 这里指原则。第四个是“惠” 即恩惠。

全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做事总是本着天道,遵循自然规律从不失原则;而小人做事总是心怀鬼胎任人唯亲一切为了利益。”





量子收藏


古人所说的“君子”,乃是有德行的人。《山海经》里就有一个君子国,这里的国民都:衣冠带剑、好让不争。这是古人对君子最基本的认知,不仅在外观上有礼有节,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与君子相对应的,便是“小人”。彼时的小人,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卑鄙之人,而是芸芸大众,非君子即小人(君子之外的人,都可以被称作小人)。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的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这四句话,又该作何理解呢?杨伯峻先生把君子怀德解释成君子怀念道德,固然是没有错的;小人怀土的“土”解释成乡土,却是有些不妥。

这四句话的后两句“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刑”与“惠”乃是一对反义词;按照正常逻辑,前一句的“德”与“土”也应该是一对反义词才行。

“刑”和“惠”很好理解,分别是:刑罚、恩惠。如此,与“德”相反的“土”,翻译成“故乡”,未免就有些欠妥了。因为德指的是高尚的情操,怀念故乡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如何相反?

君子国的国民“好让不争”;与之相对的的,小人国的国民就应是“好争不让”,怎能让他们去怀念故土呢?

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

“土”只是一种代称,人生天地间,乃是“天生地养”,故而上古时期人人皆是天子。所有人都是通过土地获取一切资料,包括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土地。

在封建时代乃至于更早的奴隶社会,土地就是财力的象征。古人说谁家有钱,从来不说他趁几个亿,而是说他们家有多少多少良田。

搞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对“小人怀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所谓的“小人”怀念的“土”,并非是在怀念故土,而是在怀念良田、怀念钱财。由此也就和后面的“惠”接上了,因为惠就是钱财的一种表现形式嘛。

因此,“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两句话的翻译,应该是:君子心中常常德行够不够高尚,小人心中常常土地(钱财)够不够广阔。

唉!人生天地间,总也逃不过一个“钱”字,说到底,不过是个“小人”而已。孔夫子所说的“君子”,大概这世间真的有吧,真的很想和他们做朋友。不过,他们会结交我这“怀土”之“小人”吗?


ps:现在的“土”也是财力的象征,比方说谁家在拆迁区有多少多少土地……


祗树


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首先,有书君先来看看,这道题问了几个问题:


1、“土”应该怎样解释?

2、整个句子又该如何理解?

3、怀念乡土是乡愁的意思吗?

4、小人又如何理解?


要问一个字在一句话中的意思,首先要先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要理解整个句子,就必须先去了解说出这句话,当时的历史背景。


现在,这4个问题,有书君来为您一一解答。


答1、“土”应该怎样解释?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句话,是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君子所想的是高尚的德行,而小人安于眼前的故土;君子敬畏国家的法律政令,而小人贪图小恩小惠。


因此,“土”此处应该解释是故土、乡土的意思。


答2、整个句子又该如何理解?


有书君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整个句子,当时,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君子眼界高远,因而为了追随德行,志在四方,他的心中有明确的道德界限,不会随意逾矩而行;小人目光短浅,因而只安于此时身处的居所,只看中眼前的小利。”


答3、根据题目的描述:看到杨伯峻老先生的论语译注,里面解释道,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怀念乡土是乡愁的意思吗?


因为“怀土”在古代汉语中,有两种解释,一是安于所居之处;二是怀念故土。而结合本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这里应该是第一种解释,就是安于所居之处,而非乡愁的意思。


答4、小人又如何理解?


“小人”,本义专指喜欢明争暗斗,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落井下石这一类坏事的人。


“君子”一词,有三种释义,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2、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来孔子为“君子”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人格高尚的人。3、对别人的尊称。



孔子曾经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四不:不妄动,动必有道;不徒语,语必有理;不苛求,求必有义;不虚行,行必有正。


而在《论语》中,经常有“君子”和“小人”对举的例子,因此,本文中这些“君子”“小人”, “君子”可以理解为有远见、有德行的人,而“小人”可以理解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


因此,君子平日所思,都是德行,而小人所思,都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都是存着侥幸。


有远见、有德行的人,心中常想的是怎么以法治国,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心中想的是怎样生存,怎样谋私利,怎么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当然,学术界关于“君子”和“小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见解,《论语》中“君子”和“小人”只是基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言。


但是,不管见解有何不同,每个人都要力求做一个君子,都要时刻关爱着普通大众,遵纪守法。承担起对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只有社会和谐,国家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有书君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够帮助题主,也希望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