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领克汽车工作人员不承认自己是国产车,而一再强调自己是合资车?

魜溣


领克汽车的“血统”不用质疑,这个品牌是标准的合资车。

一般理解的合资汽车品牌为海外已经存在的汽车品牌到中国建厂,我方提供土地厂方以及员工、外方提供技术团队和设备支持,这是大部分人认可的合资车;不过以同样的模式两方共同创立全新品牌仍然是合资汽车品牌,只是品牌有没有历史的区别而已。

  • 领克汽车由吉利与沃尔沃各持股50%,所以领克汽车是不折不扣的合资汽车。

但领克的营销策略有些令人不齿,在上市初期领克定位为吉利旗下的国产高端品牌,以国产发力高端的“突破与艰辛”大打情怀牌,让一批爱国人士为一个伪国产品牌买单;严格的说这种文案是有一定欺诈嫌疑的,只是毕竟也有吉利的股份所以也没有人去深究。

不过愿意为国产高端品牌买单的消费群体非常垂直,这点可以从WEY、GS8、H8/9、唐宋等车看出这一现象,所以在消耗完这一群体后话锋一转又称为了合资。

上文已经说明领克定义合资品牌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初期的国产车定位很不合理,且形象定位“转型”为合资不仅是消费群体饱和的原因,另外还有两点。

领克01从接近万台的销量一路下滑,二月售出2805台、三月环比上涨20.46%也仅为3379台,但同比销量已经下跌了60.28%,造成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下。

1、领克汽车的维保成本很有沃尔沃基因,沃尔沃汽车一度被消费者认为是最安全、最稳定的的汽车品牌,但这个品牌曾经在北美市场一度在百车故障率的前五名;而且配件的价格奇高,高到BBA都是望尘莫及。

领克汽车作为沃尔沃的合资品牌深谙其道,维保养护的价格比同级别合资车还要高出20%~30%。

2、沃尔沃Drive E T系列发动机并不足够稳定,以T4低功率2.0T为例在进行了暴力调教之后实现了领克01不到8秒即可破百的好成绩,现在还跑的出来吗?由于调教过于激进导致了早期的01出现了很多机油乳化的问题,为了让质量更加稳定领克的售后竟然做出了以升级系统或保养阶段“默默的”为已经销售的车辆刷ECU降低功率。

不过车主并不傻,关于动力下降油耗升高的反馈也是源源不断,在这些问题以及02/03使用三缸发动机的影响下领克汽车很难有所建树,不过只要是合资这些问题还算什么呢?

有些合资品牌确实做到了以最低的品质卖出很高的价格获得了最好的口碑,车标就是一切;领克作为全新品牌只要品质不是太低还是前途的,当然前提是消费者真会拿领克当做合资看待,这就是领克。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天和Auto


首先,这已经澄清了,是一个误会。这件事的发生了,有一位汽车媒体人在领克展台录节目的时候,工作人员插了一句:我们不是国产车,我们是合资车。然后官方迅速做出回应,说明了领克是中国品牌,但是领克的研发设计都是在国外进行,而且很多技术也是国外技术,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是合资品牌。

那么我们再来揣摩一下领克这样做的意图。首先就是可以抬高自己的品牌,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买车是很在意牌子的,很多消费者对于国产车都是持中立意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销量。插一句题外话,虽然现在国产车的质量和产品力都在提高,但是还是很难改变国产车在国人心在的影响,改变这种观点需要时间。所以领克会在很多公开场合声明自己是合资品牌。

对于领克这个品牌的定位,母公司就是家喻户晓的吉利,如果吉利重新立了一个新名字,而且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就是为了打造一个高端品牌,目的就是让吉利的产品走得更高。如果领克的定位还是国产低端车型,那么这一切就是徒劳的,而且还是无意义的。所以领克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是高端的合资品牌。



C位车道


领克是中国品牌,这一点毋庸质疑;但同样也是合资品牌,这个说法也并没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实际上中国品牌与合资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之所以产生了这个问题,只是很多朋友对合资的意思理解的不够清楚,并非一定要与国外企业合作才叫合资,所以合资指的是投资方式,与汽车是不是国产、进口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领克是合资的国产车,这么一说各位朋友就该明白了!



合资公司又称合营,简称 JV(joint venture),一般定义为由两家公司共同投入资本成立,分别拥有部分股权,并共同分享利润、支出、风险、及对该公司的控制权,与策略联盟不同。

合资公司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从上述引用部分就可以看出,合资的定义为由两家公司共同投资成立,这就是合资的最原始设定;至于是什么样的形式没有做具体的要求,简单点说可以是两家外企进行合资、可以是两家自主企业进行合资、可以是一家自主企业和一家外企进行合资;所以合资实际上就是联合投资的意思,与品牌的划归、是不是国产车没有任何关系,两家(及以上)企业共同投资的公司就是合资!一直以来很多朋友对于合资的理解产生了扭曲,认为只有中、外企业联合投资才叫合资,实际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合资的标准没有那么细化,任何形式的两家(含以上)公司共同投资的公司就叫合资公司;吉利虽然收购了沃尔沃,但吉利与沃尔沃的公司主体都是各自独立的,所以由吉利与沃尔沃联合投资成立的领克公司本质上就是合资公司;不要把合资看的太狭隘,合资含义的范围可太大了!



吉利、沃尔沃合资成立领克的意义

沃尔沃是吉利的全资子公司不假,但并不意味着沃尔沃的技术吉利就可以使用,因为沃尔沃是完全独立的品牌,这一点李总从收购沃尔沃之后就多次说明,况且沃尔沃的很多技术的专利还掌握在福特手中,这些技术沃尔沃是没有权利给吉利使用的;当然沃尔沃脱离福特时也做过关于技术使用权的拆分,但其中的关系依然错中复杂,具体可分为三类。。。

1.福特握有的专利技术,授权沃尔沃使用、也允许吉利使用;

2.福特握有的专利技术,授权沃尔沃使用、但不允许吉利使用;

3.沃尔沃掌握的专利技术,部分允许吉利去使用,而绝大部分不会让吉利使用;

所以吉利可以使用的沃尔沃技术其实很少,因为会受到多方专利保护的限制,技术的应用不等于偷艺那么简单,况且更高的技术等同于更高的成本,即便沃尔沃全部的技术都无偿给吉利使用,吉利也不敢用,因为会毁掉吉利汽车自身的产品定位;如果按照沃尔沃的技术、标准去造吉利,那么吉利汽车的成本就会瞬间飙升,而长久以来消费者已经认可吉利现有的品牌定位,试问如果吉利的汽车全都卖到2、30万元的价格,还有几个消费者会买单?



所以吉利迫切需要打造一个可以更加合理使用沃尔沃的技术、并能承受使用沃尔沃技术导致成本上升的品牌,所以这个时候领克就被打造了出来!在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吉利话费了一笔巨款,之后又为沃尔沃拿钱打造用于生产大型车的SPA平台,这才使得沃尔沃得以续命;沃尔沃虽然活下来了,但依然没法向吉利提供技术,这是很尴尬的,沃尔沃并不愿意向吉利提供太多,因为这对沃尔沃没好处(吉利可以通过卖沃尔沃来分红,这是合理收益);所以吉利为了更合理的获取沃尔沃的技术,就拉着沃尔沃一起搞领克,主要方式就是吉利出资、沃尔沃出技术(技术也是资本,只是出资的一种形式),之后两家各控股50%,卖领克汽车赚的钱,吉利、沃尔沃对半分,所以这是典型的合资做法,只不过在合资的形式上属于“自家合资模式”而已!


由于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它自家的小型车平台也已经老旧,所以沃尔沃也急需资本进行更新换代,所以这个时候吉利向沃尔沃提出两家合资建厂也符合沃尔沃的发展方向,所以两家一拍即可共同打造出了CMA平台,吉利可以使用这个平台、而沃尔沃的小型车也同样可以使用这个品牌,这样就实现了国外技术本土化,同样也分担了开发成本,同时吉利将领克的定位太高,定位于吉利、沃尔沃之间,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完成低、中、高端产品布局的闭环;领克的偏高定位也能承受住沃尔沃技术带来的成本上涨,所以领克的诞生很具有教科书、里程碑性质,使得咱们自主车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体系标准!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就可以明白,领克是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投资开发的品牌,领克是吉利的资产、同样也是沃尔沃的资产,所以说领克是合资品牌没有错,但说它是自主品牌、国产车也同样没错,合资与国产没有任何冲突、矛盾的地方;合资是资本运作的方式,与车子的品牌属性、产地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领克工作人员说领克是合资没错,但不承认是国产车就是错误的,严谨的说领克是合资的国产车,这么说才是合理的!不要拘泥于合资的形式,合资只是指两家(含以上)企业联合投资,但并没有说一定是要与外企合作,对吧?


非专业车评


领克是合资车,这无可厚非呀,领克由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投资,各占股比百分之50,技术由沃尔沃提供,后期工厂建设由吉利负责完成,现在领克产品的研发工作基本都是在瑞典完成,这样一款车难道不是合资车吗?并且领克的平台搭建工作是由沃尔沃研发造成,整车三大件全部进口!如果沃尔沃不被吉利收购,这是标准的合资车!


不过你也可以叫国产车,毕竟整个沃尔沃都是吉利的,自从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之后,沃尔沃已经是吉利下面的子公司,也就是相当于吉利在海外的研发中心和车辆生产制造中心,领克的研发工作是吉利集团下面两个子公司合作运营!

现在在国内宣传的时候,领克是作为国产车宣传的,毕竟在国产车领域,没有高端品牌,如果出现一款由吉利独立研发,最终走向汽车顶端的车型,并且该车技术由沃尔沃提供,这款车还有这么高的性价比,可以说相当于沃尔沃在中国设置的子公司,凭借沃尔沃的技术和口碑,吉利领克很容易一炮走红!



很明显吉利领克是成功了,现在国内没有一个不知道吉利领克的,并且对其产品配置也非常认可,领克01刚出来时,每个月销量是供不应求,后来被爆出一些问题,之后消费回归理性!现在领克02和03又全部推出1.5T三缸机,可是说领克有种玩儿火自焚的意思,整天光想着降成本,疏不知品牌还没立起来,产品品质消费者立马不信任了,在这紧要关头玩儿啥三缸车!可能吉利领克领导者有更远大的报复,我等小民无法理解!


领克这款车终归还是国产车,“汽车概况”替他赞一个!“汽车概况”作为专业的汽车平台,只回答专业的汽车问题,欢迎大家关注!


汽车概况


会有这个疑惑,原因在于国人普遍文化水平低下,沟通只带嘴巴不带脑子。

又因简称搞得不明白的人更不明白。

一般人口中的“合资”指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实际上只要是两个资本共同成立的企业都能称为合资企业,并不限定中外。

中外合资企业的定义,就是中国与外国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企业,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领克,只要确定沃尔沃是外国籍企业,那领克就是合资企业,这是定义非常明确的没有什么灰色地道,通用五菱宝骏,哪怕外资占比例再少,只要其母公司不是在中国缴税,就是外籍公司,合资成立的企业就是中外合资企业。

更正宝沃是是实实在在的假合资品牌。

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

争论的人只会人云亦云,

不愿意了解事物的本质!

一厢情愿的认为合资车=好车,

只会争论企业是不是中国资本,

觉得中国资本持有的企业就不是外国企业。

打个简单的比方,

中国男人娶了个洋妞生了个小孩,

这小孩就定义成混血儿。

哪怕洋妞住在中国吃喝都靠中国男人,

甚至入了中国籍,

这洋妞基因不会变,小孩基因不会变。

这就是定义!

不管其他人认为是或不是。




深圳夜未眠2016


这其实从侧面反应了国内汽车品牌的尴尬:要想卖高价车,首先它不能是纯国产品牌。是不是感觉每天吹嘘得很厉害,但现实却很打脸?


我在汽车行业也有10余年时间了,从来没有哪个国产品牌给自己的某个产品定位在高端,最多也就是中端(市场全面对标)。国产车只要超过20万的就会遭遇销量瓶颈,高端的市场销量也就一直上不去。领克做为吉利的一个突破产品想要卖出好的价格,那么在销售策略上绝对不会打国产的旗号。长城为何有了H8/9后来又要推WEY,就是因为H9因为遭遇销售滑铁卢。买H9的就完全是冲着长城的品质和品牌去的,结果实际体验非常不好,大小毛病都多。本来高端车的销量都不会特别高,如果体验还差很快就会卖不出去。但如果打着合资的品牌,至少人们心里会能接受一些,特别是和豪华品牌的合资。


再说领克品牌也没有乱说,它是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啊,就想观致当年一样宣称自己是合资一样,其中有多少水分只有吉利内部才明白。

最后说点题外话。国产车之所以一直不行是因为国内的大型车企根本没有竞争的动力,中国的汽车根本不能出口到欧洲、美国去闯一闯作比较,因为不满足别人的法规被拒之门外,每天都以在国外建个研发中心沾沾自喜,让人觉得国产车低端品牌不是没有道理的(不是说国产质量差,而是品牌能力弱)。


另外国家鼓励电动汽车发展妄想实现弯道超车,可他们忽略了一点电动汽车在国外都是玩了100多年的东西,至今都没有全面铺开,国内想要超车哪里有这么容易。


深蓝月华


爱国口号震天响,

不是说国产自主已经全面崛起了吗?

不是说国产自主已经各方面超越韩系直逼日系了吗?

咋一个个的国产自主品牌都在拼命验血找祖宗呢?

连柳州拖拉机厂的五菱都要自称自己是合资品牌,

北汽也要说宝沃它爷爷是德国贵族,

而今领克也忍不住膀胱里面的尿液压迫,

也急吼吼自称自己的括略肌富含欧洲基因,

呵呵,

这么快就认怂了!

难怪董大姐怼得好,

国产自主的大佬们,

有几个驾乘的是自己生产的品牌汽车呢!

技不如人不要紧,

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以,

但是,

不要吹牛,

更不能忽悠消费者,

尤其是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的忽悠,

说实话,

这叫做卑鄙!



完美大喵哥


我是领克01车主,别人问我这是什么车,我就说吉利的,再问是领克么?我只说是。领克合资还是国产对我来说没意义,最主要是好开,我觉得各方面都可以,今年2月份就提车了,现在已经开了近5000公里,感觉非常满意。



陀螺141570960


我们小区楼下停了两辆车,一辆路虎,一辆沃尔沃。过年的时候开沃尔沃的总是说路虎是阿三的垃圾货,路虎车主一脸懵逼。沃尔沃车主走了后,我跟路虎车主说,沃尔沃是国产货。过了几天路虎车主说沃尔沃车主再也没有在他面前瞎逼逼了。


哇了个大塞


我是领克01车主,别人问我这是什么车,我就说吉利的,再问是领克么?我只说是。领克合资还是国产对我来说没意义,最主要是好开,我跟我媳妇觉得各方面都可以就提车了。另外,如果听销售说是合资你就认为是合资,那我真怀疑你是怎么挣得买车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