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視為江南人蔘

它既可作水果吃,又可當作蔬菜吃,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生長在水田裡,南方尤以廣東樂昌的最為出名。它以個頭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無渣,爽脆可口而出名。它就是我們一般到入冬時比較常見的馬蹄,有些地方又稱荸薺。

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視為江南人參


​ 小時候,記得家裡種過幾年馬蹄,那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一點自己吃,種個幾分田,吃不完就賣一點。從廣東那邊買來的種子種下去,和家裡種晚稻的時間差不多,先把馬蹄種子插上去,過一個月就長出綠油油的苗。

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視為江南人參


然後再插在水田裡,比插秧的間距要寬一些,一般兩棵苗的間距為一尺寬。最好選擇常年不幹水的田,泥巴要稀一點的,肥一點的,這樣種出來的馬蹄才脆甜。我記得家裡有一次種在屋後那塊沙土田裡,有時候會幹水,種出來的馬蹄吃起來沙沙的感覺,沒有很多水分,也不是很脆甜。

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視為江南人參


到了十二月,就得挖馬蹄,泥土硬的還不好挖,一般要用耙來挖,鋤頭容易挖到馬蹄,一株馬蹄藤可以結很多馬蹄。,以前紅薯也種得多,又要挖馬蹄,又要挖紅薯,常常等到我們放寒假還沒有挖完。

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視為江南人參


馬蹄一般帶泥巴放在陰處通風的地方,可以放很久。過年的時候,洗一籃子出來,吃完餅乾糖果之類的,馬上吃點馬蹄,就不怕上火了。就是削皮麻煩一點,很多人可能不願意削皮,天氣冷,拿著這個冰冷的東西,有時候還不願意,但是因為愛吃,還是忍不住一個勁的削皮,別的水果都沒有吃,唯獨這個馬蹄吃完了。

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視為江南人參


後來因為產量不是很高,種出來的馬蹄也沒有廣東樂昌那邊的水分多,也沒那麼甜,漸漸地就沒有人種了。只是到了冬天,有時候看到攤邊擺著這個馬蹄賣,還有削好皮,多少錢一袋賣,兒時的記憶尤然浮現。

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視為江南人參


馬蹄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粗脂肪、鈣、磷等營養成分,還含有抗癌、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荸薺英。因此,人們常用新鮮馬蹄配蘆根、鮮藕汁成“雪羹湯”,清熱去痰,降血壓和治療大便乾硬。

馬蹄不僅可以作為水果直接食用,還可以做成蔬菜食用。像馬蹄燉排骨,馬蹄和雞、鴨、香菇、雲耳一起鈔成一道菜更有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