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蓝焰控股煤层气售价提升,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事件: 18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23.33 亿元,同比增长 22.57%;归母净利润 6.79 亿元,同比增长 38.66%;扣非归母净利润 6.73 亿元,同比增长 39.81%;加权平均 ROE 同比提高 0.5pct 至 19.39%。 19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07 亿元,同比增长 17.55%;归母净利润 1.26 亿元,同比增长 14.8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25 亿元,同比增长 14.64%。

煤层气售价提高 7.4%, 单位成本下降 3.8%, 总体毛利率提升 4.27pct。分板块来看, 1)煤层气销售板块实现营收 11.82 亿元,同比增长 5.41%;2)气井建造工程板块实现营收 8.44 亿元,同比增长 79.64%,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气井建造工程施工量增加; 3)煤矿瓦斯治理板块实现营收2.82 亿元,略微减少 0.18%。 2018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 4.27pct 至38.31%。其中,煤层气售价提高 7.4%,单位成本下降 3.8%, 使该板块毛利率提升 6.6pct 至 42.86%;气井建造工程板块毛利率提升 4.49pct 至40.17%;煤矿瓦斯治理板块毛利率减少 10.82pct 至 16.77%。

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 18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 4.68pct 至 15.67%。其中,销售/管理(加回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 0.36、下降 1.64、下降 2.68pct 至 0.82%、 8.93%、 5.92%。

上期基数较高使投/融资净现金流变动较大。 18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 6.92 亿元,同比减少 1.99%,为归母净利润的 102%;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 5970 万元,同比增加 89.49%;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 8.72 亿元,同比减少 211.12%, 投融资现金流变动较大主要系 17 年公司支付晋煤集团 5 亿元重组现金对价和获得 12.98 亿元募集资金, 基数较高所致。

规划 50 亿 m3新增产能目标, 新区块开发进展顺利。《山西燃气集团重组方案》 中, 山西省国资委将省内优质燃气资产整合入燃气集团, 并引入了华润燃气、昆仑燃气等省内外战略投资者。公司有望借助其控股股东燃气集团的资源形成上游资源开采、 中游管网互通、 下游渠道销售的全产业链优势。 另外,重组方案中提出, 力争 3-5 年内形成 30-50 亿立方米/年的新增产能, 到 2020 年自身煤层气抽采规模将达到 43 亿立方米, 并与央企合作形成 100 亿立方米抽采规模, 未来增长可期。公司现有产能 16 亿立方米/年, 四大新增区块开发工作进展顺利, 已有 3 个区块完成点火出气。其中, 柳林石西累计完钻井 34 口,压裂 18 口;武乡南累计完钻井 13 口,压裂 10 口;和顺横岭累计完钻井 3 口,压裂 1 口。预计未来 2-3 年内公司新增区块的开发进展会显著加快,气量增长潜力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的 EPS 分别为 0.76、0.9、 1.07 元,对应 PE 为 19、 16、 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进展不达预期, 煤层气销量不及预期, 煤层气售价下跌

顺络电子收入稳步增长,5G和汽车电子提供成长动能

公告: 公司发布 2019 年一季报,营业收入 5.45 亿元,同比增长 10.7%;归母净利润 0.84 亿元,同比下滑 17.71%;扣非归母净利润 0.78 亿元,同比增长 6.36%。

投资要点

受益大客户备货、汽车电子放量,收入稳定增长: 公司在一季度淡季实现营收 5.45 亿,同比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大客户华为出货的快速增长,其他品牌份额也稳步提升。同时,公司已经成为 BOSCH、 VALEO、Tesla 等众多全球知名汽车电子企业正式供应商,汽车电子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

产品结构改善,毛利率逐渐提升: 公司一季度毛利率 34.78%,同比增长 1.47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3.78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产品01005、汽车电子的市场销售比重提升。同时,公司在汽车电子、 5G 滤波器、磁性材料等领域持续投入,一季度研发费用 3685 万,管理费用3095 万,分别同比增长 29%、 32%。另外,由于公司去年同期转让参股公司股权,获得股权转让税后净收益 2550 万元,影响了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

受益 5G 和汽车电子,电感龙头成长动能充足: 展望 19 年,随着渠道库存逐渐清除,以及汽车电子拉动,我们判断公司收入增速有望逐季提升。 5G 渐行渐近,终端方面,公司已经切入 Skyworks 射频模块,有望充分受益 5G 对电感、射频模块用量的需求;基站方面, 5G 基站对高性能电感、高功率电感、滤波器、耦合器等产品单板用量需求大幅增加,随着客户的陆续导入,未来成长动能十分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19-21 年净利润为 6、 7.8、 10 亿元,实现 EPS 0.74、 0.97、 1.24 元, 对应 PE 为 26.7、 20.5、 16 倍, 基于公司近两年较快的业绩增长预期, 19 年估值仍存在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滑;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新经典18Q4加码版权储备,积极关注新书表现

投资要点

公司披露了 2018 年年报: 营收 92,605.04 万元,同比下降 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081.42 万元,同比增长 3.65% ;基本每股收益 1.79 元,同比降低 5.79%;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6 元(含税)。

文学品类平稳,少儿及社科蓄力。 公司自有版权图书策划与发行实现营收 69,158.38 万元, 同比下降 0.31%, 主要受到个别头部作品销量下滑影响——《解忧杂货店》《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献身》三部东野奎吾作品合计收入降幅约 40%。 其他经典产品中《活着》《霍乱时期的爱情》

百年孤独》等销售稳定, 新看点包括王小波作品销售整体走高,其中《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增幅超 10 万册, 新书方面表现较好的产品有村上春树《假如真有时光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兄弟》,著名主持人鲁豫新作《偶遇》等。剔除《解忧杂货店》《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献身》三本图书影响, 文学类图书营收同比增长约 8%。其他品类方面, 少儿类图书营收 14,746.72 万元,同比增长 10.95%,社科、生活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 5,904.57 万元,同比增长 6.13%。

零售业务及数字图书业务增长较快。 非自有版权图书发行业务营收12,701.38 万元, 同比下降 7.43%,主要系《人民的名义》 高基数影响;数字图书授权业务实现营收 2,220.47 万元, 同比增长 137.95%, 表现出色;图书分销业务继续剥离,仅剩成都公司;图书零售营收 2,064.72 万元,同比增长 591.28%, Pageone 顺利起步。

费用率如期上涨,后续预计有望走稳。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18.48%,销费用率同比增加 1.81pct,主要系人力成本的增长,以及 Pageone 租赁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24.63%,主要系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增长、人力成本增长,以及随着业务发展正常的管理成本增加所致。 我们预计后续随着经营团队及新业务线成熟,费用率有望走稳。

版权库扩容明显,新书值得期待。 公司继续保持海外引进版权竞争优势同时, 并加大了国内优质版权发掘和投入力度, 现拥有余华、麦家、王小波、格非、周国平、笛安等多位国内作家的作品授权, 公司也在积极获取纸质作品的电子化相关权利。截至 2018 年底,公司版权库在授权期内各类版权约 3900 种, 同比增长 18.2%。 公司 18Q4 预付版权金大幅增长,期末预付款项同比增长 142.51%,环比增长 83%,主要是新增重要版权储备影响,若新增版权顺利投产销售,将有望驱动公司可观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 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 2.83/3.45/4.0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7.7%/21.8%/18.6%, PE 为 30/24/21 倍。

风险提示: 产品适销风险,库存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尚品宅配2018年报点评:整装+全屋定制升级+模式输出,助力穿越周期

2018 年营收同比增 24.8%,净利润同比增 25.5%

公司发布 2018 年报, 2018 年实现营收 66.4 亿,同比增长 24.8%;分产品看,定制家具产品实现营收 50.2 亿,同比增长 17.2%;配套家具产品实现营收 11.2亿,同比增长 42.5%;整装业务同比提升 84 倍至 1.94 亿; O2O 引流业务同比增长 41.5%至 1.54 亿,我们认为 O2O 引流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在 2018 年大力发展经销门店,经销业务快速增长所致。

从细分品类看, 2018 年定制衣柜同比增长约 19%,其他全屋柜类同比增长 15%,定制橱柜同比增长 26%(不含厨电), 2018 年橱柜受精装修交房比例的上升,在零售端是最受地产调控影响的定制单品,但 2018 年尚品的定制橱柜业务增速最快,这背后的原因是尚品在全屋定制方面的优势为定制橱柜进行了赋能,也即一站式购物时代开启,尚品的优势得到更大的体现。 2018 年配套品在原有大体量的基础上,显示出加速增长的势头,除尚品丰富了配套品的种类,比如新增了窗帘、灯饰、挂画及家居百货(家用电器、居家用品、婴童特护)之外,另一个原因与橱柜一样,也是受益于一站式购物的赋能效应。

分渠道看, 2018 年加盟端实现营收约 36 亿元,同比增长约 30%,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 35%,三四五线城市占比约 65%。截至 2018 年底,公司加盟店总数为 2100 家(含在 装修的店面),较 2017 年净增加 543 家,其中购物中心店占 46%。在新开店中,新加盟商开店占 80%,老加盟商开店占 20%;四线五线城市开店占比约 60%。 截至 2018 年底,一二线城市加盟门店数占比 23%,三四五线城市加盟门店数占比 77%。

2018 年直营端实现营收约 2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13%。截至 2018 年底,公司直营店总数为 101 家,相比 2017 年净增加 16 家。 2018 年客户数约 42.2万,同比增长约 13%,其中加盟端增长约 17%,直营端增长约 3%。2018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4.77 亿,同比增长 25.5%,折合 EPS 为 2.4 元。 2018年公司分配预案为每 10 股送 6 元(含税)。

2018 年毛利率同比降低 1.4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 0.1 个百分点

2018 年公司的毛利率为 43.7%,同比降低 1.4 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定制家具产品毛利率同比降低 0.4 个百分点至 45.7%;配套家居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 1.5个百分点至 28.5%。定制家具产品毛利率略微下降主要原因是经销端营收占比提升,结构性变化导致,整体盈利能力降低主要原因是配套品的毛利率较定制家具低,配套品的营收增速大幅高于定制家具,使其营收占比上升,导致毛利率出现结构性下降2018 年期间费用率为 36.5%,同比略降 0.1 个百分点;分项目看,销售费用率为 29.5%,同比提升 1.7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广告投入增加以及交通运输费用上升所致。我们认为公司加大广告投入主要是三个原因:其一、与目前的行业形势竞争加剧有关;其二、网上流量价格上涨;其三、与公司发展整装业务有关。考虑一旦公司整装业务的规模起量,尚品的流量自发能力将增强,公司在引流方面对广告投入(线上、线下)的依赖度将降低,因此广告投入从趋势来看,未来广告费用率有望降低;而交通运输费用方面,随着公司无锡、成都产能的投放,区域布局更为完善之后,公司在交通运输费方面完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交通运输费用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减少。因此我们判断公司的营销费用率上升趋势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同比降低 1.8 个百分点至 7%;管理费用率因规模效应以及研发人工薪酬减少而下降。

加快整装业务发展+升级全屋定制+模式输出,助力尚品穿越地址周期

2018 年公司自营整装工地交付数 849 个,通过成都、佛山和广州三地直营整装积累的经验,为整装云平台的会员企业赋能; 2018 年公司 Homkoo 整装云会员数量已超过 1200 家。 2019 年公司将加快整装业务的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具备10 万+SKU 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当前管理的 SKU 超过 3 万个,具备很强的品类扩张空间。整装能力的强化将为尚品在竞争中构建起维度上的优势。

2019 年公司第二个发力点是升级全屋定制,从功能型定制升级到美学生活方式定制;从简单信息化,升级到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无缝对接;从基于数据库的设计升级到 AI 智能云设计。即第二代全屋定制是在产品的美观度以及设计、制造领域更加智能化,提升制造效率以及流量变现的效率。

2018 年尚品利用其强大的信息技术能力,开启了产业模式输出,即将尚品宅配(300616)全屋家具定制产业模式,包括 VI/SI、设计与销售、产品研发、生产线改造、送货安装全流程的商业模式,整体对海外输出,并向海外合作客户收取占销售额一定比例的技术授权费用。该模式优点有两个方面,其一、不需要尚品进行重资产的投入,只需要输出软件技术就能产生收入,是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其二、使得尚品的营收已经打破了中国房地产的区域束缚,如果未来这种模式对营收的贡献度达到一定比例,将使得尚品具备很强的穿越中国房地产调控周期的能力。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输出到泰国、波兰、印度等国家。截至目前,泰国合作方一共开出 8 家展厅, 2018 年实现销售业绩 5800 万人民币。

营收增速可能于 2019 年 Q1 见底,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判断 2019 年尚品的营收增速可能在一季度已经见底,核心逻辑是从营收增速来看, 2018 年 Q1-Q4 公司的营收增速逐季降低,另一方面公司的整装业务经过 2018 年的探索、积累,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营收规模,从欧派 2018 年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整装对拉动定制家居企业营收增长的效力。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0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22.5%、 27%,对应 EPS 为 2.94 元和3.74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2 倍和 25 倍,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 整装业务推进速度低于预期,地产销售进一步疲软。

美的集团2018年报点评:成本+汇率拉升单季毛利,变革整合锚定19年重心

事件: 18 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新一期激励计划如期而至

18Q4 单季收入利润同比微增,符合预期。 公司 2018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18.2 亿元,同比+8.2%,实现归母净利润 202.3 亿元,同比+17.1%,基本每股收益 3.08 元。 其中 2018Q4 单季营业收入同比+0.5%,归母净利润同比+2.0%,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宣布 2018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 13 元(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分红比例为 42%。近三年( 2016~2018 年)现金分红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但公司 18 年和 19 年先后利用账面富余现金实施回购(规模分别为 40 亿/不超过 66 亿),充分展现对股东权益的保障。发布新一期员工长期激励计划。公司同时发布第五期全球合伙人计划、第二期事业合伙人计划、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以及第六期股票期权激励。通过常态化多层次的激励计划,公司经营层实现与股东利益的高度绑定。

点评:

首先我还是们回到美的 50 周年生日后的第一份年报:主业各品类收入增速和利润表现如何?并表的库卡东芝又各自交出怎样的成绩单?进一步放眼19 年,公司基本面将何去何从?而我们又该如何用更长的产业和投资逻辑去看待美的?

财报收入解读: 18Q4 空调洗衣机增速改善,主业单季小幅增长

单季原主业小幅正增长,库卡表现不佳。 18Q4 单季营业收入同比+0.5%,分主业和并表业务来看:原主业 18Q4 单季收入约 438 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左右;库卡 18Q4 单季收入 7.9 亿欧元(合人民币约 63 亿),表现不佳,同比-10%,东芝预计收入端同比基本持平。

从全年整体收入结构来看,库卡东芝全年收入占比分别约 7%/11%。原主业中,空调占比最高,预计达 45%左右,在公司整体增长走势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原主业: 18Q4 空调洗衣机增速改善,厨电业务仍处调整期。 18Q4 原主业收入同比+2%左右,较 18Q3 小幅提升( 18Q3 同比基本持平),主要系空调洗衣机增速改善所致。

空调: 18Q3 收入同比低个位数下滑, 18Q4 则实现同比个位数增长。增速出现一定环比改善:( 1)终端零售高基数效应缓解, 18Q4 需求下滑幅度环比收窄。公司 18Q3 安装卡同比小幅下滑, 18Q4 安装卡同比小幅增长;( 2)由于 18Q3 的快速收缩,公司在年底进行了适度补库存,出货节奏有一定提升。

冰洗: 其中冰箱表现相对稳定, 18Q3~18Q4 整体保持高个位数同比增长;洗衣机 18Q4 在内销回暖,出口提速的带动下,单季收入同比+15%,较 18Q3(同比-1%)有显著改善。

小家电: 推算 18Q4 小家电收入同比小幅下滑,对单季整体增长有一定拖累。主要品类中,微波炉估计同比基本持平,厨电在 18 年全年去库存大背景下,同比下滑 20%左右,但去库存效果显著,预计 19 年表现将逐步改善。

分渠道看: 在 18Q4 原材料成本和汇率环境改善的背景下,整体出口业务估计保持高个位数的稳定增长。 18Q3~Q4 原主业整体收入增速的下行主要为内销整体增速降档导致。

盈利解读:成本汇率拉升单季毛利,库卡和非经常性因素拖累整体利润

毛利率:扣除摊销因素后单季毛利率提升近 4pct。 18Q4 单季毛利率为28.6%,同比+4.7pct,剔除摊销变动的影响( 17 年全年摊销 24 亿元, 18年全年摊销 6 亿元左右),毛利率仍同比+3.8pct。 单季毛利率提升显著主要受益两点:原材料成本以及汇率环境的同比改善, 而公司库存水平低,实现快周转,使得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润弹性在当期得以更充分显现。

拆分来看:出口业务毛利弹性更大。 分地域看, 18H2 内销/出口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1.1/+4.3pct(剔除摊销影响后)。所以我们推算 18Q4 的出口利润改善幅度更为显著。因为出口盈利除了受益原材料价格下行外,也受益于利率环境的改善。而公司对出口订单的结构性调整(舍弃部分低附加值订单)也一定程度带动整体外销毛利的提升。

费用率:库卡拖累单季费用率,公司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18Q4 公司单季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2/+2.3/+0.6/-0.1pct,单季管理费用率上升较快,主要系库卡单季费用大幅提升拖累,研发费用提升主要为公司研发投入的稳定增长。

盈利拆分:剔除并表和非经常性因素后,单季主业净利同比+50% 。 并表业务方面,东芝 18Q4 利润表现改善明显,推算 18Q4 单季实现盈利 1 亿元以上,全年扭亏为盈,累计盈利几千万。但库卡表现不佳,单季费用率上升显著, 18Q4 归母净利约-4.6 亿元。

若剔除并表业务及非经常性损益( 17Q4 为 6.4 亿元,主要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18Q4 为-4.8 亿元,主要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受益主业毛利率的大幅提升,单季主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可达 50%左右。

经营展望:市场下沉+降价促销跑赢市场,原材料和汇率有望继续支撑利润表现

销售回暖+竣工改善托底 19 年需求,整体预期无需过悲观。 19 年来看,宏观地产压制下,叠加高基数效应,整体需求表现依旧有一定压力。但一二线住房销售回暖,以及 19 年全年竣工交房的确定性改善将有效支撑地产后周期产业链需求,19Q1 整体需求好于悲观预期,1~2 月增速未有进一步放缓,

3 月需求增速还出现一定环比上行。

电商下沉+降价促销,公司零售份额快速提升。 19Q1 公司在需求偏弱的大环境下,经营思路快速转向。前期“ T+3”政策带来的低库存水平也使得降价促销的实施起来更加主动。一方面,公司通过爆款产品的降价促销获得了份额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借助天猫优品平台的成立(阿里面向农村市场的官方直采直销店)快速放量,实现渠道下沉,触达底层需求。从零售监测数据来看,美的主要产品线上线下销量份额均有快速提升,其中空调表现最为亮眼,预计 19Q1 单季安装卡同比增速可达 30%以上。综合考虑出货端的高基数压力以及降价促销带来的出厂价降低, 预计19Q1 公司收入端同比高个位数增长可期。而原材料和汇率红利的支撑下,预计公司单季利润增速可达两位数水平。

长期视角:战略方向清晰,产品+效率升级吹响美的新一轮变革号角除了对公司短期基本面的跟踪和分析外,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将目光集中于新周期下公司的战略布局。

未来几年公司战略聚焦将在产品力与运营效率两方面。 ( 1)产品端: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以切实提升产品力,同时利用多品牌矩阵布局逐步成型,有利于实现市场分层:中低端市场冲量,高端市场短板加快布局。( 2)效率端:渠道方面,公司正进一步推进渠道扁平化和数字化转型(美云销等),力图实现端到端打通;公司组织架构方面,加大事业部之间的协同升级,近一年来,公司东芝库卡事业部换帅、事业部之间的整合、整体吸并小天鹅等事件标示着公司组织架构变革进入加速时。

治理结构清晰,激励常态化,高效执行力确保战略落地。 公司清晰的股权结构、高效的职业经理人体系和常态化的长期激励体系使得公司的快速调整能力、战略执行能力领先行业。而高效执行力和员工与公司利益的长期深度绑定也将有效确保长期战略的平稳和有效落地。

盈利预测

短期视角来看,宏观大环境承压的背景下,公司依旧交出了一份扎实的年报。在去除非经常性和并表因素后,公司单季主业靓丽的盈利表现充分展现了其经营快速调整能力和强大的产业链定价权。从 19Q1 来看,公司 T+3战略带来的经营灵活调整优势充分显现,叠加汇率和成本红利,增长确定性领先。

中长期视角来看,白电仍为产业壁垒和护城河最为深厚的行业。而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坐拥良好的竞争格局和强大的产业链议价权。随着公司新一轮变革整合逐步拉开帷幕,产品力提升和管理协同升级有望带来新一轮的成长红利。

考虑原材料和出口汇率环境的改善,我们小幅上调公司 2019~20 年 EPS预测为 3.38/3.66 元,新增预测公司 2021 年 EPS 为 3.94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 16/15/14 倍。公司目前整体估值水平较历史底部已有一定提升,但在今年资金面带来的二元化投资逻辑下,家电作为典型的高经营壁垒、高ROE 的优质资产,龙头股息率、现金流、 ROE 等经营指标领先,稀缺性逻辑依然成立,配置价值依旧,维持“ 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大幅下滑, 原材料成本上升,汇率波动,中美贸易 摩擦加剧,并购整合低于预期。

恒为科技2018年报点评:网络管控力度加大,看好前端市场高景气度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40%;与前期快报基本一致,符合预期。

网络可视化主业高速增长,整体毛利率基本稳定

2018年公司网络可视化主业保持高速增长,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稳定在60%左右。公司在主流的运营商和政府市场,持续推进技术、项目、市场的多维度合作模式;在细分的企业和行业市场持续开拓,在金融、互联网、教育等领域有了明显的进展和回报。嵌入式与融合计算平台业务实现收入6851万元,同比下降15%,毛利率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推测与公司主动降低大客户依赖所致,随着公司在自主可控等领域拓展,预计未来该业务将实现稳步增长。

加大市场拓展和研发投入,总体费用有所增长

2018年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8%;股权激励费用确认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7%,扣除激励费用影响则同比增长29%;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增长至240人,占人员总数6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

超额完成业绩考核,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公司2018年实现扣非净利润9658万元,同比增长39%;若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则扣非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57%,增幅更为显著。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净流入3906万元,同比由负转正。

网络管控力度加大,5G带来新建设增量

近年来相关部门对网络管控力度的持续加大,19~20年为“十三五”规划末期,网络可视化建设将继续保持高景气度,远期5G将带来新的建设增量,我们看好网络可视化行业中长期景气度。

维持“买入”评级

维持19-20年EPS预测分别为1.03/1.40元,续予21年EPS预测1.82元,看好公司在网络可视化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嵌入式融合计算在自主可控背景下的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技术产业化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星宇股份业绩超预期,“价升”全面驱动业绩的起始之年,未来3年业绩翻番

事件:公司公布 2019 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14.24 亿元,同比增长 21.21%,环比上升 13.06pct,实现归母净利润 1.70 亿元,同比增长 30.15%,利润增速持续远超收入增速,超市场预期。

日德系强势护航,2019 年将是公司产品“价升”全面驱动业绩的起始之年。 2019Q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 30.15%的高速增长,在全行业一季度普遍盈利探底情况下表现亮眼。 Q1实现营收 14.24 亿元,同比增长 21.21%,环比上升 13.06pct,主要是宝莱、探歌、 Q5及新款迈腾在一季度量价齐升带来的收入贡献,据测算,四款 LED 车型因单车价值量提升带来 2.31 亿收入增量,占比 16%,验证我们“ 2019 年将是公司“价升”全面驱动业绩的起始之年”的逻辑。同时,预计全年 LED 批产项目较 2018 年数量翻倍,主要包括全新速腾(800 升至 1500 元)、迈腾改款(800 升至 2000 元)、吉利帝豪、轩逸等 LED 前照灯配套下,估计至少为公司新增 10-11 亿元收入。

三费管控能力强,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经营现金流健康。 公司“三费”控制能力保持稳定,2019Q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46%/2.78%/3.55%/0.12%,保持平稳。其中 Q1 研发费用 5052 万元,同比增长 11.72%,体现公司对于创新研发的重视,致力于构建专利技术等竞争优势。公司经营现金流优质,Q1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 11.73 亿元,同比增长 77%,主要是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同比增加 34%,对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所致

未来增长空间可观,日系渗透率上行是核心看点,未来 3 年业绩翻番。 公司从 2012-2019年历时 8 年在一汽大众(年销量 140 万)的份额从 0%增长到 40%,预计来自大众的收入为 20 亿元(以 2018 年为例)。 目前在日系(丰田+本田+日产=年销量 370 万,是一汽大众的 2.6 倍)的收入不到 10 亿元(以 2018 年为例),前照灯中仅配套一汽丰田卡罗拉、日产启辰等车型,销量份额比在 10%左右。 假设未来日系渗透率能到 40%,那么收入有望增加 40 亿-50 亿元,高速增长持续性强。短期内日系兑现性同样确定,2019Q4 将配套日产全球轩逸订单(月销 5 万辆)、致炫等,单车价值量 1500 元,预计完整年度可带来 9-10 亿元收入增量。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 2019-2021 年可实现营业收入 63.79 亿元、82.05 亿元及 103.97 亿元,对应净利润 8.48 亿、 11.17 亿及 14.44 亿元,上调幅度为5%,对应估值为 24 倍、 18 倍及 14 倍。

上海银行精益求精,营收高增不良更加真实

事件:上海银行(601229)披露 2018 年报。 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 439 亿元,同比增长 32.5%,归母净利润 180 亿元,同比增长 17.7%,符合市场预期。 2018 年不良率 1.14%,环比 3Q18上升 6bps,同比下降 1bp,拨备覆盖率 332.95%,同比提升 60.4 个百分点。

营收亮眼,ROE 同比回升,上海银行 2018 年经营业绩圆满收官。 尽管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较 9M18 有所放缓,但无伤大雅,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突破 30%创下近 5 年新高,同时也是上市城商行的最高水平,拨备前利润(PPOP)更是同比增长 39.6%。从业绩增长因子分解来看,息差走阔驱动利息净收入增长为业绩带来显著正贡献 32.7%,相比之下,手续费净收入仍为负增长,在资管新规负面扰动因素基本淡化之后,我们预计 19 年中收会迎来见底回升的不错表现,对业绩增长贡献也将由负转正。在业绩同比继续高增的情况下,上海银行 ROE 提升至 12.67%,核心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量价共振息差走阔,短期内优化结构带动业绩高增长已经充分彰显成效,关注布局发达经济圈带来的长期盈利增长空间。 18 年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高达 56.6%,主要归功于息差同比回升 51bps,而息差大幅走阔显然离不开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这一内在核心因素。(1)以消费贷为主的信贷加速投放助力息差回升。 18 年贷款同比增长 28.1%,占总资产比重由 17 年末的 36.7%提升至 42%,全年新增贷款占新增总资产比重高达84.8%。可以看到,回归信贷的结构调整对息差带来显著正贡献,从结构因素来看,2H18贷款对息差环比回升正贡献 15bps。落实到信贷结构层面,零售贷款占比已经达到 32.5%,其中零售端更以高收益的消费贷为主,18 年末消费贷款占零售贷款比重由 17 年末的39.8%大幅提升至 56.9%。在发力高收益消费贷的信贷摆布下,贷款收益率同比提升 79bps至 5.28%,其中个贷收益率更是提升 119bps。(2)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环境下,18 年下半年增配主动负债为息差带来正贡献。 18 年末上海银行同业负债占比较 1H18 提升 1.3个百分点至 26.7%,这在存款竞争压力不减而同业市场利率持续低位的环境下是合理策略,从结构、利率两大因素来看,2H18 同业负债对息差分别正贡献 6bps 和 10bps。于存款而言,18 年上海银行存款同比增长 12.9%,其占比维持在 56%。从存款贡献来看,一直以来养老金客户都是上海银行储蓄存款的核心来源, 18 年养老金客户储蓄存款贡献占比再度提升至 51.7%,这对于上海银行而言是长期极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总体而言,18 年上

海银行通过大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给予业绩超预期增长空间,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上海银行有重点、有策略、精益求精的资源区域布局会是其他可比银行难以超越的先天优势。截至 18 年末,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两大发达经济圈,上海银行信贷投放占比合计高达 85.3%,我们认为发达城市群无论是在金融需求、金融创新还是信用环境方面,都具备不可逾越的绝对优势,而这对上海银行的长期发展而言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四季度不良率小幅反弹,但在持续做实资产质量叠加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战略下,未来资产质量更多一份保障。 17-18 年上海银行不良率保持在低于 1.2%的较优水平,3Q18 达到近两年不良率最低点,上海银行审慎稳健的经营风格使得资产质量长期领先于可比同业。 4Q18 不良率环比 3Q18 上升 6bps 至 1.14%,但在所有上市银行中仍是较低水平。我们测算 4Q18 加回核销的不良生成率环比提升 51bps 至 127bps,全年不良核销主要集中下半年,18 年不良核销同比增长 73%,加回核销不良生成率同比提升 28bps 至 77bps。我们认为经济下行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普遍承压是行业的共性趋势,四季度不良率反弹离不开这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和上海银行继续做实资产质量有关。 18 年上海银行逾期贷款同比增长 105.6%,这其中渤钢债务危机或是主要原因,但依然严格确认不良,18 年末“ 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 为 79%。从关注、逾期两大先行指标来看,关注类贷款占比降低至 1.86%,而逾期贷款占比由 17 年末的 1.05%提升至1.69%,主要系 18 年上半年逾期 90 天以内贷款显著增长所致,但其增长势头在下半年已明显放缓, 18 年末逾期 90 天以内贷款较 1H18 小幅增长 5.8%。展望 19 年,上海银行不良率本就不高,更重要的是,长期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圈的信贷区域布局事实上已经为资产质量提高有效保障。 因此,这种具备先天优势的信贷资源摆布以及从严认定不良的主动策略,将助力上海银行资产质量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也能有优于同业的良好表现。叠加18年拨备基础显著夯实,拨备覆盖率同比提升 60.4 个百分点至 332.95%,未来反哺利润的空间也就更加可期。

投资建议:稳健的基本面、 ROE 回升有望助力估值进一步修复,当前上海银行仅对应 19 年 0.84倍 PB,预计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7.0%、 17.5%和 18%(原预测 2019-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 18.0%和 18.2%,基于稳健审慎原则增提拨备,新增 2021 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和龙头银行首推组合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引发不良风险。

三利谱2018年年报点评:业绩拐点临近,定增扩产突破产能瓶颈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归母净利润2769.8万元,同比下滑66.3%。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3.9%;实现归母净利润498.9万元,同比下滑81.7%。同时,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发行不超过1600万股,募集11亿资金,用于合肥超宽幅TFT-LCD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0.5亿元,年均实现净利润2.1亿元。

外部竞争加剧,产能缓慢爬坡,毛利率短期承压。2018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由于合肥新增产能爬坡,带来固定资产折旧较大,同时人民币兑日元、美元持续贬值导致汇兑损益大幅增加。盈利能力方面,2018年公司偏光片业务毛利率18%,同比下滑8个百分点,其中TFT系列产品毛利率15.8%,黑白产品毛利率29.5%,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毛利率承压主要由于外币升值等因素导致直接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产线爬坡期带来制造费用等同比上升。2019年Q2开始随着外部扰动因素消除以及偏光片供应持续偏紧、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行业供给偏紧,公司加码大尺寸投入,有望迎来业绩拐点。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建设了5条偏光片产线:深圳松岗、福建莆田、深圳光明、合肥三利谱(002876)2,并通过多年研发投入掌握偏光片生产核心技术,由最初生产黑白系列过渡至大尺寸TFT-LCD系列偏光片。目前公司合肥一期项目1490mm宽幅生产线已投产并向客户供货,1330mm生产线也已进入安装调试尾声阶段,处于生产爬坡期。随着公司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告,公司将继续加大在大尺寸TFT-LCD用偏光片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满足大尺寸TFT-LCD产能需求。同时年初以来偏光片供应持续偏紧,价格回暖趋势确定,公司有望在2019Q2迎来业绩拐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1.44元、2.18元、3.06元。鉴于公司作为国内偏光片行业龙头,在A股市场具备一定的稀缺性,我们看好公司2019年突破产能瓶颈后带来收入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拐点,给予公司2019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50.4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下游面板厂商扩产或低于预期;公司产能开出低于预期的风险;偏光片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麦格米特多极增长穿越周期,持续做大做强

事件: 公司发布 2018 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3.94 亿元,同比增加 60.17%,归母净利润为 2.02 亿元同比增加 72.66%,剔除 2017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形成股份支付及 2018 年重大资产重组带来的3665.2 万元成本费用增加影响,归母净利润达 2.37 亿元,同比增加82.29%。

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发展延续良好趋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电控产品、智能卫浴、智能焊机、变频家电、平板显示等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其中, 公司智能家电电控产品销售收入 10.96 亿,同比+49.86%, 变频家电电控产品和智能卫浴整机产品增长均超过 60%;深圳驱动作为北汽新能源一级供应商,配套 EU、 EX 等多款车型,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迅猛, 2018 年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销售增长 3 倍多;工业自动化业务受宏观环境影响表现平稳。毛利率 29.42%,同比-1.77pct,主要与产品结构变动有关(低毛利变频家电电控增长迅速占比提升,变频空调控制器销售增长达 64.31%、新能源汽车电控逐步由板级向集成转换等);净利率10.76%,同比+3%,得益于期间费用率下降(同比-9.6%),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规模效益显现,期间费用率的下降改善了毛利率下降带来的影响。经营现金流净额为-9487 万,同比有较大下滑,主要系报告期内材料采购、人工成本和税费增加所致,此外估计新能源汽车账期较长有所影响,公司客户质量信誉高,回款有保障。

多产品发展抗风险能力强, “ 平台+团队” 渐入佳境。 公司依靠核心技术平台,通过技术交叉应用及延伸,在智能家电领域及工业领域完成了多样化产品布局,聚焦于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中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不断为公司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具备较强的抗风险、 穿越周期的能力。公司已完成对怡和卫浴、深圳驱动、深圳控制三家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三家子公司是贡献利润的重要来源,合计承诺在 18 年-20 年分别完成净利润 1.39/1.83/2.35 亿元,预计 EPS 可增厚 20%左右。上市以来,先后投资布局智能采油设备、电击器等业务,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延伸交叉应用,部分业务已形成规模化的应用和持续订单,前景可期。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受益抵扣新规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 8.17%,研发费用 2.52 亿,同比增长 42.70%,占营收比例达10.52%,公司始终坚持较高的研发投入, 不断强化供应链平台和制造平台的建设,2018 年,继设立瑞典研究 所后,又建立德国研究所、武汉研究所,并展开与多家高校的合作,进一步增强研发实力。值得一提的是,研发费用扣除比例提升至 75%新规效果显现,减税金额超过2500 万。国家减税降费措施有望持续落地,作为电力电子技术创新型龙头,公司将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当前, 3 月 PMI 再次回到临界点以上,政策层面上“稳增长+宽信用” 趋势逐渐强化,在人力成本上升、进口替代等背景下,智能制造景气向好趋势不改。公司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经过多年的产业布局和研发投入,多个产品处于较好的市场机遇期。预计公司2019-2021 年净利润 3.35 亿、 4.62 亿、 5.81 亿,对应 PE 为 44x、 32x、25x, 维持“ 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新品研发低于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