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談海上閱兵的起源發展

彥初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4月23日海軍節將在青島舉行海上閱兵。作為今年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多國海軍活動的重頭戲,這次海上閱兵在人們的關注和期待中,進入倒計時。

此次海上閱兵,從受閱兵力看,有中方的受閱艦艇32艘和受閱飛機39架,還有來自俄羅斯、泰國、越南、印度等10多個國家的近20艘艦艇包括驅逐艦、護衛艦、登陸艦等不同類型。根據中國海軍發佈的信息,中方航母遼寧艦、新型核潛艇、新型驅逐艦、戰機等參加閱兵儀式,其中有些艦艇屬首次亮相;有60多個國家派出海軍代表團參加此次檢閱活動。從受閱形式看,此次海上閱兵將採取艦艇單縱隊航行、飛機梯隊跟進的方式執行海上分列式。

海上閱兵到底特別在哪裡?有沒有一定之規?在對4.23海上閱兵的翹首期盼中,我們不妨帶著這些問題,一邊探尋,一邊走近海上閱兵。

海上閱兵,又稱閱艦式或觀艦式,簡單講就是海軍的閱兵儀式,指的是特定國家(一國或多國)海軍艦艇集結於特定海域並接受檢閱。海上閱兵特就特在“海上”。“海上”規定了閱兵活動的場所空間,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閱兵所指“陸上”閱兵。也正是因為“海上”受閱的特殊限定,受閱兵力的軍種屬性自然就是以海洋為主要空間、從事軍事活動的“海軍”。

海上閱兵起源於英國,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英法海戰前夕,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為鼓舞士氣,親臨軍港,觀摩了自己的艦隊。歷史上得到普遍認可的、第一次紀錄在案的海上閱兵,是1415年英格蘭王國國王亨利五世在出徵法國阿金庫爾戰役前在南安普敦舉行。此後,舉行海上閱兵逐漸成為海軍國家提振士氣、展示海軍實力、彰顯國威軍威的通行做法。英國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登陸前秘密舉行海上閱兵,受閱艦艇800艘,包括大型艦船、小型掃雷艇、登陸艇等,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海洋國家間海上安全交流與合作關係持續發展,組織各國海軍艦艇海上閱兵,更是成為是海軍作為國際性軍種所特有的禮儀活動。比如,2005年6月為紀念特拉法加海戰200週年,近40個國家的160餘艘艦船在參加了主題海上閱兵,為本世紀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此外,2013年10月紀念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艦隊首次駛入悉尼港100週年海上閱兵、2016年2月印度海上閱兵、2018年10月韓國海軍成立70週年海上閱兵等,是近年知名度較高的閱兵活動。

從目前各國海軍實踐形成的慣例來看,海上閱兵作為國際上軍事演習或慶祝建國、建軍週年等慶典時展示軍力的儀式,通常可分為閱兵式和分列式。舉行閱兵式時,受檢閱的艦船按照固定的泊位,整齊地排列。檢閱艦則搭載本國元首、政府首腦和海軍將領以及受邀國賓客依次檢閱列隊戰艦。分列式又稱為碼頭校閱式,在舉行分列式時,受閱艦艇編隊以一定順序從碼頭的檢閱臺前通過。

受閱兵力的構成、舉行閱兵的海域等客觀因素影響,也由於國別、文化存在差異,海上閱兵儀式所採取的編組形式、執行方案,都因具體情況而定。可以說,每一次海上閱兵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好比,對於同一個主題,不同的導演會採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腳本來講述故事,最終的呈現會帶給觀眾多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就受閱兵力構成而言,主要取決於東道國海軍力量發展水平以及應邀參加海上閱兵的外方派遣艦艇。海上閱兵是一國海軍實力最為直觀的呈現,尤其是東道國作為主辦方,會以積極姿態展示本國海軍建設發展取得的新成果。隨著人類科學技術革新發展,特別是近代工業革命以來,海軍裝備技術快速發展,諸如蒸汽動力潛艇航母、艦載飛機等新型裝備相繼出現,併成為當時海上閱兵中的吸睛焦點。航母作為海軍大型水面艦艇力量編成,自其出現以來,就是有關國家海上閱兵儀式的熱門參閱艦型。1937年5月,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加冕舉行海上閱兵,就有5艘航空母艦參加檢閱。印度2016年海上閱兵活動中,印度海軍出動了包括“維拉特”號(INS Viraat)、“維克拉瑪蒂亞號”號(INS Vikramaditya)2艘航母在內的71艘戰艦。本次人民海軍70週年海上閱兵,遼寧號航母編隊將參加海上閱兵,符合預期,將展示自2012年入役以來科研及訓練水平的提升。

對於海上分列式的編組方式,一般情況,受閱艦艇多按照艦型來劃分,飛機以機型來分組,主要考慮是各國軍艦性能不同,按照艦型劃分便於組織,利於確保安全。這也是很多囯家通行的做法。比如,印尼在“科摩多-2018”多國聯合演習期間舉行的海上閱兵中,受閱飛機就分成來自中國、法國、英國、印尼等國家的艦載直升機組成3個飛行梯隊和多國海軍聯合組成的4個固定翼飛行梯隊,整齊通過編隊上空接受檢閱。此外,海上閱兵活動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海洋文化、安全原則等因素。如在2013年悉尼海上閱兵活動中,有4個國家派高桅橫帆船參演,澳大利亞也將派由“詹姆斯﹒克萊格”號三桅帆船和庫克船長駕駛過的帆艦“皇家奮進”號組成的本土帆船艦隊參加儀式;同時,由於悉尼港禁止核能,澳方做出規定,所有艦艇均不得攜帶核武器,也不得使用核動力驅動。(責任編輯:郭素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