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4 月 19 日拜騰在北京召開了一次媒體溝通會,會上戴雷透露了拜騰目前的狀態。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上海車展前夕網上就已經有了一些關於拜騰汽車人事變動的風吹草動,4 月 16 日上海車展媒體日下午 2 點,原拜騰汽車 CEO 畢福康準時出現在了艾康尼克展臺,並宣佈正式任職艾康尼克汽車 CEO,這也算是實錘了拜騰汽車人事變動的傳聞。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缺席上海車展,CEO 現身其他品牌展臺,甚至連 6 月的 CES Asia 都不參加,(CES 是拜騰品牌最喜歡的展會,每屆都會到場)拜騰到底是涼了還是更「務實」了?

少了畢福康拜騰仍然在正常運轉

溝通會伊始,拜騰官方就打出了這張 PPT,看來這次溝通會雖然倉促,但直擊核心。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拜騰 CEO 戴雷博士親自出席,從生產製造、研發測試、銷售佈局、資金和團隊五個方面介紹了拜騰的最新情況,我們先來過一遍:

生產製造:拜騰位於南京的自建工廠正在建設中,生產設備陸續進場,開始安裝調試,計劃 7、8 月開始試生產,年底正投產,並會在 5 月 8 日舉辦南京工廠參觀活動,展示拜騰工程樣車的底盤。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至於資質問題,去年 9 月,一汽夏利將其全資子公司一汽華利汽車 100% 的股權以 1 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南京知行(拜騰母公司),當然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一汽華利背後還有一筆 8 個多億的債務,也就是說拜騰花費 8 億多元獲得了一張準生證。對於拜騰來說工廠、資質都已就位,所以在生產製造方面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研發測試:拜騰的首款概念車在 2018 年 1 月的 CES 展上首次亮相,今年 1 月 CES 展上帶來了量產版車型,誇張的大屏得以保留,整體的外觀造型依舊非常概念。目前拜騰已經生產了 100 輛 M-Byte 工程樣車投入各項測試中,同時今年冬季拜騰 M-byte 的工程樣車在內蒙古牙克石進行了首次冬季高寒測試,積累測試數據。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銷售佈局:目前拜騰在全國與 10 多家合作伙伴在 30 多個城市簽署備忘錄,今年 1 月上海拜騰空間正式開業,這是上海首家品牌體驗店,也是全球首家,但只規劃了上海一家直營店,其他地方都會採用合夥人制,第二家拜騰空間計劃今年中旬在重慶開業,其他城市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投入運營。歐洲的合夥人已經定下來了,美國的合夥人還在談,但會在 2020 年左右開店。

資金方面:此前拜騰天使輪、A、B 輪分別收穫了來自騰訊、和諧汽車、蘇寧、豐盛控股、南京國資委、一汽、寧德時代等多家公司的投資,累計融資8.2 億美元,拜騰表示「C 輪融資進展順利,預計在上半年完成,目前公司財務狀況穩健,現金儲備足夠支撐當前營業發展所需。」

團隊方面:2019 年 1 月 25 日內部郵件即宣佈拜騰聯合創始人、董事長、CEO 畢福康不再擔任 CEO 一職,但仍保留董事長一職,拜騰聯合創始人、前總裁戴雷出任 CEO,拜騰不再設立總裁一職。今年 2 月拜騰內部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大家都在一起推動年底量產目標的實現(想必這個時候畢福康應該已經正式離職),一些其他人事任命如下圖: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M-Byte 年底實現量產

看了這麼多背後的東西,大家最關心的應該還是車,M-Byte 即將量產,但相關數據少之又少,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小彙總。

拜騰的投資方中有寧德時代,所以採用寧德時代的電池也再正常不過,M-Byte 將會有兩個電池包版本,一個 95 kWh,一個 72 kWh,對應的 NEDC 續航分別為 520 km 和 400km,戴雷認為這個續航足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目前看來拜騰 M-Byte 上這塊 95 kWh 的電池應該是國產品牌中容量最大的電池組。

入門款車型的價格一定會在 30 萬左右,高配車型會超過 40 萬元,最初上市銷售的車型會從高配和中配開始,入門版車型會在合適的時候推出,這種打法有一個非常好的先例:特斯拉 Model 3,初期先推出毛利率高的車型,然後通過規模化效應拉低成本,等成本 Hold 住了再推出入門版車型。不過因為拜騰與一汽關係非同一般,所以拜騰表示會與一汽在採購方面加強合作,提高供應鏈議價能力,這也是一種控制成本的方式。

此外 M-Byte 還會有兩驅、四驅兩種驅動形式,具體性能參數官方沒有公佈,但以拜騰此前的理念,M-Byte 一定不會走性能取向的路線。

內飾方面備受矚目的 48 英寸大屏一定會保留,但不會採用觸屏的方式,因為屏幕距離太遠,觸屏你也夠不著,操作方式會採用手勢操作,這個邏輯非常新穎,但想要做好也非常有挑戰,至於好不好用只能期待實車體驗,反正等了一年多了,也不差這幾個月了。

另一個非常有挑戰的點在於安全,這是量產車型中最大的中控屏幕。此外在方向盤和主副駕座椅和的中間分別會有一塊 7 英寸和一塊 8 英寸的觸摸屏,用於控制 48 英寸的大屏,這塊大屏會採用雙系統並行模式,駕駛相關的系統是黑莓 QNX,娛樂相關的系統基於安卓,同一塊屏運行兩種系統還是非常新穎的。


畢福康走了拜騰走向何方


為了讓這塊大屏更實用,拜騰 M-Byte 在量產車上會採用博世的智能駕駛技術方案,M-Byte 上市後的感知硬件可以支持 L3 級別自動駕駛,軟件方面會需要後期通過 OTA 獲取。

拜騰是新勢力造車中的一股清流,特立獨行的外觀內飾給這個行業帶來了一些新鮮血液,衝這些獨特的亮點我很期待體驗 M-Byte 的實車,但核心人員之一的畢福康已經離職,就目前的運轉狀態來看,我著實為拜騰捏把汗。

造車不易,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