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133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黄龙县第二届 “黄龙模范”候选人评选,进行公示和投票,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本次公示投票从2019年4月22日至2019年4月27日晚8:00。

每位读者只有一次投票机会,但能多选,可以为你喜欢的任何一个候选人投票。投票结果将作为最终表彰的重要依据。

第二届黄龙模范

投票区

诚实守信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王海柱,男,中共党员,现年43岁,黄龙县界头庙镇范家卓子村石曲组组长。坚守诚实守信人生诺言,将其作为一把尺子时刻衡量自己的言行。群众提起他没有不竖大拇指的,都说他心眼实,重信誉,讲原则,办事实在。“说到必须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钱财可以不要诚信永不可失!”这是王海柱一直坚持的做人原则。 不论是对年迈的老者,还是对年幼的孩童,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情,都会克服一切困难阻力,履行自己的诺言。村里每次有事儿,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对他说:“你全权负责,我们相信你!”就这样,时间一长,政府有哪些便民政策、村里有什么活动,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心甘情愿地提供帮助。只要托付了他的事情,不管大事小情,他总会想方设法地兑现承诺。对于村集体组织开展的活动,他更是积极主动地参加,不求回报、义无反顾。他是村集体文明的传递员、宣传员,带头维护村级公共秩序;对不文明行为,他立场坚定、积极劝导。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吴金林,黄龙县界头庙镇红罗圈行政村下金家山村民。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吴金林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十分亲近,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诚实守信,做群众的表率。吴金林从2000年开始养牛,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不管是和他合作的商家,还是村里的群众对他的评价都特别的高。他养出来的牛品质都比别人的好,因为他一直坚持用自家地里的庄稼进行饲养,这样的牛肉质鲜嫩,价格也比一般人卖的高。曾有人问他:用饲料养殖,时间短,见效快,能节省很多的时间,为什么不用呢?他则回答,牛不管卖到什么地方都是要有人吃的,我必须一如既往的保持我养出来的牛可以让大家吃到安全的肉,放心的肉。现在的客商都是主动上门找他买牛。正是因为这样,他十几年如一日,通过自己的诚信赢得了口碑,增加了收入。

率先垂范,做子女的楷模。生活俭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经常教育子女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的教育下,她的孩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子女,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吴金林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唐金财,男,73岁,中共党员,黄龙县石堡镇八家梁村监委会主任,核桃产业致富带头人。1998年,黄龙县大面积发展新品种核桃,唐金财积极响应,一下就栽了十几亩,同时他还年年培育新品种核桃苗。通过建核桃园和育核桃苗,他走上了致富之路,还在全省大会上做过发言。目前,他拥有新品种核桃面积61亩。

每到核桃采摘销售季节,老唐都精挑细选、认真晾晒,保障核桃产品质量,从不向客商销售残次核桃,年年核桃都不愁卖。核桃发展高峰期,黄龙县的新品种核桃苗木甚至销售到四川、山西等地,香玲等新品种核桃接穗一度紧张难求,一些育苗户便弄虚作假,嫁接销售杂牌品种,给种植户带来损失。但老唐从不这样,他嫁接和销售的一定是香玲核桃,因此回头客很多。对于请求核桃栽培和育苗技术的人,老唐从不吝啬和隐瞒,把自己所掌握的毫不保留传授给群众,还经常无偿到各地去做培训。

唐金财不仅核桃生产技术和经验丰富,诚信经营,还是八家梁村脱贫攻坚先进帮扶第一人。他坚持每年春季对全村10户有核桃园的贫困户手把手传授嫁接技术、管理方法。每年核桃收货季节,四处奔跑为群众联系核桃销路,首先考虑的就是贫困户家的核桃,优先高价推销。

2018年3月27日,他独自一人深入各村民小组,在田间地头为群众开展核桃技术修剪培训。通过3天时间,完成八家梁村5个村民小组、50余人桃技术修剪培训,树立了良好党员形象,使村民核桃管理技术得到了提升。

2018年4月3日,遭受“倒春寒”影响,核桃受损严重。唐金财第一时间到各村组重点对贫困户核桃园进行查看,并指导村民及时对核桃树进行放水防冻。放水后,他再次独自进行检查,防止防水不到位,同时和受灾群众交流讨论灾后补救措施。

见义勇为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300斤重铁门向孩童倒去!小伙这一举动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300斤重的铁门忽然倒塌,门后有个小孩,如果你在旁边,会怎么办?

这个18岁小伙的选择,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这是发生在黄龙县体育馆门口的一幕。

铁门忽然倒塌,门后有个孩子,站在门边的18岁军训教官王梦豪明明可以闪开,却本能地举起双手将铁门撑住。

如果不是他,孩子会怎样?我们不敢想。

我们只知道,下一秒,他被300多斤的铁门重重砸倒在地,身体多处受伤……

他撑住铁门对小孩喊:跑!!

18岁的王梦豪,在西安一所军事类院校读大三,被黄龙行知实验学校聘请,担任学生军训教官。

2018年9月6日下午,王梦豪从军训场地黄龙县体育馆离开时,意外发生了。

监控视频显示,在王梦豪到铁门之前,有两名教官从铁门处离开,并且轻轻地将门关上。而在此后,有一个小朋友来到了铁门跟前玩耍,这个时候,王梦豪来了。

“我一开门,门刚动了一下,然后就整个掉下去了,刚好小孩在门下边呢。”

大门瞬间突然倒塌,身高一米八的王梦豪用双手撑住铁门,让幼童躲过一劫,而他却被重达300多斤的门砸在了地上。 王梦豪说:“我下意识地两手扶着门,喊了一声,跑!小孩转身就跑了,我没来得及脱身,被铁门压住了。”

“我要是跑了,小孩怎么办?”

被砸伤之后,王梦豪被同事送到黄龙县中医医院,随后又被送至西安市中心医院。

王梦豪的母亲哽咽说:“我把视频反复看过,要不是为了那个小孩,他也不会出事。他会在瞬间躲开的。王梦豪的英勇行为,让聘用他的黄龙行知实验学校很是感动。而王梦豪说,自己算是半个军人,军人,就应该奋不顾身。

“我要是跑了,那个小孩怎么办?那肯定会出更大的事。”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防火队员王帅冰水中勇救落水儿童

2018年3月20日,黄龙县森林专业消防队队员王帅正在进行日常森林防火训练,一面锦旗送到了他的面前……

事情发生在3月16日中午。那天,正在龙湖游玩的王帅突然看到远处有辆自行车落水。他火速跑去事发现场,得知有两名儿童落入水中,他一边让在场群众报警,一边脱衣服,迅速跳入冰冷的水中将其中一名落水儿童救起。

由于事发地湖水较深,另一名落水儿童已随自行车沉入较深的位置。王帅经过多次尝试,无法准确找到落水儿童的具体位置。此时,他已经浑身抽搐。随后,消防员用专业的设备将落水儿童救起,并采取急救措施,但遗憾的是,未能挽救其生命。

获救儿童的父亲张小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非常感谢王帅同志舍己救人的行为。那天水很冷,他能在那种情况下到水里救我的孩子,我十分感动。”

县防火办主任张军武说:“王帅同志平时在工作训练时能吃苦耐劳,和队员同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队员有困难,他都会积极去帮助。王帅此次见义勇为的行为,值得我和队员去学习。”

王帅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当时,我看到有自行车掉下水,就赶紧跑过去。得知兄弟俩掉进了水里,我脱下外套直接跳进去了。由于水太深了,没能踩到自行车。在水里找了一会,突然,年龄大一点的娃飘起来了,我就把娃从水里面抱出来,再用竹竿尝试着挂住自行车,但没能成功。没能把第二个孩子救过来,我感到特别遗憾。”

在送锦旗的过程中,孩子的爷爷还准备了红包想要表达谢意,但被王帅婉言谢绝了。

据了解,当时自行车上共有3名儿童,在车辆即将坠入湖中时,靠右侧乘坐的孩子跳车。本来在左侧12岁的哥哥也有机会跳车。但千钧一发之刻哥哥选择将4岁的弟弟一同拽下车。由于弟弟身上的安全带没有解开,他未能成功,反而被自行车拖下水。在水中哥哥也没有放弃,他依然拽着弟弟。呛水后,哥哥很快失去意识,浮出水面,被赶来的王帅救起。

虽有不幸,但也有万幸。我们为冰水中救人见义勇为的王帅点赞,也为危急时刻冒死挽救弟弟生命的哥哥祝福!

爱岗敬业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任银祥,男,中共党员,现年73岁,黄龙县界头庙镇范家卓子村会计。自参加工作以来,立足本职,尽职尽责,敬业爱岗,务实求新,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在业务上,虚心请教,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际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负责村级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从点滴细小之处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洁身自好,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勤俭节约,严格按照廉洁自律的相关准则要求自己,坚决做到廉不言贪,勤不言苦,静以养身,俭以修德。

强化服务,提高效率,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会计工作千头万绪,繁多复杂,需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负责会计工作多年来,任银祥同志扎实工作,认真抓好会计各项工作,得到了镇村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基层工作人员少的状况下,他能做到合理安排,积极主动,在搞好服务、完成任务、办好杂务等各方面做了繁重的工作,保证了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李青,黄龙县石堡镇红石崖社区干部,中共党员,2010年1月参加工作。她以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勤奋刻苦,默默奉献青春。2011年12月荣获黄龙县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个人称号。

2014年,李青开始从事会计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法制理念,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制度。会计工作常常与数字打交道,有些人觉得每天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字,没有新鲜感。但李青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做这行,就要爱这行,努力培养自己对会计数字的兴趣。她深知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务工作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因此把服务作为践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身处会计工作特殊岗位,她谦虚谨慎,不断克服优越感、特殊感。尊重领导,应请示汇报问题一定请示、汇报,对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到快办、办好;对待同志,以诚相见,经常沟通,肝胆相照。她非常注意树立自己良好形象,经常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虚心求教,耐心商量。在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态度诚恳,平等待人,热情接待,妥善处理各种事务。廉洁自律,认真遵守财务人员廉政规定,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防微杜渐,筑牢廉洁思想道德防线。

不断进取,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虽然只是社区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但李青时刻牢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工作人员就是机关的窗口,因此她时刻用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繁杂的工作,全心全意为机关服务,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映到本职工作中,落实到自己的岗位上。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项振东,黄龙县三岔镇政府干部,中共党员。他的人生格言是“共产党员要姓共,人民政府要为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身着工作服的他或蹲在狭小的水坑里正在检修供水管道,或正在查看农田水利设施,或正在为某位群众家解决饮水困难,他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全镇7个村39个组19个供水点的山山峁峁上或沟沟坎坎里。在基层的20余年里,哪里的供水设施出现故障,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因为有了他,三岔镇8200人的饮水得到了保障。

近年来,项振东不断调整和创新治水兴水思路,积极推动三岔镇水利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他每年都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持农村稳定的关键来抓。近几年时间里,在县、镇两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筹资300多万建设了李家河、清明沟、白马庄、侯家山等灌溉工程;解决了贝坡村、梁家山村、孟家山村、三岔村人畜饮水问题。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极大的改善了三岔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极大的推进了镇域经济的长远发展,为推动美丽三岔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扎根基层25年“不挪窝”的袁志强

袁志强,黄龙县瓦子街镇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大家喜欢叫他“老袁”,送他昵称“强哥”。袁志强没有什么惊人壮举,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基层党员,在乡镇默默无闻干了大半辈子,平凡朴实,无欲无求。为什么提起他?让我们走进袁志强同志的光影生活。

强哥很强,他是工作的“多面手”

当兵出身的袁志强,时刻都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起初的团干到后来的会计,4年里,他无论什么工作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也是这种精神,让他很快脱颖而出。1997年,也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五年,全县筑起了小康梦,出类拔萃的袁志强凭着自己扎实的工作经验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成了小寺庄圣君庙村的副主任,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

2015年,他凭着自己的耿直和廉洁,当上了瓦子街镇政府会计,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后勤部长”、“袁部长”。这个部长可不是一壶茶一整天的那种高规格,甚至有时候一天都没有清闲的时候,仅仅是一个花园、一个水就足足能让他忙上一天。一年四季,花园里的杂草清理、树形修剪都归他负责。每天早晨,大家都还没起来,就听见油锯轰隆的声音,不用看,就知道“部长”又在给它的花花草草“整容”。他经常自嘲说“它们也是我的兵”。不仅如此,“部长”还掌管着水、电、暖气……

老袁不圆,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有困难,找老袁。”在瓦子街镇政府,这句话早就深入人心。老袁,其实不老,大家叫他“老袁”,是因为他在这个地方扎根25年“不挪窝”,是这里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大家心中的老大哥。

2018年4月,政府的卫生间供水出了问题.无奈之下,只能把门锁起来,大家去外面上厕所,但是这样既麻烦又耽误时间。老袁觉得自己以前修过,就带着现有的工具开始检查问题。他发现是上水的水阀坏了,所以水压跟不上。找到问题之后,他联系水保站站长,两个人一起想办法,直到深夜12点,一切恢复了正常状态,他才从回到自己房子。

“不管是份内份外,只要老袁能做的,他都来者不拒、随叫随到。”党委文书李长安说。

知足感恩,始终有个好心态

人生如棋,繁华迷眼。大家都说强哥有着“不为丘壑难平而癫狂,不为遭遇挫折而沮丧,不为壮志难酬而悲伤”的大情怀。2018年是老袁在基层的第25个念头,25年里,他没有豪言壮语,用点滴温暖着大家,用小事尽着自己的本职。面对名利和诱惑,心如止水;面对荣誉和赞赏,不骄不躁。用自己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毅力,一如既往的谱写着平凡人的华彩乐章。

孝老爱亲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成玉珍:用善良和坚韧诠释孝老爱亲

黄龙县界头庙镇神地村民成玉珍,结婚38年,先后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公公10多年,同时义无反顾照料丈夫的三妈(残障)近30年。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善良和坚韧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先后被评为延安模范、陕西好人、中国好人。

来到成玉珍家里,58岁的她正在点火生炉子,炕上坐着的是丈夫郑学忠的三妈。老人今年76岁,患有聋哑,腿脚也不方便,只能靠拄拐杖挪步。笔者注意到,房子里一尘不染,炕上的被褥叠放整齐。

38年前,20岁的成玉珍从洛川县石头镇嫁到了黄龙县界头庙镇神地村郑家。郑家有弟兄四个,她的丈夫排行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结婚没几年,成玉珍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14岁的弟弟。她把弟弟接到家里,供他上学至初中毕业,后来又帮他结婚成家。

在娘家父母去世的前后,婆婆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她细心照料,直到到结婚第八年,婆婆去世。紧接着,丈夫的三爸也去世,留下残障的三妈和8岁的女儿。从此,照顾母女俩的重担也落在了成玉珍一人身上,直到抚养小姑子长大成人,出嫁到百里之外的渭南市蒲城县。三妈随女儿到蒲城生活了一段时间,但女儿婆家光景不好,日子过得很艰难。看到这种情况,善良的成玉珍思量后,毅然决定把老人接回来自己照顾,这一照顾就是近30年。为了让老人住得舒服安逸,她专门收拾出了一间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像伺候自己的父母一样,成玉珍每天为三妈端吃端喝,照顾起居,无微不至。

2003年,成玉珍的公公突患脑溢血,一病不起,瘫痪卧床。从此,成玉珍同时为两位老人端吃端喝,从来没有一句怨言,直到2014年公公安详离世。

嫁到郑家的30多年来,成玉珍经历了所有的艰辛,但她始终用一颗善良的心坦然面对,表现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

婆婆患病时,成玉珍就成了一大家人的大管家。她既要照料患病的婆婆,还要承担一家八九口人的吃饭穿衣。当时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艰苦。像所有农村妇女一样,成玉珍白天要上地干活,回到家里要做饭刷锅、喂猪喂鸡,到了晚上还要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给全家人做一年四季的衣服。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使郑家生活逐步有了改善。

长嫂如母,在她和丈夫的操持下,郑家三个弟弟也相继成家。即便在分家后,几家人也常常是一块劳动,一个大锅里吃饭。弟兄妯娌相处融洽,互帮互助,让周围人羡慕。而其中,最辛苦、最操心的还是成玉珍。好景不长,就在一家人生活逐渐好转的时候,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家中不断出现变故。31岁的老三和妻子离婚,留下两个孩子无人照料。看着可怜的孩子,成玉珍把他们接到家里,当起了两个侄子的“妈妈”。2015年,44岁的老四又突患疾病去世,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孩子。成玉珍二话没说,把两个孩子招呼到家中细心照顾,让他们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家庭和母亲的温暖。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黄加芳,1979年4月出生,家住黄龙县界头庙镇小峪村。她用20余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用她的吃苦努力尽好一名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自结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那时二老均已年过六旬,体弱多病,黄加芳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2012年,婆婆得了脑萎缩,卧床不起,照顾的重担落在了黄加芳一个人身上,喂饭、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一个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就如同披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裳,时间久了,亲戚邻居都会看到,也都被她的举动所感动。婆婆去世后,眼睛一直不好的公公,身体也开始每况愈下,黄加芳一直悉心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她自己父亲也一直跟着自己生活,由于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成年卧床,她也要照顾,每天喂饭、端屎端尿,毫无怨言。

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奔小康。黄加芳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朴素勤俭为本。走进黄加芳的家,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

和谐邻里,共筑文明谱新风。加芳在生活中,总是为别人着想,树立榜样,团结邻居,影响了全村。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大家都觉得她非常亲切,很有亲和力。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劳动。每当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杨桂英,家住黄龙县界头庙镇碾子塬村。她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上了年纪,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嫁到碾子塬村后,黄桂英就主动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她都做。走进他们的家真的是一尘不染,家里的物品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婆婆的要求。桂英的丈夫也非常的孝顺,但是性格有点急躁,以前有事跟父母说话时不耐烦。在她的影响下,性格急躁的丈夫在跟父母说话时也改变了不耐烦的毛病,能够心平气和的跟父母谈心了。婚后近二十年的媳妇生活,使桂英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杨桂英夫妻俩有两个女儿,考虑到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她怕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吃苦耐劳,就对孩子采取“穷养”的方法,绝不骄纵孩子。爷爷奶奶疼孙女,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孙女,孩子要什么都给孩子买。她看到了就对公公婆婆说:“你们年纪大了要留着自己吃,孩子还小以后吃的机会还多呢。不要什么都给孩子买,要考虑到实际的需要再买,孩子要啥就有啥这不是疼孩子是溺爱,这样会把孩子惯出毛病来,你们就这两个孙女咱得好好培养,你们说是不是?”在孩子的学习上严格要求,每天晚上都陪着孩子做家庭作业,遇到难题时总是深入浅出的给孩子细心的讲解。她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小小年纪就让她们洗自己的衣服。在她的用心培养下,她的孩子虽然小但是却非常懂事、孝顺,有了吃的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后再吃,学习成绩在班上也名列前茅。老师、邻居都夸她教育有方,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好妈妈。

她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邻居的好帮手,邻居眼中的女强人。左邻右舍,有什么事都愿意请她帮忙。她经常对身边的困难老人给予帮助,每年年底她都带着大米、油等生活用品到本村困难老人家慰问,并给她们洗衣、洗被、打扫卫生,在村民中,口碑非常好。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四条梁村地处黄龙县三岔镇东南梁,是东南梁海拔最高的村落。站在村里,环顾四周,蓝天白云下层层田地,绿里泛黄、玉棒连连。片片苹果、核桃园,果实累累,随风飘香。一派迷人的丰收景象。

47岁的好媳妇、中共党员常丙霞,就生活在这个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早年公婆身体不好,奶奶也常年卧病在床,照顾奶奶的责任就落在了她和丈夫的肩上。每日的洗脸翻身、扶出屋外晒太阳,端吃送喝、插屎端尿,从来没说过脏,没嫌过累,直到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

奶奶走后,常丙霞友一如既往地照顾起公婆。每次进城回来,都要给老人买些吃的和用的东西。虽然不在一个院里生活,但每天都去看老人几次,问吃问喝,嘘寒问暖。用她的话说:“老人替我看大了孩子,我从内心里感激她,老人年纪大了,不讲吃、不比穿,不照顾好老人,对不起良心”。

丈夫是村里的老主任和村长,为了村民的医保、合疗、粮补、贫困救助、水电改造、项目争取,整日忙得不在家,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硬着头皮里外扛起了这个家。

常丙霞就是这样,用不怕吃苦、敢于担当、支持丈夫、孝敬老人的点点滴滴,在村民和家人的心目中,用心地描绘着好媳妇的形象。

2017年,被表彰为黄龙县致富女能手。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35岁的袁承军家住黄龙县三岔镇李家庄村,家中五口人,2017年荣获黄龙县文明家庭称号。母亲朱传连59岁有身患顽疾需卧床修养,父亲袁延德70岁身体也不好,不宜长期劳作,妻子张萍患有癫痫,女儿上学。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顶梁柱,维系这样一个普通且不幸的家庭,袁承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以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一份关爱残疾挚爱的情,诠释了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全部价值。

在袁承军母亲身患顽疾久卧床榻的十几年中,他差不多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没有半句怨言,而且每天在繁忙的劳动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寻医问诊,扶伺年事已高的父亲,给予妻子细心的照料,家中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得有条不紊。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饭、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病榻前问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曾有人叹息他说:“你太累了,给你母亲请个保姆,你也轻松点”。他听后总是笑着回答“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尽这点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照顾我还不放心呢,要是亏了老人可是补不回来的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袁承军一如既往地在老人身边给予安慰,讲身边发生的大小事,给老人讲以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懂,只为老人能开心地笑一笑。 母亲卧病在床的十几年,压力和重担全由袁承军一个人承受,父亲看在眼里疼儿在心里,他不愿意增加儿子的麻烦和负担,执意不顾年事已高,要去当搬运做苦力,想为妻子和儿媳治疗出点力。作为一个孝子,袁承军死活也不答应,一直苦劝父亲打消顾虑,把老人留在身边安度晚年。所以在城里买了一套房,方便照顾母亲,为母亲提供便捷的就医,没事就陪父母亲聊聊天,和老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袁承军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尽心,他还经常关心看望岳父岳母。每逢节假日,他总要接老人到家里。遇到有老人那边有事情,他经常是忙完这边的家,立即赶往那边的家。岳父岳母逢人就说:“女婿比自己的姑娘还要孝顺”。

袁承军不仅孝顺老人、关爱妻子、家庭和睦,而且团结邻里,对周围的老年人特别关心。谁家的老人有什么困难,他都尽力帮助。经常帮街坊邻居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赢得街坊邻居的称赞。袁承军坚持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身患疾病的母亲,细心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妻子,还积极关心帮助邻居,成为村头巷尾传诵的佳话,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好孝子,是村民学习的好榜样。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一次视力下降,一场手术,让原本可以站立的年轻媳妇近十年轮椅相伴,给一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蒙上寒霜,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婆婆的默默奉献,一个融洽的婆媳关系,一个和睦的家庭。

王翠霞,现居住在黄龙县崾先乡马蹄掌村高泉子组,儿子王会打工所得几乎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王翠霞本身也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照顾儿媳妇孙利霞有时候还需要老伴王永财的辅助,老两口一年四季只能围着十几亩土和儿媳妇转悠。

“2011年做完手术,一开始,我只能躺在床上,浑身无力,四肢动弹不得,自己连拿杯子喝水都做不到......”讲起往事,孙利霞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表情变得十分凝重。但一讲到婆婆对她如亲女儿一样千般百般的好,她的脸上又挂满了笑容和自信。

“渐渐的,我身体有些力气了,也能动弹了,我妈就慢慢开始帮我练习走路。但是有次不小心摔了一跤,左腿居然骨折了,那时候我真的很绝望......”这或许是这个年轻媳妇最低谷的时候。她开始消沉、暴躁、发脾气,一不舒心就朝婆婆大吼大叫,有几次甚至摔了碗。每当这个时候,婆婆总是任由她闹,默默的收起碗筷,收拾饭渣后依旧一如既往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

“让她发发脾气也挺好,发泄发泄自己的情绪,一直压抑着对身体也不好,在我这儿媳妇就跟女儿一样,我看着都心疼。”婆婆的好脾气和耐心照料,让孙利霞渐渐平静下来,她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对婆婆也不再乱发脾气。

现如今,孙利霞可以自己站起来了,在轮椅辅助下能自己走一个小时,但是全程都得婆婆陪伴。

去她家时他们正在吃饭,烙饼和土豆泥,简单的饭菜却不失美味和温馨。饭后,婆婆帮孙利霞穿好特制的鞋子,老两口搀扶着儿媳开始每天必须进行的锻炼。由于自家院子小,加上泥土地不太平整不适合练习走路,婆婆就每天带着她爬一个坡去别人家院子里练习走路。固定好轮椅,婆婆在前面拽着往前挪,孙利霞扶着把手慢慢走,短短几十米的小坡,孙利霞和婆婆每次都要走好几分钟,就这样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从吃喝拉撒到洗衣做饭到帮忙练习走路,一转眼,王翠霞悉心照料儿媳妇已经七个年头了。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自古难相处的婆媳,但是王翠霞却始终把孙利霞当做亲女儿一样疼。

“破屋更遭连阴雨,漏船又遇打头风。”这或许是孙利霞这七年的真实写照。但只要有人风雨同舟,这点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如今,孙丽霞在婆婆的呵护关爱下已经能自己站起来走一段路,也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与命运抗争。同时,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帮扶下,家里建了新房,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晋虎,33岁,黄龙县交警大队城区中队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敬老爱老,成为黄龙县城感人至深的佳话。

2008年,大学毕业的他和广大怀揣着理想的青年一样,选择了去沿海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事业也在蒸蒸日上。2011年6月20日,在宁波一家大型公司负责全国招商项目的晋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此时已是凌晨两点,那一刻的他身心俱疲。急促的电话声将他从模糊的梦境中拉回了现实,电话是他父亲打来的,“你母亲病危了!”,通话的内容让他的头脑瞬间变得清醒。

上千公里的路程,他下午就到家了,就这样守在了母亲的病床边,而这一守就是整整三个月。三个月间,他认真学习各种护理知识和技能,几点应该给老人喂饭喂药,几点应该给老人洗脸擦身,他都牢记于心。夜不能寐、饭不能食,这是一个孝子最真实的写照。在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但仍要面对母亲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状况。从此,一个远方的游子,就变成一直守护在老人身边的孝子。

六年如一日,他悉心为母亲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在这期间他交了女朋友,也结了婚,却从未带她出去玩过。虽然很累,但他安心也开心。在照顾老人的间隙里,仍坚持学习,如愿考上了县里的事业单位。单位领导得知了他的事迹后也十分体谅和关照他。他的行为得到了同事、朋友、邻里的一致称赞,他们亲切地称他为“好小伙”“好青年”。

晋虎,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却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敬老爱老,求知勤奋,自强不息的深刻含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至亲之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在黄龙县界头庙镇范家卓子范西村,人们经常议论着一位孝敬公婆的好媳妇,而且还是孙子、孙女眼中的好奶奶。她就是黎晓琴,她的事迹在范家卓子村被大家交口称赞。

50岁的黎晓琴勤劳能干,在公婆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婆婆身体有病,又爱干净,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乎都是黎晓琴来做。当时儿子年纪小,丈夫常年跑车在外,照顾婆婆的重担落在了黎晓琴的肩上。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唠叨。黎晓琴也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微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也从没对老人说过一句怨言。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可靠。我们能活到80多岁与她细心照料分不开”。

2012年,儿子赵龙飞结婚后,先后有了一儿一女,夫妻在外工作较忙,孙子孙女的管护重担又落在了黎晓琴的肩上。可她不说苦不说累,精心的照顾自己的孙子孙女和公婆,在家庭负担如此之重的同时她还没有忘记回报社会。看到村里的下水道年久失修,经常堵塞,尤其一到雨季,雨水积在巷道里漫灌到村民家中,给村民带来不便,黎晓琴主动站出来,和村干部一同出工修好下水道,彻底解决村民的难题。她还乐于助人,左右邻居有事只要招呼一声,她很快就赶到帮忙。她的淳朴、善良、宽宏大度、慷慨大方,一向有口皆碑的,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助人为乐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王变玲,黄龙县圪台乡长村村民。她的骨子里渗透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有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品质,被村民称赞。

她是带头致富的先锋。她曾经和所有的村民一样,只是种粮食。1990年前,她在村上带头栽起了花椒树。由于勤学管理技术,家里收入越做越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之后,面对上门借资金、要种苗的,她总是十分热心地给予大力帮助扶持。随她又带头发展矮化核桃,也一如既往的给与村民帮助,

她是左邻右舍的好大姐,对待他们就像春天帮的温暖,时时刻刻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她都跑前跑后、问寒问暖,帮助解决。生活中,谁思想上有了疙瘩,她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开。她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自家周边建设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次,邻居家购买饲料需要用钱,她二话没说就把自己要买饲料的钱先给邻居,她丈夫抱怨:“你这样,自己家养的猪怎么长”她说:“人家有困难来找你是对你的信任,有能力就帮一下。”

她是社会的活雷锋。王变玲只要看到有困难或需要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在“5.12”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她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了款。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扶贫路上的一面旗帜

——记陕西万福种业有限公司总支部书记、总经理 万福生

陕西万福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福生,曾经是一名国家干部,在黄龙县信访局等单位担任过领导职务。1999年,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怀惴富民创业梦想,毅然放弃科级干部待遇,组建民营企业,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经过十多年的拼博,培育出5个玉米新品种,在全国多地推广种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致富后的他,不忘回报社会,多年来坚持捐资助学、扶持贫困户,树立了黄龙县创业和扶贫的一面旗。

创业助民生

1999年10月,万福生个人投资创建陕西万福种业有限公司,坚持“一手抓引进,一手抓科研”,先后引进10多个优良玉米新品种在黄龙县推广种植。同时,引进科研人才,自主研发玉米新品种。在他的亲力亲为下,用8年时间测配19680个组合,从中选育出“万瑞”系列玉米新品种5个,全部通过国家审定,除在陕西省推广种植外,还在甘肃、四川、湖南等地推广。20年间,万福种业共制售优良玉米种子75多万公斤,播种面积50余万亩,成为延安市唯一一家集玉米种子研发生产、经营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民营农业龙头企业。

产业扶贫献真情

万福生富了,但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话:“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也没有我的今天。作为一名公民,有义务做一些实事、好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

产业帮扶,助力脱贫。万福生认为,开展产业帮扶,有利于提升贫困农户增效、增收能力。他采取企业提供技术与农户联营生产的模式,先后和100多农户签订种子生产合同,按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并保证收购农户种子产品。合作的农户由原来种植玉米每亩地最高收入1700元增加到每亩地至少收入2700元,亩均增收1000元。

联结销售,带动发展。为促进销售和贫困户增收,他又采取企业+合作杜+种粮大户+贫困户联结销售模式,由企业提供优良品种,合作社负责销售,利益分红,带动农户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为农户提供了更多、更直接的服务,同时也帮扶了贫困户,起到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作用。

致力“光彩事业”

从小要过饭、吃过苦的万福生,深知贫困的艰难。因此,近年来他坚持扶贫济困,共计捐款、捐物41.98万元;给贫困群众保本销售种子让利20余万元;同时还安置3名精准扶贫对象和5名下岗失业人员在公司就业。

资助贫困学生是他近年来扶贫的一个重点,先后给黄龙县7所学校和30余名贫困学生捐款8万多元。

建党95周年之际,主动给11户贫困老党员赠送米、面、油,价值3300余元。2016年主动与县扶贫办对接,向全县368户重点贫困户发放种子39600斤,给群众让利8万余元。2017-2018年积极参加黄龙县“企业脱贫年”和“万企邦万村”活动,给5个村和21户贫困户捐款和产业帮扶6.5万元。2019年春季开展“产业帮扶,助力脱贫”活动,分别给黄龙县崾崄乡等四个乡镇赠送种子2200袋,可种植2200亩,价值11万元;对界头庙镇的马连坪村等四个村进行产业帮扶,每亩让利15元供应良种10500斤(种植3500亩),让利总计5.25万元。他积极参加救灾活动,共计捐款、捐物1.4万元。2019年春节前,万福生携带现金和慰问品慰问黄龙县道德模范3人,并给“中国好人”成玉珍无偿提供20亩的玉米种子。

坚持诚信经营,回报社会,2017年万福生被黄龙县委表彰为“优秀支部书记”;2018年被黄龙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爱心人士”。在万福生的带领下,陕西万福种业有限公司近年来获得各类奖牌30多个。连续8年被陕西省种子管理站评为“诚信企业”;被中国农业银行陕西分行评为“AAA”级企业;被延安市人民政府、黄龙县人民政府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获得延安市新品种选育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2012年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后稷奖”;2013年荣获延安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工作优秀团队奖;2014年荣获省、市级龙头企业奖;2015年被陕西省科技厅评为民营科技企业;2016年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业创新优秀企业;2017年被省科技厅等四部门授予“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李瑞艳,女,现年58岁,高中文化程度,黑龙江省鸡西市人。2016年退休,随丈夫来到黄龙县石堡镇兴龙苑小区居住至今。

李瑞艳这个名字在兴龙苑小区里众多居民都有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老年群众。东北人大都是热情开朗的性格,更是热心助人。在东北,她就是个热心肠,搬来黄龙居住环境变了,但她很快的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在这里她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心志依旧不减,热心事儿忙不完。2017年3月的一天,李瑞艳去街道买菜碰到居住在同小区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见到老人好像心情不好,她走上前关切的询问原因。原来老人想理发,可是去了几家理发店都不给剪。李瑞艳回到家中就把老人的情况说给了丈夫,给丈夫说这个小区居住的老人多,她想买一套理发工具给小区的老人理发。丈夫就同意了她的决定,第二天一早丈夫就去街道买回来理发工具,从此她就开始给老年人义务剪起了头。邻里只要有人找她理发,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事,热情接待,如果家中有老人或生病行走不便的居民要理发,李瑞艳更是随叫随到上门服务。兴龙苑5号楼3单元住着一位八十多岁姓李的老人,行动不方便,李瑞艳就多次上门给理发。老人心里过意不去要给她钱,她赶忙谢绝到,我是义务给你们老人服务的,不收钱。她从未想过要利用手中理发技艺去赚钱,而对免费理发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乐此不疲。

除了热心为老年人理发,李瑞艳看到小区的老年人每天早晨在公路边锻炼不安全,并且小区里就有一个可供人们锻炼的小广场,她就想到为什么不能把老人们组织起来一起锻炼呢?一起锻炼不仅能提高老年人锻炼的积极性,还能增加彼此间的沟通,保持邻里间和睦。于是,李瑞艳就自己出钱买了一个音响,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在小区的广场上跳操,天天如此。一些老年人感动地问她:“天天这样你也不烦?”她说:“烦什么,看到你们老人高高兴兴的锻炼,我也就满足了。”

李瑞艳是一个豪爽的东北女人,每次看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她还会扶老人上楼回家,这种做法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吴朵莲今年73岁,是黄龙县石堡镇城东社区裕龙苑小区的一名残疾人住户。她虽然肢体三级残疾,但是性格非常开朗,是个热心肠。谁要有困难找吴大妈,她都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大家。

说起吴朵莲,在裕龙苑小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十余年如一日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大家格外敬重她。吴朵莲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她的家常便饭。更重要的,她还是个义务调解员,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她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在社区服务站里面,她也是大家眼中的好人,每次她都是最后离开社区服务站,帮助社区工作者扫地,捡拾垃圾。为了让每个来到服务站的人员都能开心玩,开心回家,她都自愿当调解员,劝解抽烟的大爷们少抽烟,不要乱扔烟头。小区王富贵和妻子两人以捡拾垃圾为生,家庭比较困难,吴朵莲知道后,就把家里不用的塑料瓶、纸箱子定期给王富贵送去。虽然东西不多,但这也是她的一份爱心。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为了能让王富贵捡拾到更多的瓶子、纸箱子,她发动小区的年轻住户积攒纸箱子和瓶子,积攒到一定程度,就打电话叫王富贵自己来拉,给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吴朵莲虽然自身残疾,却整天精神饱满,总是乐乐呵呵的,并且特别关心社区事务,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务服务。问她为何这么关心社区事务,她就很严肃地说到,关心社区事务,维护居民权益,支持社区的工作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应该做的。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只要是社区组织的活动,她不仅自己主动要求参加,还会让身边的大爷、大妈们积极参加。在社区里经常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有时在帮助年龄更大的老人提菜,有时在帮助残疾人推车……

这就是社区男女老少都尊敬和爱戴的吴大妈。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却感染着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如在城东社区,谁家有事大家都主动帮忙,邻里之间非常团结,整个小区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善行黄龙:义务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20年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他是黄龙县城最忙碌的人之一。到家里找他填报高考志愿的学生和家长排成了队。他研究高考志愿填报20年,每年义务帮助数百名考生填报志愿,让上万名学生走进自己心仪的大学。考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志愿叔”,家长们亲切地称他“教授”。又因为经他指导的志愿填报都很成功,孩子们又称他为“最牛志愿叔”。

他叫王洪武,现年49岁,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中共党员,现任黄龙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多年来,他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利用业余时间专门研究填报志愿的技巧,研究各高校的招生规则,总结出“差值对比分析法”“位次定位法”等填报技巧。结合这些方法综合分析学校名次、“大小年”、地域等多种因素,通过心理分析、辩证分析、数据推理,根据经验判断出每所院校的预估提档线,大大提高录取可能性。有了一定的研究和经验,经他指导填报志愿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他的名气也随之大了起来。每到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考生及家长慕名赶来找他参谋。

人们常说,高考是“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高考也有二个考场之说,一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考学生、考成绩”的考场,另一个是大家相对比较陌生的“考家长、考志愿”的志愿填报考场。在王洪武看来,志愿和成绩一样重要。

一张“志愿卡”上,承载了太多的冒险和侥幸,也承载了太多的幸福和痛苦。轻轻一涂,就可能成功——成功得令人炫目;也可能失败——失败得一塌糊涂。有的人对专业的理解望名生义,入校后才发现南辕北辙;有的人钟情于所谓的热门专业,临毕业时却遭遇就业寒流;有的人被“按大类专业录取”所误导,殊不知大类里面的专业“气象万千”;甚至有的人认为学什么专业无所谓,只要学校牌子硬就万事大吉。反正大二时还重新选专业,等到大一结束时方知,转专业之难“难于上青天”……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王洪武深知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家庭重要程度。他认为,高考更是改变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大事,掌握必要的志愿填报技巧、熟悉当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了解学校的专业录取规则,不仅可以规避志愿填报和录取过程中的风险,还可以把高考成绩最大化。所以他利用时间关注每年的高考动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更多的考生服务,而且一干就是20年。除了每年免费举办高考填报志愿讲座外,还手把手的帮助考生填报志愿,为此延安日报、延安电视台、黄龙县电视台都做过报道。

每年填报志愿的那几天,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嗓音嘶哑,语音低沉,同时手机响个不停,在异常疲惫中接待一个又一个咨询者。对每一个来访者、每一个咨询电话,他都耐心查分分析,直至帮助填好每一项志愿。爱人常给他开玩笑说:义务劳动还把你干的兴高采烈,比中奖还高兴。可他心里清楚,他的手里掌握着众多考生的命运,不能有一丝马虎。他用他知识为广大考生服务,让他们能上一个理想的学校,学一个理想的专业,从而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20多年来,从他手里送走的考生不计其数,无论是家境好点的孩子还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有不少培训机构找到他,提出合作,盈利分成;也有不少家长带来了礼品答谢,但都被他婉拒。用他的话说:“看着学生上了好大学,我打心眼里高兴。帮学生填报志愿成了我的兴趣,作为一名党员,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是我最大的荣幸”。

自强励志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贺福宁原居延川县官庄乡,由于老家生活贫困,1979年逃荒至黄龙县界头庙神地村。到黄龙后,贺福宁开荒种地60余亩,由于年轻肯吃苦,很快他就成为神地村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进入九十年代,黄龙县大力发展林果业,贺福宁率先栽种了30余亩苹果,成了村里的苹果大户。贺福宁不仅自己的日子过得富裕,还积极参加村上的公益事业,先后为神地村建设学校、村支部活动室以及修路捐款1万余元。由于贺福宁思想积极、关心集体、热爱村级公益事业,他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但好景不长,2010年,老贺的妻子得了严重的胃病住了院,数年的治疗不仅花光了老贺的积蓄,还欠下了几万元外债。同时,由于老贺家的苹果园老化、品种不好卖不上钱,更是让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雪上加霜。因为每年有大半年要在医院照顾患病的妻子,没时间管理果园,老贺干脆挖掉了全部的果树,栽上了核桃。2014年黄龙县出台精准扶贫政策后,贺福宁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我老婆的胃病好了不少,在家里休养,我就重新开始了自己的脱贫道路。刚开始因为我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对核桃管理技术一无所知。但是我不服输,见人就问,有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我就参加,还经常到村支部学习核桃管理技术。我的帮扶人也经常送来化肥、农药及核桃技术管理方面的书籍,帮我提高核桃园管理技术。”贺福宁说。

2016年,贺福宁的30亩核桃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光核桃一项就给他带来了6万余元的收入,基本上还清了外债。2018年春天,贺福宁又新栽核桃20余亩。他不仅自己脱了贫,而且成为了神地村核桃管理方面的专家,村民有核桃管理方面的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县干果公司在神地村有200余亩核桃示范园,也聘请贺福宁去当技术指导员,并每年支付他技术指导费3万余元。贺福宁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在城里买了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成为了神地村脱贫致富的典型。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黎加红,黄龙县界头庙镇高粱村漂梢村村民小组长,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勤劳致富,让人刮目相看。

发展养猪事业。五年前玉米价格下滑,为了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他带领组上的乡亲,建猪栏,买仔猪,走上了养猪的道路。养猪场办起来以后,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干的有声有色,养猪场办的红红火火,漂稍组成了界头庙镇有名的千头猪场。村民富起来了,脸上都乐开了花。可是随着养猪场事业的发展,养殖户的增多,他发现乡亲们钱是挣到了,但村里的空气被污染了,漂稍村成了臭气村,不只是过路人说村中空气难闻,就连小孩都说臭,可见在村中养猪并不行,开在村外又不方便,所以他决心转产。

兴办养鸡场。通过反复的思考,他觉得养鸡排污量小又方便,因此又到处打听采购雏鸡,带领村民把猪栏改成了鸡舍,在村里又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几个月以后肉鸡、鸡蛋销售额上涨,他开心的笑了。可是好景不长,他发现养鸡虽说排污量小,可是对村中的空气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这个办法还是行不通,还要继续转产。

种“圣女果”。正当他想不出转产干什么的时候,2016年一次赶集购买农药时,无意中从一位卖圣女果种子的老农口中得知圣女果能种,他就用心的和那位老农聊起了种圣女果的事。说办就办,他很快就采购了些圣女果种子,回来后又引导乡亲们挖池育苗,育完苗后,紧接着去澄城县刘家洼学习了栽培技术,就这样大家就又种上了圣女果。秋收后,种圣女果的村民都乐开了花,2017漂稍村成了界头庙镇有名的圣女果村。乡亲们都高兴地说;“我们组长真行,干啥啥成”。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1973年,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因为缺医少药,小儿麻痹症后遗留残疾不算罕见。黄龙县石堡镇八家梁村的尤云芳就是这样的不幸者,7个月大的时候,他患上小儿麻痹症,因为医治不及时,导致肢体二级残疾,看病、吃药、接送,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但是尤云芳并没有因身体残疾而失去生活信心,反而在逆境中乐观积极的成长。

“知足者常乐”一直是尤云芳的座右铭。由于身体残疾,尤云芳上学比同龄人都晚很多,20岁的他是黄龙县职中班里年龄最大的那一个,所以村里很多人都劝他不要继续上学了,早点回家帮家里干点活。但是他没有放弃,坚持在黄龙县职业中学读完了中医专业中专班的所有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一所大专学校。本以为终于可以圆“大学梦”的他在亲属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报到,却被告知因身体残疾不能入学,这个消息仿佛一盆冷水浇息了他心中渴望求学的团团烈火。尤云芳说,当时自己很自卑,不敢为自己争取,如果是今天,他一定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回到家后,尤云芳并没有心灰意冷。他通过老师推荐,在黄龙县中医院开始了实习生活,跟着师父路大夫继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束实习的他原本想在村上开一个诊所,但是因为村上有了卫生室,这个想法也没能实现。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坚持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每天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关注时代发展,努力不与这个时代脱节。

谈起未来的打算,尤云芳信心满满地说:“以后我还想开一个网店,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八家梁都有4G信号,我打算先在微信朋友圈卖一些我们村的土蜂蜜和核桃,慢慢的扩大规模,我相信只要诚信经营,小店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红了草莓,甜了生活

张玉强,黄龙县瓦子街镇瓦子街村范家湾组村民。他将自己的脱贫梦播撒到草莓大棚中,用汗水浇灌、用爱心呵护,让一颗颗鲜红欲滴草莓点亮脱贫致富的前路,让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在草莓大棚里开花结果。

荆棘丛中 顽强如我。张玉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85后”,自幼家庭贫困,父母常年患病,饱受贫穷之苦的他高中毕业后便担起家庭重担。由于务农种玉米收入微薄,母亲的医药费都没有着落,他被迫去外地打工。更糟糕的是,没多久打工的工厂倒闭,父母病情加重,多重打击接踵而来......早出晚归的生活和父母的医疗费压力让这个七尺男儿身心俱疲。但他却没有因此沉沦,面对工作,他比以前更勤奋、更努力;面对生活,他比以前更积极、更阳光。张玉强的乐观、坚韧吸引了一同打工姑娘的芳心,在姑娘的鼓励下,他更加认真地生活。一年之后,父母见证,他们喜结连理。2016年,张玉强带着妻子回到家乡。面对着荒废多年的田地,张玉强想“土地就是财富,要想日子好起来还得靠这块地”。夫妻俩开始一块谋划如何让荒田变沃土,黄土生出金。

晨曦初露 奋步前行。经过比对、筛选和多次考察,张玉强决心借扶贫与旅游的“东风”发展草莓采摘。说干就干,他开始四处咨询、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在扶贫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用争取到的第一笔资金买了草莓苗,盖起来大棚雏形。之后,他经常穿梭于镇政府、村队部之间,申报项目,审批手续。被他的热情和激情感染,镇政府帮他建了一条直达大棚的电力专线,并在干线道口帮他设置了宣传牌,在微信平台推送草莓信息。

科技致富 规模发展。“干得了体力活,学得了高科技”,张玉强时时留意、处处留心,埋头钻研种植技术。一有空闲,他就去邻近县的规模采摘园帮忙施肥、摘果。通过“义务劳动”,学习草莓种植、施肥、采摘、保存和运输技术。为了提高草莓品质,他坚持利用羊粪肥田,采取生物防虫等无公害种植模式。在草莓开花期引入先进的蜜蜂授粉技术,提升草莓坐果率和品相。他每月对挂果草莓进行一次物理杀菌和滴灌,为草莓补钙,同时提高草莓甘甜度和生长速度。张玉强说,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我们农民也要跟上新时代步伐。今后我的草莓要在网上销售,开一家网店,把自产的农家风味送到全国各地。

共同致富 有你有我。2018年,镇政府积极推广张玉强反季草莓大棚的成功经验,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一处,也是全镇脱贫攻坚就业示范基地。为有志于现代农业的大学生无偿提供流转土地、政策倾斜、创业补贴等,将大学生群体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引入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打造集就业创业、技术培训、科技推广、脱贫攻坚等功能为一体的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推出“我的美丽乡愁”农园体验活动,发展集采摘、观光、科普为一体的高效绿色观光旅游农业。群众既可用扶贫贴息贷款入股、劳动力入股的方式,也可通过租赁的方式来参与基地建设,共享发展红利。张玉强的草莓,坚定了基层扶贫干部扶贫扶困、扶智扶志的决心;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对于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来说,像是一个“指南针”,点燃了他们回乡创业的激情;对辛苦劳作的瓦子街乡亲们来说是一盏“灯塔”,照亮了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致富之路。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喻春启是黄龙县崾崄乡鲁家塬行政村东沟塬组村民,患有小儿麻痹症,先天肢体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多年来凭借一只手、一条腿靠种地维持生活。虽然命运对他如此残酷,但他总是乐呵呵的,从不叫苦叫累,十分乐观。因身体残疾,至今又未婚,没有子女照顾,政府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成为“五保”供养对象。

他是一个热心肠,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大忙人,大红人,大家都亲切的叫他的小名“狗蛋”。谁家需要帮忙他都会去打下手,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肢体残疾,他却非常热情勤快,经常主动帮助孤寡老人劈柴、摘菜、除草、打扫卫生,啥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农忙时有些村民家的小孩没人照顾,他就当起了“男保姆”,把孩子们照料的非常仔细。有时候邻村人有需要,他也会步行几里路去帮忙,十里八乡的人们提起狗蛋都称赞不已。

“按照政策,他本可以住到乡敬老院享清福,但他却觉得自己还能动、生活能够自理,不愿给村里添麻烦,希望把床位留给更需要的人。这不,我们村干部在这打扫卫生,他二话不说就跟着忙活起来。”村主任张志利也为有这样的好村民感到骄傲。

喻春启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每次给他送米、面、油,发放各类资金补助,他总是感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但同时他认为自己虽然手脚不灵便,不能做什么大事,但零碎活还能干,可以自力更生,不能老给政府添麻烦。他的地不多,但总是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只要没病没灾,我这点地的收入就足够养活自己了,乡里乡亲的也都对我很好,我对生活很满足,感觉日子过得踏实有劲。”

面对生活上的困难,喻春启对各种帮扶感激不尽。但他并没有心安理得的坐吃等喝,而是尽自己所能在过好自家日子的同时,尽心尽力的帮村里做事,默默的为鲁家塬这个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发光发热。只要心里有希望、有志气,即便身体残疾内心的脊梁也永远不会被压弯,喻春启虽然四肢有缺陷,但他的精神却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全媒体平台

黄龙宣传新浪微博

“第二届黄龙模范”评选

黄龙宣传今日头条

黄龙宣传天天快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