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到達金星只需100天,為何人類放棄登陸金星?

朱維妙


金星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溫柔呢。雖然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姊妹行星(金星的尺寸和構成元素都很類似地球),而且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但金星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比火星還要惡劣許多倍,這才是人類很少探測金星以及沒有計劃人肉登陸金星的根本原因(機器是已經登了好多次,雖然都沒有堅持超過2小時)。


類地行星中氣壓最高

金星是太陽系四顆類地行星當中大氣密度最高的,其大氣壓92倍於地球(相當於地球水下900多米的壓強),而且更要命的是,其大氣96%都是二氧化碳。地球上宣傳全球變暖已經這麼多年了,大家對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問題應該很清楚了吧,如果不太清楚,那麼金星就是一個可以參考的黑榜樣(下面要講)。

上圖:水壓計算器現實,地球水下928米處的氣壓大概有92個大氣壓左右。


太陽系最熱的行星

恐怕金星是太陽系表面最熱的行星了,其表面溫度高達462℃,這比地球上的殺菌消毒的溫度都高太多了,所以不用幻想金星小生物的伊甸園了。雖然水星更靠近太陽,但水星表面的最高溫度也不過427℃(水星也不是個討喜的星球呢)——這顯然是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所致的溫室效應的結果,雖然金星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只有水星的四分之一。金星最高點“麥克斯韋山”是金星上最“涼爽”的地方,氣溫約為380℃,氣壓約為45個地球海平面大氣壓——避暑勝地啊!

有研究表明,數十億年前金星大氣層可能跟地球類似,而且其表面可能存在著大量的液態水,但在後來的六到數十億年間,金星表面失控的溫室效應(多半是由火山活動噴發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使得液態水蒸發殆盡。


火山活動非常活躍

金星的表面佈滿了板狀的火山岩,每隔一段時期,金星的表面便會被火山活動重塑一次。金星的火山數量是地球的數倍,而且都是些巨無霸火山,已發現的167座大型火山每座平均橫跨超過100多公里,綿延的火山加上橙黃的天空,那景緻可謂“火山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岩漿齊飛”。火山帶來大量地質變動,使得登陸金星探測危險重重——這裡沒有金,只有火。

上圖:根據探測器傳回的數據,3D模擬的金星表面的火山效果圖。不要被上面的金色所迷惑,金星大氣濾過了陽光之後,在表面投射出的是一種橙色的昏暗光芒。

因為大量火山活動,增加了金星大氣的硫的含量,多以硫化氫的形式存在(對人類劇毒),導致金星大氣帶有點酸性。



大氣密度太高

金星的旋轉非常緩慢,因此近地大氣層不像地球上存在著明顯風帶(風帶是因自轉形成)。金星的風速因此很慢,以每小時幾公里的速度移動,而且由於地表大氣密度很高,因此會對障礙物形成阻力,氣流對砂石的搬運就不像在地球上那麼“飄逸”。 即使不考慮高溫和缺氧和高氣壓,緻密的空氣這一點就會使人難以行走,可能體驗會像在水裡面走路一樣,一個字——累。


人類對金星的“所作所為”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一直是早期行星際探索的主要目標。它是航天器地外訪問的第一顆行星(1962年美國水手2號),也是第一顆成功登陸的行星(1970年由蘇聯維尼拉7號登陸,要知道蘇聯是地球當年的高帥富啊)。金星厚厚的雲層使得它的表面在可見光下無法被觀測,直到1991年麥哲倫軌道飛行器到達時才出現第一張詳細的地圖。


對金星進行的第一次機器人太空探測任務,也是史上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始於1961年的蘇聯的維尼拉計劃。1962年12月14日,結果被美國人捷足先登,成功完成了水手2的金星探測任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行星際飛行任務,在金星表面上方34833公里經過,並收集了金星大氣層的數據。

而維尼拉系列太空探測器是蘇聯於1961年至1984年間開發和發射的,目標是收集金星的數據,維尼拉(Venera)是金星(Venus)的俄文名稱。蘇聯發射這些行星探測器就跟下水餃一樣,通常是一對對地發,前面發了後面接著立刻發,為了跟美國扛唄。暴走的結果就是,來自Venera系列和後來的 Vega和Venera-Halley計劃的十個探測器成功降落在金星上,並從金星表面傳輸數據,加上總共十三個Venera探測器成功傳輸了金星大氣層的數據。


上圖:蘇聯維尼拉即Vega系列金星探測器著陸點(看不清楚看下圖)

上圖:局部放大圖

但,不幸的是,由於金星上的表面條件過於極端,這些探測器僅在金星表面存活的時間不過大約在23分鐘(首次)到2小時(最後一個),所以,智力正常的人都不會想品嚐"金星烤地球人肉"的這道菜。

上圖:維尼拉著陸器的模型(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原始?科幻感確實有點令人失望,畢竟是那個年代的)


後來,歐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車”於2006年4月進入金星周圍的軌道。配備七種科學儀器,金星快車前所未有地對金星的大氣層進行了長期觀測,並於2014年12月結束任務。


截至2016年,日本的Akatsuki號自2015年12月7日起在金星周圍的高度橢圓軌道實施探測。

2016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佈計劃推出一款極端環境自動漫遊車,旨在在金星的惡劣環境下長時間存活,據說將由計算機控制並由風力驅動。不過看今年NASA的境況,估計在金星的惡劣條件和預算的雙重限制下,這個計劃NASA可能會擱置一些年頭了。


所以,不是人類不想去,也不是人類不能去,是去了就走不了了。嘿嘿#^_^#。


但一些科學家推測,金星大氣的低溫酸性上層可能存在嗜熱嗜酸的微生物(類似地球的古細菌),其地表面上方五十公里處的大氣壓力和溫度與地球表面的大氣壓力和溫度相似。所以又有不靠譜的磚家們提出使用浮空器(輕於空氣的氣球)對金星高層大氣進行初步勘探,然後還慫恿未來人類在金星大氣中建立永久性的“浮動城市”——科幻電影把月亮、火星、木星都炒作完了,未來幾年是不是就該炒作金星了?


評個論,點個贊,關個注吧!O(∩_∩)O~


小宇堂


你知道上面的氣候有多惡劣嗎?

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表面溫度高達460攝氏度。它的大氣層中,96.5%都是二氧化碳,剩下3.5%大部分是氮氣,人類完全無法呼吸。當然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溫度太高,航天器要著陸的話,要麼所有器件都能耐受這個溫度,要麼就得就一個強大的空調系統。

光靠太陽能是很難維持這麼強的空調的,所以可能得用核動力。但是現有的用於航天器的核動力系統,一般都是利用放射性材料衰變產生的熱來產生電。這裡就要求放射性材料與外界的溫差要足夠大,這樣才可以發電。而在金星上,本來溫度就很高了,使得溫差可能不會那麼大,發電效率可能也會降低。

其他方面個人感覺沒有太大的困難,特別是運載火箭這方面,由於金星的軌道比地球離太陽還要近,所以引力勢能是更低的,從這個角度看,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少很多。


章彥博


的確,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就是金星了。中國古代稱金星為長庚星或者是啟明星,在夜空中,金星的亮度僅次於月球。因為金星的質量和地球類似,也被稱之為地球的姊妹星。


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為3800萬公里,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為5500萬公里,如果從登陸時間來看,登陸火星需要半年多的時間,而登陸金星,快的話三個多月就可以辦到。那麼有人就會有疑問了,為什麼捨棄離得近的金星不登陸而選擇離得遠的火星呢?這不是捨近求遠嗎?

從結構上來看,金星和地球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金星的平均半徑為6073公里,只比地球的半徑小了300公里,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的0.8倍。但從外觀看來,金星的確可以稱之為地球的姊妹星,雖然金星看起來和地球這麼相似,但是兩者的環境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金星的表面溫度很高,根本就不存在液態水,加上很高的大氣壓力和嚴重缺氧等自然條件,金星上極少有可能有生命存在。金星周圍有濃密的大氣層和雲層,在金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佔到了97%,如此一來可想而知的是,金星上的溫室效應非常嚴重。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為500攝氏度,大氣壓力為地球的90倍,這麼惡劣的環境,別說是生物了,就連是探測器,也難以承受,況且金星上時常降落具有腐蝕性的酸雨,對於探測車的探測也會帶來很大的不利。

金星本身的磁場相對於太陽系的其它星球是非常弱的,這可能是因為金星自轉不夠快,於是這樣一來,太陽風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撞擊金星上層大氣,不斷加劇著金星上原本就惡劣無比的環境。所以對於金星而言,想要登陸的話比火星還要難,難就難在如何克服金星上地獄般的環境。


火星上雖然氣候條件也很惡劣,但是比起金星來要好太多了。火星上的溫度沒有那麼高,而且火星上還有水存在,人類對於火星的探測已經進行了好幾十年了,對火星進行探測目的也是為了發現火星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但是目前並沒有發現火星上有生命存在,所以說,金星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如此一來,別說現在登陸金星尚且有困難的前提下沒有選擇登陸金星,哪怕是未來某一天有這個能力了,恐怕也沒誰願意耗費這個時間精力。


鏡像宇宙


為什麼放棄?很簡單,不放棄不行啊。

要知道,當時的前蘇聯可是發射過很多次的金星探測器啊,前前後後2個關於金星的探測計劃,共計發射了28個金星探測器。

可是結果呢?

待我慢慢說來,這28個金星探測器中有11個是嘗試著要登陸金星的,但是呢,在登陸過程中有2個探測器出了意外,還沒有順利抵達金星表面就失去了聯繫。

所以,共計有9個探測器成功登陸了金星。

但是,別看這9個探測器很多,你猜這些探測器最短的“活”了多久呢?才幾分鐘而已,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當探測器剛剛著陸到金星表面,還沒有來得及慶祝,短短一會兒就失去了聯繫。

“活”得最久的探測器堅持了大約110分鐘。

9個探測器一個一個的損失了,人類這才知道,這不是因為探測器技術不達標,也不是因為操作失誤,只是因為金星上的環境太過於惡劣了。

金星上的環境差不多是這樣的:

溫度一般在460℃以上,稍微一個“不高興”,就可以飆到500℃;

金星表面的空氣壓強是地球上的90倍,相當於地球深海900米處的水壓,那個探測器居然生存了110分鐘,著實讓人感嘆質量是真的好啊!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96%以上,什麼概念,溫室效應要逆天的概念。火山爆發帶來的硫化物瀰漫著整個金星表面空間,估計以前的那些探測器早已被硫酸雨腐蝕完了。

所以,面對這樣的環境,不放棄實在不行。而相比較於地球的另一個鄰居——火星,火星的環境就要比金星環境好多了,人類這才把目光轉向了火星。


科幻船塢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金星作為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登陸金星應該是比較簡單的。

而且從結構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金星的半徑約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徑小300公里,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於地球,作為和地球如此相似的星球,但是卻很少有人提到說要登陸金星呢?

金星作為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又是昏星,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美神。

金星的表面溫度為平均465℃至485℃之間,金星的一天也是最長的,自轉週期為243個地球日,所以金星的一天比一年長,因此,你在金星上有可能一天可以慶祝兩次生日。金星的大氣壓力為90個標準大氣壓(相當於地球海洋深1千米處的壓力),大氣大多由二氧化碳組成,也有幾層由硫酸組成的厚數千米的雲層。這些雲層擋住了我們對金星表面的觀察,使得它看來非常模糊。

雖然到達金星只需要100天,但是偵查著陸點,是不可能的,因為表面都被雲籠罩著這些雲是由有毒的二氧化硫組成,穿越雲層時,你需要遭受,220英里每小時的風,約一秒98米,然後下降三十英里的時候,(48.3公里)後,風會逐漸平息下來,進入了毒物區域,金星的雲層下面是硫酸,

但是大氣層的溫度太高,硫酸雨,就在空中蒸發,產生了十英里厚的硫酸霧層(16.1公里)等脫離的硫酸霧層,溫度會高達315℃左右,此處的大氣壓是地球海平面大氣的十倍。當你在金星表面著陸後,其壓力是地球的92倍,這就相當於你在地球海里,805米的壓力相等,此時的溫度是465℃左右,這個溫度足以融化鉛。

假設克服了所有困難,成功降落到了金星上。但是不要以為降落在金星就會涼快些,金星的轉軸幾乎不傾斜,這使得整個表面無論白天黑夜一年的溫度都一樣。而且搜索金星極其的困難,金星的雲層反射了90%的太陽光,因此地表昏暗,能見度僅為3.2公里左右。

金星的大氣層成分為:96%的二氧化碳,3.5%的氮氣,其他的成分有,一氧化碳,氬氣,二氧化硫,水蒸氣,這些怪異的氣體,可能會導致細胞損傷以及癌變,金星幾乎沒有磁場,因此這顆星球會被宇宙射線攻擊。因此,金星其實是一個地獄般的環境,將人類送往金星,風險極大,得不償失。

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隱患出現在地球上,有人擔心地球可能會有滅亡的危險,人類就必須移民到別的星球上去,目前人類最看好的星球應該是火星。

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為“戰神瑪爾斯星”。

為什麼火星有可能成為人類真正大規模踏出地球的第一站呢?

那是因為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層火星上也存在大氣.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約佔95%,還有極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氧氣可以由二氧化碳轉換過來。同時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徑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體積不到地球的1/6,質量僅是地球的1/10.

火星的內部和地球一樣,也有核、幔、殼的結構.3.火星的自轉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轉一週為24小時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晝夜比地球上的一晝夜稍長一點.火星公轉一週約為687天,火星的一年約等於地球的兩年。

火星上有明顯的四季變化,這是它與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處,而且其地表下很淺的地方醞藏著大量的冰,這些冰塊未來可以成為燃料的來源,甚至被轉化為飲用水.。

總得來說人類大規模太空移民還任重而道遠,不過幸好我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希望能彌補當年地理大發現中的浪潮中卻沒有兔子家的遺憾。


小王子木有錢


一步之遙?有時很是遙遠。

大家來先認識一下「金星」。

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 0.725 天文單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對,就是這個熟悉的太白金星。

金星在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它面積達到 4.6 億平方千米,表面溫度則為 465℃ ~ 485℃,不一般吧。另外他的公轉週期為 224.7 天,與地球公轉週期一年(365 天)相差基本就是 100 天。

既然這麼近,那為何人們放棄登錄金星,為何不想辦法移居到金星生活?

要是這麼想,那就有點想當然了。

1、上面說了,金星表面溫度在 465℃ ~ 485℃,這怎麼能讓人受得了。要知道我們人體的體溫是在 37 度左右,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在 2009 年時測得的平均溫才 22℃;

2、金星的大氣結構和大氣壓強比地球地球的大氣結構和大氣壓力複雜,科學家表示,金星的大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金星每天都在下濃度很高的酸雨,腐蝕金星地面的一切物質。這就完全不適合生物生存嘛;

3、金星的大氣壓強高達 9000 帕斯卡,相當於地球海洋 800 米以下的壓力,試想一下兩千多人同時踩到你的腳背上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4、金星上空每秒上百米的颶風、近地面濃厚的硫酸霧、一天比一年還要長都成為了金星在太陽系最惡劣的標籤。

5、要知道,太陽系的另一個行星——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表面溫度 - 63℃,公轉週期 686 天。曾有資料提到過,火星探測器中最著名的被稱為雙子星的機遇號和勇氣號,都在火星上工作了 5 年以上,其中勇氣號工作了 7 年,機遇號服役超過了11年。

而對比一下金星探測器,從 1970 年到 1982 年,蘇聯層發射了 8 個進行探測器登陸金星表面,最長的一次持續了 110 分鐘,呆了 2 個小時都不到就完蛋了。

至此,大家終於知道為啥人類放棄登陸金星了吧。如上這是我的一點觀點與思考,如果你覺得有用,記得分享轉發,有更多的觀點,可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stormzhang


因為和月球與火星相比,金星不適合登陸做科學研究。

其實目前人類真正登上的星球也只有月球。關於登陸月球都仍然有很大的爭議。而對於同樣距離地球較近的火星,我們也只是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探測火星,並沒能真人登陸火星。

而對於金星,別說人類了,就連探測器都受不了金星的環境。火星探測器,人類至今發射了43個,成功了17.5次,失敗了25.5次(歐洲航空局的“火星快車”取得的算部分成功)。其中最著名的被稱為雙子星的機遇號和勇氣號,都在火星上工作了5年以上,其中勇氣號工作了7年,機遇號服役超過了11年。對比一下金星探測器,從1970年到1982年,蘇聯層發射了8個進行探測器登陸金星表面,最長的一次持續了110分鐘,要哭了,呆了2個小時都不到。

(勇氣號火星探測器)

金星的轉軸幾乎不傾斜。這是什麼意思,金星公轉軌道幾乎是個圓形,並且幾乎不發生傾斜,因此,不會有四季產生,整個表面無論白天、黑夜,溫度都想不多。金星有很厚的雲層,反射了90%的太陽光,因此地表昏暗,能見度3.2公里左右。如此人在上面是很難生存的。

金星的環境對於人類甚至對於人類發明的機器都是不友好的。這個距離太陽第二近的類地行星,表面比地球溫度高了許多,表面平均溫度462攝氏度,溫度比家庭烤箱工作的溫度都高。金星上的壓力也是地球的92倍。金星陸地上還籠罩這一層厚厚的有毒的二氧化硫。而我們的探測器使用的是傳統硅電子技術儀器,在如此高壓高溫,和大氣中酸性的分解,探測器很難進行工作。

由於金星環境的限制,人類對金星的探索並不頻繁。但是NASA的科學家認為,金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例如金星的上層大氣中充滿可以吸收紫外線的顆粒,但是沒人知道這些顆粒是什麼。如果人類能弄清楚,可能能為防紫外線傷害研究貢獻突破方向。

如此看來,我們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其實很有限。我們連離我們很近的行星都難以探索,更別說更加遙遠,環境更惡劣的星球了。而更令人著迷的是,地球這顆距離太陽不遠不近的星球,提供了一個適合人類這種生物居住的環境。是不是有些太幸運,太偶然了!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單看金星的體積,密度,質量等數據,金星與地球非常相似,甚至剛誕生時的環境與地球幾乎也是一樣的,也正因為如此,金星被稱為地球的“姐妹星”!

從太陽系的分佈來看,金星和地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不過金星位於宜居帶邊緣而已!不過金星和地球的環境有些天壤之別!

金星上的大氣濃度極高,而且大氣中95%都是二氧化碳,這讓金星上面的溫室效應徹底失控,並因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造成金星的地表溫度非常高,可以高達接近500攝氏度,而地球地表平均溫度只有16攝氏度!金星雖然不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是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比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表面溫度還要高!

事實上,自從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已經向金星發射了數十個探測器,但金星表面的高溫讓探測器很難靠近,近500度的高溫甚至可以熔化鉛和錫之類的金屬,所以科學家很難靠近金星對其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不過科學家們推測,早期的金星與地球一樣,也曾經有液態水,不過由於太陽風的作用,把水蒸氣分解成氫和氧,氫原子質量太小逃離到外太空,氧原子與地殼中的物質結合!如今的金星不但溫度極高,而且經常下硫酸雨,這更增加了人類探測金星的難度!

所以說,雖然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而且形狀大小與地球很相似,但上面糟糕的環境讓人類望而卻步,也讓人類不得不放棄登陸火星!

同時,金星上失控的溫室效應也時刻提醒著我們,為了不重蹈金星的覆轍,我們人類需要重視地球上的“溫室效應”,如今我們已經感到了溫室效應對地球環境的負面影響,但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自由發展,或許地球就會成為下一個金星!


宇宙探索


不是不想去,而是上不去,起碼以目前的技術上不去,事實上要以距離的遠近來看,金星是除了月球之外,離人類最近的星球。

金星和地球的平均大概在4200萬公里左右,而火星則為5500萬公里,所以理論上來說,去金星肯定更容易一些,畢竟距離更近。

但金星最大問題,就是環境不支持人類登陸,哪怕是人類的探測器都夠嗆,事實上從上個世紀60年代,人類就發射了一系列的金星探測器,但能夠登陸金星表面的寥寥無幾。

例如蘇聯曾經發射一枚叫金星4號的探測器,結果金星4號還沒落地,就被金星的大氣壓壓扁了。

當然了,放棄是不可能放棄的,人類這個物種天生就愛探險,所以在後來的一系列探測當中,人類逐漸摸清楚了金星的環境,金星的大氣壓不僅遠大於地球(大概是90個地球大氣壓),且溫度達到了400多攝氏度以上。

這是因為金星的大氣層當中,有90%以上的氣體都是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如此高的情況下,溫室效應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以人類目前的技術來看,宇航員一旦進入金星,要麼被金星的大氣層壓扁,要麼就是被烤熟,所以放棄是必然的。

既然金星無法登陸,人類就只能把眼光放到稍遠一些的火星,雖然火星對於人類來說,也不適合人類生存,但登陸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人類在征服月球之後,下一步必然是征服火星.....


種植恆星



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里,金星距離地球3800萬公里,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也有5500萬公里,單從距離上來看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而且金星的體積是最接近地球的,質量也達到了地球的80%。

人類現在去火星至少都需要半年甚至大半年,而且金星只要3個多月,從成本上來看金星確實比火星便宜,但是金星的自然環境和火星沒法比,金星濃厚的大氣層基本全是二氧化碳,表面溫度高達460℃,大氣壓相當於地球的900米深海,迄今為止人類只向金星發射過探測器和著陸器,但是工作不久就癱瘓了。


和金星嚴酷的環境相比火星的惡劣環境簡直就是天堂,人類現在的材料技術完全可以降落到火星上,但是降落到金星就需要對飛船材料和各種設備進行加固升級,並且人類也無法在強大氣壓下生存。

火星一直都是人類殖民的首選星球,火星地下和兩極的水資源完全可以讓人類生存下去,而且科學家也準備改造火星的環境,當兩極的冰蓋全部融化之後火星就會變成第二個地球。

金星對目前的人類完全沒有任何用處,人類文明的首要目的永遠是用最小的代價過上更好的生活,也許未來人類會去改造金星使其變得宜居,但我們現在的任務還是繼續發展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