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阅科技主营疲软,股东套现掌趣科技或为背后赢家


掌阅科技主营疲软,股东套现掌趣科技或为背后赢家


近日,掌阅科技(603533. SH)披露了2018年财报,看似漂亮的业绩背后,难掩危局。

主营业务触及天花板

根据财报显示,掌阅科技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9.03亿元,同比增长14.16%;实现净利润1.36亿元,较2017年的1.243亿元,增长9.7%。

但其中不乏问题存在。

首先是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也表现出负增长的趋势。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方面由2.3亿元降至1.4亿元,同比减少37%。

更重要的是,掌阅科技主营业务单一且疲软。数字阅读占其营业收入的87.37%%,业务利润占全年利润总额95%。

由于渠道成本同比激增17%,数字阅读业务毛利率连续两年下降3个百分点。

历年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掌阅科技的数字阅读增速已从91.3%、39.21%,下降到5.61%;

一切说明,数字阅读竞争加剧,掌阅科技主营业务过于单一,同时也已触及天花板。

多元化突破艰难

除去数字阅读这项主营外,掌阅科技的营收还分为硬件产品、版权产品及其他。

iReader电子阅读器的销售遇阻,无疑是对掌阅科技的一次重击,2018年掌阅科技在硬件方面实现营收8831.84万元,同比上涨63.91%。

形成对比的是,在2015年-2018年期间,Kindle在中国累计销量已达到数百万台,Kindle中国用户总数提高91倍,付费电子书下载量和Kindle付费用户数分别较2013年增长了10倍和12倍。

2018年版权产品营收为1.37亿元,占其收入比重为7.21%。而2018 年阅文集团版权运营收入10亿元,占其收入比重的20%。

显然掌阅科技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先后通过投资的红薯网成为进入网络原创文学市场,前后两次耗费1.7亿元买下了红薯中文网33.74%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分布是专注互联网文学领域的小说阅读综合平台。根据公告披露财务数据,截至2018年9月30日,南京分布营业收入为1.33亿元,净利润为3819.09万元。

此前由于两次交易南京分布估值下降,业内人士猜测或于其未能完成2018年净利4000万的业绩对赌有关。

掌阅科技2018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了3家原创内容公司,行业涉及到原创文学和原创动漫。

根据比达发布的最新移动阅读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移动阅读厂商全景生态流量市场份额阅文集团占据25.8%、掌阅文学占20.3%、阿里文学占20.1%。

由此可见,后来居上的阿里文学与掌阅科技之间的差距已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股东套现才是“重中之重”

然而,比主营疲软等更严重的问题是,掌阅科技的股东对于公司经营已丧失信心。

首先是高管减持套现,接着持股平台的核心员工减持套现,然后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东减持套现。

一系列的做法,都是对于掌阅科技长期经营的不看好。

第一个减持的是公司副总裁王良减持700万股。从2018年12月14日-12月18日,王良分两批,分别以18.30 元/股、17.34 元/股各减持350万股,合计减持700万股,共套现资金约为1.25亿元,其持股量现已低于5%。

2019年1月30日,掌阅科技发布公告称,战略股东亦是其第三大股东的国金天吉计划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2,406万股,减持总股份占其所持的67%,减持后所占总股本比例由8.98%降为2.98%。

低于5%的红线,就意味着,日后再减持也不需要再进行公告了。

值得注意的是,国金天吉背后最大的股东掌趣科技(300315. SZ),持股比例为74.25%。

掌趣科技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2018年巨亏31亿元外,股东亦一路套现。2018年11月,掌趣科技曾发布多则公告,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三人同时离职,且两年内十多位离职的高管累计套现逾60亿元。

那,掌阅科技更大的危机将发生在2020年。其最大的两个股东,拥有1.22亿股的张凌云和拥有1.16亿股的成湘均,都将于2019年9月21日解禁,占总股本的59.31%。

自2017年9月21日掌阅科技上市以来,股价曾急速而上,也曾一泻千里。

开盘首日,其开盘价为5.83元/股,市值为23.38亿元。其持续涨停一直坚持到同年11月3日,而后继续攀升于11月14日收获高光时刻,最高达到73.79元/股。

但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掌阅科技的股价便开始不断下滑,市场认为或于其最大竞争对手阅文集团的赴港上市有关。

然而,颓势一发不可收拾,截止4月23日收盘,掌阅科技股价为23.50元/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