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上市,瑞幸咖啡就会成为下一个ofo?陆正耀这步棋稳了吗?

文丨乐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瑞幸咖啡一直以“快”著称,这次赴美IPO也不例外。

乐毅了解到,今天(4月23日),瑞幸咖啡递交上市招股书,将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LK,拟最多募资1亿美元。招股书披露的股权结构显示,瑞幸咖啡的最大股东是董事长陆正耀,持股30.53%。

乐毅想问的是,这位擅长重资产博弈与营销玩法的董事长,您这步棋稳了吗?

再不上市,瑞幸咖啡就会成为下一个ofo?陆正耀这步棋稳了吗?

快鱼吃慢鱼

从2017年10月运营开始,瑞幸咖啡至今只有一岁半。但是其扩张速度和在资本市场的博弈速度却双双创下记录。

“我没想过这个生意能否慢下来。中国这个商业环境,以前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一个商业模式如果能跑通的话,很快就会有很多追随者。中国企业又不缺钱,所以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你必须自己要跑很快。”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郭谨一曾如是说。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二,在全国28座城市铺设了2370家自营门店,累计成交用户超过1680万。并计划在2019年末以门店数量计算,成为中国第一大咖啡连锁品牌。

但是,瑞幸咖啡这种不计成本、依靠大笔烧钱补贴抢占市场的玩法究竟能否行得通,将来能否实现正向现金流,这一系列类似问题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毕竟,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总计亏损近22亿元。

“我们认为,瑞幸咖啡扩张太快了,太过激进。补贴后能留下多少忠实用户?因此,目前我们还看不懂瑞幸咖啡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位曾接触过瑞幸咖啡的投资人曾公开表示。

再不上市,瑞幸咖啡就会成为下一个ofo?陆正耀这步棋稳了吗?

一把好营销

陆正耀除了是瑞幸咖啡的董事长和大股东之外,还是神州优车的创始人,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瑞幸咖啡会带着一股神州系的味道。擅长营销便是陆正耀通过神州系的系列操作留下的个人标签。

此前,神州优车旗下的神州专车曾先后策划出"Beat U"、"Love U"等营销案例,尽管引发了碰瓷营销的质疑,但是神州专车业务却在争议声中提高了知名度。陆正耀个人对于外界的质疑不以为然,也认为这些营销非常有效。

带有神州系味道的瑞幸咖啡并不像个卖咖啡的。在乐毅看来,别人家的咖啡机在做咖啡,瑞幸咖啡的咖啡机却是个杠杆。玩得了营销,撬得动市场,瑞幸咖啡2018年客户复购率高达54%。

招股书显示,瑞幸2018年的销售及市场费用达到7.45亿元,占总支出的30%以上,比物料成本和店租及运营成本都要高。在这7.45亿元中,广告费占到3.6亿,为消费者提供的赠品达1.3亿,配送费用2.4亿,这都是为快速占领市场而付出的成本。

可见,陆正耀也为瑞幸咖啡秀了一把好营销。事实证明,瑞幸咖啡的营销也有收获。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获取新客的成本从103.5元降低到16.9元,下降比例高达84%。

再不上市,瑞幸咖啡就会成为下一个ofo?陆正耀这步棋稳了吗?

何时烧到头?

虽然瑞幸咖啡的获客成本在迅速下降,但是依旧不能甩掉“烧钱”的标签。瑞幸咖啡并不是互联网平台中第一个烧钱换市场的企业,但他是从线上一路烧到线下,烧钱规模、速度和高调都足矣让人惊讶。

瑞幸咖啡在招股书中列举了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风险,其中前两条就是“维持历史增长率的能力”和“获取足以维持扩张的资金的能力”。细细琢磨,这两句都离不开“烧钱”,前者是“能否保持当前的烧钱速度”,后者是“能否一直有钱烧”。

关于烧钱,招股书也说了很多,包括瑞幸咖啡过去烧了多少钱,烧在了哪些地方。但是招股书并没有说,瑞幸咖啡未来还会烧多少钱,还会烧多久,何时可以不再烧钱,如何才能有效挣钱……

关于瑞幸咖啡目前的这种模式,他们自己也强调,这种程度的亏损是公司的既定策略,且还将继续持续3-5年。因为瑞幸咖啡的打法就是互联网公司线上扩张的模式,前期通过烧钱补贴吸引用户,做大规模效应,拖垮竞争对手,再进行用户变现。

乐毅说,小黄车ofo当年也是这么玩的,不过最后并没有拖垮竞争对手,也没有等到用户变现,只是看到好多用户追着ofo要钱。

抢占风口、多轮融资、烧钱扩张、IPO变现,这是陆正耀惯用的玩法。目前,神州优车已经登陆新三板。

那瑞幸咖啡究竟会是下一个神州优车,还是下一个of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