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概况

泉山区,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位于徐州市西南部,中抱云龙湖、云龙山,因境内泉山国家森林公园而得名,属温带季风性气候。2016年全区户籍人口56.96万,常住人口71.30万;面积100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街道,118个社区居委会

[1]

1948年12月,徐州解放。1983年,江苏撤销地区专员公署,实行市管县的建制,徐州市下辖5区。1993年,将徐州市郊区更名为泉山区。

泉山区是徐州的经济、教育、医疗中心,徐州 特大城市的 核心区之一。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江苏省人才先进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

泉山区内有江苏省江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拉犁山汉墓、 汉画像石艺术馆等自然人文景观。

2018年6月5日,被全国普法办公室评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位置

泉山区位于徐州市城区南西北部,东接云龙区,北接鼓楼区,南西与铜山区相邻,全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云龙湖、云龙山,淮海路、中山路横贯泉山区。

地貌

泉山区集低山、丘陵、平原、岗地、河流为一体。金山街道、翟山街道、苏山街道、火花街道等街道办事处为低山、丘陵区,其他为平原、岗地。泉山区除云龙山以及泰山、韩山、大山头等山脉外,区内大部分地形为平原。

气候

泉山区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春温秋暖,冬寒夏热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5度,年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度的天数为59天,年日照时数为2280-2440小时,年无霜期约为210天,年降水量在802.4mm左右。

水文

泉山区境内故黄河、丁万河、拾屯河、拾新河等河流纵横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概况

南湖景色

交错,另有排灌沟渠和桥、函、闸等设施,为泉山区的水产养殖产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良好的排灌条件。泉山区水域养殖总面积340公顷。

泉山区背倚云龙山,怀抱云龙湖,青山翠拥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概况

桥中亭

,碧水环绕,这就是泉山。泉山区,因境内泉山国家森林公园而得名,泉山,古韵悠悠,新姿叠秀。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云龙山、云龙湖、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拉犁山汉墓、汉画像石艺术馆等自然人文景观。

泉山国家森林公园

泉山森林公园总面积3500余亩,前身为泉山植物园,誉称“天然氧吧”,相继被确定为省级环保教育、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风景示范点,后又入选徐州新八景。公园内有鸟悦园、滑草场等旅游景点。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凤凰山麓。1959年筹建,1965年11月开放。占地79万平方米。后又陆续建设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淮海战役碑林、徐州国防教育馆、徐州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纪念建筑。2007年7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建设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淮海战役全景画馆建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陈展面积1.2万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图表近3000件,复原场景9个。

汉画像石艺术馆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座落在云龙湖风景区内。是一座陈列、收藏、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性博物馆,徐州画像石题材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内容,包含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汉画像石馆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由北馆、南馆两部分组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