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经理又折一名 兴全基金口碑如何保持面临考验

■ 本报记者 刘庆华

兴全基金今年以来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继3月份公司副总经理、业绩同类排第1的绩优基金经理傅鹏博离职后,近日另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吴圣涛离职。兴全基金投研骨干持续流失,投资管理风格也出现了变化的端倪。今年上半年,兴全旗下11只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中有10只亏损,5只亏损超10%,4只排名后1/3。

基金管理部副总监离任

据7月12日兴全基金发布的公告,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吴圣涛于7月10日离任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的基金经理一职,离任原因是“个人原因”,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兴全损失的第二员大将。吴圣涛曾在汉唐证券研究员、国泰人寿保险公司投资经理,并先后在华富基金和东吴基金担任基金经理,2012年加入兴全基金后,于当前12月份开始担任新发基金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的基金经理。在离职前,吴圣涛还担担兴业基金的基金管理部副总监,是兴全投研体系的骨干成员之一。有消息称,吴圣涛可能会“公”转“私”,进行创业,进入私募领域。

从业绩表现来看,吴圣涛管理过的几只基金业绩异差较大。据WIND数据,吴圣涛管理兴全商业模式累计回报162.9%,在395只开放式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57位,处于前15%,较为优秀,年化回报也达到18.24%。除兴全商业模式外,吴圣涛还管理过兴全有机增长和兴全全球视野,其中管理兴全全球视野近两年,自2015年12月31日至2017年11月9日,累计回报-13.64%,排名普通股票型基金124/151位,处于垫底水平。

探究其原因,或许产品设计和规模差异会影响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例如,从规模上看,兴全商业模式一直到2016年6月30日,资产规模大多数时候处于5亿元以下,最低的时候曾有2个季度不足1亿元;2016年三季度开始才增至10亿元以上,最高曾于当年末达到25亿元左右。规模的增长之后的2017年,兴全商业模式业绩马上下滑,全年收益率只有0.88%,而全年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过10%。而兴全全球视野历来就是兴全旗下一只重点基金,吴圣涛于2015年末接手时其资产规模就超过42亿元。到2016年年末,下滑至30亿元左右。但仍然大于商业模式的规模。从这个角度看,兴全商业模式的优秀的长期业绩将会打一定的折扣。

从产品设计上看,兴全商业模式为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范围为60%-95%,而兴全全球视野最低仓位为80%。仓位下限对基金经理的仓作或许也有一定的影响。

上半年5只基金亏损超10%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吴圣涛以外,兴全基金已经连失数员大将,其中有还有公司的领军人物。3月21日,兴全基金宣布,兴全副总经理傅鹏博因“个人原因”离职。傅鹏博管理的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基金也在此前由董理接手。数据显示,自2009年1月17日起至2018年3月20日离任,傅鹏博管理的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基金任期累计回报为434.85%,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1,年化回报19.88%。在他管理期间,该基金规模大多数时期保持在40亿元-70亿元之间,最高曾在2017年年末达到86亿元以上。傅鹏博的离任毫无疑问是兴全基金的一大损失。

而在此之前,2017年1月19日,兴全基金总经理杨东宣布离职,曾掀起业内巨大波澜,因为杨东曾经在2007年牛市最疯狂的时候以公开信方式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2015年一季度杨东的带领下,兴全也在季报中表达了对市场的担忧,可以看出,在杨东的带领下,兴全基金整体风格颇为稳健,且基金的投资业绩长期稳定领先。而杨东离任后,投资者普遍担心兴全的投资风格将大变。虽然投资风格是否变化仍然难以定论,但兴全近一年半以来发生的部分事例已经显示其风格有所变化。

例如今年1月发行的兴全合宜,首募规模达到了327亿元,这只基金的发行规模占到了兴全基金史上发行公募基金总规模之和的41%。尽管投资者对兴全基金的认可是其发行火爆的重要原因,但作为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基金规模过大的管理难度其心知肚明,但基金公司并没有对此进行主动控制。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与兴全一惯的风格有所出入。

这种变化,也逐步直观地体现到业绩上。银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兴全旗下11只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有10只亏损,其中5只亏损幅度在10%以上,兴全有机增长亏损幅度达到17.06%。从相对排名看,11只基金中,其中4只排名同类基金3/3,3只排名2/3。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