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释放五大信号!

4月2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此次会议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方向和重点。

01

信号一:研究两大重点任务,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两大重点任务:一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二是勇于破题、善于解题,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还有不到两年时间。会议强调,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会议还提出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健全社保兜底机制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祥临说,这充分体现党中央统筹协调、精准施策,把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工作着力点。

会议强调,要在科学评估进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等方面短板明显,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今年扶贫工作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攻坚克难,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人口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二是巩固成果,稳定脱贫,持续发展,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督促已退出的县持续用力。

“只有真正瞄准短板弱项,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重点问题,才能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徐祥临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指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简政、减税、降费……中国继续深化以市场化改革思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同时,中央还提出了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02

信号二: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重大政治责任

会议指出,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方式。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是做好经济工作的要求,也是重大政治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上做了大量工作,总的效果是好的。对会议提出的一些重大思路、举措要进行细化,突出抓好重点工作落实。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减税降费要尽快落实到位,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要打好三大攻坚战,按照既定部署,尽锐出战,确保取得重要进展。

要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善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提升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要抓住用好新机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更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03

信号三: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

会议指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减税降费要尽快落实到位,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其中,“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已经在3天2次出现在高级别会议中,何为松紧适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央行记者会上给出了明确答案,他表示:“今年的松紧适度,就是要把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大体上和名义GDP的增速保持一致,这就是个松紧适度的概念。”

易纲同时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政策取向,现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以前比较这次没有提“中性”,更简洁,但实际上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没有变。主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体现逆周期的调节,同时货币政策在总量上要松紧适度。

从去年三季度的“高度重视逆周期调节”到四季度的“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再到这次的“坚持逆周期调节”,可以看出一条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轨迹。由于政策已初见成效,央行重提“保持战略定力”,强调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

04

信号四:善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

会议提出,要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善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提升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几天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今天会议再次提出善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表明改革开放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说,今年以来,外商投资法出台、金融业开放政策密集落地等,显示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的决心,这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红利。

会议还提出,要抓住用好新机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更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除了改革开放之外,创新是另一个破解之道。”余淼杰说,中国需要进一步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创新活力,“这是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05

信号五 :防止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

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落实。会议提出,要善于把党中央精神同本地区本领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党中央要求具体化。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防止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这是从作风和行为处事上对领导干部进行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这一要求,就是要让各地区各部门能够切实开展工作,落实好会议精神,争当“行动派”“实干家”。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要避免形式主义的、贴标签式的简单思维产生的政策执行偏差。

专家分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发展不进则退。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不折不扣抓落实。

“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标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早做安排、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另一方面,要从严从实把好督查关、问责关,倒逼各地各部门增强政策落地能力,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