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后十年,蒙牛和伊利发展得怎么样了?

在2008年的时候,“三聚氰胺”事件震惊全国,而当时全国的乳制品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事件一出,导致整个乳制品行业遭受重创。作为当时国内的两大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业务也是萎缩的厉害。今年,距离“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报了十年之久,蒙牛和伊利的发展怎么样了?

“三聚氰胺”事件后十年,蒙牛和伊利发展得怎么样了?

想要比较这两家公司的话,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对比它们的财报。根据2018年财报,蒙牛营收为690亿元,而伊利则为800亿元,蒙牛比伊利少了足足100亿元。如果你感觉营收差距比较大的话,那就错了,净利润的差距才是关键所在。根据2018年财报,蒙牛净利润30亿元,而伊利则为64亿元,伊利比蒙牛的净利润多了一倍多。可以说,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蒙牛跟伊利几乎是不分上下,甚至蒙牛一度超过伊利。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两家企业差距如此之大?蒙牛到底怎么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三聚氰胺”事件后十年,蒙牛和伊利发展得怎么样了?

第一个就是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上升。根据数据,蒙牛的销售费用占营收的27.3%,而伊利则为24.9%。可以说,在这几年,蒙牛对于宣传出手阔绰,不仅成为世界杯的赞助商,还邀请了国内一线当红小生做宣传,广告费用大涨。虽然投入宣传费用多,但是效果却不好。而伊利则在这方面投入相对较少。

“三聚氰胺”事件后十年,蒙牛和伊利发展得怎么样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经销模式问题。蒙牛之所以发展这么快跟它的“大商制”模式有关系,也就是把很多权利都放给经销商。在前期的时候,这样确实可以激励很多经销商。但是随着经销商规模的扩大,蒙牛对经销商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弱,议价能力也就越小,最终导致利润下滑。而伊利则采用传统的逐级经销的模式,这样管理成本虽然高,但是议价能力也高,便于管理。

“三聚氰胺”事件后十年,蒙牛和伊利发展得怎么样了?

牛根生

第三个就是对于上游奶源的控制。蒙牛刚开始并不十分注重上游奶源,但是随着奶源价格的上涨,购买奶源的成本多了许多,如果产品不涨价的话,自然就会影响到企业利润。相对来说,伊利早就开始在上游奶源布局了,虽然前期有投入,但是这几年成果显著,奶源价格虽然涨,但是对伊利几乎没有影响。作为竞争对手,伊利不涨价,蒙牛自然也不会涨,但是伊利有成本优势,蒙牛没有,自然会影响其净利润。

“三聚氰胺”事件后十年,蒙牛和伊利发展得怎么样了?

潘刚

第四个就是管理层动荡。牛根生是蒙牛的创始人,也是蒙牛的灵魂人物。在2009年的时候,中粮入主蒙牛,两年以后,牛根生辞职。牛根生辞职以后,蒙古的管理层开始出现动荡,先后三次换帅,这跟蒙牛管理层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反观伊利,从2005年开始,潘刚一直是企业领导人,一直没有变更过,管理层比较稳定。

“三聚氰胺”事件后十年,蒙牛和伊利发展得怎么样了?

从中可以看出,蒙牛落后伊利这么多不是偶然的,这家企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所以,蒙牛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整改。专家预测,未来我国乳业市场还会有5400亿的增量市场,作为乳业龙头的蒙牛和伊利,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必然还会再一次腾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