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久生:一个基层农民工党员的大爱真情

第四届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一个基层农民工党员的大爱真情

黄久生:一个基层农民工党员的大爱真情


黄久生,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他是一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6岁丧母,由于生活难以为继,父亲只好把两岁的弟弟送给了别人。父亲走街串巷,靠给别人家补锅镶瓢维持生计,很少有回家的时候。苦难中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他和妹妹就是这样长大的。他的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始终把报答父老乡亲和回报社会作为自己坚定的人生奋斗目标。他17岁出外打工,从一名提灰搬砖推车打杂的小工,逐渐成长为建筑界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并于199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久生:一个基层农民工党员的大爱真情

特别是2004年他被任命为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之后,以支部为“桥梁”,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的作用,致力建好“三项工程”。建好“优质工程”,这些年他始终坚持对工作负责,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在施工中重质量、讲责任,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建好“优质工程”,参与建设的工程曾2次获得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60余项获省市优良工程,他们的队伍也被业界誉为“河南建筑业”的铁军。建温暖工程,持续为家乡父老乡亲和社会送去温暖。

2008年,他捐资建起了双柳树镇久生光荣敬老院,甘心做家乡700位鳏寡孤独老人共同的“儿子”,为他们养老送终;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以及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累计捐款1300多万元。建致富工程,带动家乡农民工走上务工脱贫奔小康路,这些年他不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发挥党支部优势,通过传、帮、带,开展各类工种的技术创新,使得更多乡亲都吃上技术饭,陆续带动家乡一万多名农民工兄弟走上务工致富路,实现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不掉队”。曾7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被李克强总理赞誉为“中国农民工的杰出代表”。

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