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四個結合 確保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副市長 劉國龍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事關社會大局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心向背和基層政權鞏固,事關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闡釋了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大意義和成效、當前形勢和任務、下步思路和舉措,彰顯了黨中央對治國安邦的戰略謀劃、對人民福祉的深情關切、對執政根基的長遠考量,為我們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提供了遵循、指明瞭方向。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刻領會、堅決貫徹,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堅持依法嚴懲、打早打小、除惡務盡,堅決打贏這場攻堅仗。

堅持掃黑除惡與夯實基層政權相結合。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依法嚴厲打擊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依法嚴厲打擊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惡勢力。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切實把群眾發動起來,讓群眾敢說話、敢舉報,敢於同黑惡違法犯罪作鬥爭。在村民委員會選舉中,始終嚴把人選、資格審查、選舉程序等關口,及時查處違法違紀行為,防止涉黑涉惡人員或者其代理人進入村民委員會班子,堅決防止黑惡勢力侵蝕基層幹部和基層政權,從源頭上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著力加強對村級事務的民主監督,全面規範村民委員會成員用錢用權行為, 切實維護村集體和村民利益,防止村民委員會及其成員“作惡”“變黑”。

堅持掃黑除惡與加強市場監管相結合。把掃黑除惡寓於市場監管日常工作當中,與反不正當競爭、打擊傳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打擊虛假違法廣告、打擊消費欺詐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利用電子屏、懸掛橫幅等方式,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場主體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的認識。暢通舉報渠道,發動市場經營者和群眾積極舉報,及時掌握涉黑涉惡、涉及犯罪的線索。以商貿集市、批發市場、車站碼頭、旅遊景區等領域為重點,通過核實群眾舉報、深挖案件線索、排查重點場所,加大對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不正當競爭、壟斷經營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的檢查力度,堅決依法查處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行為,摧毀黑惡勢力滋生的經濟基礎。

堅持掃黑除惡與優化營商環境相結合。按照“有黑打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固本強基”的要求,組織力量開展拉網式排查,及時掌握問題線索,嚴厲打擊在徵地、租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等過程中煽動鬧事的黑惡勢力,並深挖背後的“關係網”和“保護傘”。將嚴打破壞營商環境犯罪行為納入掃黑除惡宣傳重點內容,運用報紙、新聞廣播、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媒體,宣傳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強大震懾效應,在全社會營造對破壞營商環境的犯罪行為、黑惡勢力人人喊打的濃厚氛圍。定期組織召開本地企業家和外來投資商座談會,面對面聽取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意見建議,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切實為企業發展創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不斷提升市場主體安全感和滿意度。

堅持深挖起底傳統行業領域老問題與緊盯新型行業新動向相結合。當前涉黑涉惡問題呈現出涉足領域金融化、組織結構隱蔽化、逃避打擊偽善化、實施手段網絡化等新特點,有的企圖以“公司化”的形式漂白,有的還裝扮出一副“慈善”“公知”的面孔,極具迷惑性。要深化對新形勢下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特徵和規律的研究把握,既加大對資源開發、工程承包、交通運輸、市場交易等容易滋生黑惡勢力的傳統重點行業領域的監管力度,也要加強對“套路貸”“P2P”等新型涉黑涉惡犯罪的查處,分類施策、精準打擊,讓一切黑惡勢力無處遁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