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曾兩次舉薦他,是他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但結局卻讓人唏噓

一代女皇武則天素來工於心計,又心狠手辣,重用酷吏,大開告密之風,在她的強權統治下,群臣無不生畏。面對如此一位帝王,很少人敢忤逆龍鱗,更不要說做出以下犯上的事!但有一個人不怕死,並且成功逼迫武則天退位,而這個人就是宰相張柬之。

狄仁傑曾兩次舉薦他,是他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但結局卻讓人唏噓

張柬之,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年輕的時候,喜歡研讀史籍,後倆被補缺為太學生。祭酒令狐德棻認為張柬之是難得的大才,認為他將來能夠輔佐帝王。考中進士之後,就被任命為清源縣丞。

張柬之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直到七十多歲時才被朝廷重用。

當初,武則天問狄仁傑:“有沒有什麼奇才給我推薦一下?”

狄仁傑曾兩次舉薦他,是他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但結局卻讓人唏噓

狄仁傑回答說:“如果陛下想要文章好、資格老的奇才,宰相李嶠、蘇味就足以勝任了。難道陛下認為文人拘泥於小節而不足以輔佐陛下成就大業嗎?”

武則天直言不諱地回答說:“正是如此!”

於是,狄仁傑便向他推薦了張柬之:“荊州長史張柬之雖然年紀大了,但卻是難得的宰相之才。如果陛下肯重用他,他一定會為國家盡心竭力!”

狄仁傑曾兩次舉薦他,是他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但結局卻讓人唏噓

武則天雖然提拔了張柬之,但卻沒有重用他,只是讓他做了個小小的洛州司馬。

沒多久,武則天又希望狄仁傑能向她舉薦人才。

狄仁傑仍舊舉薦張柬之,並說:“臣曾經舉薦過張柬之但是陛下還沒有重用他呢!”

武則天說:“已經提拔他了!”

狄仁傑曾兩次舉薦他,是他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但結局卻讓人唏噓

狄仁傑卻說:“臣當初舉薦的是宰相之才,卻被陛下任命為司馬,這並非是用才之道。”

隨後,武則天便任命張柬之為司刑少卿,後來又提拔為秋官侍郎(即刑部侍郎),但仍沒有讓他做宰相。

再後來,武則天下詔讓百官舉薦能夠擔任宰相的人,靈武軍使姚崇也同樣舉薦張柬之:“張柬之為人深沉並且富有謀略,能夠決斷大事。他歲數已經不少了,現在重用還來得及!”

狄仁傑曾兩次舉薦他,是他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但結局卻讓人唏噓

武則天這才授予他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晉升鳳閣侍郎。此時,張柬之正式進入宰相班子。

武則天晚年,病情加重,男寵張易之、張宗昌兄弟趁機獨斷專權。張柬之開始密謀逼宮。

逼宮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而張柬之的理由就是張易之、張宗昌意圖謀反。

有一天,張柬之對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說:“將軍能夠有今天的榮華富貴是誰給你的?”

李多祚痛哭流涕道:“是先帝給的!”

張柬之繼續說:“如今先帝的兒子受到張易之和張宗昌的威脅,正需要將軍幫助。難道將軍不想報答先帝嗎?”

李多祚言辭懇切地回答道:“只要對國家有利,我一切聽從大人安排,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

隨後,張柬之還任命桓彥範、敬暉、右散騎侍郎李湛擔任左、右羽林將軍,掌管禁軍。為避免張易之、張宗昌懷疑,張柬之又任命二人的心腹為右羽林大將軍。

等一切準備妥當,張柬之才將逼宮一事告訴了太子李顯。李顯一向畏懼武則天,經過群臣幾番勸說,才答應參與。

狄仁傑曾兩次舉薦他,是他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但結局卻讓人唏噓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桓彥範、崔玄暐等人率領五百名羽林軍來到玄武門,然後派李多祚、王同皎等人到東宮迎接李顯。

李顯由於畏懼,在關鍵時刻想要退縮。諸將冒著生命危險發動政變,如果不成功就會被滅族,所以李顯只好勉強答應一同前往長生殿逼宮。

李顯帶領眾人穿過玄武門來到迎仙宮,並在走廊上誅殺了張易之和張宗昌,然後衝進武則天居住的長生殿。

武則天從病床上驚坐起來,斥責道:“是何人作亂?”

張柬之不卑不亢道:“張易之、張宗昌意圖謀反,臣等已經奉太子之命將他們斬殺。沒想到竟然驚動陛下,罪該萬死!”

武則天突然看到李顯。李顯嚇得兩股戰戰。武則天問李顯:“這事是你讓乾的嗎?如今這兩人已經被殺,你可以回東宮了!”

桓彥範突然站了出來:“太子不能再回東宮了!昔日,先帝將太子託付給陛下,他早已成年,並且擔任太子多年,如今人人心向李唐,希望陛下能夠早日傳位給太子,以順民心。

此時,武則天已經無法扭轉局面,只好順從他們的意思,於第二天頒佈詔書,李顯代為處理國政。第三天,便將皇位傳給了李顯。

狄仁傑曾兩次舉薦他,是他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但結局卻讓人唏噓

張柬之由於擁有擁立之功,被李顯封為天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漢陽郡王。

只是可惜,後來被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排擠,被免去宰相之位。不久,又遭到流放,鬱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