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那一天,我乘坐一列普快列车到达喀什。

这一趟列车上大多都是维族人,因为喀什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维吾尔族。他们带着很多馕,装在塑料袋里,像个圆筒。把馕放在货架上,塞到座位下,我想一路不到12小时,何况他们大多还是中途就下了,

怎么吃得了这么多馕呢,还是说这是特产的、特别好吃的馕?

到喀什的时候天刚刚亮,走出车厢,蓝蓝的天空下,就是那个闻名遐迩的古城喀什了。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喀什噶尔古城大门

一)古老的喀什:从疏勒到叶尔羌汗国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的汉文简称,有人说“喀什噶尔”的意思是“玉石集中之地”, 《西域同文志》说“喀什噶尔,回语(维吾尔语),‘喀什’谓各色,‘噶尔’谓砖房。其地富庶,多砖房,故名”。不知道哪种是正确的?

中国的面积太广阔,历史太悠久,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各类政权太多,当我们盘点历史时,总会惊异地发现,原来这里也曾经是某个国家的首都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通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有一个叫做“疏勒”,它就坐落在现在的喀什境内。今天在喀什市的疏勒县,还修建有“张骞公园”。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 60 年),汉朝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就是那个“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的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疏勒归西汉管辖。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在喀什市疏勒县张骞公园所见到的雕像,本图片来自网络

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 74 年)后,定远侯班超(写《汉书》的班固的弟弟)曾在疏勒盘橐城主持军务达十七年,盘橐城在今喀什市东南郊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哈密市东天山景区的班超像,图片来自网络

唐贞观九年(公元 635 年),唐王朝在此设置疏勒都督府,为“安西四镇”之一。

公元八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约公元 784-1218 年),突厥人以喀什噶尔为中心,建立起喀拉汗王朝,这个王朝在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喀什噶尔成为东喀拉汗国的都城,后来有一个时期,东喀拉汗国成为西辽的附属国。

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 1218 年),成吉思汗征西域。喀什噶尔成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汗国领地。

十六世纪初,东察合台汗国的政治中心从伊犁转移到喀什,建立了喀什噶尔汗国。后来首府移驻叶尔羌(今莎车),故亦称叶尔羌汗国。

到了乾隆年间,清政府在喀什首次设参赞大臣,总理南疆八大城(喀什噶尔、英吉沙、莎车、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焉耆),之后,喀什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

一)近代:来到喀什的“二马”

我在这里要谈的不是老舍的小说《二马》,而是与近代喀什关系非常密切的两个外国人,他们都有中文名字,而且都姓马,一个叫马达汉(1867—1951),后来成为了芬兰共和国总统一个叫马继业(1867—1945)。他们分别代表了近代时期觊觎新疆的两大外国势力:俄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而且,他们还分别和近代对中国西部文物造成破坏最大的两个外国人有关:伯希和和斯坦因

马达汉出生在沙皇俄国的藩属芬兰大公国,早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尼古拉耶夫骑兵学校,芬兰文原名Carl Gustav Mannerheim(汉译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据说喀什噶尔的袁道台在为他签发护照时,以“天马行空,直达霄汉”的寓意为他起了“马达汉”这个中文名字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1906年,年轻的伯希和率领法国中亚考察队,经俄国莫斯科进入中亚。在莫斯科,沙皇为他们安排了一队“护送”的哥萨克士兵,其中有一位就是马达汉。马达汉按照俄军总参谋部的军事侦察指令,以探险家和科考队员的身份混入中国,试图探明中国政府在西部边陲新疆和甘肃的实力,以便于沙俄制定侵略计划。

当时西部地区的中俄贸易十分繁忙,喀什位于进出口的要道,马达汉即与伯希和一起,由中亚进入喀什,并在这里和伯希和分道扬镳。由于从北京来的旅行证件迟迟未到,他在喀什噶尔逗留了好几个月,由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马达汉

马达汉的人生非常传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晋升为俄国的

集团军中将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为芬兰国防军总司令,1942年6月4日,芬兰政府授予他“芬兰元帅”军衔,1944年,已经77岁的马达汉担任芬兰共和国总统

另一位“马”则是大名鼎鼎的乔治·马嘎特尼(George Halliday Macartney),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马继业。马继业一家都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1793年,他的祖上,马戛尔尼(Earl Grorge Macartney,1737—1806)奉英国国王命令出使中国,曾赴承德避暑山庄晋见乾隆帝。当时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谈判,扩大中国市场。这次外交谈判失败了,但它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

也许这也影响到马继业的父亲马格里爵士(Samuel Halliday Macartney,1833— 1906年)对中国的感情。马格里的人生经历非常奇特,令人感觉他年轻时也许有些“叛逆”。他于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1858年因第二次鸦片战争来华,在英国将军查尔斯·戈登的领导下参与了镇压太平军。1863年攻陷苏州之后,

他甚至与一位所俘获的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妻室结婚。1864年至1867年他主持金陵机器局,之后清廷设置驻伦敦的中国公使馆时,他是李鸿章举荐、清政府派出的随员。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据说他加入了中国籍,字清臣,以表示对清朝的忠贞。也许1896年他在伦敦诱禁孙中山、引发孙中山“伦敦蒙难”这一重大国际事件

,也是出于对清朝的忠贞吧。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孙中山写了一本书来记录这一事件

马继业就是马格里和这位中国女性生下的儿子。10岁时,马继业随作为清政府伦敦公使馆随员的父亲回到了英国,在英法接受了系统的教育。

1890年,马继业作为弗朗西斯·扬哈斯本(即荣赫鹏,1863—1942)的中文翻译,

第一次来到了喀什噶尔。第二年荣赫鹏返回印度,马继业就成为英国在新疆“英国利益的唯一代表”。直到1918年卸任,他一共在喀什任职达28年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斯坦因为马继业拍摄的照片,网络图片

关于马继业在喀什的活动,由于他的妻子凯瑟琳·博兰(Catherine Borland,1877—1949年)所撰写的回忆录《一个英国夫人在新疆》

等著作而为人所知。当马继业来到喀什时,俄国人于八年前就已经利用《伊犁条约》所获得的特权,在这里建立了领事馆,还驻扎了45个全副武装的哥萨克。被称为喀什噶尔“事实上统治者”的俄国首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一心为英国攫取利益的马继业的心头刺。

马继业在喀什的身份比较尴尬,即使1892年被任命为英属印度政府克什米尔驻扎官中国事务特别助理,也无法和彼得罗夫斯基对等。由于双方都想从当时的清政府身上啃下一块肉,其关系常常处于冰点。虽然在喀什噶尔的办公地点相距仅一公里 (俄国领事馆位于现今的喀什色满宾馆,英国领事馆位于现今的其尼瓦克宾馆),但是平时双方基本不接触,从1899年11月到1902年6月,彼得罗夫斯基没有对马继业讲过一句话。

当我们提起马继业时,一则会想起他修建在喀什的著名的“中国花园”(其尼瓦克,Chini Bagh)。那里视野广阔,可以看见外面的美好景色,花园既大又美,院落里有果园和菜园。陈设在当时看来也很讲究,极少见的弹簧床,有俄式大铸铁炉而不是当地的巨大土坯火炉。有厨师为他制作点心,有仆人、清洁工、马夫、园丁、信使和医疗顾问。但是

当时在喀什几乎没有玻璃,只能用油纸来糊窗户彼特罗夫斯基友好地借给他一块带框的玻璃,可以装一扇窗户。但是当他们不和时,这块玻璃也就退还了。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中国花园

1908年起,这里就成为英国驻喀什噶尔的领事馆,1912年之后它升格为总领事馆,伴随着对“中国花园”的扩建。

其中部分建筑我们现在还能看到

二则会想起,正是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马继业不遗余力地帮助斯坦因等人的名为考察、实为大量掠夺文物的活动。这是当时西方人来到中国西部所热衷于做的事情,1890年,也就是年轻的马继业来到喀什的第一年,他很可能在这里和荣赫鹏一起见到了比他大两岁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当斯坦因在新疆、甘肃一带“考察”之后,有数百箱来自敦煌等地的珍贵文物正是在马继业的安排下运出中国的。

三)特别的喀什风情

说完了喀什的老故事,我们来看看喀什今天的风景。

从火车站坐公交,可以直接到香妃墓。

很多人都是从《还珠格格》里认识了香妃,在大家心中,香妃就长这样: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刘丹在18年前遇车祸身亡,25岁的生命骤然终结……真是可惜。

我在这里要谈的是历史上的那位“香妃”。作为“香妃”原型的容妃,她并未安葬在这里,而是55岁去世后葬于清东陵。不过这并不妨碍游客们到喀什的香妃墓去寻找她的故事。

香妃墓即阿帕克霍加墓,这里是一座具有维吾尔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古代建筑群,安葬有喀什噶尔“霍加政权”的族人5代72人。所谓霍加,即“圣人后裔”。十七世纪时,喀什噶尔由伊斯兰教白山派霍加统治。“香妃”即白山派霍加的一位后人。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门票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香妃墓入口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下面这张就是“香妃墓”了。这个建筑号称是新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墓室宽35米,进深29米,略呈矩形,墓墙高10米有余。中部的穹窿直径达到17米。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香妃墓,韩乐然,1946,水彩,拍摄于中国美术馆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墓室里不允许拍照,进去之后能看见在离地半人多高的平台上排列着高低大小不等的墓包,高大者为男坟,小巧者为女坟,现有58座坟包。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墓室入口

离开香妃墓之后,有好几条公交线路可以到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现在喀什地区通过红其拉甫口岸(距喀什市420km)和吐尔尕特口岸(距喀什市178km)与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进行贸易来往,

喀什的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被称为中亚最大的集贸市场。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我对这个市场的印象就是,头巾真多啊!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摊位密密麻麻全是卖各式五彩斑斓头巾的。据说喀什维吾尔妇女很喜欢头巾,每个妇女差不多有十几条各式头巾,不同季节换戴不同的款式。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这是中西亚市场旁边的饮食区,中西亚市场里面我忘记拍照了……就惦记着出来吃东西了

不过,喀什的招牌景区是高台民居和喀什古城。高台民居就在中西亚国际大巴扎旁边,一出来就能看见。我去的时候很不凑巧,高台正在整修,不能入内,于是只能在外部拍几张照。

高台民居建立在一处800多米长的黄土高崖上,

据说是全国唯一的现存完好的、正在使用的生土建筑群。这里的建筑看起来有些杂乱,因为它并不是一次性修好的,而是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多而不断加盖的,形成了楼上楼、楼外楼、楼连楼的格局,就好像是迷宫。这一处民居据说距今已有600年历史,住着近六百户人家。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这个小姑娘追上我,非要我为她拍一张照片

下面就是喀什噶尔古城了,在高台民居旁边,隔着一条马路遥遥相望。这是一处5A级景区,按照景区公告牌的介绍,已经有2100年历史。但就我看到的文献来说,恐怕……没有这么长。

从史料来看,在16世纪初之前,喀什古城的位置在吐曼河以北,就是现在的飞机场到乃则尔巴格乡之间的砾石地带间。

据说在喀什噶尔汗国末期的阿巴拜克日统治时期,统治者为了搜刮民间的金银财宝,在喀什城中进行大规模的掘地寻宝活动,把整个城池基本都掘废了,于是就把喀什城迁移到吐曼河以南的今址。因为喀什城没有恢复元气,所以叶尔羌汗国才会把政治中心改设在叶尔羌。

所以说,高台民居和现在的喀什噶尔古城应该是在16世纪初期逐渐发展起来的,确切的历史大概是四百多年。不过,喀什噶尔古城真的很适合参观游览,很好看!我多放几张照片吧。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景区大门旁边的花盆巴扎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景区里卖纪念品的商店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景区里的街道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景区里的巷子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很考究的住房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景区街道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景区路口的雕塑

走出喀什噶尔景区,就能看到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1442 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斯·米尔扎建立了这座清真寺,经过历代多次修缮和扩建,达到现在的规模。它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据说逢节日时在寺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二三万人之多。2001 年 6 月,该清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请忽略我的拍照水平……

四)吃吧,朋友

在最后,我想用一些照片来证明,喀什是个很容易让人的胃感到满足的城市——一路吃不停……

当我一早从香妃墓门口下公交的时候,我感到饿了,于是我找到了这家路边摊,吃了一份热腾腾的羊肉汤,还泡了个小油馕,真好吃。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顺便给大家看看画家眼中维族人是怎么烤馕、怎么吃饭的: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维族人烤馕,韩乐然,水彩,1946年,拍摄于中国美术馆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维族人用餐,韩乐然,水彩,1946年,拍摄于中国美术馆

喀什噶个古城了很多店在卖烤馕、卖干果、卖小吃,下面这幅图的干果摊老板还在卖一种特殊的东西,你看出来了吗?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对,他在榨石榴汁。喀什的石榴非常有名: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这样的小杯石榴汁,5块钱。甜丝丝的,味道很醇,真的很好喝……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饿了的话,吃面呀!看着有没有食欲?反正我是北方人,我就喜欢吃面。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那馕坑肉你总会喜欢吧,喀什路边很多店卖这个,油滋滋,香喷喷,挡不住的诱惑啊……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对喀什的介绍就到这里吧,以我曾经写过的一段话结尾:

风情喀什: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中西亚国际大巴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