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康马县概况

康马县隶属西藏自治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2013年,康马县总人口为3.4万人,其中有汉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1]

2013年,康马县生产总值实现205亿元,比2012年增长2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比2012年增长18.3%。

位置境域

康马县隶属西藏自治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总面积6176平方公里。

地貌

康马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属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形,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均海拔4300米,海拔最低的乡4100米,最高的乡4500米,落差仅在300-400米之间。

气候

康马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集中,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左右,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水文

康马县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等河流。

土地资源

2013年,康马县土地总面积886.27万亩,非利用面积69.82万亩,占7.88%;可利用土地面积488万亩。

矿产资源

2013年,康马县有金、银、铜、铁、铅、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2013年,康马县药物类有贝母、雪莲、紫草、红景天、大黄、虫草、黄芪、蕨麻等。动物类有野驴、黄羊、岩羊、盘羊、艾叶豹、黄狼、黑狼、獐子、狐狸、猞猁、野兔、旱獭、雪猪、高原鼯鼠、高原鼠兔、老鼠等。野禽类有雪鸡、黄鸡、灰鸡、斑鸠鹰、野鸽、麻雀、乌鸦、猫头鹰等。鱼类有细鳞鱼、无鳞鱼等。

乃宁寺

乃宁寺位于康马县南尼乡境内,东依扎西达节山,西临年楚河,海拔4100米,总建筑面积63184.35平方米。由古印度僧人、莲花大师的弟子阿羌甲强拜桑布创建于815—841年赤热巴执政时期,属黄教格鲁派,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乃宁寺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寺内文物众多,是藏戏“朗萨卫普”的发源地,传说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也在该寺居住过。乃宁寺做为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做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1995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哲姆寺

哲姆寺创建于823年吐蕃王朝时期,始属宁玛派,后改宗为格鲁派。寺庙坐西朝东,面积650平方米,东部为厨房、僧舍;西部为经堂、佛殿,全为石砌。经堂向东面积120平方米,其北侧为佛殿,面积80平方米。寺内的壁画、塑像“文革”中全部被毁。寺前方约80米处有一石砌多门塔,占地面积196平方米,残高10米。佛塔为坛城形,塔座平面呈“亚”字形,有三层须弥座,塔心上立一石砌覆钵,比例肥短,具有元代或更早的覆钵式塔的特征。[1]

藏扎寺

藏扎寺于南尼乡藏扎村境内,该寺19世纪初由阿旺顿珠创建,为江孜白居寺分寺,属于格鲁派。藏扎寺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包括殿堂和庭院。殿堂高4层,下部前为经堂,面阔4柱,中间4根长柱撑起高天窗。经堂后部正中为佛殿,两侧为库房。大殿二楼“文革”中被毁。1986年后重建,维修后占地面积1197平方米,其南为寺庙主持喇嘛卧室,东为护法神殿,西侧为卓玛拉康。藏扎寺1998年被康马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艾旺寺

西藏康马县概况

艾旺寺泥塑菩萨头像

吐蕃时期寺庙。位于康马县萨玛达乡冲巴涌曲河西岸。始建于8~9世纪。坐南朝北。面积925平方米。围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7米,南北宽25米,高3米,墙上砌石塔108座,北面围墙正中开有9米宽大门。围墙内殿堂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南为正殿,东西为配殿,中间为长17米、宽12米的庭院。[4]

查玛寺

查玛寺位于康马县康如乡勒康村境内,距县城35公里,海拔4300米。该寺由热落扎瓦多布丹多吉创建于1497年,属于宁玛派。

甘旦曲林寺

甘旦曲林寺位于康马县涅如堆乡贡巴村境内,距县城30公里,海拔4500米。于1428年由第一世班禅克珠格勒白桑创建,属于格鲁派,为江孜白居寺罗布查仓的分寺。

门康拉康

门康拉康位于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奴村的中央,距县城50公里,海拔4500米;据民间传说:嘎拉门康于1200年前由嘎拉境内的“差巴”11户筹集修建。当时,拉康内有阿第夏的塑像及转经桶等。现仍有莲花生、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的佛地庄严等共计500多幅珍贵的壁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