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1989年投資興建橫崗力嘉紙品大廈、1990年引進美國製造的瓦楞紙板生產線、1993年引進德國印刷設備開展印刷業務……力嘉逐漸成長為包裝印刷業的“巨輪”,產品覆蓋紙箱及彩盒包裝、彩印及數碼快印,客戶遍及歐美、日韓和東南亞。

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馬偉武:看準時機,使力嘉成長為包裝印刷業的“巨輪”

馬偉武是一位典型的潮商。馬偉武出生於廣東潮陽和平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年僅13歲時,便與家人來到香港謀生。做過刷碗工、做過雜役,後來成為紙品廠的一名技工,由此開始了與紙品行業不解的緣分。

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馬偉武

1970年,在香港觀塘康寧道40平米不到的半個檔位中,時年34歲的馬偉武創立了力嘉紙品公司。上世紀80年代中期,力嘉在香港觀塘鴻圖道已發展成擁有200多名工人和2000平方米廠房的大型企業。當時正值內地改革開放,馬偉武將深圳作為回內地投資的第一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地改革開放春潮湧動,諸多優惠政策不斷出臺,發展動能持續釋放,市場機遇逐步顯現。與此同時,香港工業發展正盛,工人嚴重短缺,工業用地供不應求。像馬偉武一樣,很多港商把投資目光投向了一河之隔的深圳。

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我到深圳考察後,就決定轉戰內地,這是我們的機遇。”馬偉武在橫崗的觀音山腳下租了600平方米的廠房。儘管當時那裡一片荒蕪、交通不便,企業還面臨原材料和成品進出口手續繁雜等問題,但經濟特區的優勢很快顯現出來。

“不僅土地、人工成本優勢明顯,政府部門還經常主動上門詢問企業的訴求和建議,很多都及時滿足。”馬偉武介紹說,隨著內地經濟發展,紙品市場需求旺盛,公司訂單雪片般飛來,產值屢創新高。

1989年投資興建橫崗力嘉紙品大廈、1990年引進美國製造的瓦楞紙板生產線、1993年引進德國印刷設備開展印刷業務……力嘉逐漸成長為包裝印刷業的“巨輪”,產品覆蓋紙箱及彩盒包裝、彩印及數碼快印,客戶遍及歐美、日韓和東南亞。

馬楚力:二代接班青出於藍,帶領力嘉成功轉型

像馬偉武一樣,港商在內地投資創業的傳奇比比皆是。他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同時也帶來國家發展急需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解決了大批富餘勞動力的就業,使珠三角成為影響世界的加工製造基地。

商務部統計顯示,改革開放初期,港澳資一度佔內地吸收外資總額的80%以上。

改革開放初期,港商在珠三角的業務主要以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方式展開,被俗稱為“三來一補”。其中,家電、玩具、衣服鞋襪、印刷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佔據了重要位置。

2008年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和產業梯度轉移影響,之前香港遭遇的土地、人工成本高以及招工難等“魔咒”在深圳重現。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緊迫課題。

改革開放的政策優勢再次發揮了作用。深圳市政府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引導企業從產業鏈低端的製造加工環節,向前端的研發設計及後端的產品營銷、供應鏈管理、品牌建設等“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2008年,父親決定向文化創意產業轉型,我也在這一年正式進入公司。”馬楚力說,當時他22歲,作為第二代港商承擔起了企業轉型升級的重任。

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馬楚力

馬楚力,2008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並獲物理學系學士學位。現任力嘉國際集團副總經理、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總經理,同時身兼政協汕頭潮陽區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前海人民法院專業陪審員等近30項社會職務。作為力嘉集團的“三少爺”,馬楚力22歲大學畢業就被“下放”到生產線,25歲出任公司副總,通過不斷改革創新,帶領家族企業,進行了二次創業。

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2010年底,力嘉開工改建橫崗2萬平方米的舊廠房,籌建創意文化產業園;2011年5月,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一期正式運作,園區一樓設有印刷歷史博物館、書畫藝術品展館、多功能會議廳等,樓上是企業入駐區域。

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帶動文化創意氛圍,從而推動產業發展。現在入駐園區企業已有50多家,形成了健全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馬楚力說。

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從開園至今,在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及業界專家人士的支持下,在力嘉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得到了社會各界高度認可。

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屬橫崗街道“一街道一品牌”項目,屬龍崗區首批“十大創新產業園區”之一;通過了中國包裝聯合會專家組認證,取得“中國包裝印刷(文化創意)產業研發中心”稱號;獲得了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產業示範基地”授牌;獲得了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印刷史研究委員會、北京印刷學院授予的“印刷文化研究暨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稱號;得到了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的“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馬家父子的經歷是眾多港商“接力轉型”的一個縮影。伴隨改革開放步伐,廣大港商的投資領域逐步由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電子信息、高端製造、文化創意等領域躍升。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相繼開通,讓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更加緊密,港商與內地產業同步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

“沒有改革開放和內地廣闊的市場,港商發展不到今天的規模。我們希望把握國家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機遇,更好實現自身企業轉型升級。”馬楚力說。

從小廠房到國際集團,這對潮商父子打造出包裝印刷業“航母”!

點擊左下角的“瞭解更多” 打開鏈接,查看對接會議流程與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