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

刘邦称帝后,对于妻子和儿子以及众大臣都有册封,只是册封的时间有差异。

对于自己的长辈和亲族也考虑到了,但是唯独其父刘煓比较难以处理,那么后来刘邦是怎么巧妙解决这个难题呢?

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

刘煓有四个儿子,刘邦则排行老三,其两个哥哥是刘伯和刘仲,三人排辈是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至于刘邦为什么不叫刘叔,现在很难搞清楚了。刘邦还有一个异母弟,名叫刘交,相比来说文化水平高点。

四子当中,刘伯早死,剩余的三个儿子中刘煓最喜欢刘仲,因为刘仲老实,操持农家活样样拿手。刘邦就不一样了,刘邦喜欢闲逛、好酒色,经常惹下许多麻烦。于是刘煓经常骂刘邦,说刘邦是个败家子,不如刘仲会持家。那么刘邦称帝后是如何对待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呢?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定陶称帝,建立西汉。当时刘邦封吕雉为皇后,刘盈为皇太子,又追封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为昭录夫人,唯独他的父亲刘煓没有封号。这件事情也被后世之人大为非议,认为刘邦不尊敬自己的父亲。那么刘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


按照常理,皇位由父传子。但是刘邦的皇位是自己打下来的,现如今自己做了皇帝,如果立自己的父亲为皇帝,那么朝廷就会出现两个皇帝,这样就乱套了。所以刘邦也是为了避免尴尬,选择了将这件事情暂时搁置。虽然暂时搁置,但是该有的礼节还是有的。

汉朝初建,各种典礼制度尚未制定,所以大家遵照的都是一些旧礼。刘邦按照旧礼,每五天去向父亲刘煓问一次好,请一次安。刘邦没觉得有什么异样,但是刘煓的管家坐不住了。

那个管家对刘煓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现如今刘邦虽然为您的儿子,但是人家还是皇帝。你虽然是父亲,但是确是臣下。你让皇帝给臣下行礼,这样的话礼节就乱套了。刘煓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在刘邦再次前来请安时,刘煓抱着扫帚,立在门口迎接。刘邦大吃一惊,连问是怎么回事?

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


刘煓回答说:你是皇帝,不要因为我而乱了朝廷礼仪。刘邦这才明白,原来背后有高人支招。不过这样也好,省的自己尴尬。不过如此这般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刘邦想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呢?册封他爹。

刘邦酝酿了半天,然后下了一道诏书,上面写着:人间亲情,莫过于父子之情。所有才有皇位由父传子,子得皇位后尊父的传统。以前天下大乱,我披坚执锐,纵横驰骋数年平定天下,这都是父亲当初教我做的。如今我贵为皇帝,而父亲却没有封号,这样不好,以后尊称我父太公为太上皇。

从此以后,汉朝的朝廷有了两个皇帝,一个是刘邦,一个是太上皇刘煓。刘邦为了避免两人经常碰面的尴尬,为父亲新修了一个城,新丰。然后将原来沛县的左邻右舍都迁进城去,陪太上皇解闷。又将御花园开辟出来一大块儿,作为父亲的菜园,父亲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


因此,刘邦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在太公没有被册封之前,刘邦行的是父子之礼,对太公极其尊敬。在封刘煓为太上皇后,两人地位平等,仍执父子礼。这样,非常完美的解决了臣下要给皇帝叩头的礼仪。后世也以此为范本,凡是有在世的太上皇,在任皇帝都要执子礼前去问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