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龍湖、陽光城最新組織架構,這3大變化一定要搞懂

很多人都很喜歡看驚險刺激的美國戰爭大片,電影中的主角—美軍特種部隊,不管處於多複雜驚險的環境下,最後總能克敵制勝,看得非常過癮。事實上,不但電影中的美軍強悍如狼,現實中,美軍特種作戰隊也被稱為當今世界上反應速度最快、作戰效率最高的敏捷團隊。

商場如戰場,隨著地產行業進入新週期,房企面臨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像美軍作戰環境,複雜驚險、變幻莫測。這樣的環境下,房企要打勝仗,同樣需要打造一支一流的敏捷團隊。

因此,去年以來,地產行業巨頭進行組織調整的信息特別多,萬科、龍湖表示要向美軍學習,打造美軍一樣的組織體系。碧桂園則想通過優化組織,拆掉部門牆,讓有才能的人發揮自己的價值。還有陽光城、旭輝等標杆房企也紛紛對組織進行了優化。

據明源君觀察,標杆房企的組織調整主要呈現出3大變化,這可能是地產行業未來組織架構的進化趨勢,其調整背後的邏輯值得中小房企研究及學習。

01

總部更精簡扁平

從管控到賦能

當前社會處於變革的關鍵時期,房企面臨的外部環境複雜、不確定、瞬息萬變、難以預測,這就需要房企內部的組織能快速做出反應,組織大而不僵,反之,公司容易錯失發展機會,甚至帶來難以估算的損失。

明源君就曾經聽某標杆房企投拓人員吐槽,公司內部審核流程過長,有好幾次看中的收購項目,都比競爭對手以很低成本拿下了,導致公司錯失了不少好項目。

不少房企規模沒多大,但層級卻不少,有個房企自上而下設了近8層,組織層級多到這個數,怎麼可能快得起來?信息每向上傳遞一層,便會經過一遍過濾和調整,不僅導致信息傳到速度過慢、延誤戰機,還很有可能導致管理者決策失誤。企業各部門之間壁壘高聳,各自為戰,也進一步加劇組織的僵化。

如何打造更敏捷的組織呢?

一是總部做精做強,成為戰略大腦。

像萬科、龍湖都明確了本次組織架構調整就在向美軍學習,打造像美軍一樣的組織體系。

北大縱橫合夥人李持恆指出,美軍是當前世界反應最敏捷的組織(特種部隊+航空母艦集群),其藉助信息化技術,打造小前臺(即最小作戰單元)、大中臺的兩層作戰組織架構,中臺確定目標、下達指令和給予炮火等支持,前臺反饋信息、執行指令和確定具體作戰方案和所需炮火等支持。

企業有必要向美軍學習組織體系建設,打造“強總部、精一線”的敏捷化組織,企業總部決策科學、管控適度、支持到位,業務一線人員精幹、職能完備、授權充分,同時信息技術先進給力。

以龍湖為例,龍湖在2017年就開始試點的“平臺+端”組織架構調整,平臺是指集團總部,端是各大城市公司。集團總部將各業務條線進行精簡,形成一個“中臺“,當城市公司有業務需求,中臺就要為城市公司服務。說白一點,就是一線公司在前線打仗,集團總部要提供支持,比如城市公司提了需求,總部要及時響應,做好服務。比如子彈要隨時供應。

可以說,龍湖目前少有的中間沒有設區域公司的,城市公司由總部直接管控,區域公司雖然設立了各專業條線,但關鍵節點還由集團把控。

万科、龙湖、阳光城最新组织架构,这3大变化一定要搞懂
万科、龙湖、阳光城最新组织架构,这3大变化一定要搞懂

相比其他常規的管理方式,龍湖“平臺+端”的組織架構打破了各城市公司之間的業務與資源壁壘,做輕了城市公司,總部對業務和資源的把控力度更強,有利於內部資源的調配和集約化管理。

其次是拆掉部門牆,提升總部決策效率。

以前房企規模還小的時候,部門能合併的儘量合併,但隨著公司規模繼續擴大,對專業分工要求不斷提高,部門設置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房企為了減少部門壁壘,實現扁平高效的管理模式,重新將部門進行合併。最典型的是萬科把總部撤銷原有12個部門設置,另成立事業發展中心、管理中心和支持中心,共三個中心。其中事業發展中心定位業務前臺,聚合業務發展職能,管理中心定位業務中臺,聚合管理控制職能;支持中心為業務後臺,聚合支持保障。很有美軍組織體系的特點。

万科、龙湖、阳光城最新组织架构,这3大变化一定要搞懂

對於萬科總部組織架構的改造,鬱亮這樣解釋,一是總部架構必須扁平,沒有領導,只有155個人。

二是要給員工複合增長機會,多做不同的崗位,這樣才能得到鍛鍊。三是部門多會有隔閡,撤掉部門成立三大中心信息共享減少隔閡。隨著新的架構調整,萬科內部架構從五層變為兩層,通過這種調整“信息共享了,就不會有隔閡了。

三是權限進一步下放,從管控到賦能。

不同發展階段房企,集團總部對一線的管控力度不同,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如果要保持組織的敏捷與靈活性,必須要抓大放小,不能什麼都管,對低風險的工作也要慢慢授權。這輪標杆房企的組織調整很明顯的一個特點是權限進一步下放。

例如旭輝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方式調整之後,總部從教練員轉變為規則制定者,集團變成大平臺,區域從執行部門變成小集團,除了投資外,業務體系、能力管控都給到區域集團總部,承接集團的下放權限。

而碧桂園在這輪組織架構調整中,除了對總部的所有部門精簡合併之外,還進一步下放了總部權限,區域將獲得更大決策權。比如以前區域拿地要向集團彙報,現在區域有了更高的自主權。

此外,為了更好地協助一線區域發展,總部從管控向賦能、服務轉變。

以陽光城為例,去年其在原有總部部門設置基礎上,新增設了一個部門叫新區域管理中心,這個新部門的職責很清晰,主要負責協助陽光城安徽、甘肅、貴州等七大仍處於業務孵化階段的新區域公司快速落地完善組織。

万科、龙湖、阳光城最新组织架构,这3大变化一定要搞懂

陽光城高層指出,新區域管理中心的成立將打破組織邊界,實現資源、人才和技術在集團內部及區域之間的共享,發揮協同效應;同時通過強化職能管控力度,採取集團直管、增加分管副總裁審批、點對點幫扶等措施。新團隊與集團總部人員高頻次的互動,將使其能儘快完成從組建型到完善型的轉變。

02

一線區域從執行部門變成小集團

上文我們提到,現在地產行業的外部環境變換莫測,組織要能快速反應,一定要把權力下放給區域,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做決策,這樣可以保證一線的戰鬥力與靈活性。

一、區域走小巨頭模式,孵化更多小集團

近兩年,為了促進企業發展,很多大規模的地產巨頭,都在走小集團的發展模式,將有潛力的區域孵化成一個個小集。比如萬科有4個大區萬科模式,中南有8個作戰戰區,融創也有8大大區等,每個區域都相當於一家集團化公司。這樣有利於區域公司做大最強。

但是,這種孵化更多是區域自我驅動、內向生長完成,而不是由總部驅動。舉個例子,以前是由總部決定進入哪些城市,在哪裡成立城市公司,但現在每個區域下,可以自己設計多個片區或城市公司,讓不同公司之間形成內部競爭,加速區域公司裂變,真正做到在當地區域市場精耕細作,持續增強市場競爭力。

據明源君瞭解,某標杆房企在鄭州一個城市,就設置了4個片區,這幾個片區之間可以相互競爭,做得好的公司可以裂變出新的片區公司。

當然,房企對於城市公司的規模發展也設定了標準,如果進入一定時間內無法達到規模標準,那就要面臨被撤銷或被合併的命運。比如龍湖要求,如果進入某城市後3年銷售額少於50億則撤銷或合併。

二、通過充分授權、多層級激勵制度激發一線活力

除了權限更大,標杆房企對於一線區域激勵體系設計更完善。

比如某千億房企推出了“事業合夥”、“費用包乾”、“成就共享”、“項目跟投”和“專項激勵”等多層級激勵體系後,業績飛速發展,幾年內迅速崛起。

據瞭解,他們推出合夥人、費用包乾等激勵制度之後,以前管理費和營銷費4個點都打不住,現在管理費降到了1.5個點左右,營銷費也只要2個點。實行包乾制之後,大家都不敢亂花了,因為省下的都是區域的,超出部分就要從區域自身的獎金池裡面扣。這樣一來,區域也不敢濫用自己手上的權力。

03

從金字塔結構向任務導向型組織

打造微團隊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曾經說過,管理未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賦能以激活人,好組織的管理方式是不斷地激活人,讓更優秀的人不斷加盟進來。

這兩年,合夥人機制的推出正在顛覆傳統的組織架構。以萬科為例,以往萬科的組織架構是金字塔結構,在這樣的管理架構下體現了權責,每件事情都可以找到相應的負責人,這樣的組織體現了很強層級性的關係。

但現在,在萬科的城市公司,這種架構正被任務導向型組織取代。例如,基於事業合夥人機制,北京萬科變成了400、500個任務,公司只有一個任務,負責人只有一個,所有人圍繞任務展開。也即傳統的組織架構向任務導向型組織轉變了,不同部門的人組成作戰小組圍繞任務展開工作。

万科、龙湖、阳光城最新组织架构,这3大变化一定要搞懂

在定任務方面,將事業計劃分解到每一個團隊的可視化過程,事業合夥人達成共識,形成承諾,統一行動;在考核方面,萬科基於公司年度戰略解碼及季度行動舉措,各個GT戰團與公司合夥人委員會進行戰略回顧,質詢和對話。

万科、龙湖、阳光城最新组织架构,这3大变化一定要搞懂

其實,早在2年前就有房企提出過要打造微團隊,所謂微團隊也就是以完成某項具體任務為核心目標,依託項目管理方法論,打破專業職能壁壘,將來自不同專業的專家凝聚在一起,以專業而非權力作為運作機制,全力以赴完成既定目標的組織形式。

這種任務導向型的組織,一方面目標的價值性更高,大家都為了同一目標去努力,另一方面,在微團隊中,沒有絕對的領導,只有絕對的專業和理性。這樣一來,團隊成員之間原有的職位、權力距離都會被淡化,團隊融合互補也會做得更好,提高決策合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