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有些臺灣、香港、澳門學者所說,大陸的簡體字真的不能代表中華文化的正統嗎?

記者去哪裡了


其實,漢字從甲骨文到如今的簡化字,一直在演化。當然,目前的漢字不能再簡化,我覺得先在的漢字,恰到好處。當然,繁體更能體現中華文化這一點不假,因為古代的史書都是繁體字書寫的,如果懂繁體,基本不用絞盡腦汁去翻譯。現在的簡體字和繁體字出入雖然不大,但是很多意思大相庭徑,理解很不透徹。如果看史書不借助字典,不看白話文,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很多人估計能看個大概,但是要完完全全的弄明白,還是繁體字最能體現其真正意思。

不過現在的簡體其實和繁體差不多,我在學習古代文學的時候,至少能看懂90%以上的繁體字,大約有10%的繁體看不懂,因為有些繁體真的太複雜了,不便於書寫。上次看到一個新聞說臺灣人在寫“臺灣”兩個字的時候,很多人把繁體“臺灣”寫作“臺灣”甚至有人直接用簡體。其實,繁體字的確能表達其含義,且比較好看,但是真的有的繁體字太繁瑣了。如果,現在讓你寫繁體,估計真的不習慣。

繁體是表意字,比如“愛”字,繁體“愛”把心去掉了。很多人說,都沒有了愛心,那還叫愛嗎?比如“雲”簡化成“雲”把頭上的雨都去掉了,懸在天空的雨珠卻沒有了,那還叫雲嗎?總之,簡化和繁體都有其利弊,不過習慣了簡體以後,大概不會習慣書寫繁體。當然,在練習書法的時候,我覺得還是繁體看著有意味,簡體不能達意。

像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用繁體,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也不錯,沒必要刻意簡化。如果,都簡化了,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真的被丟失了。當然,我們大陸用簡化更能普及文化,畢竟中國的人口太多,最初在普及文化知識的時候,也是考慮到書寫方便才做出的簡化字改革。簡化字能淘汰一部分文盲,書寫流暢,不那麼繁瑣,總之各有各的好處。


謀士說


港澳臺一直使用繁體字,使用簡體字肯定會覺得不習慣,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推廣簡體字也是動用了很多文字工作者與歷史學家,目前的簡體字很多都是以前繁體字草書寫法或筆劃演進而來,如魚字,繁體字是魚,簡體字是魚,魚的草書與簡體字一樣,草書是我國古代書聖王羲之、草聖張旭、懷素等人創造的書體,草書可以說是中國漢語文字上的一次革命,讓很多筆劃繁多的漢字用很少筆劃就可以書寫,一個國家的文字也需要隨著歷史的進步而不斷的適當的合理的創新演進,漢字最早的是甲骨文,經過幾千年演進變成繁體字,最終演化成目前的簡體字,簡體字有利於學習、推廣,既有利於國內掃除文盲,也有利於外國人學習漢語,減小學習難度,試想如果現在還是使用甲骨文作為我國使用的文字,行嗎?目前的簡體字基本能夠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繁體字可作為漢語專業學者如書法藝術家等使用,目前的簡體字更能適應時代書寫快節湊,因此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鄭和軍事


現在使用簡體字的華人,應該遠超使用繁體字的人群,所以簡體字的推廣還是成功的。

認識的人中也有少部分人喜歡用繁體字,但那只是電腦或手機打字,如果要手寫,估計大部分的繁體字他們也寫不完整。

臺灣、香港至今仍使用繁體字,他們是從小練習就是繁體字。無論是香港人還是臺灣人,對他們手寫的繁體字確實不敢恭維,而且寫出的字是否有缺少筆畫,讓小學語文老師來檢查,估計問題可能會一大堆。主要原因就是繁體字筆畫太多太複雜。比如“據”與“據”,“舉”與“舉”等常用字,寫簡體要快很多。

現在使用的簡體字,也不是隨便簡化而來。就像我們雖然從未學習過繁體字,但第一次拿到用繁體字編排的書籍或文章,閱讀不存在太多障礙,大部分的常用字能認識(不會寫),當然有些字需要靠猜測。同樣的,臺灣人認簡體字,與我們認繁體字有相似之處,這也許就是同文同種的默契吧。

如果認為沿用繁體字就是繼承傳統文化,這種觀點就更不靠譜。象港澳現在也用繁體字,但受英、葡西方文化的影響,與大陸、臺灣有著明顯的差異。

文字作為文化傳承、傳播的載體,越簡單越容易被學習與掌握,也越容易推廣。就如第一次簡化字的推廣,對當時整個國家、民族的掃盲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當然漢字是象形文字,簡化時也要考慮字體的美觀,保留其精華,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八十年推廣的第二次漢字簡化,因為將漢字簡化到毫無美感,一些漢字甚至簡化到形似偏旁,僅僅幾年後就被廢止,是一次失敗的文字簡化。

大陸現在使用的簡體字,在向國外推廣中,也在慢慢被一些國家所接受,比如新加坡就已接受了簡體字,取代過去使用的繁體字。大陸現在雖然使用簡體字,但各種漢語字典、漢語詞典裡面又是簡、繁對照,應該說也是沒有丟掉繁體字。


whitedeer


【下文“有些臺灣、香港、澳門學者”和“有些中國大陸的學者文人”直接省略掉,用SB指代】

一問SB:中華文化的正統是什麼?就是SB眼中的那點繁體字嗎?

二問SB:過去的隸體、草體、篆體、甲骨文等文字算不算正統,答不是,那繁體也不算正統,答是,那正好證明繁體和它們一樣,在時間線上是需要改革的。

中華文化的正統是什麼?想必大家沒有討論過,那就對了,因為我們從小生活的文化環境就是這樣,這屬於正常現象,是大國心態,只有那些越是狹隘的地方才會越去爭奪所謂的“正統”,也就是心理學上的自卑心理。(比如江湖上流傳的大寒冥國)

說中華文化必須談論到時間和空間,和小國民族比,中國歷史很悠久,多民族形成的國土很大。從時間線來看,SB時間觀念狹隘,只看中自己手裡的那一段,缺失最新的一段,也不考慮文字進化的整個歷程。從空間層來看,SB的觀念也是固執的,死守自己手裡的東西,像極了改朝換代時的流亡之朝,歷史證明,它們最後都被埋了。正統還是那個大版圖。


繁與簡:

(1)從藝術創作來說:藝術家想用篆書就用篆書,想用草書就用草書,百花齊放麼,從歷史角度來看,我們掌握了從最原始的直到最現代的所有字體,從技能來說就是技能多,而不學簡體的就缺少了某個技能,在正統的自然叢林裡是會被淘汰的;

(2)就普通書寫來說:誰方便也是一目瞭然,不然的話,秦篆之後怎麼會出現隸體,再後來出現草體?就是西方字母的祖先看著也比現在的要複雜點,文明就是這樣進化的,簡化屬於正常現象;簡體字很多就是由草體形態而來,例如四點底和絞絲旁,草體點畫連筆,最簡化的直接化為一橫,像現代簡體字的食字旁、言字旁皆來源於草體符號。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和草體比起來簡體算是種繁體啦,這樣說來某些字其實是可以進一步簡化的。

(3)現在是電子信息時代,漢字繁體大概是全世界電腦裡面最繁瑣的文字啦!?就閱讀方面來說,也是簡體看著更容易些,簡就是簡,繁就是繁,這是物理現實,太複雜的文字費眼睛,需要近視鏡或者放大鏡,字體再小恐怕得用顯微鏡了···

(4)心理層次方面:這個最主要,某地區人搞出了個“正”體字的叫法,就是刻意在某方面進行分裂,心態和棒子國的某種心態相似,不思宏觀、自卑可憐都表露出來了,又缺乏正確的歷史觀,這個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補充:在大陸書法界,正體就是楷體、又叫真體,他們的叫法顯得有點無知和尷尬)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自己要清楚一件事,所謂簡體字只是把部分複雜的簡化了,現在其實是簡繁共用的,例如樣(子)和(蕩)漾,前者簡為樣,後者卻沒有和洋通用(意思不同,也不可能通用),再例如趙孟頫的頫字,現在還是沒有簡化的,從此方面來看,現代漢字的規範工作其實沒有完成,仍然有很多不完美之處,漢字確實還有一定的改革空間,曾經“二簡字”的出現也是出於此因,不過後來取消了,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以國家相關規定為主。所以正統不正統啥的,還得看最具權力的硬實力。


所以文字工作者仍需努力

例如豹貓豺狼四個字,這幾個字放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從生物學分類來說,前兩者屬同類,後兩者屬同類,但現在卻是豸和犭交錯使用,拿生物學來論,這幾個字確實有不合理之處了,既然貓可以簡化成貓,那豹和豺是不是也可以使用更簡單的異體字呢?又或者把貓恢復繁體的寫法?

有些字可以恢復傳統,比如雲和雲、古時是兩個意思不同的字,而現在不寫雲了,把雲和有雨的霧霜放在一起,它就顯得另類了,既然霧霜帶雨(也不能再簡化了),為什麼雲就成了雲,這就是比較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說是不符合漢字之美)。

再比如貝(貝)、財(財)、車(車)、東(東)此類字,我個人更喜歡橫平豎直的繁體,在楷體書法裡毫無疑問傳統體更具穩重的美感,筆勢也更容易書寫,而簡體只適合一種書體使用那就是草書體,像這種不是太複雜的字是不是可以恢復傳統呢?

我們知道有一副對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此聯精華所在大家都應該看出來,很好的體現了漢字之美,這裡推薦一篇文章:

https://www.toutiao.com/i6561393699459170830/

至於江湖上流傳的:“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廠空空···”和“黨內無黑、團中有才、國含寶玉、愛因友存···”種種,說是合理也可以說是牽強附會,需具體對待。比如“雲無雨”看字形來說,雲確實無雨了,看意思那就是強詞奪理了,因為雲還有“說”的意思,根本和雨沒有關係,所以一味強調“雲無雨”說明他想到的只是他會寫的那個雲,而根本沒有想到另一個雲,正好證明了上面我說的思想上的狹隘。


總之對我們來說:

普通書寫要實用規範,我們說的是普通話,寫的是規範字,是國家規定的,任何時代都不能置身於國家之外。就說草體吧,古代第一個寫草體的可能有自創,但是後來的書法家寫草書也不是胡來的,草體字是有草體符號的,這就是規範,書寫者都默認遵守的。

日常普通書寫講究實用,人會不經意間的追求短、少、快、簡等等,這個不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就像餓了想吃東西一樣,是生物的正常反應,我們不必特別強調。我們現在的正體字(楷體又叫真體、正體)即使再簡化也簡不到狂草和日文平假片假那種程度吧!

而書法那是藝術創作,屬於強意識的腦力勞動,追求藝術美感,會對書體進行選擇,而學習書法的人自然也會學習各種書體,所以我們認識很多書體,這是我們的優勢,不過沒有接觸過簡體的人可能僅僅認識那個他們所謂的“正”體了吧!?


天下一空


一、繁體字、行書字、草書字、簡體字等文字,都在中國幾千年文字歷史中出現過。能被最廣泛的中國人民所接受有生命力的簡體字,在以民為本的共和國處於主權地位,以官方權威加以規範推廣,就是繼往開來的正統。而港澳臺有的學者,還把只為官僚豪紳等一小部分有產階級服務的,或是人口比例很小港澳臺沿用的繁體字當作正統了,那就是無稽之談。

二、中國幅員遼闊,在傳承漢字的漫長曆史中,先賢們創新了各種字體的字,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它們各有妙處。在民間通行的文字,漢人聚居區用漢字,滿族人聚集區用滿文字。能夠被約定俗成、理解運用的官方規範的漢字就是正統。出生清末的我的舅公,因為有腳疾,從小有時間用心認識默寫《康熙字典》裡的繁體字,算是對繁體字認識比較多的耄耋老秀才,許多人不認識的生僻繁體字都要去請教他。但他還是讚賞簡體字的優勢。因為過去能認識康熙字典繁體字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而解放後,認識簡體字普及面是史無前例的。

三、繁體漢字束之高閣,僅流行於官方行文,只有文人墨客壟斷,普通百姓,特別是貧窮大眾目不識丁,終將被歷史淘汰。在用手寫漢字的年代,繁體字與簡體字比較,簡體字容易認容易寫,識字效率高,在1956年後,大陸利用歸公的祠堂作為學校辦公住宿教學的地方,還把原來地主家的大院大廳堂作為教室,儘可能擴大學齡童入校上全日制學校讀書,晚上為成年人開展夜校掃盲,真正促進中國文化的普及,擺脫了國人的文肓愚昧,促進了戰後中國的復興,其中學習應用簡體字,發揮i巨大的作用。

四、隨著當今高科技的發展,電腦網絡鍵盤打字成為現實,只要正確用拼音打字,或筆劃角碼打字,簡體字、繁體字、異體字都可能同步跳出,因此恢復認識應用繁體字有可能有更多的優點,若能國家法規予以確定,被下一代和當代青老年人所廣泛接受,也是一種正統。必竟目不識丁的那一代人大都離開了這個世界,未來主人屬於新一代


林柏忠


嗯…1949年10月1日共和國成立之時,大陸境內4億多人口,卻有85%的人口是“文盲”,而其中農村人口又佔了80%,他(她)們一個大字不識…這就是“民國”留下來的重要遺產之一!為此,1.從1954年起,國家組織了城市裡有文化的各界人士深入街道、鄉村,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掃盲班”、“識字班運動”…為推動絕大多數文盲群眾在最短時間內首先識字,再接受文化教育,“文字改革”勢在必行…!由此,2.才有了第一批“簡化字方案”,以後,又陸續公佈幾批“方案”…從“書同文”,並且是讓最大多數人口迅速掌握的角度,從大陸人口數量上講,這是非常必要而及時的…!3.至於老蔣帶著眾多追隨者逃去臺灣,很多是當年“民國”教育界的精英,但在大陸時,卻對絕大多數文盲人口的改變沒什麼“作為”…!4.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今後,共和國的文字標準~“簡體中文”必將通行全球。當前,各國學校教的外語~中文肯定都是簡體字;來華工作的外國人學的用的肯定是簡體字;就連港澳臺的青年人到大陸學習工作用的也必將是簡體字…!至於繁體字中文,無論在人口、地域、經濟體量方面都佔不上大陸“零頭”的港澳臺,願意用就留著吧,全當做收藏器、觀賞品也無傷大雅…!總之,大陸推廣簡化字,歷史證明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採取了“對”的措施…!無需妄自菲薄,應當有歷史性的“文化自信”…!


燈火闌珊處56


繁體字是文化正統是個很老的提法,不知這個文革期間港臺鼓吹的說法怎麼又出來了。

1、簡體字與繁體字有密切關聯,簡體字多采用了草書的筆畫,筆畫少些便認字寫字,簡化字對中國文化普及、掃除文盲絕對是有功的。當然,論書法藝術,我覺得還是繁體寫著好看。

簡體字繁體字之間的差別並不影響閱讀,畢竟是同一語法,不影響連貫閱讀,只是有些人會不習慣。

我們真沒見過只懂繁體不懂簡體的,也沒見過只懂簡體不懂繁體的。

若有人說他只懂繁體字不認識簡體字,那樣有兩個可能:一是真的漢語水平太差;二是別有用心。

2、漢文化的重心在於繼承和發展,漢語文化其實沒啥正統之類的概念,只有影響力大小、傳播範圍大小合適概念。

我聽到的正統概念是指文革期間大陸破四舊,於是海外中文媒體感嘆大陸傳統文化沒落,罪狀之一就是推廣簡體字,臺灣香港媒體則自認正統,也有新加坡自認正統的,這都屬於特殊時期的故事。

3、華人世界、華人文化圈始終以影響力大小決定誰領頭。隨中國實力增長,簡繁誰是正統的問題早就沒有人討論了(不知道頭條怎麼又檢出來)。目前,海外華僑的中文學校基本學習簡體字和字母拼音,臺灣那種繁體字及拼音沒多少人學了。簡繁體應該沒啥好爭議的。


又瘸腿的老廣


簡體字不能代表正統。當代書法書寫的字體也多用繁體字,若簡體字為正統會這樣?

簡體字很簡潔,用起來比較便捷。但有不少字簡化的太不嚴謹,反而傷害了用漢字承載的文化,使之更趨向於記載工具。譬如:用“又”替代筆畫多的偏旁

1、隨意替代繁體漢字的不同“聲旁”簡化:

漢(漢)、難(難)、嘆、歎(嘆)、艱(艱);

權(權)、歡(歡)、勸(勸)、觀(觀);

僅(僅)、戲(戲)、對(對)、鄧(鄧)、鷄(雞);

2、隨意替代繁體漢字的不同“形旁”的簡化:

鳳(鳳)、雙(雙)、敍、敘(敘)、變(變);

3、隨意替代繁體漢字的不同“部件”的簡化:

樹(樹)、聖(聖)。

簡化是大趨勢,但目前的簡化字毛病太多,作為工具可用。承載一脈相傳的文化簡化字任重道遠。


無枯開另


謝謝題主的提問。部分臺港澳“學者”的此類言論不僅幼稚可笑,而且絲毫站不住腳。

一方面,一些臺港澳“學者”刻意強調所謂“繁體字處於中華文化正統地位”,其真實目的無非是頻繁鼓吹“臺灣是中華文化正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使用哪種字體不過是中華文化非常表象的一個方面。部分臺港澳學者聲稱的“正統中華文化就要使用繁體字”既狹隘又膚淺。從本質上說,簡體字是由於社會發展而自然產生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簡體字由繁體字孕育而生,並順應了時代需求。換句話說,繁體字並不比簡體字高明,就像甲骨文並不比繁體字高明一樣。關於這方面的觀點,本人之前在《漢字簡化是中國在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還是違背了中華文化的傳承》一文中有詳細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添加關注後詳閱。

另一方面,所謂“大陸簡體字不能代表中華文化正統”的觀點,既反映出這些偽學者罔顧歷史事實,又暴露了他們對正統中華文化的理解太業餘。稍微懂得中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簡體字和漢字簡化現象早已有之。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中國文字,都不同程度的被簡化過了。歷史事實反覆證明,中華文化不僅沒有因漢字簡化而中斷,而且恰恰得益於不斷簡化,中華文化才得以延續至今。從這個角度講,每位中國人都應該感謝漢字的不斷簡化。試想,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字如果一直是甲骨文,交流起來是多麼的不便?又有多少文盲?因為越方便書寫和記憶,越利於交流和傳承文化。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簡體字能不能代表中華文化正統?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某些人掛在嘴邊的“中華文化的正統”到底是什麼,估計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

從美感上來說,繁體字確實遠超簡體字。另外,許多簡體字在簡化之後,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結構和表意,魅力大打折扣。從閱讀角度來說,繁體字的書籍也會帶給我相對更愉悅的閱讀感受。

但繁體字確實有繁瑣的一面,方塊字原本就比字母更復雜,繁體字尤其複雜。從掃盲的角度來說,簡體字自有其貢獻。所以我只能說:我愛繁體字,但這個十幾億人口的社會也許更需要簡體字。

至於“中華文化的正統”,我更喜歡借用那句“請用文明說服我”,這裡的“文明”特指現代文明。與其爭根本說不清的正統,不如先離現代文明更近一點。何況,文字只是承載知識的一種工具,將工具當作“正統”的代表,要不就是這個“正統”很可疑,要不就是持此觀點的人其實沒文化。

通過文字去獲取知識,實現文明,是人類理應做的事情。糾結於文字的繁簡,去爭一個名號,是很浪費時間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