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在這半年時間裡,我大概就認真讀了十本書,說起來也不多,有的書甚至一讀就是一個月。所讀的書籍種類大概分為提自我提升、文學類以及心理學,如今正努力攻克經管類書籍。除了從中獲得不少的感悟以及實際應用知識以外,我對如何有效地閱讀,又增加了一些個人見解。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也許你會認為,讀書不就是一字一句地讀嗎?看完一本書,能夠引起共鳴的知識點或經典名句,自然會印象深刻,而記不住的,說明對自己效用不大。可真的是這樣嗎?

也許你興致勃勃地看了十本小說,除了記住人物關係複雜,劇情緊湊,其間愛恨情仇深刻雋永,但你瞭解作者設計小說人物的用意嗎?理解字裡行間對話及動作想要表達的內涵嗎?除了感動,你還獲得了什麼呢?

也許你野心勃勃地拜讀了十本各大名家寫的勵志自傳、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做一個自律的人,怎樣做一個高情商的人。然而看完以後,你真的做到了嗎?哪怕改變了自己一丁一點的人生軌跡?乾了這杯心靈雞湯以後,你是光吸收了脂肪,還是汲取了其中的營養?

如果沒有,也許你還不懂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日本的跨界腦科醫生樺澤紫苑在他的《過目不忘的讀書法》裡面提到:“不能使自我成長的讀書沒有任何意義”。隨隨便便地讀完十本書,還不如盡力榨取一本書的精華來的有用。

讀完《過目不忘的讀書法》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後,不得不說,我還是獲得了許多關於閱讀的新體會,再通過自己的嘗試和總結,我也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1. 第一 速讀,從目錄中概括脈絡

當你拿起一本全新的書籍準備閱讀,你會先看哪一頁?是從序開始看起,還是書本的第一章第一節,或是先把目錄過一遍?過去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我往往會隨意翻開其中一頁,去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若是書本足夠吸引,便從第一章第一節開始看起。撇開自賣自誇的序章以及目錄,享受未知世界帶來的樂趣。

然而這樣的閱讀方法神秘感綽綽有餘,卻無法系統性地瞭解一本書。結果是酣暢淋漓地一整本書看完以後,除了空有滿腔感慨,卻無法實質性地寫出總結,有如過眼雲煙,轉眼便消逝在神思的末端。

讀《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作者提出,讀書應該從目錄讀起。目錄概括書本的脈絡,甚至故事走向,從目錄就可以清晰瞭解全書的定調。

一本好書的目錄應該是清晰的,富有邏輯性和條理性的,使人一眼清晰書本的內容層次。

一些優質的小說標題,更是引人入勝,好比看了一篇精簡的小說介紹。

這裡不得不提到中國四大名著中《紅樓夢》的章回標題,每一章標題十六字不多不少,簡潔明瞭地介紹了每章的梗概大意,透露了人物信息之餘,又不失情節的神秘感。僅從章回標題就能看住作者的文字功底深不見底。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如今同類型書籍類目繁多,有的書名僅相差一個字,內容卻是謬之千里。而在這茫茫書海中,好書總是能夠在目錄上體現一二。如果在網絡上選書,無法打開書本通讀一遍,那麼花上幾分鐘的時間,仔細認真地閱讀目錄,也不妨是一個選書的好方法。

速讀目錄之後,再從目錄標題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並加以標識,便可以第一時間搜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挑出來先讀。

第二 通讀,瞭解書本大意

在看完書本目錄,瞭解書本大意後,請集中精神以最快的速度瀏覽一本書。以番茄工作法的二十五分鐘為閱讀單位,在這二十五分鐘內,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閱讀。時間一到,就放下書本稍作休息。

人可以在15分鐘內維持較高的精神注意力。維持普通精神注意力的時間界限是45分鐘。

如果在45分鐘之間稍加休息,精神注意力可以延長到90分鐘。

人類的身體有一個超日節律,就是每隔90分鐘就會有一個睡眠和覺醒狀態的交替。

也許你會認為,快速瀏覽文字,只看清楚了字,也許連段落大意都沒有讀懂,既損失了閱讀的樂趣,也浪費了時間。但是,其實我們的大腦非常好使,在高度集中精神之時,我們對閱讀理解的能力會提升了一個層次,幫助你在緊迫的時間裡迅速地理解書本。

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人類進行傳統閱讀時,主要使用左腦的功能;而在採用“速讀”方式閱讀時,則充分調動了是左右腦的功能作用,各自發揮左右腦的優勢共同進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識、意義記憶和理解,所以“速讀”又被稱之為“全腦速讀”(Roab)。

當然,這樣一個通讀的過程,並不是用眼睛看完就算了,同時還需要運用到你手上的筆和便利貼。

如果說閱讀是一種知識的“輸入”,那麼在書上做筆記便是對閱讀的反饋和“輸出”。

在當看到經典好句或實用知識點時,請毫不吝嗇地使用你的筆,在書本上做上適當的記號,並用同一個顏色的便利貼在值得反覆斟酌學習的頁面上做標記,以作書籤之用。如此一來,在完成整本書的通讀後,你就可以通過書本上的小標籤,輕易地找到想要的句子或知識點,想要找到喜歡的不用再逐頁翻查。

你甚至可以在標籤紙上做上簡單的記號,比如★是代表著知識點,♥代表好句,▲代表例子等。這樣在翻查時便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用筆畫線”和“做筆記”這兩項事情,調動了大腦好幾塊分區,使大腦更加靈活,起到強化記憶的效果。

日本東北大學的川島隆太教授在大腦訓練方面非常有名,他認為朗讀對活化大腦非常有效,可以起到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人的大腦掌握著“讀”“思”“寫”“說”等各種功能,但起主導作用的部位是完全不同的。人類讀書、思考,並對此發表意見,雖然上述事情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卻是大腦各個部分相互協作的結果並且,隨著這一協作越來越多,大腦也會變得越來越靈活。

第三 精讀,字裡行間尋找精髓

在完成對整本書的通讀以後,我們大概可以對書本內容有一個更具體的瞭解,知道哪些內容對自己有用,哪些內容自己不感興趣,甚至廢話太多太累贅。在精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有意地略過不感興趣的部分,無需再浪費時間。

通讀能夠使我們對書本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如同一個初相識的朋友,通過簡單粗略的交談後,瞭解彼此三觀是否一致,需求是否吻合,從言談中找出重點,並一一加以標記。假如這本書能夠使自己成長,使眼界開闊,自然值得再次深讀;假如這本書不符合自己的需求,那麼用快速的時間通讀一遍,瞭解個大概,便已是綽綽有餘。

所以說,讀書也可以是一項“對重要內容進行提煉的工序”。不僅能去掉多餘的細枝末節,還可以自然地調動起抱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

接下來精讀,需要讀什麼呢?我們可以把已經標記的頁面認真重讀一遍,仔細回憶一下當時為什麼要記錄下這一頁,是因為讀不懂,還是這樣的知識點讓自己開闊了眼界,或是這一段的文字寫得太好,使自己印象深刻,在劃線的部分附近寫下自己的評論與感想,甚至把它摘抄到自己的筆記本里,以作更好的記錄和保存。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如果在精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書上標記的許多文字已經感受不深,或者已經得到了新的感受,我們可以換一個顏色的便利貼,重新粘貼在感受深刻的頁面上,並在便利貼上簡單地寫上關鍵詞,這樣在日後想要從書中想要翻查出使自己感動的閃光點,也會更加輕鬆簡單。

這些寶貴的內容,將來總有一天你能用到的知識儲備。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第四 復讀,從記憶中挖掘意義

當我們把書本深讀一遍以後,合上書本,還能記得書本的脈絡以及知識點嗎?如果不能,如果合上書本以後,除了感動就一無所獲,不要著急,你需要用記憶把書本“復讀”一遍——用讀書筆記,把書本的精華,用自己的文字描述出來,把書中的精髓化成自己的思想。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和《過目不忘的讀書法》裡面,都著重提到了讀書筆記的重要性。如果說閱讀是一個知識“輸入”的過程,那麼讀書筆記就是把知識有效地歸納整理,把自己感動的瞬間彙總成一篇筆記。以後要再提起這本書,我們就不必再翻開二三百頁的一本書,只要打開讀書筆記,一切感受便回到記憶中去。

通過不新的“輸入”與“輸出”的循環,還可以進一步使你的思維敏捷,達到快速的自我成長。想象力豐富、對事物有著迅速的判斷能力,寫文章的速度自然也就隨之提高。

效率提高之後,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時間,4個小時能夠完成別人8個小時的工作量。

人們經常說”你為別人講解書中的內容時,才會真正理解它“,把記讀書筆記作為目標去讀書,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樣的。當你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而且親手寫文章的好處比口頭敘述要多。

所以說,讀書也可以是一項“對重要內容進行提煉的工序”。不僅能去掉多餘的細枝末節,還可以自然地調動起抱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

我們可以僅僅對摘抄的句子寫出自己的評價,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對整本書的脈絡進行歸納整理,對整本書寫出自己的書評,甚至把書中的一個觀點分裂成幾種思考的模型,分別記錄。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存好讀書過程中獲得的思考,防止與好點子失之交臂。所以不管是多簡陋的一句話都應該轉化成語言,踏踏實實地落實到紙上。

這樣看來,讀書時獲得的感想正是原創思考的源泉。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技巧,才能好好讀書

半年前,我不曾想過要拿起書本學習。當拿起書本學習全新的知識點、接觸全新的知識領域,甚至僅僅是學習他人的寫作風格,對字句的鍛造與提煉,無一不使我眼界大開。甚至是同一個主題,各個作者的不同觀點,思想的碰撞,都使我獲益良多。書是死的,文字是死的,但人的思想是活的,如同流水不斷衝擊的瀑布,瞬間就能激起靈感的浪花。

把這些靈感好好記錄下來,充實自己的知識庫,使自己的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猶太人有這樣一句話:“金錢可以被奪走,但是知識不會被奪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