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調研就是“牛” 98%被調研公司股價上漲

自銀保監會表示鼓勵保險公司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維護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以來,險資的投資動向一直被外界關注。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1月24日至4月24日的三個月時間裡,有57家保險公司對133家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共調研309次。其中,匯川技術、海康威視、大北農均被10家以上險企密集調研。

從行業分佈來看,近三個月,被險企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電子、化工、醫藥生物等熱門行業,調研榜前十位中有三家上市公司來自電子板塊。

險企調研“馬不停蹄”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三個月,險企調研“馬不停蹄”。從1月24日至4月24日,57家險企共調研133家上市公司,調研頻次達309次。

其中,被10家以上險企調研的上市公司共有3家——匯川技術被24家險企調研32次,海康威視被18家險企調研18次,大北農被12家險企調研12次。被險企調研次數最多的上市公司當屬匯川技術,近三個月,該公司接待機構總量達到645家,位列機構調研榜首位。

從個股關注度方面來看,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匯川技術近三個月共被17家券商發佈34篇研報推薦買入。其中,券商給予其最高目標價36.4元/股,最低目標價27元/股。截至昨日收盤,該股報收27.02元/股,已超券商預期。

從公司面來看,匯川技術在研發投入方面持續加碼。太平洋證券表示,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7.12億元,同比增長20.2%,研發費用率12.11%,通過持續的高比例研發投入及引進國際領先技術,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電機與驅動控制、工業控制軟件、工業機器人本體設計等方面的核心技術水平,鞏固領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研發費用扣除比例提升至75%新規效果顯現,減稅金額提升至7200萬元。國家減稅降費措施有望持續落地,公司作為科技創新型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

133家被調研公司僅3家下跌

從133家被險企調研的上市公司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來看,險企相當“穩準狠”,並沒有“看走眼”。在A股持續震盪的行情下,僅有3家公司股價的今年以來處於下跌行情,跌幅最大的為15.24%,另2只的跌幅均在5%以內,其餘130只被險企調研的個股全部處於上漲狀態,佔比97.74%,怎一個“牛”字了得。

同時,除去今年上市的新股,在被險企調研的133家上市公司中,股價漲幅超過200%的上市公司有3家,為順灝股份、唐人神、領益製造,漲幅分別為388.59%、214.29%、205.2%,分別來自輕工製造、農林牧漁、電子三大行業。

其中,備受關注的“工業大麻概念股”順灝股份,至今漲幅驚人。對於下一步的投資策略,中泰證券表示,順灝股份收併購積極,擴大公司產業鏈優勢。公司上市之後利用資金優勢進行行業內整合,完善產業佈局,實現覆蓋國內主要高端捲菸企業的目標。同時,加大研發投入,新項目不斷投入產出驅動公司業績增長。目前,公司進行的新項目有新型立體自有形成環保包裝建設項目和微結構光學包裝材料建設項目。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不斷推出,成為公司業務可持續增長的有力助力。

險企調研16家計算機類公司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從行業分佈角度來看,受科創板的影響,險企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電子、化工、醫藥生物等行業。其中,計算機行業最受青睞,廣聯達、四維圖新、榕基軟件等16家計算機行業的上市公司接受險企調研。值得一提的是,券商調研方面的重點也涉及電子、計算機、化工及醫藥生物。

對於券商、險企共同青睞的計算機板塊,安信證券表示,從一季度基金持倉動向來看,一季度基金持倉小幅上升,“抱團”現象進一步緩解,持倉更加分散。在具體方向上,金融IT、雲計算、人工智能、醫療信息化、信息安全是機構較為青睞的領域,驗證了年度策略報告的觀點:互聯網主戰場正從To C向To B轉移,關注弱經濟週期相關性和麵臨政策拐點的行業,典型代表就是醫療和金融。5G時代來臨,雲計算基礎設施率先受益,人工智能賦能企業應用升級,繼續堅定推薦計算機細分領域龍頭。

此外,險企近三個月對上市公司調研頻次差異也較大。中國人壽(港股02628)養老、平安養老、中國人壽調研最勤,分別調研21次、12次、12次,涉及海康威視、匯川技術等熱門上市公司;前海人壽、亞太財險緊隨其後,均調研11次。

值得關注的是,近三個月,中小板和創業板仍是險企調研的重點。在險企調研的133家上市公司中,中小板股票佔了73家,創業板股票佔了26家,中小板及創業板股票合計99家,佔比74.44%。中小板中,海康威視、大北農、廣聯達被險企調研次數最多,而創業板的匯川技術、宋城演藝也備受險企關注,其中,海康威視近三個月共被所有機構調研538次,位列調研榜第二位,僅次於匯川技術。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