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解析:那一次,我真尷尬

一、考場真題

《那一次,我真××

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一篇以記事為主的作文。注意:敘述完整清楚、條理清晰、具體生動。字數:不少於500字。

二、真題解析

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另一半由作者來補上。補什麼呢?一般來說補你最熟悉的內容,最有趣的內容,最有教益的內容。生活中如“快樂”“激動”“驚訝”等都可以,這就是要求作者去寫事。

選取值得回憶的“那一次”。我真××是寫自己的感受,應該是在這次事件中,我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或者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這是一篇典型的敘事作文。

考場作文解析:那一次,我真尷尬

三、優秀作文

那一次,我真尷尬

再有二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初中同學都該各奔前程了。回首這初中三年,真的有太多感慨,也許這才叫成長吧。我們一邊摔跤,一邊爬起,再從中獲得啟迪。正如那一次,我尷尬的站在講臺前……

從初中的第一節課開始,我們的語文老師就給我們定下了一個規矩:每節課都拿出5分鐘讓同學們來做口頭作文。老師說,這是為我們寫作打基礎,同時也鍛鍊我們的口才與膽量。它的作用或許真的大吧,但它的“威懾力”卻更加顯而易見。它的宣佈,將一群膽小如鼠的傢伙嚇得夠嗆,我更不例外。

可是再怕,誰也不能不講啊!不是“該出手時就出手”嗎?於是那“可怕”的一天終於到了……

“叮鈴鈴……”隨著鈴聲的響起,我開始萬分緊張起來——它的響起,意味著語文課到了,更意味著我做口頭作文的時間到了。語文老師依舊踏著鈴聲準時到達,依舊笑盈盈地喊著上課,我卻發現我那握筆改稿的手早在這起立、坐下中冒出很多汗。隨後,我機械地走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下我的作文題目。寫的時候,我努力告訴自己:“放鬆啊,放鬆啊!”可一轉回頭,面對大家,腦中便又一片空白。好容易,我抓住那麼一點記憶,於是,沒頭沒腦地講開了。聲音雖是細若蚊鳴,卻已很不容易。我努力抓住那絲記憶,順著想啊、講啊,正當高潮部分,記憶突然嘎然而止。我還在拼命搜索,那點東西卻早已忘到九霄雲外,任我肆虐自己乾涸的記憶,也是徒勞一場。望著講臺下47雙似乎渴望下文的眼睛,我更加緊張了。嘴不經意地張了張,又合起,想說,又不知從何說起。手下意識地從前面背到後面,還不停地擦著滿手心的汗。臉是已經燒得火燙,想必是滿臉通紅。時間似乎靜止,教室安靜得異樣,只聽見我急促的呼吸聲。我下意識地又搓了搓手,張嘴終於說出話,卻又只是重複。“提醒提醒她吧!”老師終於打破尷尬,示意拿著我的稿子的同桌。於是,按著提示,我草草收尾,匆匆回座。當時,我真覺得我像一株“夾竹桃”——尷尬得滿臉通紅,又夾著尾巴逃。

後來,我將當時的一些尷尬情緒寫進隨筆中,本只想教訓教訓自己,卻得到老師的一些教誨:“失敗並不可怕,只要有勇氣站起來……尷尬的場面也許會是你終身受益的鞭策。”

誰說不是呢?自此以後,我不斷鼓勵自己,鍛鍊自己,為自己從膽小如鼠變得敢說敢做而不懈努力著。

人的一生本不可能一帆風順,成長中就更是如此。雖然摔倒了,卻自己努力爬起來;也許奮進中有艱辛,卻可以讓自己受益匪淺!正如我的這次尷尬,是我初中生活的一次小小經歷,卻教我懂得如何鞭策與鍛鍊自己,從而明白“竿越高,你也跳得越高”的含義。

兩個月後,我們初中同學將各奔東西了。他們也許早忘記我的尷尬,但即使二十年後,我也會記得這讓我受益匪淺的、改變我性格的經歷。我記得那一次,我真尷尬。

四、作文點評

本文作者選取了學校課堂中的一次口頭作文難忘的“尷尬”。文中詳細描寫了那次口頭作文的情形,未曾上臺,已“嚇得夠嗆”,上臺之後,大腦“一片空白”,講著講著,“記憶嘎然而止”,在同桌的提示下,才“草草收尾,匆匆回座”。敘事很有層次,一環扣一環,生動具體的把事情發展過程描繪出來。

文章立意較高,它不只是消極地記錄了一次“尷尬”的慘敗,而是從中悟出積極的人生哲理,敘事後的議論是對文章主題的深化,同時也是作者感情的昇華。“也許奮進中有艱辛,卻可以讓自己受益匪淺!”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積極向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