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发展出路在哪里?

康复科豆医生


首先,既然说到祖国医学,那就肯定既包括中医也包括西医。同样的,说到现代医学,也当然既包括中医又包括西医。因为任何科学理论也好,乃至一根药草一把手术刀也好,标明了只许中医或者只许西医使用。

其次,网上中西医的争论已经超出了学术争辩的范畴,变成了信仰理念乃至话语权的争执。无论是中医指西医数典忘祖,还是西医拿着自己的双盲试验当普世价值,都是违背了基本的科学伦理的行为,都应该批判和唾弃。

最终,既然是医学,那么低成本高效率无后遗症的治疗病人恢复健康就是唯一需要关注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考虑用一个实验来解决中西医的理念之争:

首先由国家选定两所医院并进行改建,保证医疗环境和设施病房等的公平公正。具体建设方案可由中西医双方共同商定。

其次由全国中医和全国西医各推举十位代表医师,分别入驻两家医院。并按照医师们的要求为每家医院安排100名护理人员,各种杂工等也参照安排,以医师们提供的具备可行性的意见为准并保证人数相当。

第三,由国家随机筛选各种类型的轻重病人,为每家医院随机安排每天100名门诊病人,周六日可以不计,保证工作人员都能充分休息精力充沛。

第四,医师们依据各自的理念为病人设计治疗方案安排住院治疗等等,对用药和其他治疗手段均不限制,但所有治疗手段都必须说明所依据的理念。比如中医师可以用西药,但要说明药性药量君臣佐使。西医师也可以用中药,但要提供双盲试验结果的副作用说明和治愈率等等。

第五,所有医案都由国家设立专门的网站隐藏病人姓名后每天发布。必须详细说明思路,所依据的理念要标明出处,个人经验要标注并详细说明。参照大学生写论文的要求。医师们如果写不完可以由他们口述录音,而后再由国家安排专人整理。

第六,治疗是否完成由医师们自行决定。比如胆结石病人西医切除了胆囊可以算治疗完成,中医用药控制了病情不在影响病人生活也可以算治疗完成。但所有这些结果都要永久性保存并公布,同时,治疗周期,治疗成本,治疗完成后病人的反馈乃至后续若干年内的回访记录等都要详细记录永久保存。

第七,国家相关部门负责对两家医院进行监督核查并定期公布结果防止作弊,同时,也依据实际的治疗效果统计每年调整中西医各自的国家资源分配比例。全国的医师可以对这些医案进行讨论调整自己的治疗理念,病人也可以查找与自己情况类似的医案并据此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八,实验每年一期。中西医们可以根据前一年的对比情况变更所推选的人选,也可以依据需要各自调整自己的理念,比如中医可以把阴阳五行改成六行,西医也可以改双盲试验为三盲四盲,但每次调整必须结集公布,之后可以将公布的调整文献作为新的理念出处。国家也同步公布当年的对比结果,比如各种病症的治疗数量治疗结果治疗周期和成本等等。

最后,坚持个二三十年,大约也就没什么中医西医,只有祖国现代医学了。


仁者乐山亦乐水


三十多年前我在一列火车上跟同座聊天,他说他刚考上省城的医科大学,去学校报到。我从小对医学问题比较感兴趣,一路聊了很多医学话题,快下车时我问他是怎么喜欢上医学这门学科的,他说,人吃五谷生百病,病人离不开医生。而且黄金有价医(药)无价,学医做医疗肯定赚钱……

一路同行也就几个小时,彼此不是十分熟悉,当时听这话我不知该怎么回复他,但我总觉得他的话哪里不对,可又说不出不对到底在哪里!过去的医生是被称为白衣天使的,以救死扶伤为天职,而他却以利益大小为兴趣来做这个事,怕是……

结果,最近这二三十年果然出现了天价医术天价药!价格高低是其次,病人越来越多,医生医院也越来越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祖国的医学出路在哪里?在人人奔富,不得不富的当今社会,我觉得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医疗机构和医生到底是应该以赢利为主呢,还是以救死扶伤为主!

欢迎探讨,谢谢大家


映山红22


祖国的医学出路在哪里?既然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说明“祖国的医学”的生存状况确实出现了危机。

这里,先澄清一个谣言,说的是日本大卖汉方发大财。其实,日本市场上有几百种类似汉方的产品,大家自由选择,但是汉方主要还是出售给到日本旅游的中国人,而且卖了高价。据官方统计,2018年中国大陆赴日本旅游的游客超过800万人,而汉方主要就是卖给他们,卖到国际上的很少,日本人也不怎么用。

不过,也说明“祖国的医学”依然是有一定的市场的,这个市场暂时不会消亡掉。如果要继续拥有这个市场,关键是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从口袋里面掏钱。消费者愿意购买“祖国的医学”制作的传统药,“祖国的医学”才有继续生存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提升消费者的信心。

那么,如何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呢?

主要就是,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看见疗效。不能让疗效停留在纸面、口口传说之中。国家应该组织大规模的双盲验药实验,组织志愿者验药。只要通过了临床,就让质疑者无话可说,“祖国的医学”之“有效”也被科学承认下来。

此外,还应该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放放心心的用药。什么意思呢?就是知道这个方子里面有没有禁忌成分,具体的成分是什么,不能稀里糊涂的吃。对于有害人体健康的药方,坚决停止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者放心了,才能增加对“祖国的传统医学”的信任感。


怀疑探索者


中医药学的出路在于发展。

中医药学怎么发展往哪个方向发展,其实中医内部也很模糊,自己也搞不清。中医其实大部分已经西化,很多在学分子生物学,学着学着就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中医大家少了,疗效低了,西化是个很重要的原因。一部分中医坚持中医原来的方向,经典就是经典,即使是错误的也要坚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疾病越来越复杂,特别心理问题,越来越恶性的疾病,中医有点应付不过来。

中医学是中华整体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医继承了这个整体思想。这是中医学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离开了整体思想这个灵魂,中医学就不再是中医学了。什么是整体思想,人天整体,人与社会整体,人自身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等等。

古中医是有解剖学的,黄帝内经有记载的,可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影响,结构研究被抛弃了。由于西医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对人体分析解剖,但是也同时割裂了内部的联系。对于复杂的基因组也是没有办法了,基因外还有更多的所谓垃圾基因。

中医以后的发展路线就是首先继承发展古中医的整体思想。第二,完善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这就是需要结合西医的结构研究的优势,但是必须明白功能是主体,功能对结构的能动作用,而不是西化。比方说以西医结构研究数据补充中医的辨证,中医原来是根据人体的外在表现进行辨证的,其实内部的也是可以的,而是更准确。一个数据不代表什么,关键是利用什么方法去看。另外,基因组的解码也需要中医的整体思想。这是后话。

我只是引子,更多的需要中医界的有志之士。对付那些没有独立思维的西化的所谓科学家有我。


时空量子与功能生命


把对祖国的情感和医学水平分开,就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纯从医学水平角度回答如下:

出路就是拥抱科学认知,最后融入现代医学。没有其他出路。

在西方医学传入祖国之前,中医的确一直在承担着诊治疾病、确保健康方面起了作用。随着更有效、更精准的现代医学的传入,中医应该学习借鉴现代医学的认知理论,反思、对比两种体系的优劣,更好的融合才是。

1、中医理论错误导致发展严重受阻

指导中医应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理论,从根子上就是错的。

首先,阴阳定义矛盾。以下两种定义都出现在《黄帝内经》里:“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四时”“五运”到底哪个是天地之本?

其次,现代科学认知已经用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世界万物之本不是阴阳构成的。世界万物的物质形态是原子电子质子胶子。无数的事实都不能用阴阳来解释,这就是阴阳不是万物之根本的最好证明。比如,克隆生命怎么用阴阳解释?等离子如何用阴阳来解释?电脑CPU处理数据怎么用阴阳来解释?阴阳不能解释的实在太多了。显而易见,阴阳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错误理论。用一个自身就矛盾并被证明错误的阴阳理论怎么能指导医学实践和发展呢?

2、现实的残酷对比证明中医没有任何竞争力

就理论指导而言,现代医学在科学认知和科学标准的指导检验下,突飞猛进。新的技术、新的药物、新的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将现代医学水平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度。基因编辑、免疫疗法、精准医疗、各种大型专业机械设备仪器对于病患诊治、新特效药物研发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反观中医,始终停留在三指搭脉、望闻问切的原始阶段。毫无创新和发展。再从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有问题的药物目录中对比,被禁的中医药占了绝大部分。

事实多方面证明,中医药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既无竞争力,又无真正的技术水平做支撑。中医发展非走科学之路不可。

3、发展出路就在于拥抱科学认知

现代医学进入中国才一百多年,已经迅速占领医学主流。这是铁一样的事实。相反,近一百多年来,中医已经被严重边缘化,北洋政府、民国政府对中医的取缔已经形成法案,已经推行了几十年。要不是新中国人民政府决定恢复中医,中医早就消亡了。

对于中医要发展,这是大部分人的共识。中西医结合是发展的一个方向。尽管做的并不够好。

在差不多所有行业,总是先进打败落后,科学打败愚昧。中医行业则不同,他们殊死抵抗,拒绝接受科学认知和科学方法。顽固的死守着早已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和方法,本质上讲,是国家行政力量和政策在保护着这个从业人员众多的行业,国家也是从社会安定、人们生计安稳的角度来这么做的,并不是中医药行业水平决定自己有竞争力生存。

中医发展的出路非拥抱科学认知不可。没有它途。


三月森林


中医出路只有一条,死胡同!为什么?中医的指导思想错误,阴阳五行学说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玄学,说是迷信也不为过,二是诊断方法极不科学,摸脉可以判断妇女怀孕,你信吗!三是药物问题,药物本无中西之分,确实能治病的就是药。但是药物要经过严格检验,比如:化学成份、药理作用、药的副作用、生物实验,严格的临床检验,才能推向市场,中药能办到吗!笫四,现代医学是越新越好,不断推陈出新。中医是越老越好,上千年的古董,比如黄帝内经,伤寒论仍是中医的宝贝,在故纸堆里找灵感,找依据。现代医学是与时俱进,中医是与时倒退。第五,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虚无的阴阳五行的研究之中,尤如研究鬼神是否存在一样的荒唐可笑。第六,所谓中医院实际与普通医院没有区别,不信你去住院了解一下就知道了。所以中医院,中医大学的名称取消算了,好好的办一所医院,办一所医科大学。第七,为中西医正名,西医应称现代医学,中医就是传统医学,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的传统医学,考察一下,有几个发达国七八家还抱着传统医学不放的!一般说,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又是信奉唯当物主义的人,不大信教,也不大相信中医。信中医的人农村多于城市,中老年多于青少年,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就不多说了,同样是大学程度,文科生多于理科生。从人数看信中医的占大多数,鲁迅就是少数派!


用户9335404350953


中医的出路只有一条,放开。不拘一格,让没有学历文凭,但有一技之长,专于善长某种病者学有所用,通过临床实验取效验证,给其合法身分,发挥其专长。于公于私于病者均有益。

中医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它是经验医学,不同于其他行业,只能通过言传身教,父子师徒相传。个人或家族几十年数百年间研制的秘方验方单方,一旦公之于世,于医者便一文不值,谁愿意失去饭碗?医者没有了利益,便失去了探索研究的动力,只能改行谋生,谈何发展?没有竞争如何进步?

只有利益与竞争挂勾,从医者有动力,中医才有出路。就像当年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位农民,为了温饱,冒险打破大锅饭分田到户一样。


上善若水125944379


祖国医学发展出路在(哪里)?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现在好多西医都是治标不治本,最终解决不了患者的根本问题,只会导致更多劳民伤财的现象出现,国家要加大力度发展中医药事业,不管在民间也好,社会上也好,或者中医院校也好,组织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中医高明人才,把他们纳入为国家二十一世纪突出人才给予奖励和荣誉证书,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中医人才,对中医不要实限地域性,谁对中医的贡献多就给予更多的奖励机制,对民间中医也好,只鼓励不打压,使全国各地兴起学习中医,传承中医,热爱中医的大热潮,医疗保险不要挂钩在医院里面,医疗保险要挂钩在每个农民家庭身上,使他们更加自由地选择医生看病,让全国医生公平的竞争,这样有利于医学的进步发展和创新,也会让全国的医疗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也是现代中医的发展之路。


用户59125907214


出路在于与西医融合和自我取舍。

稍微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知道用哪几种中药可以祛除病人的症状,所以有这种症状就可以用具体的药来治疗。这是一种黑箱操作,因为古人没有现代医学基础,所以只能自己创造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很难从理论方面再去发展,这是现代中医发展的瓶颈之一。

而我们学校的桑老师提出了新的看法,就是“辨病论治”,这里的“病”指的是西医疾病的某一个阶段。简单来讲,就是讲西医疾病的每一个阶段对应中医的证,然后根据西医病情的演变来用药。但在不断的研究中,他发现从古流传至今的方法有太多错误。例如,中医治疗肝炎,首先会想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但,中医的理气药和活血药在外科都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愈合后会形成疤痕。那么有个问题,体外的疤痕和内脏的疤痕有什么不同?

没有,所以你用理气活血药,就会促进疤痕形成,而疤痕组织就是纤维组织,在于肝,就相当于你加速了肝硬化。

这是完完全全的南辕北辙。

他的建议是用润燥药,因为西医的肝的功能在中医中是由脾承担的,所以要用治疗脾病的方法治疗西医的肝病。疗效显著。

总结的说,中医的疗效是很有效的,但对于现代的治疗,依然有不妥之处。

可这世上还有很多理念先进的中医人在尝试突破瓶颈,这些星星点点的成果,让我们看到希望仍然存在。


一只不会喝酒的猫


中医在中国历史悠长,中药师小心谨慎。本来四位中药是全搭配。反而用了十来多钟。药性柔和态近,疗效甚微。造城人们都对中药 有偏见。都是经验不足。穿上白大 褂。就是药生,没有上下接轨。老的经验。新里病方,春秋不同,人人不同,方不同,不是一方多治,而是一个一量,酌情配方。列,一个中年人拾克血,老年人陆克半血,一样忙,不一样,在说老年人多种病,起因都是 供血不足。引起的水肿谈,中年因 缺水引起上抗谈,两者可想用药,当然是中年用西药快,老年用中药快,同是炎症。用药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